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在布拉格|回憶留給佈達佩斯吧
↑布拉格城堡 之於舊皇宮,它的歷史實際上比聖維特還要久遠,始建於1135年,曾經是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也是舉行重大國事活動的地方。
整個皇宮的格調非常簡單質朴,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維拉迪斯拉夫王座大廳,五個帶肋的拱頂竟沒有一根支柱,網狀花型的紋路,線條流暢,顯得雅緻又古樸。 ↑舊皇宮 ↑舊皇宮 如果你看倦了老城廣場的人潮洶涌,不妨伴著 日光 ,晃晃悠悠從查理大橋的盡頭一直延伸到滿是驚喜的小城廣場啊!
這裡是 布拉格 最古老的城區,也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 ↑小城廣場 而說到紅白相間的有軌電車,必須是 布拉格 獨特的一道風景線,也是這座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它們無處不在,以至於此刻回想起那些記憶,畫面里都少不了老電車的身影。
那個午後天朗氣清,我站在滿是細碎石子路的巷口,看著天空中交織如網的電線、地上錯綜交錯的軌道,遠處傳來陣陣沉悶且溫柔的叮鈴聲,一輛電車在我眼前駛過....
一切仿佛還是中世紀的樣子! ↑布拉格 ↑布拉格 倘若你有足夠的時間留給這座城市,不妨在小城廣場前搭上一趟電車,沿著伏爾 塔瓦 河,穿過老城,穿過查理大橋,穿過城堡,穿過古老的建築....穿過 布拉格 的所有往事。 ↑布拉格 那些有著哥特式建築棱角分明的特色,有著巴 洛克 式建築活潑明朗的色彩,和文藝復興式古典柱式的美,那些帶著塔尖或圓頂的建築,向人們訴說著它的古老。隨便走到哪個巷口,都能讓人恍神。
與伏爾 塔瓦 河一樣,這些建築見證著 布拉格 的歷史。 ↑布拉格 ↑布拉格 ↑布拉格 在這裡,
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漫無目的地四處閑逛,在狹窄的巷道徘徊,看兩側所有浪漫的房子。
在這裡,
時光不僅僅會停止,似乎在倒流。 ↑布拉格 ↑布拉格 ↑布拉格 ↑布拉格 列儂牆,大概是這座古老的城市裡最具現代化的地方了吧,甚至可以說成為了一個網紅景點。因為我相信每天都會有許多游客到此拜訪,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大多都是慕名而來的。 ↑列儂牆 當然,如果列儂牆的故事從80年代開始講,那它一定可以成就一本書的厚度。當時為了紀念約翰.列儂遇刺,一位藝術家在此噴塗了一幅他的頭像。之後,這裡成為了 捷克 年輕人發泄對政權不滿和失望的地方,儘管警察不斷重新粉刷牆壁,但很快又會有新的塗鴉出現。
人們在牆上書寫披頭士的歌詞,用色大膽,圖案抽象,這些塗鴉不僅是發泄情緒的一面牆,也表達了他們對愛與 和平 的象徵。 ↑列儂牆 ↑列儂牆 布拉格 是一個特別適合登高遠眺的城市,所以在我安排的行程里幾乎每天都有2-3個從高處俯瞰的景點,以至於喜愛爬山的母上大人都對我念叨:“怎麼又要爬山俯瞰~!??”
額...
是的,走,讓我們頂著烈日,相親相愛,一起登上佩特任山吧~ ↑佩特蘭眺望塔 其實這座山不算高,也沒有什麼臺階,沿途還有很多風景可以欣賞,所以像我這樣不喜登山的人也並不會覺得特別累。
摘一株蒲公英,把所有煩惱通通吹走,留下的只是對你的思念而已。 ↑佩特蘭眺望塔 登上佩特任瞭望塔,視野的格局就完全不一樣了,整個 布拉格 盡收眼底,千塔之城的紅頂向天際延伸出去。 ↑佩特蘭眺望塔 沒想到,飽受戰爭與侵略的 布拉格 ,建築保存如此完好。
也許她是戰火中的幸運兒,也許正是 捷克 人骨子裡透著的那股樂觀主義精神,奇跡般的經歷了數次摧殘與蹂躪後,讓他們的內心更加堅定,卻也因禍得福,在戰後為世人展現了它最美的姿態。 ↑佩特蘭眺望塔 ↑佩特蘭眺望塔 尼采說:當我想以一個詞來表達神秘時,我只想到了 布拉格 。
狹窄曲折的巷道、起伏不平的石板路、哥特式的尖塔、教堂里昏暗的光線、路邊的老爺車、轉角的精緻手工藝品店,還有哪兒哪兒都能遇見的街頭藝人....
此時,所有的碎片都散落在這座城市每一個角落。
原來,神秘的浪漫早已融入到了 布拉格 的血液里。
原來,往往那些神秘的存在,是要你以上帝的視角俯瞰,才更能體會它的內涵。 ↑佩特蘭眺望塔 ↑佩特蘭眺望塔
最後,用這段文字來結束我 布拉格 的故事:
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再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不能準備。—— 米蘭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庫特納霍拉|不曾被遺忘的靈魂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教堂走過一些,聽過許多承載著歷史的故事,那種莊嚴的氛圍和信徒虔誠的信仰令人心生敬畏。但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在 捷克 有一個以人骨聞名,甚至堪稱藝術之寶的教堂,在這裡,每一具骸骨都被賦予了藝術的靈魂。
因此,去 庫特納霍拉 的緣由其實很簡單,自己絕對不是一個例外。
沒想到吧,在這座近乎被遺忘的小鎮上,有著一座最具人氣的哥特式教堂——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原名塞德萊茨教堂,人骨教堂只是世人通俗的這麼稱呼它而已。
14世紀時, 歐洲 爆發的黑死病,以及15世紀的胡斯戰爭,整個波西米亞數以萬計的無辜生命死於非命。為了安撫這無數的亡靈,虔誠的傳教士選擇將他們安葬在這裡,但墓地一時緊缺,不得不將原有的屍骨挖出,安葬新的屍骨。
1870年,一位當地木刻師F.Rint憑藉其自己的力量,將這裡挖掘出來的4萬具骨骸徹底消毒,對教堂進行裝飾。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來到這裡你會發現,參觀的人群中大多是西方人的面孔, 中國 人總是多少忌諱的。母上大人們一進去就直呼太陰冷,立馬又跑出去了。其實可以理解,畢竟中西方存在文化差異,對生死的理解也不一樣。
世界各地歷朝歷代都有自己信奉的神靈,信仰不一樣,自然人與神靈交流的方式也不一樣。這麼說來,那人骨教堂里的骸骨,與 中國 人供奉的祭品香火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我們忌諱害怕的,於他們而言卻是聖潔的。 ↑人骨教堂
整個皇宮的格調非常簡單質朴,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維拉迪斯拉夫王座大廳,五個帶肋的拱頂竟沒有一根支柱,網狀花型的紋路,線條流暢,顯得雅緻又古樸。 ↑舊皇宮 ↑舊皇宮 如果你看倦了老城廣場的人潮洶涌,不妨伴著 日光 ,晃晃悠悠從查理大橋的盡頭一直延伸到滿是驚喜的小城廣場啊!
這裡是 布拉格 最古老的城區,也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 ↑小城廣場 而說到紅白相間的有軌電車,必須是 布拉格 獨特的一道風景線,也是這座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它們無處不在,以至於此刻回想起那些記憶,畫面里都少不了老電車的身影。
那個午後天朗氣清,我站在滿是細碎石子路的巷口,看著天空中交織如網的電線、地上錯綜交錯的軌道,遠處傳來陣陣沉悶且溫柔的叮鈴聲,一輛電車在我眼前駛過....
一切仿佛還是中世紀的樣子! ↑布拉格 ↑布拉格 倘若你有足夠的時間留給這座城市,不妨在小城廣場前搭上一趟電車,沿著伏爾 塔瓦 河,穿過老城,穿過查理大橋,穿過城堡,穿過古老的建築....穿過 布拉格 的所有往事。 ↑布拉格 那些有著哥特式建築棱角分明的特色,有著巴 洛克 式建築活潑明朗的色彩,和文藝復興式古典柱式的美,那些帶著塔尖或圓頂的建築,向人們訴說著它的古老。隨便走到哪個巷口,都能讓人恍神。
與伏爾 塔瓦 河一樣,這些建築見證著 布拉格 的歷史。 ↑布拉格 ↑布拉格 ↑布拉格 在這裡,
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漫無目的地四處閑逛,在狹窄的巷道徘徊,看兩側所有浪漫的房子。
在這裡,
時光不僅僅會停止,似乎在倒流。 ↑布拉格 ↑布拉格 ↑布拉格 ↑布拉格 列儂牆,大概是這座古老的城市裡最具現代化的地方了吧,甚至可以說成為了一個網紅景點。因為我相信每天都會有許多游客到此拜訪,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大多都是慕名而來的。 ↑列儂牆 當然,如果列儂牆的故事從80年代開始講,那它一定可以成就一本書的厚度。當時為了紀念約翰.列儂遇刺,一位藝術家在此噴塗了一幅他的頭像。之後,這裡成為了 捷克 年輕人發泄對政權不滿和失望的地方,儘管警察不斷重新粉刷牆壁,但很快又會有新的塗鴉出現。
人們在牆上書寫披頭士的歌詞,用色大膽,圖案抽象,這些塗鴉不僅是發泄情緒的一面牆,也表達了他們對愛與 和平 的象徵。 ↑列儂牆 ↑列儂牆 布拉格 是一個特別適合登高遠眺的城市,所以在我安排的行程里幾乎每天都有2-3個從高處俯瞰的景點,以至於喜愛爬山的母上大人都對我念叨:“怎麼又要爬山俯瞰~!??”
額...
是的,走,讓我們頂著烈日,相親相愛,一起登上佩特任山吧~ ↑佩特蘭眺望塔 其實這座山不算高,也沒有什麼臺階,沿途還有很多風景可以欣賞,所以像我這樣不喜登山的人也並不會覺得特別累。
摘一株蒲公英,把所有煩惱通通吹走,留下的只是對你的思念而已。 ↑佩特蘭眺望塔 登上佩特任瞭望塔,視野的格局就完全不一樣了,整個 布拉格 盡收眼底,千塔之城的紅頂向天際延伸出去。 ↑佩特蘭眺望塔 沒想到,飽受戰爭與侵略的 布拉格 ,建築保存如此完好。
也許她是戰火中的幸運兒,也許正是 捷克 人骨子裡透著的那股樂觀主義精神,奇跡般的經歷了數次摧殘與蹂躪後,讓他們的內心更加堅定,卻也因禍得福,在戰後為世人展現了它最美的姿態。 ↑佩特蘭眺望塔 ↑佩特蘭眺望塔 尼采說:當我想以一個詞來表達神秘時,我只想到了 布拉格 。
狹窄曲折的巷道、起伏不平的石板路、哥特式的尖塔、教堂里昏暗的光線、路邊的老爺車、轉角的精緻手工藝品店,還有哪兒哪兒都能遇見的街頭藝人....
此時,所有的碎片都散落在這座城市每一個角落。
原來,神秘的浪漫早已融入到了 布拉格 的血液里。
原來,往往那些神秘的存在,是要你以上帝的視角俯瞰,才更能體會它的內涵。 ↑佩特蘭眺望塔 ↑佩特蘭眺望塔
最後,用這段文字來結束我 布拉格 的故事:
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再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不能準備。—— 米蘭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庫特納霍拉|不曾被遺忘的靈魂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教堂走過一些,聽過許多承載著歷史的故事,那種莊嚴的氛圍和信徒虔誠的信仰令人心生敬畏。但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在 捷克 有一個以人骨聞名,甚至堪稱藝術之寶的教堂,在這裡,每一具骸骨都被賦予了藝術的靈魂。
因此,去 庫特納霍拉 的緣由其實很簡單,自己絕對不是一個例外。
沒想到吧,在這座近乎被遺忘的小鎮上,有著一座最具人氣的哥特式教堂——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原名塞德萊茨教堂,人骨教堂只是世人通俗的這麼稱呼它而已。
14世紀時, 歐洲 爆發的黑死病,以及15世紀的胡斯戰爭,整個波西米亞數以萬計的無辜生命死於非命。為了安撫這無數的亡靈,虔誠的傳教士選擇將他們安葬在這裡,但墓地一時緊缺,不得不將原有的屍骨挖出,安葬新的屍骨。
1870年,一位當地木刻師F.Rint憑藉其自己的力量,將這裡挖掘出來的4萬具骨骸徹底消毒,對教堂進行裝飾。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來到這裡你會發現,參觀的人群中大多是西方人的面孔, 中國 人總是多少忌諱的。母上大人們一進去就直呼太陰冷,立馬又跑出去了。其實可以理解,畢竟中西方存在文化差異,對生死的理解也不一樣。
世界各地歷朝歷代都有自己信奉的神靈,信仰不一樣,自然人與神靈交流的方式也不一樣。這麼說來,那人骨教堂里的骸骨,與 中國 人供奉的祭品香火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我們忌諱害怕的,於他們而言卻是聖潔的。 ↑人骨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