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青海湖大環線--雄關漫漫之嘉峪關
前言寫到這裡人有點累了,游記已經分享了朋友圈,所以要鞭策自己不能半途而廢。這次 青海 之行真的非常精彩,首先天氣真是太配合了。讓我們領略了春夏秋冬,即使是狂風、沙塵、冰雹....,也是旅途中難得的經歷。 青海 真的很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處處都是精彩的大餐。
接下來還有 張掖 的五彩丹霞、美到360度無死角的“東方小 瑞士 ”--卓爾山......
我覺得挑選淡季來這裡是非常明智的,可以讓我避開嘈雜的人群,靜靜的欣賞它們的美。 西寧 游記: http://www.mafengwo.cn/i/6977144.html
瑤池仙境-- 貴德 、 坎布拉 : http://www.mafengwo.cn/i/6980051.html
初次相遇-- 青海湖 、黑馬河、鳥島: http://www.mafengwo.cn/i/6985955.html
技術分析--如何在茶卡拍出天空之鏡: http://www.mafengwo.cn/i/6989882.html
深入柴達木--尋找神秘的 水上 雅丹: http://www.mafengwo.cn/i/6996131.html
初入 敦煌 \--沙塵暴中的 敦煌 印象: http://www.mafengwo.cn/i/6997424.html
千年莫高窟--莫高窟參觀全流程、鳴沙山、月牙泉: http://www.mafengwo.cn/i/7004546.html
雄關漫漫-- 嘉峪關 : http://www.mafengwo.cn/i/7007540.html
上帝的調色盤-- 張掖 七彩丹霞 http://www.mafengwo.cn/i/7012742.html
東方小 瑞士 \--卓爾山 http://www.mafengwo.cn/i/7016312.html 行駛在河西走廊昨天半夜又起風了,聽到什麼東西乒乒乓乓的敲打的窗子。早起才發現,原來下冰雹了。
敦煌 的天終於藍了,風也停了,昨晚的冰雹在地上化成了一灘灘水。我們今天就要離開了,經過黨河邊,再望一眼遠處的鳴沙山,終於看清了它的輪廓。 今天我們的行程是順著 河西走廊 ,從 敦煌 出發,經過 嘉峪關 ,到達 張掖 。
從 敦煌 上 瓜州 ,沿高速公路趕往 嘉峪關 。一路都是平坦的河谷,左側的 祁連山 實際是 青海 和 甘肅 之間的天然屏障。 來張 河西走廊 的科普圖, 河西走廊 為神馬這麼重要?
因為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南邊是為海拔四、五千米連綿不絕的 祁連山 脈,北部是是海拔2000+的 內蒙古 高原。放棄這條咽喉要道,就必須在冰封連嶂的高原,和風沙連天的戈壁大漠中做出選擇。
歷史上漢武帝西征匈奴、鳩摩羅什東傳佛教,玄奘西天取經,成吉思汗誅滅西夏.....,都發生在這裡。
河西走廊 平均海拔1500左右,平均蒸發為2000ml,而降水量不到200ml,為數不多的幾個綠洲,主要依靠 祁連山 的雪水灌溉,可想而知此處的乾旱程度。
自漢朝漢武帝開闢河西,“列四郡”即 武威 、 張掖 、 酒泉 、 敦煌 以來是內地連接 新疆 的重要 通道 ,為古代“ 絲綢之路 ”的一部分。 遠處的一排排的風車,居然不怎麼轉。其實外面風大的驚人!風一吹起來,就覺得溫度非常低,冷的我不敢下車。 從這個旗幟,可以領略當時的8-9級大風。作為久居南方見慣颱風的人,我覺得這風比颱風厲害多了。
而在一馬平川的 河西走廊 ,大風起兮,塵飛揚。像刀子一樣不停歇的狂風把沙土吹出了一條高度近百米的沙塵帶,天地之間明顯分成了三份,藍天、塵土、大地...... 傳說中的長城第一墩,是 嘉峪關 西長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可以遙想當年這裡肯定常年駐扎著守衛,日夜眺望北方匈奴的行蹤,一有動靜就負責向 嘉峪關 關城示警。
第一墩的對面有個景區,應該是討賴河谷,因為看過攻略,對所謂的兵營沒有興趣,所以就在這裡匆匆拍了一張,就繼續前往 嘉峪關 關城。 嘉峪關關城嘉峪關 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先後經過168年時間的修建,成為萬里長城沿線最為壯觀的關城。位於 甘肅 嘉峪關 市向西5公里處,也是古代“ 絲綢之路 ”的交通要塞。
萬里長城沿線分佈著許多關隘,其中規模最大的有兩座:一座是東端的 山海關 ,另一座就是西端的 嘉峪關 ,從防禦功能來說,後者較前者猶有過之,所以 嘉峪關 是長城上的最 大關 隘,也是 中國 規模最大的關隘。
現存的關城總面積33500餘平方米,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成重疊並守之勢,壁壘森嚴,與長城連為一體,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裡一城的軍事防禦體系。 吐槽一下,關城門票120元,含: 嘉峪關 關城門票、長城第一墩門票、懸臂長城門票。這三個景點都 不在一起,而且距離南轅北轍。長城第一墩就是一個墩,不用門票都可以看。討賴河軍營和懸臂長城都是 新建 的仿古遺址,捆綁套票完全是雁過拔毛式的強制消費。 我一直納悶, 河西走廊 這麼寬, 嘉峪關 關城為什麼選在這裡?
來到才明白,這裡有九眼泉。 嘉峪關 的地形是一個四周高中間低的小盆地,九眼泉匯聚了 祁連 融水 以地表徑流和河谷潛流的積水,從而造就了一代雄關。
風吹楊柳,清水漣漣,感覺不到這裡就在荒漠戈壁之中。 有人在Colsplay游擊大將軍。 通往關城的小路,種滿了垂柳。 “天下雄關”碑,在 嘉峪關 城樓西面。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肅州總兵李廷臣視察防務至 嘉峪關 ,見關勢雄偉,便寫下了“天下雄關”四字,後來鐫刻成碑。 中國 傳統古典戲臺,由木製屏風把前後臺分隔開,屏風正中央繪製八仙圖。根據15元租的 嘉峪關 導航播音器介紹,左右是非常少見的風情畫,一個老和尚隔窗偷窺尼姑,具體內容此處不好描述,大家自己去看。
據說這和邊城生活苦悶,另一方面道家興起,對佛教抱著打壓詆毀的態度有關。戲臺兩側書寫有對聯:“離合悲歡演往事,愚賢忠佞認當場”。 關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戲臺對面就是 文昌 閣和關帝廟。 這裡面就是 嘉峪關 的內城了,城牆非常高大。
據說當年建城的土,都要放在石板上曝曬,殺死草種。建城用的磚塊在附近山中燒制,用羊馱回來。
完工後命士兵在三米之外,用強弓射向城牆,如果能射入牆體,則監工就要受刑。正是嚴苛的施工和監理,造就了數百年雄關屹立不倒。 嘉峪關 內城,天下第一雄關 天下雄關城樓 終於明白什麼叫做“臉比城牆還厚”啦。o(^▽^)o 無法拍出十級大風的效果,這裡看上去陽光明媚,歲月靜好。實際上我的耳朵都快被吹掉了。 邊城最高首領的辦公室。 空曠的內城,早已沒有當年秣兵歷馬的身影。 嘉峪關 的大招牌,圍著關城的城樓走了一圈。非常可惜遠處的 祁連山 因為灰土太厚,所以看不太清楚,和我想象中的效果不太一樣。 拿張別人的圖Show一下,我以為我會看到那樣的,結果卻是這樣的。
有一種想把山P上去的衝動。
接下來還有 張掖 的五彩丹霞、美到360度無死角的“東方小 瑞士 ”--卓爾山......
我覺得挑選淡季來這裡是非常明智的,可以讓我避開嘈雜的人群,靜靜的欣賞它們的美。 西寧 游記: http://www.mafengwo.cn/i/6977144.html
瑤池仙境-- 貴德 、 坎布拉 : http://www.mafengwo.cn/i/6980051.html
初次相遇-- 青海湖 、黑馬河、鳥島: http://www.mafengwo.cn/i/6985955.html
技術分析--如何在茶卡拍出天空之鏡: http://www.mafengwo.cn/i/6989882.html
深入柴達木--尋找神秘的 水上 雅丹: http://www.mafengwo.cn/i/6996131.html
初入 敦煌 \--沙塵暴中的 敦煌 印象: http://www.mafengwo.cn/i/6997424.html
千年莫高窟--莫高窟參觀全流程、鳴沙山、月牙泉: http://www.mafengwo.cn/i/7004546.html
雄關漫漫-- 嘉峪關 : http://www.mafengwo.cn/i/7007540.html
上帝的調色盤-- 張掖 七彩丹霞 http://www.mafengwo.cn/i/7012742.html
東方小 瑞士 \--卓爾山 http://www.mafengwo.cn/i/7016312.html 行駛在河西走廊昨天半夜又起風了,聽到什麼東西乒乒乓乓的敲打的窗子。早起才發現,原來下冰雹了。
敦煌 的天終於藍了,風也停了,昨晚的冰雹在地上化成了一灘灘水。我們今天就要離開了,經過黨河邊,再望一眼遠處的鳴沙山,終於看清了它的輪廓。 今天我們的行程是順著 河西走廊 ,從 敦煌 出發,經過 嘉峪關 ,到達 張掖 。
從 敦煌 上 瓜州 ,沿高速公路趕往 嘉峪關 。一路都是平坦的河谷,左側的 祁連山 實際是 青海 和 甘肅 之間的天然屏障。 來張 河西走廊 的科普圖, 河西走廊 為神馬這麼重要?
因為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南邊是為海拔四、五千米連綿不絕的 祁連山 脈,北部是是海拔2000+的 內蒙古 高原。放棄這條咽喉要道,就必須在冰封連嶂的高原,和風沙連天的戈壁大漠中做出選擇。
歷史上漢武帝西征匈奴、鳩摩羅什東傳佛教,玄奘西天取經,成吉思汗誅滅西夏.....,都發生在這裡。
河西走廊 平均海拔1500左右,平均蒸發為2000ml,而降水量不到200ml,為數不多的幾個綠洲,主要依靠 祁連山 的雪水灌溉,可想而知此處的乾旱程度。
自漢朝漢武帝開闢河西,“列四郡”即 武威 、 張掖 、 酒泉 、 敦煌 以來是內地連接 新疆 的重要 通道 ,為古代“ 絲綢之路 ”的一部分。 遠處的一排排的風車,居然不怎麼轉。其實外面風大的驚人!風一吹起來,就覺得溫度非常低,冷的我不敢下車。 從這個旗幟,可以領略當時的8-9級大風。作為久居南方見慣颱風的人,我覺得這風比颱風厲害多了。
而在一馬平川的 河西走廊 ,大風起兮,塵飛揚。像刀子一樣不停歇的狂風把沙土吹出了一條高度近百米的沙塵帶,天地之間明顯分成了三份,藍天、塵土、大地...... 傳說中的長城第一墩,是 嘉峪關 西長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可以遙想當年這裡肯定常年駐扎著守衛,日夜眺望北方匈奴的行蹤,一有動靜就負責向 嘉峪關 關城示警。
第一墩的對面有個景區,應該是討賴河谷,因為看過攻略,對所謂的兵營沒有興趣,所以就在這裡匆匆拍了一張,就繼續前往 嘉峪關 關城。 嘉峪關關城嘉峪關 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先後經過168年時間的修建,成為萬里長城沿線最為壯觀的關城。位於 甘肅 嘉峪關 市向西5公里處,也是古代“ 絲綢之路 ”的交通要塞。
萬里長城沿線分佈著許多關隘,其中規模最大的有兩座:一座是東端的 山海關 ,另一座就是西端的 嘉峪關 ,從防禦功能來說,後者較前者猶有過之,所以 嘉峪關 是長城上的最 大關 隘,也是 中國 規模最大的關隘。
現存的關城總面積33500餘平方米,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成重疊並守之勢,壁壘森嚴,與長城連為一體,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裡一城的軍事防禦體系。 吐槽一下,關城門票120元,含: 嘉峪關 關城門票、長城第一墩門票、懸臂長城門票。這三個景點都 不在一起,而且距離南轅北轍。長城第一墩就是一個墩,不用門票都可以看。討賴河軍營和懸臂長城都是 新建 的仿古遺址,捆綁套票完全是雁過拔毛式的強制消費。 我一直納悶, 河西走廊 這麼寬, 嘉峪關 關城為什麼選在這裡?
來到才明白,這裡有九眼泉。 嘉峪關 的地形是一個四周高中間低的小盆地,九眼泉匯聚了 祁連 融水 以地表徑流和河谷潛流的積水,從而造就了一代雄關。
風吹楊柳,清水漣漣,感覺不到這裡就在荒漠戈壁之中。 有人在Colsplay游擊大將軍。 通往關城的小路,種滿了垂柳。 “天下雄關”碑,在 嘉峪關 城樓西面。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肅州總兵李廷臣視察防務至 嘉峪關 ,見關勢雄偉,便寫下了“天下雄關”四字,後來鐫刻成碑。 中國 傳統古典戲臺,由木製屏風把前後臺分隔開,屏風正中央繪製八仙圖。根據15元租的 嘉峪關 導航播音器介紹,左右是非常少見的風情畫,一個老和尚隔窗偷窺尼姑,具體內容此處不好描述,大家自己去看。
據說這和邊城生活苦悶,另一方面道家興起,對佛教抱著打壓詆毀的態度有關。戲臺兩側書寫有對聯:“離合悲歡演往事,愚賢忠佞認當場”。 關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戲臺對面就是 文昌 閣和關帝廟。 這裡面就是 嘉峪關 的內城了,城牆非常高大。
據說當年建城的土,都要放在石板上曝曬,殺死草種。建城用的磚塊在附近山中燒制,用羊馱回來。
完工後命士兵在三米之外,用強弓射向城牆,如果能射入牆體,則監工就要受刑。正是嚴苛的施工和監理,造就了數百年雄關屹立不倒。 嘉峪關 內城,天下第一雄關 天下雄關城樓 終於明白什麼叫做“臉比城牆還厚”啦。o(^▽^)o 無法拍出十級大風的效果,這裡看上去陽光明媚,歲月靜好。實際上我的耳朵都快被吹掉了。 邊城最高首領的辦公室。 空曠的內城,早已沒有當年秣兵歷馬的身影。 嘉峪關 的大招牌,圍著關城的城樓走了一圈。非常可惜遠處的 祁連山 因為灰土太厚,所以看不太清楚,和我想象中的效果不太一樣。 拿張別人的圖Show一下,我以為我會看到那樣的,結果卻是這樣的。
有一種想把山P上去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