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k】歐洲初體驗-葡萄牙、西班牙雙城記~
我的過往游記:
大溪地 蜜月之旅: http://www.mafengwo.cn/i/5381862.html
馬來西亞 考證之旅: http://www.mafengwo.cn/i/6305783.html
Nick on the way ! 前言:對於每一次旅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期盼,有些人為了歷史古跡,有些人為了文化遺產,有些人品到了垂涎欲滴的美食,有些人體驗到了不一樣的人文氣息,每一次的旅途中我一直在思考,這一次我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是屬於這一次旅行的意義?我想對於我來說這一次我便是要去記錄下我的所聞 所見 所聽 所感。
歐洲 行對於我這個90後海島控來說,似乎來的太早了一些,出發前我也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該先去惡補一些歷史知識。 馬來西亞 剛考證回來的我,以至於到了 歐洲 的第二天夢裡,我還夢見自己在潛水。。
然而再三琢磨後我打算嘗試著說走就走,不做任何攻略,僅憑著自己的所見所聞去感受這個世界人口第三的洲。並且我想以我現在對 歐洲 的認知來說,還太稚嫩,並不能詮釋好這篇游記,就請讓我用圖片來帶領你們瞭解這個國家吧,這個絢麗宏偉的雙牙! 關於行程及交通:

關於簽證:團簽!
團簽!
團簽!
個人信息表一份外加如下所示:
一些註意事項:1.一些常規註意事項:打火機不能上飛機,液體不能超過100ML等等等~~~
2.幣種:EURO
3.小費
4.轉換插頭
5.自備拖鞋牙刷等日常用品
6.街頭藝人拍照需要給小費(重點!)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關於攝影器材:這次的 歐洲 行我主要是衝著當地的人文及歷史遺跡,所以選擇器材是:
機身:佳能6D
鏡頭:35mm f/1.4L II USM
:70-200mm F2.8 IS II
全景合成:NEXUS 6P 自帶功能
這裡要感謝一下:蘭拓科技,作為多年“御用”的寶藏箱,一般不太常用的鏡頭我都會直接找他租,首先我認為小白兔在平時的使用率比較低,況且體積龐大價格也不是很親民,所以我還是比較推薦租賃的,並且我現在的習慣就是買之前租來試試適不適手,淘寶搜索: 小P攝影器材 蘭拓科技,即可。 初見葡萄牙:個性歐洲 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個性
每條街、每個人、雖然外表相似卻都彰顯著各自本身不同的性格。
在這個時期的人們雖然知道自己所處的世界之外還有其他國度,但是卻對方位細節懵懵懂懂,真正開眼探索世界的是 歐洲 伊比利亞半島 海邊的兩個國家,因為地理大發現而開創了海洋時代。
邁出第一步的,第一個真正意義的世界大國正是我們腳下這塊叫做 葡萄牙 的土地。
↑葡萄牙 貝倫塔貝倫塔:
貝倫塔位於 葡萄牙 裡斯本 的貝倫區。它建於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時期的1514年到1520年間,用來防禦位於貝倫區的港口,以及附近的聖哲羅姆派修道院。
貝倫塔,矗立於特茹 河北 岸,是貝倫岸邊兩座名塔之一。此塔不僅是見證 葡萄牙 曾經輝煌的歷史遺跡,也是 裡斯本 最上游客鏡頭的一個風景點。這是一座有著近500年曆史的古城堡,是 葡萄牙 有名的地標,也是 裡斯本 的象徵,它見證了 裡斯本 昔日曾有過的輝煌。如今它已被闢為博物館,首層還陳設有當年的大炮和炮台。 貝倫塔看盡了世間的凄涼。貝倫塔建於1500年,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雖名為塔,但是它更像一座小型的碉堡,鎮守在河岸邊。整個塔身全部用 大理 石打造,底部原為儲藏室,後用來關押囚犯。每當漲潮時分,頂部的塔樓如浮在河面上,漂浮不定,美若仙境。貝倫塔位於 葡萄牙 首都 裡斯本 ,聳立在特茹河畔,建於16世紀初,是當年扼守 裡斯本 門戶的軍事要塞。貝倫塔是海盜式冒險航海的見證,是 葡萄牙 地理大發現的起點,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其外形像一座碉堡,全都用 大理 石建造,是 裡斯本 無數紀念碑中最華麗、最優雅的建築。
資料來源:百度
↑葡萄牙 貝倫塔旁邊的軍事博物館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隨處可見的海鷗~
↑葡萄牙 海洋發現紀念碑大/海洋發現紀念碑:
在《大國崛起》的第一集就介紹了 裡斯本 的大發現紀念碑,這是1960年為了紀念 葡萄牙 航海事業的先驅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而建的,外形如一艘船隻。側面是一把劍的造型。
我們去的時候還在維修,自然是錯過了最佳視角,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歷史盲的我完全不知道側面才是重點!
↑葡萄牙 網上找了2張圖作為參考!
如果從東面看過去,從上往下依次排列著——
恩里克王子
阿豐索五世國王(阿方索五世,恩里克侄子)
瓦斯科·達·伽馬(航海家)
阿豐索·貢薩爾 維斯 · 巴爾達 亞(航海家)
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航海家)
費爾南·德麥哲倫(航海家)
尼科勞·科埃略(航海家)
加 斯帕 爾· 科特雷 亞爾(航海家)
馬丁·阿豐索·德索薩(航海家)
若昂·德 巴羅 斯(史學家)
埃斯特旺·達伽馬(瓦斯科·達·伽馬之父;瓦斯科·達·伽馬的次子也叫這個名字)
巴托洛梅烏·迪亞斯(航海家)
迪奧戈·卡奧(航海家)
安東 尼奧·阿佈雷烏(航海家)
阿豐索·德阿爾布 克爾克 (次任 印度 總督)
方濟各·沙勿略(聖方濟會傳教士)
克裡斯托旺·達伽馬(瓦斯科·達·伽馬之子)
長長的名單,不禁讓人感嘆,究竟是歷史選擇了他們,還是他們選擇了歷史~
麥哲倫大航海 大理 石(局部)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4·25號大橋四月二十五號大橋:
這座橋是 金門 大橋的姊妹橋——當地人也叫四月二十五日橋,是 歐洲 的第一大橋,主跨1013米,橫跨tejo河兩岸,極具地標意義。
從 聖喬治 城可以俯瞰整個 裡斯本 和靜 靜流過的特茹河。遠處的大橋連接特茹河的南北兩岸,叫Ponte 25 de Abril, 歐洲 第一長吊橋——四月二十五號大橋,也是世界第三長斜拉橋,該橋全長為2278米,橫跨河兩岸,極具地標意義。該橋於1966年建成,最初以當時的獨裁統治者Salazar的名字命名,被稱作Salazar橋。
後來, 葡萄牙 於1974年4月25日推翻了Salazar的獨裁政權,後被稱為“丁香革命”(又稱康乃馨革命)。為了紀念 葡萄牙 人民在“丁香革命”中推翻軍政府,建立民主這一歷史時刻,就將Salazar大橋改名為“四月二十五號大橋”。
↑葡萄牙 如今的四月二十五號大橋已經經歷了四十多年的風雨,依然閃著紅色的光輝,宛若一條紅色的緞帶,懸在特茹河上,成為 裡斯本 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座橋是 金門 大橋的姊妹橋,橋的那一頭是已經樹立幾百年的航海保護神,一個張開雙臂的基督高高的矗立在山上,當年航海的人們總是在這雕塑下出發,前往未知的世界。
資料來源:百度
↑葡萄牙 橋下一絲不苟守護著治安的警察叔叔
↑葡萄牙 自由和民主背後還有這些人在默默守護著
↑葡萄牙 隨處可見的鴿子圍繞著大樓盤旋,屋頂上有一個他們的家
↑葡萄牙 自從踏入 歐洲 的呢一刻開始,滿地都是小石頭拼接而成的地板,顯得獨具魅力!
↑葡萄牙 用攝影的角度來說,這是紋理美!
↑葡萄牙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航海紀念碑對面的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是 裡斯本 的一個重要古跡,也是最能代表大航海時代 葡萄牙 榮景的建築物。它結合了哥德式及文藝復興建築特色,明亮色調和精細雕刻,廊柱屋檐精美絕倫,並擁有前所未見的寬闊和壯觀,整條街道的長度就是這座修道院的長度。
大溪地 蜜月之旅: http://www.mafengwo.cn/i/5381862.html
馬來西亞 考證之旅: http://www.mafengwo.cn/i/6305783.html
Nick on the way ! 前言:對於每一次旅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期盼,有些人為了歷史古跡,有些人為了文化遺產,有些人品到了垂涎欲滴的美食,有些人體驗到了不一樣的人文氣息,每一次的旅途中我一直在思考,這一次我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是屬於這一次旅行的意義?我想對於我來說這一次我便是要去記錄下我的所聞 所見 所聽 所感。
歐洲 行對於我這個90後海島控來說,似乎來的太早了一些,出發前我也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該先去惡補一些歷史知識。 馬來西亞 剛考證回來的我,以至於到了 歐洲 的第二天夢裡,我還夢見自己在潛水。。
然而再三琢磨後我打算嘗試著說走就走,不做任何攻略,僅憑著自己的所見所聞去感受這個世界人口第三的洲。並且我想以我現在對 歐洲 的認知來說,還太稚嫩,並不能詮釋好這篇游記,就請讓我用圖片來帶領你們瞭解這個國家吧,這個絢麗宏偉的雙牙! 關於行程及交通:



團簽!
團簽!
個人信息表一份外加如下所示:

2.幣種:EURO
3.小費
4.轉換插頭
5.自備拖鞋牙刷等日常用品
6.街頭藝人拍照需要給小費(重點!)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關於攝影器材:這次的 歐洲 行我主要是衝著當地的人文及歷史遺跡,所以選擇器材是:
機身:佳能6D
鏡頭:35mm f/1.4L II USM
:70-200mm F2.8 IS II
全景合成:NEXUS 6P 自帶功能
這裡要感謝一下:蘭拓科技,作為多年“御用”的寶藏箱,一般不太常用的鏡頭我都會直接找他租,首先我認為小白兔在平時的使用率比較低,況且體積龐大價格也不是很親民,所以我還是比較推薦租賃的,並且我現在的習慣就是買之前租來試試適不適手,淘寶搜索: 小P攝影器材 蘭拓科技,即可。 初見葡萄牙:個性歐洲 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個性
每條街、每個人、雖然外表相似卻都彰顯著各自本身不同的性格。
在這個時期的人們雖然知道自己所處的世界之外還有其他國度,但是卻對方位細節懵懵懂懂,真正開眼探索世界的是 歐洲 伊比利亞半島 海邊的兩個國家,因為地理大發現而開創了海洋時代。
邁出第一步的,第一個真正意義的世界大國正是我們腳下這塊叫做 葡萄牙 的土地。

貝倫塔位於 葡萄牙 裡斯本 的貝倫區。它建於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時期的1514年到1520年間,用來防禦位於貝倫區的港口,以及附近的聖哲羅姆派修道院。
貝倫塔,矗立於特茹 河北 岸,是貝倫岸邊兩座名塔之一。此塔不僅是見證 葡萄牙 曾經輝煌的歷史遺跡,也是 裡斯本 最上游客鏡頭的一個風景點。這是一座有著近500年曆史的古城堡,是 葡萄牙 有名的地標,也是 裡斯本 的象徵,它見證了 裡斯本 昔日曾有過的輝煌。如今它已被闢為博物館,首層還陳設有當年的大炮和炮台。 貝倫塔看盡了世間的凄涼。貝倫塔建於1500年,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雖名為塔,但是它更像一座小型的碉堡,鎮守在河岸邊。整個塔身全部用 大理 石打造,底部原為儲藏室,後用來關押囚犯。每當漲潮時分,頂部的塔樓如浮在河面上,漂浮不定,美若仙境。貝倫塔位於 葡萄牙 首都 裡斯本 ,聳立在特茹河畔,建於16世紀初,是當年扼守 裡斯本 門戶的軍事要塞。貝倫塔是海盜式冒險航海的見證,是 葡萄牙 地理大發現的起點,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其外形像一座碉堡,全都用 大理 石建造,是 裡斯本 無數紀念碑中最華麗、最優雅的建築。
資料來源:百度











在《大國崛起》的第一集就介紹了 裡斯本 的大發現紀念碑,這是1960年為了紀念 葡萄牙 航海事業的先驅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而建的,外形如一艘船隻。側面是一把劍的造型。
我們去的時候還在維修,自然是錯過了最佳視角,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歷史盲的我完全不知道側面才是重點!


如果從東面看過去,從上往下依次排列著——
恩里克王子
阿豐索五世國王(阿方索五世,恩里克侄子)
瓦斯科·達·伽馬(航海家)
阿豐索·貢薩爾 維斯 · 巴爾達 亞(航海家)
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航海家)
費爾南·德麥哲倫(航海家)
尼科勞·科埃略(航海家)
加 斯帕 爾· 科特雷 亞爾(航海家)
馬丁·阿豐索·德索薩(航海家)
若昂·德 巴羅 斯(史學家)
埃斯特旺·達伽馬(瓦斯科·達·伽馬之父;瓦斯科·達·伽馬的次子也叫這個名字)
巴托洛梅烏·迪亞斯(航海家)
迪奧戈·卡奧(航海家)
安東 尼奧·阿佈雷烏(航海家)
阿豐索·德阿爾布 克爾克 (次任 印度 總督)
方濟各·沙勿略(聖方濟會傳教士)
克裡斯托旺·達伽馬(瓦斯科·達·伽馬之子)
長長的名單,不禁讓人感嘆,究竟是歷史選擇了他們,還是他們選擇了歷史~




這座橋是 金門 大橋的姊妹橋——當地人也叫四月二十五日橋,是 歐洲 的第一大橋,主跨1013米,橫跨tejo河兩岸,極具地標意義。
從 聖喬治 城可以俯瞰整個 裡斯本 和靜 靜流過的特茹河。遠處的大橋連接特茹河的南北兩岸,叫Ponte 25 de Abril, 歐洲 第一長吊橋——四月二十五號大橋,也是世界第三長斜拉橋,該橋全長為2278米,橫跨河兩岸,極具地標意義。該橋於1966年建成,最初以當時的獨裁統治者Salazar的名字命名,被稱作Salazar橋。
後來, 葡萄牙 於1974年4月25日推翻了Salazar的獨裁政權,後被稱為“丁香革命”(又稱康乃馨革命)。為了紀念 葡萄牙 人民在“丁香革命”中推翻軍政府,建立民主這一歷史時刻,就將Salazar大橋改名為“四月二十五號大橋”。

資料來源: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