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東南部七國30日



Yeha是Di'amat王朝時期的中心地帶,Yeha神廟建於公元前七世紀,早在基督教進入埃塞前。估計一山容不得二虎吧,所以後來人家基督教來了就把這神廟教堂破壞了,在邊上建了自己的基督教教堂。現在看到的當然就是神廟遺址,據說這四四方方的外牆還是當年保留下來的,木有用一點點粘合劑,而且棱角分明,錶面光滑平整。令人在驚嘆這2800年前工藝的同時又表示懷疑,咋現在他們的建築水平就下降到都是茅草屋水準了呢?





Debre Damo修道院建於公元6世紀,相傳聖人Abba Aragawi在Debre Damo山下晃悠的時候覺得山頂應該是隱居修行的好地方,於是神就派了山上的一條大蛇把他弄上去,於是有了這座修道院。後來上面生活的僧人都是男滴,女人們在下麵仰望一下就可以了。
現在上面有木有蛇不知道,不過要上去沒有點體力真的是很困難的。



全團7位男士中3位英勇攀登,再加導游,除了一名團友像猴子般靈巧竄了上去以外,其他都比較狼狽,基本都是上面拼命拽下麵用力頂。據說門洞里的僧人很瘦小,但是每個都由他拽上去可見人家還是很有勁的;下麵的那個更是除了力氣還要技巧,畢竟頭上坐個PP,手上托著人家的腿,還要自己往上爬,賺點小費不容易啊。
那麼絕壁上面到底有啥呢?前線團友發回的報道是說上面就是個清一色男人的小村子,有個教堂和教堂里精美的雕刻和壁畫。






從 默克萊 出發,之前的文化之旅暫告一段落,接下去要去看自然奇觀。
Erta Ale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帶熔岩湖的活火山,火山口天天像燒開的一鍋湯一樣翻騰著,有報道說最近的一次噴發就在2017年一月。所以大家懷著一份探險的激動,開始了徵程。
開了沒多久,大家就發現了一個大問題:熱 。從三天前塞米恩的冬眠溫度,到前兩天20度左右的涼爽,現在因為海拔漸低,氣溫很快過了30(後來才發現30其實是個很仁慈的溫度)。
午飯在路邊一個茅草棚里,因為熱,也沒啥胃口,簡單的塞了點土豆雞蛋 三明 治。然後繼續往荒漠進軍。






如果說前面的還叫路,那最後12公里真是一路的坑了。火山石/灰高高低低雜亂無章的鋪在地面上,輪子每一個滾動都震的車裡的人左搖右晃。所以這12公里開了一個多小時啊~~~




好不容易這些問題都搞定後終於出發!
儘量輕裝上陣,雖然那些駱駝的主人極力不讓我們三人的背包掛在自己的駱駝上,但我們仨的細軟還是分散給了幾位團友,畢竟導游說山上還是要過一夜的,我們隨身主要就是水和手電。
駝隊有人帶著,我們徒步的也有自己的嚮導,大家相隔很近,畢竟感覺在這漆黑艱險的路上身邊多個人還是多一份安心的。
上山的路遠比想象的要艱難,因為是雨季,天氣在晚上也是悶熱的,而且地上都是坑坑窪窪深一腳淺一腳的火山灰,遙遙一望,兩眼茫茫~~~
本宮是沒走多久就感覺有點腿抖了,不過想想那本出行手冊上寫的再難也就兩個半小時,這在平時不是小菜一碟嘛,所以咬咬牙再堅持一下。
騎駱駝的也沒有好多少,當地的是單峰駱駝,就像圖裡那樣支個架子再在中間鋪一條五釐米左右厚的我們將在山頂休息用的床墊,人就坐在床墊上,騎在上面的人要找到一個適合的坐姿保持平穩。但是大家初來乍到怎麼就能這麼容易找到平衡呢?所以大家都是抓緊桿子,然後PP就隨著駱駝一步一步的震動磨得生疼。

我們三個徒步的,除了那位年紀最長的陸老師始終不肯騎駱駝以外,我和另一位(也是我的室友)中間也體驗了一下下。不過駱駝的主人對自己的駱駝絕對珍愛有加,哪怕有團友不願騎了,也絕不能換人騎。給我騎了五分鐘的是導游的駱駝,可能他們還稍微熟一點,不過本宮騎著很緊張,雙手一直💩💩的抓著桿子,而且我是在比較後面的路段上騎的,這個時候坡度還比剛開始要大,騎在上面覺得不太穩當,所以雖然腿軟,還是覺得自己腳著地才比較靠譜。室友的駱駝是一匹運床墊的,她也在上面休息了好一會兒。

終於,到了山頂的營地。和傍晚吃飯的地方一樣,這個營地也是石頭堆的小山洞,我們每人領了一個墊子鋪下放下包稍作休整以後就又要出發了,能看到熔岩翻滾的火山口還要再走一段下一個陡峭的口子,然後沿著更脆更酥的火山灰路走到火山口邊緣。

然而,然而——我們什麼都沒看到!
漆黑的天際映出火山口發出的一片紅光,但是煙非常的重。從角度上講,要看到岩漿就要很接近邊緣,煙霧籠罩的火山口要求我們更靠近的去看。但是邊緣的地質實在太酥脆了,沒人願意千里迢迢來這裡踏入火坑的,安全最重要,所以大家只能傾著身子,在無限接近的安全範圍內伸頭尋找。有走在最前面的說似乎看到了稍瞬即逝的一絲紅色,但是大多數都是被熏得眼淚都出來了還是啥也沒看到 。
當天的風向也並沒有幫我們把煙吹開,倒是有幾陣吹的我們無法呼吸,大家雖然帶了口罩預想到了火山口會有硫磺味,但想著嚮導總應該帶一條上風口的路吧,其實想多了,不管風怎麼吹,都只能在這邊看,火山的那邊更靠近 厄立特裡亞 邊境,更不適合游人。所以只能想想硫磺的分子式是啥,到底是氧氣重還是硫磺重,是該趴地上還是該抬高點
總算沒被嗆💩~~~在圍著火山口走了半圈後部隊決定返回。一路上還有人被酥脆的火山灰割傷腳的,而且在漆黑的夜裡嚮導也差點迷路
總算大家還是完整退回營地,不知道為啥當地人不讓我們睡在空曠的地面而要叫我們擠到悶熱的石頭窩裡睡,不管怎樣,折騰了大半夜大家都想休息一下。但是有老鼠!本宮可以徒手拍蟑螂而對於Mickey卻有天然的畏懼,於是睡意全無!反正離要求的四點下山也沒多久,於是一個包靠在背後一個墊在膝下,半躺著不停的扇著扇子。其實帶包上來基本就是多餘,本來還聽說上面半夜可能會涼一點需要蓋點東西或者半夜會要吃點東西補充體力啥的,在這又黑又亂又熱的環境下一點也用不上,在包里唯一動過的就是下山前塞在嘴裡的一把奶片,其他的仍在車裡也罷。
在這個鳥不拉💩的地方,除了老鼠,還有蛇!在我們上山途中一個坐著休息的地方,警衛兵就用槍靶子敲碎了一條,不過非常非常的小,也就手指粗細,綠綠的,不知道有木有毒,更不知道在這漆黑的夜裡他們是怎麼發現的 。也有可愛的動物,第二天凌晨下山的時候就看到了兔子,顏色和環境很難分辨。
不過即使地上灰灰的,墊子臟髒的,人也是黏黏的,還是擋不住大家的困意,營地逐漸有呼嚕聲了~~~還聽說了一個很感人的事情,機位王平時看著很大男子,但是據說因為老婆怕老鼠所以坐在邊上一直守著趕著......
當然導游也提出如果有人還想再試一次可以安排凌晨三點再走一遍(前一次大概十二點多看的),這下20個團員里只有一名執著的夏姐響應,不過她去了不到十分鐘就回來了,說是估計和上一次一樣看不見什麼的。
凌晨四點,準時出發再次啟程下山,必須趕在太陽出來前回到山下營地,不然太陽的威力可能讓人脫水中暑,這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這裡不得不狠狠的批判一下駱駝主人的惡劣行徑 。先是說還要休息不跟我們一起下山,後來終於姍姍來遲還不讓那些租駱駝的團友坐,更有個別過分的在團友下來休息後就棄人而去,導致我們有兩個團友後來處於很危險的境地!這些人還都是教徒,到時間倒是都準點跪下來祈禱,可是不知 道伊斯 蘭教里到底有木有叫人向善的部分!不說什麼人道主義契約精神,連起碼做人的道德基準都沒有 !
反過來說也是真該我們自己多做功課,這個地方真的不適合雨季去!而且對艱險的預估不足,平時的鍛煉也不夠。路上遇上的兩個小隊洋人都是自己走的,駱駝只用來駝供給。
並沒有所謂的上山容易下山難,這個600-200米的坡度分鋪在單程14公里的長度,而且逐漸看得見了,下來還是很容易的。剛下來的一段路比較陡,而且感謝那些不願意一起走的駱駝主讓我們自己背包負重練習。後來駱駝三三兩兩的來了,包包又可以掛到支架上,還有些團友不願再走要等駱駝的,於是隊伍就漸漸拉長,本宮就噌一下的飛到了很前面。真的是比嚮導還要前面,不過不是第一個。第一個的兔兔姐很聰明,視力也很好。她因為PP疼,本來是騎駱駝的,但是在一段路後實在不堪折磨,包留在駱駝上自己就下來走了。憑著駱駝便便的痕跡和每隔幾公里若隱若現的標桿,她就變成領隊了,把大家遠遠甩在了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