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瑞法,意大利米蘭的驚艷一瞥
\----------------相關游記鏈接-------------------
【7月 瑞士 ,一邊是美麗的童話天堂,一邊是《小歡喜》般的母女,懵玩兒 瑞士 ~~
http://www.mafengwo.cn/i/17164018.html 】
【7月瑞法】乘坐金色山口列車,闖入夢幻中的童話王國
http://www.mafengwo.cn/i/16929619.html
\-----------------------------------------------------
此次瑞法之游,經過 意大利 倫巴第 平原上的 米蘭 ——這座 歐洲 南方重要的交通要塞城市。 米蘭 是 意大利 的第二 大城 市,更被冠以“世界名城”、“設計之都”、“藝術之都”、“歌劇聖地”、“足球之城”等眾多名號。面積只有180多平方公里,卻擁有全世界4%的藝術珍品,享譽國際的“ 米蘭 時裝周”更被認為是世界時裝設計和消費的“晴雨表”。在 歐洲 ,能與 巴黎 時尚比肩的,唯有 米蘭 。 米蘭 最主要的步行街由但丁街和Mercanti街組成,著名的 米蘭 大教堂便是由Mercanti街連接著科爾杜西奧廣場(Piazza Cordusio)。街上各種古典、新古典主義、折衷主義的建築讓古城處處散髮著古韻。
我們在 米蘭 市中心僅有短短的75分鐘停留 ,所以只是匆匆一瞥,卻已驚艷萬年! 意大利 米蘭 ,絕對值得推薦!
在此聲明,本篇少量文字出自我手,絕大多數,尤其是帶有專業性的文字,則是來自博學多才的網友們。還有一些很正很有代表性的圖片,也是採用了網友的。在此對於那些文字和圖片的原作者表示萬分感謝!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作為世界時尚之都的 米蘭 ,蒙提拿破侖街是世界最為著名的奢侈品大道,而【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購物中心,長廊是為了慶祝 米蘭 擺脫外國勢力及新 意大利 王國的統一而興建的,被稱為 米蘭 的客廳,也是 米蘭 市民的休閑中心。一條全程帶著玻璃頂棚的十字型長廊,長廊頂部覆蓋著拱形的玻璃和鑄鐵屋頂,這是19世紀流行的商場設計。裝飾考究、富麗堂皇的時裝店,首飾店,咖啡店等,毗鄰接壤,挨挨擠擠。據說,中央拱廊下有一名品店,它的櫥窗佈置不僅是 米蘭 數一數二的,更奢侈的是每天更換,讓人瞠目結舌。整個長廊的地面設計十分藝術,全是彩色 大理 石鋪就的 馬賽 克圖案。
這座長廊連接著 米蘭 大教堂廣場和斯 卡拉 歌劇院廣場兩個廣場,地板上鋪著 意大利 四座重要城市的代表徽章,分別為 都靈 的公牛、 羅馬 的母狼、 佛羅倫薩 的百合和 米蘭 的白底紅十字。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 都靈 的公牛:傳說去踩公牛圖案里牛的某個部位會給人帶來好運(用腳跟踩著它的關鍵部位順時針轉三圈兒),所以人們都去踩,久而久之,牛的那個部位也被踩出了一個深坑。不知大家照顧這隻牛的感受了沒有。。。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 羅馬 的母狼:一隻母狼的乳房下方有兩個孩子在喝奶,講述的就是 羅馬 的市徽“母狼乳嬰”的故事。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 米蘭 的白底紅十字: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 佛羅倫薩 的百合: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十字交叉口中心的圖案: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 衣冠楚楚英俊美麗的 意大利 警察?看女警察的細高跟鞋,莫不是追歹徒時可以做暗器用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的效果圖: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 大教堂廣場穿過華麗麗的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進入廣闊的飛滿鴿子的大教堂廣場,看到在太陽下閃耀著熠熠光芒的宏偉的美輪美奐的大教堂,一聲驚呼就忍不住脫口而出了。
建於1862年的大教堂廣場是 米蘭 市的中心,也是 米蘭 舉行政治、宗教等大型活動的地方,當然平時都是游客。廣場中央是 意大利 王國第一任國王維 托里 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的騎馬銅像,講述的是他在聖馬爾蒂諾戰役中的場景。他正對著的,便是 米蘭 的象徵——“杜莫主教堂(Church of Duomo)”,俗稱“ 米蘭 大教堂”。
在大教堂前的廣場上喂喂鴿子,當然是特別開心的一件事了,我的包包里恰巧有一塊麵包喲 。值得註意的是,會有看上去像是賣東西的小販或者是非常友好的“國際友人”,強塞游客玉米等食物喂鴿子或以試戴紅繩為由訛錢財,務必小心。我家姑娘也遇到了,因為事先已經得到警告,所以拒絕了對方伸出的手,對方的用意在現場一時之間是真的難以分辨啊。 米蘭大教堂
↑大教堂廣場
↑大教堂廣場 
↑大教堂廣場 下圖: 意大利 統一後的第一任國王【維 托里 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的騎馬銅像
↑大教堂廣場
↑大教堂廣場
↑大教堂廣場 米蘭大教堂【 米蘭 大教堂開放時間:8:00-19:00,登塔開放時間9:00-19:00,僅參觀大殿3歐,樓梯登塔9歐,電梯登塔13歐。網址: www.duomomilano.it ,可以用GOOGLE翻譯查看中文。】在旺季,買票要排隊,進入教堂也要排隊,整個團隊只有我們3個人來得及進去教堂看了半小時,稍微一猶豫,時間就不允許了。
米蘭 大教堂(Duomo di Milano)(原名聖母誕生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是僅次於 聖彼得 大教堂的“世界第二大教堂”,是“ 歐洲 中世紀最大的教堂”,從奠基到竣工(到拿破侖占領後 意大利 ,才勒令工匠在七年內完工),歷經五百餘年,當之無愧地成為了 米蘭 市的象徵。大教堂是千 塔林 立的顯著哥特式風格,整個大教堂使用產於 意大利 Candoglia地區的白色 大理 石建造而成,被馬克·吐溫形容為 “一團白色的火焰”。這座教堂最令人吃驚的部分是那設計特別的屋頂,上面共有135個尖頂,數不清的雕塑以及怪獸雕像,並且在晴朗的天氣里,站在屋頂甚至可以遠望 阿爾卑斯山 的美麗風景。屋頂之下的部分的設計更是令人吃驚,哥特式風格、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以及新古典主義的風格應有盡有。
意大利 統一的時間並不長,之前是一個個的城邦制國家,1386年, 米蘭 第一位公爵 吉安 ·加萊亞佐· 維斯 孔蒂(Gian Galeazzo Visconti )希望上帝施恩,讓他的爵位後繼有人,便主持奠基興建這座教堂。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矗立起了鍍金的聖母 瑪利亞 雕像,1805年拿破侖征服 意大利 時,還曾在此舉行了加冕儀式,1813年大部分主體建築完工,1897年最後完工,1965年教堂最後一面銅門安裝完畢,才算是全部竣工。這座全部由白色 大理 石築成的大教堂,長158米,最寬處93米,塔尖最高處達108.5米,總面積11700平方米,可容納近4萬人。因為修建時間太長,經手的設計師也很多,不光有 意大利 本國的,還曾有 德國 、 法國 等國的建築師參與設計。文藝復興時期,達 芬奇 居住在 米蘭 的期間,也曾為它畫過無數草圖,還為它發明瞭升降機。不過設計師們像是達成了一個共識,沒有因為年代的推移而改變它初始的風格,而是越發地把哥特式尖塔高聳、束柱修長、窗欞紛繁的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致。
站在廣場上仰望教堂,密密麻麻直指雲霄的哥特式尖塔頗為打眼。屋頂共有135座尖塔,教堂內外牆上遍佈聖人、聖女雕像共計6千餘座,僅外部就多達3159尊。
教堂有6座樓梯和2座電梯通往屋頂,頂上縱橫交錯著33座石橋,登頂可鳥瞰 米蘭 全市風光。除135座尖塔外,另有150條水道,410個 大理 石支架,最高的中央塔建於15世紀,由 意大利 建築巨匠伯魯諾列斯基建造,頂部的聖母像陽光下異常奪目。
教堂正面被6個巨 大方 柱分隔出五扇銅門,最古老的銅門也只有百年而已,但它們卻像開啟 米蘭 歷史的大門。大門的設計師洛多維科·波利亞吉在接到委任狀時激動地說,“我將投入我全部的力量去完成它。”波利亞吉從此把自己稱為 米蘭 大教堂的“第一看門人”。每座銅門上分有許多方格,方格內雕刻著教堂歷史、神話與聖經故事。左邊第一個銅門於1948年完成,表現的是君士坦丁皇帝的法令;第二個銅門是1950年所作,講述的是 米蘭 守護神聖·安布羅吉奧(St. Ambrogio)的生平。第三個最大的銅門位於正中,是1906年完成,重37噸,描繪的是聖母瑪麗亞的一生。第四個銅門是在1950年完成的,講的是從 德國 皇帝腓特烈二世滅亡到萊尼雅諾戰役期間 米蘭 的歷史。第五個銅門1965年完成,表現的是從聖·卡羅·波羅梅奧(St. Carlo Boromio)時代以來大教堂的歷史。 正面的方 石柱 上刻有幾十幅大型浮雕和上百個人物像。
↑米蘭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 門口檢票的帥哥們對我們一行特別友好 ,
↑米蘭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 最大的中門上兩個四瓣花形中的“生與死”雕塑最為突出,一個是《聖母與耶穌》,聖母抱著剛生下來的耶穌,眾天使簇擁著他門表示祝賀;另一個是《聖母憐子》,聖母抱著死去的耶穌,眾天使簇擁著他們表示哀悼。同樣的群體表現的“喜”與“悲”,對比鮮明,刻畫得極為生動。
↑米蘭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 米蘭 大教堂是世界上雕塑和尖塔最多的建築,教堂內外共有雕像6000多尊,僅外部就有3159尊,就連135個尖塔的尖頂處,也都站著一位《聖經》中的聖人,而且各個細膩生動。中央塔頂上4.2米高的聖母瑪麗亞雕像渾身鍍金,據說用了3900多片黃金包成,重達700多公斤,不過只有登上教堂頂才可以看到(教堂的頂層:乘坐電梯,或者走 920 級樓梯,就能到達整個 米蘭 最美麗的地方,也就是 米蘭 大教堂的露天觀景台,在這裡可鳥瞰整個 米蘭 市的街景和繁華地貌。)
↑米蘭大教堂 中央塔頂上的金色聖母瑪麗亞雕像:
【7月 瑞士 ,一邊是美麗的童話天堂,一邊是《小歡喜》般的母女,懵玩兒 瑞士 ~~
http://www.mafengwo.cn/i/17164018.html 】
【7月瑞法】乘坐金色山口列車,闖入夢幻中的童話王國
http://www.mafengwo.cn/i/16929619.html
\-----------------------------------------------------
此次瑞法之游,經過 意大利 倫巴第 平原上的 米蘭 ——這座 歐洲 南方重要的交通要塞城市。 米蘭 是 意大利 的第二 大城 市,更被冠以“世界名城”、“設計之都”、“藝術之都”、“歌劇聖地”、“足球之城”等眾多名號。面積只有180多平方公里,卻擁有全世界4%的藝術珍品,享譽國際的“ 米蘭 時裝周”更被認為是世界時裝設計和消費的“晴雨表”。在 歐洲 ,能與 巴黎 時尚比肩的,唯有 米蘭 。 米蘭 最主要的步行街由但丁街和Mercanti街組成,著名的 米蘭 大教堂便是由Mercanti街連接著科爾杜西奧廣場(Piazza Cordusio)。街上各種古典、新古典主義、折衷主義的建築讓古城處處散髮著古韻。
我們在 米蘭 市中心僅有短短的75分鐘停留 ,所以只是匆匆一瞥,卻已驚艷萬年! 意大利 米蘭 ,絕對值得推薦!
在此聲明,本篇少量文字出自我手,絕大多數,尤其是帶有專業性的文字,則是來自博學多才的網友們。還有一些很正很有代表性的圖片,也是採用了網友的。在此對於那些文字和圖片的原作者表示萬分感謝! 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作為世界時尚之都的 米蘭 ,蒙提拿破侖街是世界最為著名的奢侈品大道,而【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購物中心,長廊是為了慶祝 米蘭 擺脫外國勢力及新 意大利 王國的統一而興建的,被稱為 米蘭 的客廳,也是 米蘭 市民的休閑中心。一條全程帶著玻璃頂棚的十字型長廊,長廊頂部覆蓋著拱形的玻璃和鑄鐵屋頂,這是19世紀流行的商場設計。裝飾考究、富麗堂皇的時裝店,首飾店,咖啡店等,毗鄰接壤,挨挨擠擠。據說,中央拱廊下有一名品店,它的櫥窗佈置不僅是 米蘭 數一數二的,更奢侈的是每天更換,讓人瞠目結舌。整個長廊的地面設計十分藝術,全是彩色 大理 石鋪就的 馬賽 克圖案。
這座長廊連接著 米蘭 大教堂廣場和斯 卡拉 歌劇院廣場兩個廣場,地板上鋪著 意大利 四座重要城市的代表徽章,分別為 都靈 的公牛、 羅馬 的母狼、 佛羅倫薩 的百合和 米蘭 的白底紅十字。










建於1862年的大教堂廣場是 米蘭 市的中心,也是 米蘭 舉行政治、宗教等大型活動的地方,當然平時都是游客。廣場中央是 意大利 王國第一任國王維 托里 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的騎馬銅像,講述的是他在聖馬爾蒂諾戰役中的場景。他正對著的,便是 米蘭 的象徵——“杜莫主教堂(Church of Duomo)”,俗稱“ 米蘭 大教堂”。
在大教堂前的廣場上喂喂鴿子,當然是特別開心的一件事了,我的包包里恰巧有一塊麵包喲 。值得註意的是,會有看上去像是賣東西的小販或者是非常友好的“國際友人”,強塞游客玉米等食物喂鴿子或以試戴紅繩為由訛錢財,務必小心。我家姑娘也遇到了,因為事先已經得到警告,所以拒絕了對方伸出的手,對方的用意在現場一時之間是真的難以分辨啊。 米蘭大教堂



米蘭 大教堂(Duomo di Milano)(原名聖母誕生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是僅次於 聖彼得 大教堂的“世界第二大教堂”,是“ 歐洲 中世紀最大的教堂”,從奠基到竣工(到拿破侖占領後 意大利 ,才勒令工匠在七年內完工),歷經五百餘年,當之無愧地成為了 米蘭 市的象徵。大教堂是千 塔林 立的顯著哥特式風格,整個大教堂使用產於 意大利 Candoglia地區的白色 大理 石建造而成,被馬克·吐溫形容為 “一團白色的火焰”。這座教堂最令人吃驚的部分是那設計特別的屋頂,上面共有135個尖頂,數不清的雕塑以及怪獸雕像,並且在晴朗的天氣里,站在屋頂甚至可以遠望 阿爾卑斯山 的美麗風景。屋頂之下的部分的設計更是令人吃驚,哥特式風格、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以及新古典主義的風格應有盡有。
意大利 統一的時間並不長,之前是一個個的城邦制國家,1386年, 米蘭 第一位公爵 吉安 ·加萊亞佐· 維斯 孔蒂(Gian Galeazzo Visconti )希望上帝施恩,讓他的爵位後繼有人,便主持奠基興建這座教堂。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矗立起了鍍金的聖母 瑪利亞 雕像,1805年拿破侖征服 意大利 時,還曾在此舉行了加冕儀式,1813年大部分主體建築完工,1897年最後完工,1965年教堂最後一面銅門安裝完畢,才算是全部竣工。這座全部由白色 大理 石築成的大教堂,長158米,最寬處93米,塔尖最高處達108.5米,總面積11700平方米,可容納近4萬人。因為修建時間太長,經手的設計師也很多,不光有 意大利 本國的,還曾有 德國 、 法國 等國的建築師參與設計。文藝復興時期,達 芬奇 居住在 米蘭 的期間,也曾為它畫過無數草圖,還為它發明瞭升降機。不過設計師們像是達成了一個共識,沒有因為年代的推移而改變它初始的風格,而是越發地把哥特式尖塔高聳、束柱修長、窗欞紛繁的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致。
站在廣場上仰望教堂,密密麻麻直指雲霄的哥特式尖塔頗為打眼。屋頂共有135座尖塔,教堂內外牆上遍佈聖人、聖女雕像共計6千餘座,僅外部就多達3159尊。
教堂有6座樓梯和2座電梯通往屋頂,頂上縱橫交錯著33座石橋,登頂可鳥瞰 米蘭 全市風光。除135座尖塔外,另有150條水道,410個 大理 石支架,最高的中央塔建於15世紀,由 意大利 建築巨匠伯魯諾列斯基建造,頂部的聖母像陽光下異常奪目。
教堂正面被6個巨 大方 柱分隔出五扇銅門,最古老的銅門也只有百年而已,但它們卻像開啟 米蘭 歷史的大門。大門的設計師洛多維科·波利亞吉在接到委任狀時激動地說,“我將投入我全部的力量去完成它。”波利亞吉從此把自己稱為 米蘭 大教堂的“第一看門人”。每座銅門上分有許多方格,方格內雕刻著教堂歷史、神話與聖經故事。左邊第一個銅門於1948年完成,表現的是君士坦丁皇帝的法令;第二個銅門是1950年所作,講述的是 米蘭 守護神聖·安布羅吉奧(St. Ambrogio)的生平。第三個最大的銅門位於正中,是1906年完成,重37噸,描繪的是聖母瑪麗亞的一生。第四個銅門是在1950年完成的,講的是從 德國 皇帝腓特烈二世滅亡到萊尼雅諾戰役期間 米蘭 的歷史。第五個銅門1965年完成,表現的是從聖·卡羅·波羅梅奧(St. Carlo Boromio)時代以來大教堂的歷史。 正面的方 石柱 上刻有幾十幅大型浮雕和上百個人物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