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非洲之巔,看乞力馬扎羅最後的雪(2017.07)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我們還發現了一個新奇的玩意兒——獨輪擔架。一問 薩拉 蒂才知道,原來這是以前救護傷員用的,完全是靠人力把擔架運上去,再把傷員用擔架推下來,至少需要8個漢子才能搞定。

薩拉 蒂邀請我們也來體驗一下!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薩拉 蒂說在這裡離MWEKA GATE還有不到2公里的距離,我們發現了汽車的印跡。正當我們休息的時候,發現了來接 非洲 團隊的車,於是我們也順利的搭上了帳篷車,被我們譽為Kilimanjaro taxi。

站在車上,迎著山風,向著太陽,放飛吧! 不到12:00,我們順利抵達MWEKA GATE,牌子的背面是“congratulation”,也是與其他標誌牌有所不同的。此刻,我們知道,我們的 乞力馬扎羅 之行順利完成啦!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登完山,辦好證書,Fredy帶著我們來到 乞力馬扎羅 山腳下的餐廳吃歡慶宴,還有歌手獻歌,好一番熱鬧!感謝 坦桑尼亞 的協作團隊!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餐廳里有人在作畫,還別說,這畫的還真是不錯呢,栩栩如生!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猜猜這是乾啥用的!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休息好後,我們啟程去Arusha。

沿途有許多咖啡豆園,看來 非洲 的咖啡豆名不虛傳啊。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又見好喝的汽水,媽媽呀,我終於回到了人間!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下午4:30左右,我們抵達Arusha的酒店,有一個好消息告訴你們,我終於可以洗頭洗澡啦,幸福死了!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看,我們的登頂證書到手啦!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NO. 863582,get it!以此為證!
坦桑尼亞自助遊攻略
【一些不得不提的小事。

環境保護:聽說最近兩年有30W人前往 乞力馬扎羅 ,但是在整個過程中全程無垃圾,這點我想是國內任何一個自然保護區、公共場所都做不到的事情,很讓我為之震撼,這裡是 非洲 ,我們嘴裡說到 非洲 都是一副嘖嘖嘖的樣子,但是他們尚且可以做到這樣,反觀 中國 呢?經濟上來了,素質呢。我看到過背夫們收拾營地,他們會非常細緻地將地上的垃圾撿起,也會有專門的背夫將垃圾背下山。嚮導說塑料瓶和塑料袋都不能帶進山,每天在營地產生的垃圾都是要最終背回到山腳下。我想這一切的一切,首先要在制度上規範, 非洲 在這一點上沿用西方的方法,強制性的規定,客人來遵守,嚮導背夫起到監督的作用。值得借鑒!

嚮導:這裡的嚮導十分專業,都是經過幾年的背夫鍛煉,再加上專業培訓考核,考核科目並不簡單,從自然知識到醫療常識,都讓你折服。

廚師、侍者、背夫:他們的工資依次降低,乾的都是辛苦的體力活,但他們確十分的敬業,在這裡有明顯的等級制度,幾乎背夫也都是不跟客人講話的,不過也許今天的背夫未來也能成為嚮導,我個人覺得可以適當的給一些小費,畢竟他們最辛苦工資也最低,很不容易。】



在我出發之前和登頂之後,不知道有多少人問我為什麼要去爬這座山,問多了,我也就不再解釋什麼,懂你的人永遠都存在。

你登或者不登,山就在那裡,巋然不動,這是一種文藝的說法。另一種文藝的說法是與其說征服巔峰,不如說是征服自己。可是仔細的想一想,我到底是要去征服什麼呢?其實我從來不曾也沒想過去征服什麼事、什麼物,但心裡總是有那麼一股勁,在攀登路程中實實在在的感受到追尋夢想。

每一次攀登,都是一種挑戰,你翻過的,只是心中的一座山。之前的一千次自我否定都不及這最後的自我肯定來得堅實而鏗鏘有力。

一直認為,我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會塑造出一個全新的自我。那麼這一次的攀登又讓我發現新的自我,使之帶來意外的驚喜、意外的收穫。

我喜歡徒步、爬山、跑步,在於那每一次的一步一步都實在得無法用語言形容,不論是自己一個人或者是和同伴一起,每走的一步都是自己對抗自己內心那一份虛無。站在高處往下看,用那寬闊的視野,看那不同的風景,體驗不一樣的樂趣。

攀登 乞力馬扎羅 山對我是一次新的的挑戰,也是我的徒步歷程中的一個新高度。人生要多去嘗試,你才能知道自己能否 成功 。

摸黑攀登的路程,令我現在都能感受到當時的呼吸、當時的步伐,看不到前方的路還有多遠,多陡,多崎嶇,眼前只有腳下的路,只有看清腳下的石階,踩穩腳下的路,才是通向頂峰唯一需要考慮的因素,正驗證了一句話的真諦“看不清未來,就做好現在”。是的,一步一步,做好現在!

每向上一個石階,知道自己距離頂峰又近了一步,踏實的一步一步邁向頂峰,不 論山 路如何的崎嶇,石階如何的陡峭,狂風如何的肆虐,我只知道,我在為頂峰的風景而奮鬥,踩穩腳下每一步,是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唯一需要做好的。

人生仿佛也如同登山,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山峰。但無論是高山還是低嶺都是一種生活方式。想成為高山固然不錯,但丘陵般的小山也是它的存在方式。

現代文明的價值在於追求快捷與便利,我們可以借助越來越先進的技術實現這個目標。或許,在我們國家, 乞力馬扎羅 應該通了纜車和公路,根本不用這麼辛苦的爬山,不是麽?但是,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人們會失去什麼呢? 比如 我們的勤勞、勇敢、堅毅,或是樂觀之類的東西?

我一直堅信:一步一步,這就是成長的高度,堅持做對的事情,你獲得的靈魂深度很難去用語言形容。人體的細胞大約每6-7年就要全部更換成新的,那麼我們的靈魂呢,是否在一步一步的更新自我呢?這或許就是攀登的意義,成長的意義,每次向上邁出一小步,都是人生的新高度,都是心靈的歷練,都是對自我的挑戰。


轉: 乞力馬扎羅 背景資料:

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N (III)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1屆會議報告):
乞力馬扎羅 山是 非洲 的至高點,是一個火山丘,有五千九百六十三米高,矗立在周圍的草原之上,它那終年積雪的山頂在大草原上若隱若現。 乞力馬扎羅 山四周都是山林,那裡生活著眾多的哺乳動物,其中一些還是瀕於滅絕的種類。
  
乞力馬扎羅 是 非洲 最高的山脈,面積756平方公里,它位於 坦桑尼亞 東北 部,鄰近 肯尼亞 ,座落於南緯3度,距離赤道僅300多公里。 乞力馬扎羅 山素有“ 非洲 屋脊”之稱,而許多地理學家則喜歡稱它為“ 非洲 之王”。 乞力馬扎羅 山國家公園和森林保護區占據了整個 乞力馬扎羅 山及周圍的山地森林。 乞力馬扎羅 山國家公園由林木線以上的所有山區和穿過山地森林帶的六個森林走廊組成。

乞力馬扎羅 山有兩個主峰,一個叫基博,另一個叫馬文濟,兩峰之間有一個10多公里長的馬鞍形的山脊相連,遠遠望去, 乞力馬扎羅 山是一座孤單聳立的高山,在遼闊的 東非 大草原上拔地而起,高聳入雲,氣勢磅礴。雄偉的藍灰色的山體戴著她那白雪皚皚的山頂,赫然聳立於 坦桑尼亞 北部的半荒漠地區,如同一位威武雄壯的勇士守衛著 非洲 這塊美麗神奇的古老大陸。

乞力馬扎羅 山是一座今仍在活動的休眠火山,基博峰頂有一個直徑2400米、深200米的火山口,口內四壁是晶瑩無瑕的巨大冰層,底部聳立著巨大的冰柱,冰雪覆蓋,宛如巨大的玉盆。巨大的火山傲然聳立,而無其他山脈相伴。

在斯瓦希里語中, 乞力馬扎羅 山意為“閃閃發光的山”,此語對這高聳的火山及其壯麗的白雪皚皚的山頂而言,喻意恰如其分。它的輪廓非常鮮明:緩緩上升的斜坡引向一長長的、扁平的山頂,那是一個真正的巨型火山口——一個盆狀的火山峰頂。在酷熱的日子里,從很遠處望去,藍色的山基賞心悅目,而白雪皚皚的山頂似乎在空中盤旋。常伸展到雪線以下飄渺的雲霧,增加了這種幻覺。山麓的氣溫有時高達59攝氏度,而峰頂的氣溫又常在零下34攝氏度,故有“赤道雪峰”之稱。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 乞力馬扎羅 山一直是一座神秘和迷信的山——沒有人真的相信在赤道附近居然有這樣一座覆蓋著白雪的山。

關於 乞力馬扎羅 山的名稱起源有多種解釋,但都不能令人滿意,而且也沒有人敢十分肯定他所說的就是對的。“巨大之山”、“白色之山”、“大篷車之山”都是 乞力馬扎羅 山的解釋之一,它們分別源自斯瓦希里(Swahili)、查嘎(Chagga)和馬切姆(Machame)方言。從我們對這個問題有限的瞭解來看,我們認為“Kilimanjaro”應該是和斯瓦希里語“kililma”(意為“山之巔”)有關。單詞的第二部分“njaro”據推測可能指的是雪。我們在美魯語中確實也發現了—個類似的意為水的詞“ngare”。還有一種看法認為查嘎語中有“kilemakyaro”詞,意為“不可能的旅程”,不過我們認為這個詞更像是“Kilimanjaro”的演變結果而不是它的來源。當然,眾所周知的傳言為: 乞力馬扎羅 是根據傳說中的 坦桑尼亞 熊來命名的。

乞力馬扎羅 山占據長97公里、寬64公里的地域,山體如此之大以致能影響到自身的氣候(其它大山如 阿拉斯加 的麥金利山和喜馬拉雅山的 珠穆朗瑪峰 也有類似情況)。當飽含水汽的風從 印度 洋吹來,遇到 乞力馬扎羅 山就被迫抬升,然後以雨或雪的形式降水。增加雨量就意味著與 乞力馬扎羅 山周圍半荒漠灌叢截然不同的植物可生長在山上。山坡較低部位已被開墾種植諸如咖啡和玉米等作物,而熱帶雨林的上界為2987米,其上是草地。在4420米以上草地被高山地衣和苔蘚所取代。

乞力馬扎羅 山是 非洲 大陸最具代表性的風物地貌,它的形成來源於災難性的地殼運動,災難性的地殼運動同時也造成了從 紅海 越過 坦桑尼亞 延伸至 南非 的 東非 大裂谷的出現。大裂谷是增生性邊緣理論的範例:當兩個大陸板塊互相推離時,新的地殼就會暴露出來,形成增生性邊緣地帶。在大約2500萬年前, 東非 本是一個巨大而平坦的平原,在 非洲 大陸和歐亞大陸相撞後, 東非 平原出現了彎曲和斷裂。兩大板塊的互撞使薄疏的地殼出現了巨大的裂口和薄弱點,導致了該地區眾多火山的形成。在原發山谷最深的地帶,火山活動也最為頻繁,並最終導致了大裂谷地區的恩戈隆戈羅火山群和向東方向的系列火山(包括美 魯山 、 肯尼亞 山和 乞力馬扎羅 山)的形成。

東非 大裂谷直至今天仍存在著地殼運動, 乞力馬扎羅 正是較近的火山活動的結果。它的形成大約始於750000年以前,最初由三個大火山口組成:希拉、基博和馬文茲。而後希拉火山錐崩塌消失,接著是馬文茲。然而基博火山卻一直保持著活力,在大約360000年前還出現過一次大規模的爆發,它釋放的黑色熔岩蓋過希拉火山口,在馬文茲火山的原址上形成了 乞力馬扎羅 山鞍。

基博火山的最終高度達到了5900米,每年定期被冰雪和冰川所覆蓋。在大約100000年前,一次巨大的山崩在火山口的西南邊形成了峽谷壁,而基博的最後一次噴發留下了火山灰坑、內火山口和完美的火山噴口。

乞力馬扎羅 山主要可分為五個地帶,每個地帶內的活動都受海拔、降雨、氣溫、植物群和動物群五個因素控制。大約以海拔1000米為一個梯度,從森林帶往上,降雨量、氣溫和生物都會相應減少或降低。

乞力馬扎羅 的南面低坡帶(海拔800~1800米,降雨量平原500毫米、森 林邊 緣1800毫米)發現了大量人類活動的痕跡。原始灌木和低濕林已被牧場、耕地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區所代替。低坡帶由於其具有“歐式”氣候,原本被 英國 人和 德國 人指定為未來殖民地。這裡植被繁茂,土地肥沃,和北坡形成鮮明對比——北坡因為降雨少,土壤又多多孔性熔岩土壤,因此禁止耕作。本地帶沒有型哺乳動物,只有幾種小型樹犧哺乳動物,倒是數目繁多,如叢猴、樹蹄兔和神秘莫測的香貓。它們大多為夜行動物,往往未見其影,先聞其聲。

森林帶(海拔1800~2800米,降雨量南部2000毫米、北部和西部不足1000毫米)完全是繞山而行,是植物的最佳生長地區。它是所有低坡地區水源的供應行, 乞力馬扎羅 山96%的水都來自於森林帶,再透過多孔滲水的火山岩向下滲濾,形成山泉。森林哺育了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包括幾種大型哺乳動物如大象和水牛,因此在某些地區游客必須山攜帶武器的嚮導陪同。有時大羚羊會棲息在森林以及石南荒原和高沼草原的交界地帶。這裡可以看到疣猴、藍猴、南北羚羊、小羚羊。如果幸運的話,你還可以見到 印度 豹和 南非 野豬。森林帶氣候潮濕,林木高大,時而聚集水氣形成雲靄(特別是海拔2500到3000米之間的地帶)。雲靄使森林帶全年的濕度更高;森林帶日平均溫度在15~20攝氏度之間。

石南荒原和高沼草原帶(海拔2800~4000米,降雨量森 林邊 緣地帶1300毫米、上部地區530毫米),這個半高山帶以石南屬植被和各式各樣的野花為特征。但是,它有兩種與眾不問的植物:德肯尼半邊蓮和 乞力馬扎羅 千里光(見附圖)。 乞力馬扎羅 千里光的近親cottonii千里光能生長在海拔更高的地方,用它的枯葉可作植株的保溫層。該地帶由於海拔太高,沒有多少野生動物居住,不過尚能看到野狗、水牛、大象,最多的是大羚羊。希拉高原偶爾還有 獅子 出沒。小型哺乳動物更為常見,同時也有少許捕食者如香貓、樹貓 和美 洲豹。

高地沙漠帶(海拔4000~5000米,降雨量250毫米)屬半沙漠地帶,夜間氣溫在常零度以下,白天則升至攝氏30度。水資源匱乏,幾乎沒有土壤可以保持僅有的水分。根據記錄只有55種植物可以在這個海拔高度生存。這裡長有一定數量的地衣、生草叢和苔蘚,但是由於地下水結冰,土壤一夜之間就會移位,因此大部分根莖植物的生活都極為艱難。這塊沙漠里沒有常駐的大型動物,只有大羚羊、美洲豹、藪貓和野狗偶爾經過此地。因空氣稀薄,僅有極少數鳥類能夠存活,也沒有留鳥。渡鴉和一些大型食肉鳥白天會到這裡捕食,但是一旦太陽下山,它們就會離去。

山頂(海拔5000米以上,降雨量100毫米以下),寒帶。其特征為冰凍的夜晚和酷熱的白天,空氣含氧量為海平面的二分之一。該地帶液體地表水最少,一方面是因為降雨少,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地質組 成都 是無法蓄水的多孔岩石。這裡陰冷荒涼,所擁有的生命形式也是 乞力馬扎羅 山最少的。有少量地衣,以每年1毫米的速度生長,因此即使是毫不起眼的一小片也是經過了許多年才聚集而成。根據記錄,這裡最高的開花植物是蠟菊(Helichrysum newii),它在基博火山口裡曾長在了5670米處。不過蠟菊極為罕見,而且它們的分佈也極為分散。在這個海拔高度生活的哺乳動物也是如此。然而,有兩個獨特的景觀已成為民間傳說。

一是凍僵的美洲豹:它於1926年首次被當地的傳教士理查德·魯易施博士發現並記錄來。此後因寫入海明威的小說《 乞力馬扎羅 的雪》而聞名。沒有人知道這兒美洲豹到底在那兒乾什麼。魯易施是個很有勇氣的人,他設法切下它的一隻耳朵。不久它就被某位紀念品愛好者整個兒搬走,從此就再沒人看到過。

二是野狗:1962年,威爾弗雷德·泰斯格、 喬治 ·韋布和埃法塔·喬納森在漢斯·邁耶點(海拔約5000米)遇到五條野狗。他們繼續向頂峰攀登,而它們在後面跟著,距離始終保持在300米左右,直到他們來到烏呼嚕(自由)峰。它們看著這些男人在冰川頂上挖掘。這情景被他們作了工作記錄。因為擔心受到襲擊,他們很快就開始往下走,而野狗們則消失在冰川頂端,再沒出現過。

乞力馬扎羅 的頂峰以前曾完全被冰雪覆蓋,其厚度超過100米,它的冰川一直向下延伸,直至海拔4000米以下。而山頂的降水量一年僅200毫米,不足以與融化而失去的水量保持平衡。現在 乞力馬扎羅 山頂的冰川只剩下了一小塊。最先註意到冰層後退的人是漢斯·邁耶——第一個到達頂峰的西方人,他在1898年的報告里說 乞力馬扎羅 山頂的冰川比他8年前第—次登山看到的已退縮了100米以上。如此迅速的變化不完全是因為近年來的全球變暖,而是更長時間的氣候周期變化的結果。

冰川逐年後退的速度快得令人擔憂——據專家預測, 乞力馬扎羅 山的冰層將會在未來的20年內完全消失。有些科學家認為火山正在再次增溫,加速了融冰過程,而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這是因為全球升溫的結果。無論是什麼引起的, 乞力馬扎羅 山的冰川現在比上個世紀小是沒有爭議的,據保守的估計, 乞力馬扎羅 山的冰帽2200年後也將全部消失。

乞力馬扎羅 山實際上有三座火山,通過一個複雜的噴發過程將它們連接在一起。最古老的火山是希拉火山,它位於主山的西面。它曾經很高,據認為伴隨著一次猛烈的噴發而坍塌,現只留下一高3810米的高原。次古老的火山是馬文濟火山,它是一個獨特的山峰,附屬於最高峰的東坡。即使它似乎比 乞力馬扎羅 峰毫不遜色,但它隆起的高度只有5334米。三座火山中最年輕、最大的是基博火山,它是在一系列噴發中形成,並被一約2公里寬的破火山口覆蓋著。在相繼的噴發中,火山口內發育了一個次級火山錐,在稍後的第三次噴發期間,又形成了一個火山渣錐。基博巨大的火山口構成的扁 平山 頂,構成了這座美麗的 非洲 山脈的特征。

基博火山山腳下種植著大片的咖啡和香蕉,再往上就是森林了。每年30英寸的降水量為林木的生長提供了足夠的水分,在山上蕨類植物能長到20英尺高,而一些落葉林則常常高達30多英尺。海拔9000英尺以上,林木漸少,此處的主要植物是草類和灌木。在海拔13000英尺處,惡劣的氣候使得林木以及草類無法生長,這裡的主要生長著地衣和苔蘚。穿過這些生物帶就是由三座冰山和三座火山組成的主峰,高大雄偉的峰頂默默地註視著三英里以下廣袤的平原。樹林和草叢中生活著長頸鹿、大象、疣猴、藍猴、阿拉伯羚、大角班羚和 獅子 等多種野生動物。

乞力馬扎羅 山在 坦桑尼亞 人心中無比神聖,他們對 乞力馬扎羅 山敬若神靈。很多部族每年都要在山腳下舉行傳統的祭祀活動,拜山神,求平安。他們把自己看作是“草原之帆”下的子民,絕不允許外人對雪山的任何不敬。

乞力馬扎羅 山撲朔迷離,變化多端,一直是游客探險獵奇的好去處。文人騷客寫詩歌頌她,體育愛好者以登上她的高處為榮,她山勢高聳,但相比世界上其他的高峰,攀登她還不是特別困難。一個名叫莫扎特·卡陶的 巴西 人創下了在17小時30分鐘內上下山的世界記錄。身體健康的登山者都有很大可能在短短幾天時間內穿過五個迥然不同的植物帶,登上她的主峰,每一位攀過此山的人都對她贊不絕口。登山時,人們一定要註意慢行,山 上高 處稀薄的空氣可以使得那些沒有耐性而又高估自己實力的游客喪命。在山 上高 原病癥屢見不鮮,嚴重時有致命的危險,因此登山時必須有當地有經驗的嚮導引導。登山共有6條難度不同的路徑可供選擇,每條路徑沿途都有一些可供住宿的小屋。最好的登山時間是午夜,此時融化的雪已凝固,控制好速度,等到峰頂的時候剛好可以看到神奇的日出。


紀念2017年7月登頂 非洲 之巔—— 乞力馬扎羅 UHURU峰(5895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