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南北馬蘇門答臘——行走三佛齊(上)
![泰國自助遊攻略](https://n1-q.mafengwo.net/s14/M00/AC/92/wKgE2l17I0WAKBZzAAdaiPTrOxg003.jp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臨走前跟老闆娘交待摩托受傷的事兒,她親自瞧了瞧,轉頭略帶吃驚的說,“Ah, broken! It’s not scratch”,臉上還是保持著動人的微笑。打電話叫車行的伙計派人過來現場收車,最後賠了100rm,換個心裡踏實,算是光明磊落。
![泰國自助遊攻略](https://b2-q.mafengwo.net/s14/M00/00/77/wKgE2l18aHKAbIvcAAkC3ipVkvs984.jp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泰國自助遊攻略](https://b4-q.mafengwo.net/s14/M00/AC/E3/wKgE2l17I3GAd-UxAAHYNmNTCmQ268.jp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20公里路本不需要1個小時,但到瓜鎮不久就開始堵車,預留1個小時還是必要的。到碼頭只付了大叔30rm,便宜實惠。2點半,在便利店買了冰淇淋當午飯,這裡的還能找到711,但再也買不到辣醬飯,我早說總有懷念的時候的。
3點半登船,5點多才到 玻璃市 。出碼頭約莫有20分鐘安排好交接,上麵包車。跑了許久鄉間小路才駛 上高 速,距離目的地還有100多公里。公路邊的田園、樹林與村鎮快速向後方跑去,有時可以看到摩托車緊挨著我們在一旁飛馳。騎摩托的小伙子被風吹的挺不住,整個身子縮成團狀,大概也最符合高速行進中的流線性。摩托車 上高 速,很魔幻;夕陽火紅溫暖,很美麗。可惜車子的移動顛簸,從頭到尾我們也沒法拍到一張完整的夕陽照片。車裡的顯示屏已將整部《魔獸爭霸》全篇播完了,第二部《機械師2》在拳拳到肉的表演著,我們要去的 檳城 還遠著嘞。說到電影,我記得麗貝來往船隻上播的是《變形金剛5》,這路上是《魔獸》,看來萬惡的美帝文化侵略無處不在啊!
![泰國自助遊攻略](https://n2-q.mafengwo.net/s14/M00/BC/D6/wKgE2l17LHCAJGocAAbmdfJO0mE846.jp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泰國自助遊攻略](https://b2-q.mafengwo.net/s14/M00/BC/E4/wKgE2l17LHWAWBXXAAdmw71Edjg337.jp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泰國自助遊攻略](https://b3-q.mafengwo.net/s14/M00/BC/E9/wKgE2l17LHeAdcE3AAZa9nyduSU341.jp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泰國自助遊攻略](https://b3-q.mafengwo.net/s14/M00/BC/EE/wKgE2l17LHqAYc8OAAw8wuI4v3I779.jp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A spectacular Mosque, the Al-Hussian Mosque was constructed and officially opened by Raja Perlis in October 2011. It's located at the seaside which makes it unique from any other Mosques and also a new landmark for the people to visit Kuala Perlis despite of the famous Ikan Bakar Stalls and the busy gateway to Langkawi Island. During nightfall, the twin minarets of the mosque will be lighten up in green color to guide the fishermen on sea for prayers.
路途中間的心酸淚不說了,晚上9點半,才到目的地啊!
司機按導航指引,明明到了門口,看招牌卻是家食肆,柱子上倒有小字寫著“Cookoo bird”。門口閑聊的鄰人突然開口講天朝話,“他們去吃飯了,特別交待請你們到了稍等。”原來都是與我天朝同文同種的後人啊!沒多久,店主小大胖滿臉帶笑飄逸著回來了。小店是3個華人小伙子合伙經營的青年旅社,隱蔽在George Town老城核心區的舊屋裡。本就小小的空間,一樓還在兼營叻沙(LAKSA叻沙?叻沙?)和古法洗眼睛生意。為了專門等我們到店,3個老闆之一的小大胖在留守,等到9點多才出去吃晚飯。小大胖很文明,也很友善,還可收天朝軟妹幣作為房費,4個人入住本是30rm一張床,給了200軟妹幣塊居然還給找回了10rm,很划算。他臨走時知道我們沒吃飯,還特意指點了不遠處可以覓食的美食廣場。
放下東西出門,沒走幾步便遇到壁畫,而且正是那個網絡里上鏡率很高的騎自行車的孩子呀。不過現實眼前是,直到夜裡這時間點,那畫的周圍,裡裡外外還是圍了好多人等著拍照留影。每當看到這樣人多的場景,我就頓時喪失原有的興趣,想躲。
![泰國自助遊攻略](https://b3-q.mafengwo.net/s14/M00/BC/08/wKgE2l17LAeAUiBiAAesDs7V5A8824.jp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美食廣場里轉一圈,發現最好吃的,還是炒粉。原來,以大天朝來看,炒粉、炒河粉,就是粿條,這裡拼法“Kaoy Teow”, 蘭卡威 的拼法“Koey Teow”。硬說不同嘛,就是南方各省各地區間具體小地方的不同,口感不同,攙和米粉、薯粉的比例不同,叫法不同,要是真叫英文,統統都是RICE NOODLE!順便記下,美時廣場的砂鍋飯真不好吃!米飯硬,雞肉腥!
![泰國自助遊攻略](https://n1-q.mafengwo.net/s14/M00/BC/0F/wKgE2l17LAuAOb4wAAljJziIskc418.jp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泰國自助遊攻略](https://b1-q.mafengwo.net/s14/M00/BC/12/wKgE2l17LAyAb2HAAAbpryu5F70316.jp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泰國自助遊攻略](https://n4-q.mafengwo.net/s14/M00/BC/14/wKgE2l17LA2AfH0vAAYozAvrJQw933.jp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泰國自助遊攻略](https://b4-q.mafengwo.net/s14/M00/BC/17/wKgE2l17LA6AQqsiAAeDEvr3fVc476.jp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泰國自助遊攻略](https://n2-q.mafengwo.net/s14/M00/BC/1A/wKgE2l17LA-AWz5kAAWQPmH7exo965.jp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我床上居然缺條毯子。下樓去發現主人早已消失,一層空無一人,大門還緊鎖著。正要放棄時,剛好碰到另一個老闆來送洗好的床上用品,如有神助般得到毯子。
皮皮繼續堅定踐行夜宵的習慣,很晚要出去。遇到大門緊鎖,便在一樓高喊“老闆,開門!”聽見喊聲,我趕緊跑出去給了他鑰匙,皮皮遂得以自由。
峇峇娘惹
早期 馬來西亞 人與華人通婚的後代,男性稱為峇峇(Baba),女性稱為娘惹(Nonya)。《娘惹》也是一部由謝敏洋、張龍敏聯合執導的電視劇,故事講述土生華人數百年前在 馬來西亞 、印尼和 新加坡 的生活奮鬥。這些華人在文化上受到馬來人以及其他非華人族群的影響,兼收並蓄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峇峇娘惹,或稱土生華人、僑生,是指十五世紀初期開始定居在滿剌伽( 馬六甲 )、滿者伯夷國和室利佛逝國( 蘇門答臘 和 新加坡 )一帶的明朝後裔。峇峇娘惹的叫法源自明朝,大部分原籍天朝 福建 或 廣東 潮汕 地區,小部分為 廣東 客家籍。峇峇娘惹也包括少數在唐宋時期就定居此地的唐人,但目前沒有來源證明唐宋已有天朝人定居此地,所以一般來說,峇峇娘惹都是指明朝後裔。
六十年代以前峇峇娘惹在 馬來西亞 是原住民身份(Bumiputra),但由於政治因素而被 馬來西亞 政府特別重新歸類為華人,從此失去了原住民身份。峇峇娘惹今天在 馬來西亞 憲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紀後期到來的“新客”沒有分別。峇峇文化具有濃重的天朝傳統文化色彩,例如他們的傳統婚禮。峇峇人講的語言稱為峇峇話,並非單純的 福建 話,在使用漢語語法的同時,依地區不同,摻雜使用馬來語與泰語詞彙的比例也隨之不同。有些受華文教育的華人也稱那些從小受英式教育的華人為“峇峇”,這個用法有藐視的意思,表示此華人已經數典忘祖或者不太像華人了。
此外,當地的閩南人亦有句成語叫作“三代成峇”,根據這句話的定義,所有在 馬來西亞 出生的第三代華人也都成了峇峇,但這句話沒有藐視的成份,只是意味到了第三代華人,由於適應當地的社會環境的原故,其身上難免帶有當地色彩。
峇峇亦特指一個自稱並被稱為“峇峇”的華人族群,也就是今日在 馬六甲 以及 馬來西亞 獨立前在 檳城 和 新加坡 的峇峇。峇峇華人講馬來語,他們也自稱為“Peranakan”——馬來語中“土生的人”,故“Cina Peranakan”即土生華人,這一詞本用來識別“峇峇人”與“新客”——也就是從天朝來的新移民。在19世紀的馬來半島,這樣的分別很明顯,也很重要,“峇峇”是土生的,而“新客”是移民,兩者的生活習慣 和政 治意識不太一樣。雖然現在的 馬來西亞 華人大都是本地出生的,可是“Peranakan”一詞已成為“峇峇人”的專用自稱。 在今天的 馬來西亞 ,一位 馬來西亞 華人娶了一位馬來人為妻,他們的孩子也不是峇峇娘惹,而是混血兒。 馬來西亞 華人嫁娶任何一位馬來人,就必定要按照當地習慣,改用阿拉伯姓名。峇峇娘惹可謂特殊時代產生的特殊民族。
今天的娘惹文化,既有馬來族文化特征,如膳食、服裝、語言,也有明顯的華人傳統,如信仰、名字、種族認同,從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新加坡 航空公司空姐身上制服,就是娘惹女裝Baju Kebaya,腳上穿的嵌珠拖鞋是娘惹女鞋Kasut Manek。
第二部分, 檳城 \- 班達亞齊 \- 韋島 \- 棉蘭 , http://www.mafengwo.cn/i/170478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