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哈布斯堡王朝的輝煌——暑期家庭德奧捷三國15日半自駕游記
參觀完美輪美奐的水晶世界後,我們驅車返回 德國 ,前往我們的住處——因澤爾。 這裡絕對是這次行程中的大亮點之一了。不知名的小村莊位於一片大草原之中,落日的陽光散在樹梢上、屋頂上、草地上,甚至包括我們自己都穿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孩子與狗狗們在遠處歡快地追逐著,嬉戲著。在落日的餘暉下,悠閑的人們坐在花園的一角品著紅酒聊著天,一幅魅力鄉村的畫面躍然紙上。 民宿的老闆娘已經無暇認真接待我們這群遠方的來客了,她給了我們鑰匙後便匆匆找她的老友們談天說地去了。走進房間,打 開陽 台的門,剛剛那幅畫捲再一次浮現在眼前。太美了! 學著當地人的樣子,坐在樹蔭下,吃飯喝酒聊天。或許那裡不曾到訪過很多黃皮膚的異客,鄰桌的朋友們都在好奇地打量著我們,似乎在關註著我們是否也能像他們一樣熟練地使用刀叉。 第六天:音樂之聲因澤爾——薩爾斯堡——因澤爾
談到薩爾斯堡,我們總會想起音樂,這裡是莫扎特、 卡拉 揚的故鄉,著名的音樂劇《音樂之聲》也是在這裡被拍攝完成的。其實,正如這座城市的名字一樣,薩爾斯堡是因鹽礦和鹽的貿易而興起的。城市名字中的“薩爾斯”在德語中就是鹽的意思,這座城市應被稱為“鹽堡”。 薩爾斯堡的一日游是從米拉貝爾宮開始的。這座因《音樂之聲》而聞名天下的宮殿是薩爾斯堡大主教沃爾夫岡為他的情人而修建的。 意大利 語“米拉貝爾”意為驚人的美麗。正如其名,這座宮殿的確是十分美麗的。 宮殿的內部並不對外開放,略感掃興的我們只能前往其大花園游覽。仿法式的大花園是幾何對稱的,花園的盡頭是噴泉,四位化身雕像的古 希腊 英雄靜靜地矗立在花園的四角。站在花園內,就能想象到當時貴族們的豪華生活。 在游覽過程中,我們還遇到了幾對新人。原來米拉貝爾宮也是當地拍攝婚紗照的勝地。一群不知來自何國的游客在花園的臺階上唱著《逗瑞迷》,模仿著《音樂之聲》中的七個小朋友,上上下下地跳舞,引得眾人紛紛駐足觀看。
走出米拉貝爾宮,不遠處就是薩爾茨河。這條225公里長的河穿城而過,將整座城市一分為二,半邊為新,半邊為舊。站在橋上,對岸的要塞、大教堂與老城在向我們訴說著這城市的歷史。 與 歐洲 大部分城市一樣,薩爾斯堡也是因天主教而誕生的。差不多1600年前這裡建成了第一座修道院,然後是教堂與城堡、要塞,慢慢地形成了城市。在漫長的歷史,這座城市也像 因斯布魯克 一樣,幾經易手,經歷了 羅馬 帝國、 巴伐利亞 王國、神聖 羅馬 帝國等統治,直到1814年的 維也納 會議後才歸屬 奧地利 。 始建於1077年的薩爾斯堡要塞是這城市的制高點,歷經好幾代大主教的不斷建造,要塞才從一間小屋子成為如今 歐洲 最大的中世紀城堡之一。值得一提的是,1515年這裡也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纜車。 如今的要塞已經是一座關於 歐洲 歷史的博物館了。在內部的廣場上,我們兜兜轉轉了許久才找到了入口,博物館通過各種模型,圖片與實物介紹了 歐洲 軍事、藝術、醫葯、居民生活等各個方面,讓我們對 歐洲 的歷史有了進一步瞭解。 離開要塞,我們又來到薩爾斯堡大教堂。 這座巴 洛克 式的教堂經過火災、戰爭,被摧毀,又被重建。走進教堂,幾乎在每個角落都畫有《聖經》的故事。巨大的穹頂高高在上,似乎在提醒眾人,天堂很美也很遙遠,需要付出畢生的努力才能到達。 走出教堂,穿越小巷,我們來到了薩爾斯堡著名的糧食衚衕。現今的糧食衚衕與糧食已經毫無關係了,而是一條大牌雲集的商業街。 對於女士們來說,櫥窗里的“ON SALE”標誌非常有吸引力。而對於我來說,衚衕內最有意思的就是臨街懸掛的招牌了。每家店都把樣式各異的鐵架招牌懸掛在外牆統一的高度。似乎是如此的統一,卻又那樣的特點鮮明。 上圖右側是麥當勞。作為麥當勞標誌的M在這裡絕對沒有鐵架上的 獅子 吸引人的眼球。 我們來糧食衚衕的另一大目的就是去探訪音樂神童莫扎特的家了。他的出生地非常醒目,黃色的房屋配上了 奧地利 國旗,讓我們一看便知莫扎特對於這個國家的意義是如何重要。 4歲就能作曲的莫扎特出生於音樂世家,他長時間隨其父親意思游歷 歐洲 巡迴演出,期間結識眾多音樂家,如巴赫等,吸收了各種音樂流派,為他今後的創作打下了優秀的基礎。
桀驁不馴的他敢於挑戰世俗。1781年,從 維也納 主角辭去樂師一職後,他潛心創作,超出了《費加羅的婚禮》與《魔笛》等不朽歌劇。
天妒英才,1791年,他突染惡疾離世,時年35歲。 莫扎特出生地是關於他的一座小型博物館,介紹了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孩子以及他的生平,展示了他本人的作品稿,書信、樂器與個人物品。 從他家的傢具擺設來看,莫扎特並沒有含著金鑰匙出生。他的家境在當時應該是很普通的。博物館的最後是商店,裡面有各式紀念品供選擇。我給孩子挑了件黃色的,印著莫扎特身體的T恤。穿上後,孩子也變成了小莫扎特。 第七天:幸運的一天因澤爾—— 拉姆紹 ——國王湖—— 哈爾施塔特
早上起床,下雨了。而且根據天氣預報,今天雨水會一直伴隨著我們從 德國 到 奧地利 。但是旅途還要繼續,我們不得不硬著頭皮發車啟動,踏上旅程。 被譽為 德國 最美小鎮的 拉姆紹 ,位於 貝希特斯加登 附近。在出發前,就聽說那裡有後湖,有魔法森林,是風景特別優美之處。
可惜天公不做美,到小鎮的標誌建築小教堂時,雨更大了。匆匆對著教堂拍了幾張照片後,還是上車,想去小城貝斯特斯加登找個咖啡館躲躲雨。 來到小城後,才發現 德國 星期天連咖啡館都不開門。街道上幾乎空無一人,偶爾的幾個行人也是行色匆匆,在向教堂的那邊趕路。10點整,小城教堂的鐘聲大作,禮拜開始了。我們幾人也為接下來的行程爭論了起來。究竟還要不要在雨中去國王湖,最後一枚硬幣決定讓我們計劃繼續趕路,前往國王湖。 位於德奧邊境的國王湖是在最後一個冰河時期由冰川形成的,它也是 德國 境內最深的湖,最深處達到了190米。 這裡湖水清澈,湖面水平如鏡,船行於湖中,猶如在仙境中一般,不愧為 德國 最美的湖泊。
我們抵達國王湖的時候,雨已經漸漸小了。坐上游船,在不知不覺中裝滿游客的游船已經行駛到了湖中央。 湖兩邊的高山被層層的雲遮蔽著,使我們不能看得那樣真切。船上的導游這時說道,國王湖的名字來源於這四周的高山,有一座像國王,有一座像皇后,有一座矮矮的山峰是他們的孩子,還有一座躺下的是老巫婆。今天被雲層層遮掩的他們都藏起了其真面目,我們都看不清誰是誰了。 船行至一面絕壁時,帥氣的導游打開了艙門,取出小號,對著絕壁吹了段悠揚的曲子。絕壁也作出了回應,同樣一段悠揚的旋律被傳回了我們的耳朵。這裡原來就是著名的回音壁了。 船在建於16世紀的聖巴托洛梅教堂門前停了下來,紅色拜占庭風格的大圓頂在滿眼綠色的草地和山林間是如此的顯眼。為何在這曾經人跡罕至的地方會有如此漂亮的教堂呢?難道是為游客而建?我一時百思不得其解。 在修道院邊的小村莊裡散步後,我們繼續前行,坐船前往國王湖最美的一部分——上湖。 到達上湖時,雨過天晴。湖兩邊巍峨的雪山映在湖水中。山水水山,一時間竟然分不清東與西。在湖邊的山坡上一群牛兒正在悠閑地啃著草。原來國王湖周邊是當地一個放牧點,有人居住就會有教堂。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聖巴托洛梅是 阿爾卑斯山 地區牧民與擠奶工的守護神,所以先前的教堂就以他來命名。 回程的途中,我們再一次路過教堂,天微微放晴,一切都清晰了起來。趕快留下一張最美的照片作為紀念。還好沒有錯過你——國王湖。
談到薩爾斯堡,我們總會想起音樂,這裡是莫扎特、 卡拉 揚的故鄉,著名的音樂劇《音樂之聲》也是在這裡被拍攝完成的。其實,正如這座城市的名字一樣,薩爾斯堡是因鹽礦和鹽的貿易而興起的。城市名字中的“薩爾斯”在德語中就是鹽的意思,這座城市應被稱為“鹽堡”。 薩爾斯堡的一日游是從米拉貝爾宮開始的。這座因《音樂之聲》而聞名天下的宮殿是薩爾斯堡大主教沃爾夫岡為他的情人而修建的。 意大利 語“米拉貝爾”意為驚人的美麗。正如其名,這座宮殿的確是十分美麗的。 宮殿的內部並不對外開放,略感掃興的我們只能前往其大花園游覽。仿法式的大花園是幾何對稱的,花園的盡頭是噴泉,四位化身雕像的古 希腊 英雄靜靜地矗立在花園的四角。站在花園內,就能想象到當時貴族們的豪華生活。 在游覽過程中,我們還遇到了幾對新人。原來米拉貝爾宮也是當地拍攝婚紗照的勝地。一群不知來自何國的游客在花園的臺階上唱著《逗瑞迷》,模仿著《音樂之聲》中的七個小朋友,上上下下地跳舞,引得眾人紛紛駐足觀看。
走出米拉貝爾宮,不遠處就是薩爾茨河。這條225公里長的河穿城而過,將整座城市一分為二,半邊為新,半邊為舊。站在橋上,對岸的要塞、大教堂與老城在向我們訴說著這城市的歷史。 與 歐洲 大部分城市一樣,薩爾斯堡也是因天主教而誕生的。差不多1600年前這裡建成了第一座修道院,然後是教堂與城堡、要塞,慢慢地形成了城市。在漫長的歷史,這座城市也像 因斯布魯克 一樣,幾經易手,經歷了 羅馬 帝國、 巴伐利亞 王國、神聖 羅馬 帝國等統治,直到1814年的 維也納 會議後才歸屬 奧地利 。 始建於1077年的薩爾斯堡要塞是這城市的制高點,歷經好幾代大主教的不斷建造,要塞才從一間小屋子成為如今 歐洲 最大的中世紀城堡之一。值得一提的是,1515年這裡也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纜車。 如今的要塞已經是一座關於 歐洲 歷史的博物館了。在內部的廣場上,我們兜兜轉轉了許久才找到了入口,博物館通過各種模型,圖片與實物介紹了 歐洲 軍事、藝術、醫葯、居民生活等各個方面,讓我們對 歐洲 的歷史有了進一步瞭解。 離開要塞,我們又來到薩爾斯堡大教堂。 這座巴 洛克 式的教堂經過火災、戰爭,被摧毀,又被重建。走進教堂,幾乎在每個角落都畫有《聖經》的故事。巨大的穹頂高高在上,似乎在提醒眾人,天堂很美也很遙遠,需要付出畢生的努力才能到達。 走出教堂,穿越小巷,我們來到了薩爾斯堡著名的糧食衚衕。現今的糧食衚衕與糧食已經毫無關係了,而是一條大牌雲集的商業街。 對於女士們來說,櫥窗里的“ON SALE”標誌非常有吸引力。而對於我來說,衚衕內最有意思的就是臨街懸掛的招牌了。每家店都把樣式各異的鐵架招牌懸掛在外牆統一的高度。似乎是如此的統一,卻又那樣的特點鮮明。 上圖右側是麥當勞。作為麥當勞標誌的M在這裡絕對沒有鐵架上的 獅子 吸引人的眼球。 我們來糧食衚衕的另一大目的就是去探訪音樂神童莫扎特的家了。他的出生地非常醒目,黃色的房屋配上了 奧地利 國旗,讓我們一看便知莫扎特對於這個國家的意義是如何重要。 4歲就能作曲的莫扎特出生於音樂世家,他長時間隨其父親意思游歷 歐洲 巡迴演出,期間結識眾多音樂家,如巴赫等,吸收了各種音樂流派,為他今後的創作打下了優秀的基礎。
桀驁不馴的他敢於挑戰世俗。1781年,從 維也納 主角辭去樂師一職後,他潛心創作,超出了《費加羅的婚禮》與《魔笛》等不朽歌劇。
天妒英才,1791年,他突染惡疾離世,時年35歲。 莫扎特出生地是關於他的一座小型博物館,介紹了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孩子以及他的生平,展示了他本人的作品稿,書信、樂器與個人物品。 從他家的傢具擺設來看,莫扎特並沒有含著金鑰匙出生。他的家境在當時應該是很普通的。博物館的最後是商店,裡面有各式紀念品供選擇。我給孩子挑了件黃色的,印著莫扎特身體的T恤。穿上後,孩子也變成了小莫扎特。 第七天:幸運的一天因澤爾—— 拉姆紹 ——國王湖—— 哈爾施塔特
早上起床,下雨了。而且根據天氣預報,今天雨水會一直伴隨著我們從 德國 到 奧地利 。但是旅途還要繼續,我們不得不硬著頭皮發車啟動,踏上旅程。 被譽為 德國 最美小鎮的 拉姆紹 ,位於 貝希特斯加登 附近。在出發前,就聽說那裡有後湖,有魔法森林,是風景特別優美之處。
可惜天公不做美,到小鎮的標誌建築小教堂時,雨更大了。匆匆對著教堂拍了幾張照片後,還是上車,想去小城貝斯特斯加登找個咖啡館躲躲雨。 來到小城後,才發現 德國 星期天連咖啡館都不開門。街道上幾乎空無一人,偶爾的幾個行人也是行色匆匆,在向教堂的那邊趕路。10點整,小城教堂的鐘聲大作,禮拜開始了。我們幾人也為接下來的行程爭論了起來。究竟還要不要在雨中去國王湖,最後一枚硬幣決定讓我們計劃繼續趕路,前往國王湖。 位於德奧邊境的國王湖是在最後一個冰河時期由冰川形成的,它也是 德國 境內最深的湖,最深處達到了190米。 這裡湖水清澈,湖面水平如鏡,船行於湖中,猶如在仙境中一般,不愧為 德國 最美的湖泊。
我們抵達國王湖的時候,雨已經漸漸小了。坐上游船,在不知不覺中裝滿游客的游船已經行駛到了湖中央。 湖兩邊的高山被層層的雲遮蔽著,使我們不能看得那樣真切。船上的導游這時說道,國王湖的名字來源於這四周的高山,有一座像國王,有一座像皇后,有一座矮矮的山峰是他們的孩子,還有一座躺下的是老巫婆。今天被雲層層遮掩的他們都藏起了其真面目,我們都看不清誰是誰了。 船行至一面絕壁時,帥氣的導游打開了艙門,取出小號,對著絕壁吹了段悠揚的曲子。絕壁也作出了回應,同樣一段悠揚的旋律被傳回了我們的耳朵。這裡原來就是著名的回音壁了。 船在建於16世紀的聖巴托洛梅教堂門前停了下來,紅色拜占庭風格的大圓頂在滿眼綠色的草地和山林間是如此的顯眼。為何在這曾經人跡罕至的地方會有如此漂亮的教堂呢?難道是為游客而建?我一時百思不得其解。 在修道院邊的小村莊裡散步後,我們繼續前行,坐船前往國王湖最美的一部分——上湖。 到達上湖時,雨過天晴。湖兩邊巍峨的雪山映在湖水中。山水水山,一時間竟然分不清東與西。在湖邊的山坡上一群牛兒正在悠閑地啃著草。原來國王湖周邊是當地一個放牧點,有人居住就會有教堂。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聖巴托洛梅是 阿爾卑斯山 地區牧民與擠奶工的守護神,所以先前的教堂就以他來命名。 回程的途中,我們再一次路過教堂,天微微放晴,一切都清晰了起來。趕快留下一張最美的照片作為紀念。還好沒有錯過你——國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