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於山海間的舊時光(記青島三天兩夜的春日旅程)



TIPS:
1.建議給八 大關 景區多留一些時間,隨意的走走停停,在下一個路口總能發現新的風景;
2.蝴蝶樓、公主樓和花 石樓 都需要買票入內,我們去的時候人不多,聽說夏天的時候都是人擠著人參觀的,所以還是建議避開旺季吧;
3.如果有無人機的話,八 大關 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航拍對象。{data:{has_more:true,html: 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嶗嶗山 ,古稱勞山、牢山、鰲山等,是 山東 半島的主要山脈,被譽為海上第一仙山, 嶗山 的最高峰名為巨峰,又稱嶗頂,海拔1132.7米。
由於只有三天時間, 嶗山 景區一開始本不在計劃之內,不過,聽說 嶗山 的巨峰景區是登高俯瞰 青島 和黃海的好去處之後,抵擋不住誘惑的我們果斷調整了計劃,擠出了大半天的時間來游覽巨峰景區。
嶗山 是道教名山,從小聽過的 嶗山 道士的故事就出自於此,但其實 嶗山 之中也有不少佛教寺院,所以說, 中國 人民還是挺包容的,信仰自由也算是自古有之。 嶗山 連綿遼闊,景區眾多,巨峰只是其中的景區之一,其特色就是登高望遠,如果想要玩好整個 嶗山 景區的話,至少也要三天時間。
以 嶗山 命名的除了道士,還有可樂和啤酒,有機會的話可以試一試,便宜又好喝。










TIPS:
1.雖然去 嶗山 的公交車有很多,但是一定要註意時間。這個時間一方面是指淡旺季導致的車次差別,一方面指的是每天的班次和時間表。 比如 淡季的時候去 嶗山 的旅游觀光車早上就只有兩班,而G2專線則是4月1日之後的旺季才開通,比較好的是 青島 的公交站牌上都是服務電話,可以撥打詢問,只不過有時候客服也不是什麼都能給你滿意的答案;
2\. 青島 火車站到 嶗山 大約30多公里,奧帆中心到 嶗山 大約20公里,花費的時間分別約為1.5小時和1小時,更不要說旺季來臨時還要考慮纜車的排隊時間,因此如果決定去 嶗山 ,即使只是巨峰一個景區也請預留大半天的時間;
3.景區的區間車和下山的索道都有末班時間,淡旺季有所不同,最好早些去,給自己多留些在山上玩的時間,也防止錯過末班的區間車或是索道。 奧帆中心這次住的是 青島 海爾洲際酒店,算是比較有名的老酒店了,就坐落在奧帆中心的旁邊,在樓上就能看到奧帆中心的景色。港口裡停放了不少的游艇,在岸邊散步的時候就會有人上前來詢問是否想要坐船。3月中旬的海風還是有點硬,所以坐船的人也不多,等到五一過後,應該就會人多起來吧。



不知道是我們的打開方式不對還是淡季偏冷的緣故,奧帆中心可玩的東西不多,情人壩的酒吧街也基本少有人跡,所以如果不是住在附近的話,沒有必要專門前來。 棧橋公園在 青島 火車站寄存好行李之後,最後一天的行程正式開始,市南區的老建築們是今天行程的重點。
由 青島 火車站往東,沿 廣西 路到達 中山 路十字路口後往南,就是著名的棧橋。
下麵的幾張關於棧橋、 浙江 路天主教堂( 青島 天主教堂)和膠澳總督府舊址的夜景照片都是前一天晚上從 嶗山 回來後拍的,當時手機因為沒電早早就關了機,而沒了手機地圖的導航的我只好亂走一通,不過好在都距離不遠。

在瞭解棧橋的歷史之前,我沒有想到,這一座小小的碼頭竟然歷經了百年的風雨變遷。
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為了保障駐軍的物資供應,兩座均由 中國 工程師自主設計的碼頭應運而生,其中一座長200米、寬10米的碼頭就是現在的棧橋,也是 青島 最早的碼頭。
1897年, 德國 侵略者從棧橋所在的 青島 灣登陸,以武力占領了 青島 ,並於1901年5月對棧橋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擴建,將原橋北端木質部分改為石基,在南端鋼製橋架上鋪設木板,建輕便鐵軌,並把橋身在原基礎上延長了150米,以便停靠更大型的戰艦。1904年 青島 城西的大港第一碼頭建成後,棧橋結束了作為碼頭的使命,之後便對游人開放,成為 青島 灣中的一處景緻。
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了 青島 主權, 中國 的水兵再次站在棧橋上接受檢閱。1931年,國民政府出資由 德國 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棧橋,橋南端增建了箭頭型的防浪堤,併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 中國 民族特色的二層八角涼亭——回瀾閣,橋身加長到如今的440米,從此飛閣回瀾被列為 青島 十景之首。
新 中國 成立後,當地政府對棧橋進行了多次大規模整修,橋面兩側的鐵索護欄、12對相對而立的歐式橋燈,均為新 中國 成立後修繕而成。如今的棧橋已經成為了 青島 的象徵,並被印在了 青島 啤酒的標簽上,作為 青島 啤酒的商標,漂洋過海,名揚海外。



TIPS:
白天的棧橋人很多,不妨從岸邊遠眺,視野更好。傍晚時,棧橋上的人會少很多,岸邊的夜景也很不錯,不過回瀾閣也就無法參觀了。所以,如果有時間,不妨白天和晚上都來逛逛吧。 聖彌厄爾大教堂中山 路東邊就是 浙江 路,沿 浙江 路向北一直走,遠遠的就會看到聳立在道路盡頭的聖彌 厄爾 大教堂。他是 青島 市區最大的 羅馬 式建築,也是 中國 唯一的祝聖教堂。馬蜂窩上的 青島 天主教堂、百度地圖上的 浙江 路天主教堂說的都是他。
聖彌 厄爾 大教堂由 德國 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特式和 羅馬 式建築風格設計而成,原計劃建造成為 德國 在遠東地區最具規模的一座天主教堂,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建造資金受到限制,教堂的建築圖紙屢經更改,最終建成現在的規模和樣式。教堂整體為磚石雙塔建築,兩側高聳尖峙的塔樓高56米,各設有高4.5米的尖頂十字架塔,內有四口大鐘。走在 青島 的老街古巷之中,或許就能聽見教堂頂樓傳出的洪亮鐘聲。







TIPS:
1.聖彌 厄爾 大教堂內部可以買票參觀,票價十元,開放時間為08:00-17:00,全年無休。每天06:00為平日彌撒,周日08:00-09:00為主日彌撒,主日彌撒時會有管風琴奏響;
2.著名的 青島 書房就在 浙江 路和 曲阜 路交叉口的西南角,其前身是私人擁有的安娜別墅,路過的你一定可以發現。建築內部至今依然依照修舊如舊的理念,對其實木地板、扶梯、梁柱、窗欞等細節進行了完整的保留。讀書、小憩、用餐,不失為一個消磨時光的好去處。 廣西路-莒縣路-湖南路雖然沿著徳縣路一直往南也可以到達膠澳總督府舊址,但是如果想一覽 青島 老建築的風采,還是建議沿 浙江 路回到 廣西 路,向東,走 莒縣 路,到達 湖南 路的膠澳總督府舊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