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縫中的歐洲——西葡之行
DAY5
上午參觀卡門的故鄉—— 塞維利亞 。
最初修建黃 金塔 的初衷是監視進河港的船隻,後來漸漸地變成了監獄、倉庫、郵局。但是,海軍博物館,館內陳列著信件、模型、歷史檔案等等;更重要的是記錄和展示了 塞維利亞 海軍的歷史和重要性。黃 金塔 見證了 塞維利亞 輝煌的航海史。
塞維利亞 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的大教堂,由牆頂部帶許多尖柱的圍牆環繞屋頂上向上聳立的尖塔而成的建築。大教堂的正門面對國王聖女廣場,有5個正廳(主廳高36米),它的主體是116米長76米寬的矩形建築。最高處的十字架高達40米。教堂共有三扇大門:正門為王子之門,其餘分別為洗禮之門,亞松森門。
教堂邊側有一座高聳於所在建築物之上的方形高塔,這就是有名的希拉爾達塔(Giralda)。塔高98米,作為原伊斯蘭教寺院建築中僅存的一部分,塔身牆面上有各種標誌阿拉伯藝術特色的花紋圖案,顯示了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美麗風采。塔頂裝有25口大鐘的鐘樓和樓頂上的一尊代表“信仰”的巨大塑像,塔頂雕塑名為El Giraldillo。巨大塑像高仰站立,手中舉著一面半掩的旗幟,總高4米。這個重達450kg的風向標,在風中是可以轉動的。 塞維利亞 人傳說,棕櫚葉朝向某一個方向時, 塞維利亞 就會下雨。塔內沒有樓梯,而是環形坡道,以便相關人員騎馬到塔頂。登上70米高的瞭望台,可以一覽 塞維利亞 全景。
整個建築外牆上分佈著美麗的石雕,三個門楣上的雕塑也各不相同,亞松森門上的雕塑是聖女神的石像,頭頂落著一隻鴿子,周圍環繞著飛翔的天使, 上方是天使托著耶穌。洗禮之門上方是三聖人的雕像。
塞維利亞 大教堂的建築時期經歷了穆德哈爾、哥特、文藝復興、巴 洛克 、新古典主義學院派等各個時期,以及最後試圖結束上述所有風格的簡單純凈建築期。整個建築屬於 西班牙 哥特藝術鼎盛時期的風格,同時也夾雜著阿拉伯建築藝術的風格,二者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今天的建築藝術精品。
教堂中的阿拉伯清真寺的遺跡完美地保留了阿拉伯建築藝術的風格, 比如 塔樓立面上醒目的網狀裝飾和多拱的馬蹄形窗戶保留了鮮明的阿拉伯風格。而塔樓上用青銅製造的希拉爾達女神像則具有文藝復興式的藝術風格。祭壇的裝飾屏畫歷經許多建築期,參與繪畫的有 豪爾 赫·費而南德斯· 阿萊曼 兄弟、阿雷赫·費而南德斯、 洛克 ·巴爾杜克、佩德羅· 米蘭 、胡安·鮑蒂斯塔· 貝拉 斯克斯等。
因此,這座教堂是融合了伊斯蘭教與基督教雙重風格的宗教藝術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