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也能有精彩的自由行——18天追尋失落的帝國西班牙、葡萄牙



在崎嶇的山路上行駛了15分鐘後,我們來到了 葡萄牙 七大奇跡之一的 佩納宮 。 佩納宮 是國王離宮,位於 辛特拉 聖伯多祿堂區一個山丘的頂上,是十九世紀 葡萄牙 女王瑪麗雅二世的丈夫——費 迪南 德的心血結晶。1995年作為 辛特拉 文化景觀的一部分入選為世界遺產。
下雨也就算了,山裡迷霧籠罩,50米開外的景色已經無法看清了,我心裡暗暗叫苦。爬過一段陡坡,明黃色的宮殿及五彩的城堡出現在眼前。環顧四周,繽紛的色彩和夢幻的造型令人仿佛走進童話世界。城堡的門打開時就是一座木橋,關閉時,縱深的溝壑就是天然的屏障。 佩納宮 兼具哥特式、文藝復興式、摩爾式、曼努埃爾式,你看“創造的寓言之門”上的貝殼以及其上的半人半魚的蠑螈雕像,很卡通又引人發笑。城牆內面用 葡萄牙 特色的瓷磚裝飾。窗框的雕飾非常細膩優雅,明顯的曼努埃爾式風格。進入王宮參觀,四方的中庭里噴泉立在中央,典型的摩爾風格。作為離宮,房間沒有一般王宮那樣的寬敞、高挑,但裡面的傢具用料上乘,做工精良。即使是一根立柱,也有精美的造型並施以精雕細琢,更不用說黃金立櫃和翡翠石立櫃的完美雕工了。每個房間都有自己的特色,給人的感覺非常溫馨。更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浴缸據說是世界上最早的。參觀至尾聲時出現的廚房及超級大的銅鍋,令人想象著人丁興旺時 佩納宮 的景象。









。難怪拜倫把 辛特拉 喻為伊甸園。而陽光下的 佩納宮 ,其耀眼、奇特、卡通的身姿看上去更像是一座樂園式的城堡。
回到入口處,繼續等434路下山。原打算到火車站後再換乘435路去 雷加萊拉莊園 ,神差鬼使,卻提前下了車。看到兩個圓錐體的白色大煙囪,立馬知道這裡是 辛特拉 王宮了。

雷加萊拉莊園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首先看到的是雷加萊拉宮。白色的外牆經時間的沖刷後變黑、變斑駁,給人以陰森、恐怖的感覺。如要找到莊園的入口,還必須沿著彎彎的圍牆步行5到7分鐘。走進莊園,遠處的 辛特拉 王宮清晰可辨,摩爾人長城就在對面山頭,略顯低矮、渾圓的城牆顯得有點滑稽。 雷加萊拉莊園 里有雷加萊拉塔、城堡,都比較袖珍,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我們沿著地圖的指引,來到 雷加萊拉莊園 最著名也是最吸引人的景點——一座深27米的涸井,井的周圍環繞著螺旋樓梯,井壁上長滿綠色的苔蘚。螺旋樓梯共有9個旋層,象徵著但丁描寫的天堂、地獄、煉獄的9重循環。沿著螺旋樓梯便可抵達井底,井底的石板上滲出一層薄薄的水。我們趴在井口看著井底的人。井口外是個花園。這口井有點魔幻,容易讓人產生聯想……
莊園內有湖泊、小橋、洞穴、水井、長椅、噴泉和繁多精美的建築。這莊園的構造好似奇幻迷宮般不可思議,因而又得名迷宮花園。最後進入雷加萊拉宮參觀,雖然裡面是殷實人家的傢具佈置,天花板也是摩爾風格的,陽臺的雕刻非常精美,但終究象電影《蝴蝶夢》中的曼德利莊園那樣,虛幻而充滿故事。
雷加萊拉莊園 是獨一無二的,來此參觀真是不虛此行。







再次回到 辛特拉 王宮,追趕上434路汽車回到 辛特拉 火車站,乘上五分鐘後始發開往 羅卡角 的403路公交車。時間銜接得非常順暢。
車子在荒涼的山間行駛,偶爾也會穿梭在僻靜的村莊。中途上車的人很少,村子里幾乎看不到人影。
四十幾分鐘的車程,汽車終於停在了一個叫 羅卡角 的地方。是的,毋庸置疑,此刻我們站在了 歐洲 大陸的最西端—— 羅卡角 !北緯38°47,西經9°30,詩人卡 蒙斯 的名句“大地在此結束,滄海由此開始”被刻在紀念石碑上。北面是白身紅頂的 燈塔 , 燈塔 南面是大片的綠草,向西,已是茫茫的大西洋。站在高高的懸崖邊,看著一望無際的大西洋和驚濤駭浪,我的內心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



我一直納悶, 卡斯 凱斯為何是二戰時期著名的間諜中心?原來, 葡萄牙 在二戰中保持中立,各主要國家均在其首都 裡斯本 設有使館,這一特殊地位使同盟國和軸心國都利用外交手段安插大批間諜,展開激烈的情報戰,尤其是在 卡斯 凱斯。雲集而至的各國特工,喬裝成形形色色的人物互相滲透,在燈紅酒綠中隱藏著刀光劍影,被世人稱為間諜中心。
二戰結束後,弗萊明的生活又重歸平淡,辭職後他無所事事,悵然若失,1953年他故地重游,在 卡斯 凱斯街頭漫步,往事一幕幕重新浮現,陣亡的戰友令他心痛,驚險的勝利使他陶醉,一種創作的衝動難以抑制,他揮筆寫下了第一部小說的標題《皇家賭場》,為後人津津樂道的007從此誕生了。
由於初春,加上今天濃雲密佈, 卡斯 凱斯的海沒有那麼湛藍,海灘上也少有人。 卡斯 凱斯的別墅雲集,酒吧遍地,暗示這裡是度假聖地。我們在 卡斯 凱斯閑逛,在購物中心血拼。這裡的東西比 裡斯本 便宜多了。如果不是趕時間,我們應該在 卡斯 凱斯小住幾日。


一大早,還是按慣例實地查勘明天去機場的路。感覺公交車站離酒店還是有一段距離,且對於散漫的 葡萄牙 人來說,能否按照頭班車的時刻表按時發車還是個大大的問號,我們決定放棄公交車的交通方案,改為打的。
乘上15E電車,向聖喬治城堡駛去。這種老式的有軌電車,車廂內用油亮的實木裝飾,座椅是皮凳,車窗可以上下移動。駕駛室的方向盤看上去更像是船舵。叮叮噹當的聲音是駕駛員用腳踩一下踏板後發出的,也算是鳴笛示警吧。電車一會兒行駛在陡峭的斜坡上,一會兒穿行在狹窄的街巷中,令我們仿若來到了百年前的 裡斯本 。


走著,走著,看見一道很有年代感的城門,上面有皇家的標記。聖喬治城堡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