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又經過了多少個鐘頭,我們到達了剪子彎山,翻滾的雲海在山間變緩,層林依然是屬於這個季節特有的紅黃綠。
在原本是長滿青草的山巔,進入深秋,已變成蒼涼的大地黃,成群的不知名的黑色的鳥在灰藍色的烏雲下盤旋,凌冽的寒風呼呼的在耳旁咆哮,我站在巨大的蒼穹下,腦海中竟然揮之不去的是艾青的這首詩
.........
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一塊巨石,四個大字,一個數字,還有旁邊的一個我這是關於某個時間某個地點的又一次定位。
站在卡子拉山海拔4710米的埡口,寒風冰冷刺骨,翻騰的雲海在一座又一座山間變幻,經幡在風中凌亂的飛舞,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形容,如果用語言無法訴說的,那麼就交給心來感受吧。
雖然已進入深秋時節,然而依然游人如織,或許我們都為同一片風景而來。
時光真是個神奇的東西,它在悄無聲息中教人成長,在潛移默化中讓人改變,它帶走我們身上的年少輕狂、勇敢無畏、卻沉澱了我們心中的安之若素,冷暖自知。最初,我們都揣著糊塗當明白,後來,我們都學會了揣著明白當糊塗,這大概就是歲月帶給我們的磨礪和成長。
只是現在的你,是否仍會懷念當年的那個倔強而勇敢的自己。
2017年的10月,卡子拉山,我們探討了這樣的話題。
如果看到這條路,曾經穿行318的那些朋友們,是否會憶起當年的那些歲月和往事。
前行路上第二天,我們一路從 新都橋 穿過 雅江 城,先後經過剪子彎山,卡子拉山,一路沿著318,到達了 稻城 的 香格裡拉 鎮。這一路,有見過懸崖上的 雅江 城時的嘆息,也有見到身旁不期而遇的三五騎行在318國道的驢友的敬佩。前行路上兩天,依然經歷著連綿的陰雨天氣,藍天白雲並沒有出現。
北島說:你沒有如期歸來,而這正是離別的意義
那就留作遺憾吧,我想, 川西 ,我一定還會再回來的。 DAY3:在陰雨藍天下,看秋日最美的亞丁前行第三天,我們來到了 亞丁 。
早上8點從 香格裡拉 鎮順利出發,一路駕車駛入景區售票點,換乘景區的交通車駛入 亞丁 風景區, 亞丁 的門票2日有效,如不住 亞丁 村,第二日進入需另購買交通車票。
景區交通車一路從海拔3000多米,經過各路十八彎一路攀爬,雪山在窗外閃過,根據沿途經過的各點兒,如我沒有估算錯誤,約莫景區車最高經過的海拔應該接近5500米以上。
交通車在去往 亞丁 村路途中觀景台停車,對面的仙乃日清晰可見,太陽的光輝在那一刻衝破雲層,灑向了雪山下的那片森林,層層霧氣彌散,匯入天空。
亞丁 村,距離 亞丁 風景區最近的村莊,寧靜的村子隱匿在雪山與森林之間,出現的時候顯得那麼突然。
由於 亞丁 村海拔約4000米,而我們接連每一個晚上都在加班,擔心高反,因此放棄了住宿此地。
如果要我再來一次,我一定選擇住在 亞丁 村,面朝雪山和森林,看山間 朝陽 暮靄變換。
出行前,我百度了 亞丁 的三神山,仙乃日(藏語觀世音 菩薩 )、央邁勇(藏語文殊 菩薩 )、夏朗多吉(藏語金剛手 菩薩 )三座雪山相距不遠,各自拔地而起,呈三角鼎立,藏傳佛教稱為日松 貢布 ,意為三怙主神山。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南峰央邁勇海拔5958米,東峰夏朗多 吉海 拔5958米,三座雪山峰峰形各異,潔白無瑕,一塵不染。
這是在景區拍攝的 亞丁 導覽圖,今日的行程計劃從扎灌崩至沖古寺,繞過卓瑪拉措,再返回扎灌崩坐車返回景區大門處,回到 香格裡拉 鎮住宿。
沖古寺坐落在仙乃日腳下,今日的雲層依然太過厚重,偶有時分,仙乃日才露出了它的山尖。
深秋的 亞丁 ,到處都是滿眼醉人的秋色,大片的雲杉在這個季節全部變成誘人的金黃,漫山遍野,延綿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