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個去法國的理由,都抵不過一個我摯愛的梵高—『Loving Vincent,至愛梵高』聖地巡禮


這是Rue Lepic街上一間不起眼的住宅----House at No.54。也許經過這裡你也不曾留意過這個小小的招牌,而我,是特意去尋找的。

其實 巴黎 是我們這趟環法之旅梵高路線的最後一站,站在提奧的家前面突然有種感概。梵高生活在錯的時間,如果當初能得到大家喜愛也許結局會完全不一樣,但是正因為他孤獨的經歷才令他的一輩子更添傳奇色彩。以梵高的性格,估計名和利並不是他所追求的,反而是心靈上對藝術、生活的執著,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或喜或悲,其實輪不到我們後人來評論,活在當下做自己也許才是梵高選擇的人生旅程吧。

阿爾勒 Arle
Arles 阿爾勒 /阿爾 是佇立在 羅訥 河上的珍寶,庇護在 地中海 海風吹過的湛藍的晴空下。這座古城,擁有豐富又獨特的世界藝術遺產,同時也是讓藝術家和詩人找到靈感的形象之都。



在 阿爾勒 旅游中心官網可以下載一份名為「梵高的足跡路線地圖」。

阿爾勒醫院 Espace Van Gogh
阿爾勒 修道院/療養院,這裡曾是梵高在 阿爾勒 住的醫院。1888年2月梵高因精神失常割下了自己左耳垂兒,被送到了這家醫院接受治療。




門上可以看到刻著“HOTEL DIEU”,意為“上帝之所”。




Café Van Gogh 梵高咖啡館

梵•高咖啡館(夜晚露天咖啡座)位於角鬥場以西,由畫家凡•高(Vincent vanGogh, 1853-1890)繪於1888年9月的同名畫作《夜晚露天咖啡座》(Caféterras bij nacht / Terrasse du café le soir / Cafe Terrace at Night,1888)而得名,這幅作品目前收藏在 荷蘭 的奧特羅, 克羅勒-穆勒博物館(Kroeller -Mueller Museum)內。



曾是梵高借住的蘭卡散爾咖啡館,坐落在老城市中心的“形式廣場”,咖啡館的原型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現在的梵高咖啡館是仿照梵高的油畫重建的,已被更名為“梵高咖啡館”。

直至今日,它仍保留著黃色的外牆和雨篷,迎接絡繹不絕的游客。很多人會在黃色的小咖啡館點一杯咖啡,期冀通過這種方式與畫家產生共鳴。如若能夠幸運地坐在“黃房子”靠里的位置,可以透過窗戶,看見那金黃色的麥田、墨綠色的橄欖林和高高的朗格魯瓦橋,它們都是梵高畫作中最常出現的景色。


頂奎特爾橋的臺階

這個臺階曾經在梵高的畫作《Pont de Trinquetaille》中出現,現在還保持原樣,而且在臺階旁邊還能看見梵高的這幅畫作。





羅納河的星夜

羅納河上的星夜,岸邊的人造燈光倒映在 水裡 ,與夜空閃耀的群星形成一種獨特的美感,右下角繪有一對散步的夫婦,顯得朴實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