哥倫比亞之行---錫帕基拉Zipaquirá
凡是來過 波哥大 的朋友一定都去過鹽教堂,從我到毒梟王國的第一天,同事就給我推薦 波哥大 的旅游景點,其中最著名的就數鹽教堂了。按理說我早應該到此一游甚至到此N游了,但出於對 哥倫比亞 這個國家的排斥和反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提起我的興趣,所以一拖再拖,終於在2017年11月,也就是在 哥倫比亞 生活了一年多才決定以打卡的心態走一趟。
當時剛好機關ITC項目組一幫人過來 哥倫比亞 支持,因為我會西語,所以他們都跑來問我 波哥大 哪裡好玩兒,大家最後決定去鹽教堂,恰好我也沒去過,就陪他們一起去吧,即便再不喜歡這個國家,該去的還是要去一下,不能留有遺憾。
鹽教堂Catedral de Sal位於 波哥大 以北42公里的 錫帕基拉 小鎮Zipaquirá,小鎮人口13萬,這裡是 哥倫比亞 最主要的產鹽地之一,總儲量可供全地球人食用100年。所以當時 西班牙 殖民者為了掠奪鹽礦資源,迫使印第安人奴隸般地開鑿挖掘。為了擺脫苦難乞求神靈保護,礦工們在鹽礦中設立了一個神壇。直到1954年,為紀念神壇設立400周年,人們建造了一座地下鹽礦教堂(舊教堂),1995年12月16日新教堂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2007年2月4日,鹽教堂被評選為 哥倫比亞 第一大奇跡和歷史文化遺產。
從 波哥大 去 錫帕基拉 可以坐火車,聽說是那種很古老的速度極慢的火車,好的一點是可以在火車上觀賞沿途風光,不好的一點是火車往返時間間隔很短,而且一天只有一趟,除了能緊緊巴巴逛完鹽教堂,基本沒有時間在當地吃午飯,更沒有時間參觀 錫帕基拉 小鎮。我們幾個小伙伴決定打Uber,往返費用每人也就三萬比索(70人民幣),和火車差不多。
教堂位於地下180米,不知道這是怎麼計算的,反正我沒感覺我是在地下這麼深的地方。游客很多,從入口處到教堂得排隊,還要留出道讓參觀完畢的游客出來。置身於巨大的鹽礦中很神奇,頭頂是鹽,牆壁也是鹽,還能用手摳下來,黏糊糊的。二十分鐘左右,我們到了教堂,神聖的大十字架矗立眼前,搭配著不斷變換的光束,宛如神秘莫測的迷幻世界。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讓世人知道了魔幻現實主義,要想真正感受一下,那就來 錫帕基拉 的鹽教堂吧。
我曾經說過很多次,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我們來說,參觀教堂充其量就是欣賞它的建築風格,鹽教堂也不例外,和其他教堂不同的是它是修建在地下的鹽礦中。另外,空曠黑暗與幽幽變幻的燈光相互交織賦予了它亦真亦幻的意境。
鹽礦中有手工藝品市場,幾乎所有的東東都是鹽做成的,我買了一本鹽制的聖經,回國休假時帶回家了,誰知到了夏天它開始溶解了,鹽水流滿了書櫃,我媽趕緊把它放進了冰箱,看來真是100%實打實的鹽,一點都不摻假,這和 哥倫比亞 人民坑蒙拐騙的優良傳統嚴重不符啊。
一個小時鹽教堂參觀結束,感覺裡面的空氣都摻著鹽,黏糊糊的,不太舒服。
教堂旁邊是鹽礦博物館,破破爛爛,像一個廢棄多年的工廠,髒兮兮的,我們轉了一圈就出來了。
一群 哥倫比亞 人看到我們東方面孔很是興奮,上前要求合影,像我這種喜歡被人簇擁環繞的人自然故作鎮定的接受了。體驗當明星的感覺,誰不願意啊。
中午,我們在小鎮Trip Advisor排名第三的餐廳La Carreta品嘗了紅酒腌制的烤肉,上桌後還要當我們的面表演三味真火故弄玄虛,不過味道一般般。
下午,在 錫帕基拉 小鎮兜了一圈,和 麥德林 的Guatapé及El Pueblito Paisa類似,都是殖民風格的建築,沒啥新意。
哥倫比亞 人引以為豪的第一大奇跡我算是來過了,就那麼回事了。
不過,有信仰的人一定比我感受的深。
當時剛好機關ITC項目組一幫人過來 哥倫比亞 支持,因為我會西語,所以他們都跑來問我 波哥大 哪裡好玩兒,大家最後決定去鹽教堂,恰好我也沒去過,就陪他們一起去吧,即便再不喜歡這個國家,該去的還是要去一下,不能留有遺憾。
鹽教堂Catedral de Sal位於 波哥大 以北42公里的 錫帕基拉 小鎮Zipaquirá,小鎮人口13萬,這裡是 哥倫比亞 最主要的產鹽地之一,總儲量可供全地球人食用100年。所以當時 西班牙 殖民者為了掠奪鹽礦資源,迫使印第安人奴隸般地開鑿挖掘。為了擺脫苦難乞求神靈保護,礦工們在鹽礦中設立了一個神壇。直到1954年,為紀念神壇設立400周年,人們建造了一座地下鹽礦教堂(舊教堂),1995年12月16日新教堂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2007年2月4日,鹽教堂被評選為 哥倫比亞 第一大奇跡和歷史文化遺產。
從 波哥大 去 錫帕基拉 可以坐火車,聽說是那種很古老的速度極慢的火車,好的一點是可以在火車上觀賞沿途風光,不好的一點是火車往返時間間隔很短,而且一天只有一趟,除了能緊緊巴巴逛完鹽教堂,基本沒有時間在當地吃午飯,更沒有時間參觀 錫帕基拉 小鎮。我們幾個小伙伴決定打Uber,往返費用每人也就三萬比索(70人民幣),和火車差不多。
教堂位於地下180米,不知道這是怎麼計算的,反正我沒感覺我是在地下這麼深的地方。游客很多,從入口處到教堂得排隊,還要留出道讓參觀完畢的游客出來。置身於巨大的鹽礦中很神奇,頭頂是鹽,牆壁也是鹽,還能用手摳下來,黏糊糊的。二十分鐘左右,我們到了教堂,神聖的大十字架矗立眼前,搭配著不斷變換的光束,宛如神秘莫測的迷幻世界。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讓世人知道了魔幻現實主義,要想真正感受一下,那就來 錫帕基拉 的鹽教堂吧。
我曾經說過很多次,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我們來說,參觀教堂充其量就是欣賞它的建築風格,鹽教堂也不例外,和其他教堂不同的是它是修建在地下的鹽礦中。另外,空曠黑暗與幽幽變幻的燈光相互交織賦予了它亦真亦幻的意境。
鹽礦中有手工藝品市場,幾乎所有的東東都是鹽做成的,我買了一本鹽制的聖經,回國休假時帶回家了,誰知到了夏天它開始溶解了,鹽水流滿了書櫃,我媽趕緊把它放進了冰箱,看來真是100%實打實的鹽,一點都不摻假,這和 哥倫比亞 人民坑蒙拐騙的優良傳統嚴重不符啊。
一個小時鹽教堂參觀結束,感覺裡面的空氣都摻著鹽,黏糊糊的,不太舒服。
教堂旁邊是鹽礦博物館,破破爛爛,像一個廢棄多年的工廠,髒兮兮的,我們轉了一圈就出來了。
一群 哥倫比亞 人看到我們東方面孔很是興奮,上前要求合影,像我這種喜歡被人簇擁環繞的人自然故作鎮定的接受了。體驗當明星的感覺,誰不願意啊。
中午,我們在小鎮Trip Advisor排名第三的餐廳La Carreta品嘗了紅酒腌制的烤肉,上桌後還要當我們的面表演三味真火故弄玄虛,不過味道一般般。
下午,在 錫帕基拉 小鎮兜了一圈,和 麥德林 的Guatapé及El Pueblito Paisa類似,都是殖民風格的建築,沒啥新意。
哥倫比亞 人引以為豪的第一大奇跡我算是來過了,就那麼回事了。
不過,有信仰的人一定比我感受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