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哈布斯堡王朝的輝煌——暑期家庭德奧捷三國15日半自駕游記
這位風情萬種的女子是舞蹈家羅拉。她身上帶有 南美洲 的血統,也是路德 維希 一世最喜歡的情人。 參觀完主殿後,我們走進了大花園。這座花園與 凡爾賽 宮的花園相似,主路的兩側是大草坪。眾多的古 希腊 人物像守護者一般,站立在草坪的兩側。高大的樹木遮蔽了兩旁的側花園,也讓我們產生了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錯覺。 聽說這裡也是當時君王們的狩獵場之一。
最後,我們來到了馬車館。這裡每一輛車與犁上都雕刻著非常精緻與浮誇的圖案,感覺基本上都是與天神與天使的造型,好幾處都是天使獻皇冠的造型,應該與當時 歐洲 “君權神授”的思想有關吧。 差不多花了半天的時間,我們走馬觀花般地走完了寧芬堡宮,感覺還是意猶未盡。相比較我們的紫禁城,兩者同樣的壯觀與雄偉,但前者更註重自然,沒有高牆的束縛也就沒有了那種隱隱的壓抑感。
簡簡單單地吃了一份 越南 炒飯後,我們再次回到了市中心,去感受市政廳每天下午5點的木偶敲鐘錶演。
乘坐地鐵來到卡爾廣場。穿過卡爾門,我們就算進城了。被卡在兩幢房子中間的卡爾門是如此的不起眼,一點也沒有我們事先想象中城門的樣子。 走進老城,首先迎接我們的是商業街。這絕對是女士的天堂,她們可以一家店一家店地看過去,絕對不喊累。
在商業街的盡頭,矗立著兩座高高的塔樓,那是 慕尼黑 的象徵之一的——聖母教堂。 這座天主教堂建於十五至十六世紀,足足可以容納兩萬餘名信徒。有趣的是,兩座99米高的塔樓卻沒有採用傳統哥特式的大尖頂,而是被設計成更具文藝復興時代特質的大圓頂。這種風格也同時影響了隨後 德國 教堂建築的樣式。
走進教堂隔壁的新市政廳,逐級而上,古樸的內飾保留至今。乘坐電梯,來到塔尖,整座城市映入眼帘。聽說,如果天氣晴好的話,還能看到遠處的 阿爾卑斯山 呢。 正對我們的高尖頂建築就是聖彼特教堂,也是 慕尼黑 歷史最悠久的教堂了。 教堂的大廳與寧芬堡宮一樣,也採用了洛可可風格的裝潢,各種塑像與聖經故事壁畫掩映其中。或許是教堂的關係,色彩沒有王宮這樣絢麗,讓人有種肅穆靜心的感覺。當然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在這裡登上300多級臺階,從塔頂俯望整座城市。
從教堂出來後,已經差不多4點了。瑪麗安廣場上正對市政廳的地方已是人山人海了。大家都在等待每天下午5點的敲鐘錶演。 被鑲嵌在85米高塔正中的大鐘就像是一幢兩層樓的大房子。5點剛到,洪亮的鐘聲就響徹雲霄,接著表演開始了。上層的木偶們先開始他們的演出,這是一場騎士間的角鬥,下層的木偶們隨後進行了一場盛大的舞會。據說,這木偶表演差不多已經有600年的歷史了,展現了當年威廉五世結婚 大慶 典的盛大場景。這次 大慶 典也驅散了籠罩在 慕尼黑 上空鼠疫留下的陰霾,是人們重振信心, 慕尼黑 恢復元氣。因此以木偶表演的形式保留至今。
慕尼黑 的老城其實是由各個大小不一的廣場組成的。感覺上只要是一塊空地,當地人就把其稱為廣場。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廣場中,穀物廣場是很有名的。走到那裡,就看見各色攤位,有賣水果蔬菜的、有賣調料的、有賣熟菜的,也有賣小紀念品的,當然不能缺少一些小吃店。穀物廣場與我們的露天菜場很像,但是看上去乾凈許多,更不會讓我掩鼻而過。 在老城晃晃悠悠了一大圈後,我們就去取車了。手續一點都不複雜,車行在核對了信息與交待了一些必要事項後,我們拿到了一輛大白。 這車是9人座的,內部空間巨大,6個人外加6個大行李箱綽綽有餘。在國內肯定需要B駕照了,但在 德國 我們只需要C駕照就可以駕駛它了。
雖然在國內出發前自我感覺已經做足了功課,但是當我真正踩下油門的那一刻,心還是怦怦直跳,一時間各種緊張涌上心頭。首先,我從沒有駕駛過這麼大的車,剛剛開始非常不習慣,總感覺車會壓到別人的車道上去。其次,由於不熟悉路況,我需要邊看導航邊開車,生怕走錯路口,走入單向道。當然,我們更怕違反交通法規,吃到罰單。所以帶著一萬個謹慎,我們顫顫悠悠地把車開回了酒店。 第三天:探尋消失的路德維希二世慕尼黑 ——新天鵝堡——格萊瑙
吃過早飯,在賓館對面的Aldi超市採購完我們途中需要的水和小吃後,我們便暫別 慕尼黑 ,駛向迪士尼城堡的原型——新天鵝堡。
按理說100公里的路程兩個小時足矣。但可能是由於緊張,我在導航上選錯了一條路,沒有走更近的A95,反而駛向了更遠的A96,足足多了80公里的路程。
眾所周知, 德國 的高速公路除了不收費以外,還不限速。其實大多數人在高速公路上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一直高速狂飆,也就是差不多100到120公里這種速度。在 德國 高速公路上開車感覺挺簡單的,只要做到左道超車,回到右道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在超車道上慢慢悠悠地開車)。
下了高速,我們來到了鄉間小路。這絕對是驚嚇到我們了。在雙向兩車道的路段(基本都是)限速居然是100公里,經過村莊時限速是50公里。(國內貌似沒有限速100的省道的吧)基本沒有什麼紅綠燈(不僅鄉村,很多城市也是)。這要在國內,不敢想象啊。 德國 人開車雖然快,但也相當的規矩。在很多路口,我們都能遠遠的看到等待轉入主路的車輛,司機們也一定都是等到沒有車經過的時候才轉入主路,他們的路權意識很強。我們當然也是這樣。只是還是不怎麼習慣,有時看到路口有車想要入彎,我們還是會下意識地踩一下剎車,然後想起:哦!原來我們是在 德國 ,我們有路權。 路上的風景特別美。朵朵白雲映襯著遠處的高山,山間的細縫中還殘留著千年未化的積雪,有時可能會讓我們傻傻分不清哪裡是雲,哪裡是雪。山腳下,牛兒們成群結隊地在草地上悠閑地吃著屬於他們的午餐, 巴伐利亞 特色的小屋點綴在山間的草地上。一幅幅人與自然的的和諧畫面瞬時映入腦中。
風景雖美,山路還是很難開的。一路上坡下坡,一會兒急轉,一會兒又接一個急轉,對於我們城市駕車族來說還是非常有難度的。這次自駕後,感覺我們已經可以挑戰拉力賽了。 經過差不多3個小時的行駛後,我們終於 成功 看到了新天鵝堡。 這座童話般的城堡是女士和兒童們的夢想,也是不愛理政的路德 維希 二世的畢生夢想。他花費了畢生的心血建造了這座曠世建築。擁有360個房間的城堡是在原有的高天鵝城堡的基礎上重建的,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可悲的是,為此傾註畢生心血的路德 維希 二世只是在建造的時候(17年)在堡里獃了172天。沒等城堡完全完工,他便被罷拙,最後在施坦貝爾格湖投湖自盡了。
一生抑鬱的路德 維希 二世不愛 江山 愛美人。在他所愛的表姑茜茜公主遠嫁 奧地利 之後,他的感情生活一片空白,逐漸沉浸在自己的童話世界中。他的一生是悲慘的,但是卻留下了傳世的經典。 車到停車場後,我們隨著大部隊一起慢慢向山上走。不遠處有個中轉車站,坐上公共汽車變能來到遠觀城堡的最佳位置瑪麗安橋。站在橋上,近處的城堡高高地聳立在山間,周圍綠樹成蔭,配上遠處的村莊與阿爾卑斯湖,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面。 遠觀城堡之後,我們沿著山路前往城堡廣場,發現遠處的高堡似乎是鑲嵌在山水之間的明珠。 我們繼續前行,一路走到了城堡的廣場上。比較遺憾的是,由於先前售票處排隊的人太多,我們沒有來得及買票進堡參觀。只能在廣場上再看一眼這座有著哥特式尖頂的巴 洛克 風格了。 參觀完新天鵝堡後,我們繼續跟著導航前往我們的下一站—— 楚格 峰腳下的格萊瑙。從未想到的是,導航竟指引給我們一條途徑 奧地利 的路重返位於 德國 的小村莊。 這裡就是邊境。可惜沒有拍到告示牌。其實 奧地利 與 德國 與我們 重慶 和 四川 很接近,都是鄰居,面積也都相仿。在歐盟內過邊境簡單到就像過馬路一樣。除了一塊告示牌提醒我們已經過境之外,居然看不到一個收費檢查站與一名站崗放哨的士兵。
傍晚時分,我們終於抵達了格萊瑙。這是一座位於 楚格 峰下的小村莊,估計不足百戶人家。無論我們從哪個角度拍照,這座雪山永遠都會成為最佳的背景。 夕 陽西 下時,雪山也被陽光染成了金黃色,漂亮極了。 這是我們住的酒店,應該說時民宿。晚上坐在他們的院子里,喝上一瓶啤酒,望著滿天星星,期待明天的 楚格 峰之旅。 第四天:登上德國之巔楚格 峰——艾布湖——迦米施 海拔2962米的 楚格 峰,是 德國 的最高峰,也是 德國 與 奧地利 的交界處之一。它是 阿爾卑斯山 脈中 楚格 山脈的主峰,在山頂附近有兩大冰川,常年積雪,是 歐洲 著名的滑雪勝地。當然選擇在七月初登頂的我們是無緣一見萬人滑雪的勝景了。
早晨出發前,我們特意咨詢了民宿的老闆娘,如何上山才是最佳選擇。她沒有推薦在國內網站上很出名的冰川齒輪火車,而是直接坐纜車從山腳下的艾比湖到主峰。因為這樣才能在途中觀賞到壯觀的冰川美景。 坐著公交車,沒有幾站便到達了山腳下。途中看見差不多家家戶戶都在陽臺上種上了鮮花,感覺很溫馨。 在纜車站,遠眺山峰,感覺光禿禿的山體忽然間從一片綠色的海洋中伸出,直衝雲霄。真是難以描述的雄偉!後來瞭解到, 阿爾卑斯山 脈中植被豐富多樣,從山腳往上,依次有闊葉林、針葉林、矮山鬆林和草原灌木叢。
買了票,纜車很快就把我們從海拔1000米的山腳帶向主峰。膽大的人可以站在中間透過地板上的透明玻璃看下麵的千年積雪。
最後,我們來到了馬車館。這裡每一輛車與犁上都雕刻著非常精緻與浮誇的圖案,感覺基本上都是與天神與天使的造型,好幾處都是天使獻皇冠的造型,應該與當時 歐洲 “君權神授”的思想有關吧。 差不多花了半天的時間,我們走馬觀花般地走完了寧芬堡宮,感覺還是意猶未盡。相比較我們的紫禁城,兩者同樣的壯觀與雄偉,但前者更註重自然,沒有高牆的束縛也就沒有了那種隱隱的壓抑感。
簡簡單單地吃了一份 越南 炒飯後,我們再次回到了市中心,去感受市政廳每天下午5點的木偶敲鐘錶演。
乘坐地鐵來到卡爾廣場。穿過卡爾門,我們就算進城了。被卡在兩幢房子中間的卡爾門是如此的不起眼,一點也沒有我們事先想象中城門的樣子。 走進老城,首先迎接我們的是商業街。這絕對是女士的天堂,她們可以一家店一家店地看過去,絕對不喊累。
在商業街的盡頭,矗立著兩座高高的塔樓,那是 慕尼黑 的象徵之一的——聖母教堂。 這座天主教堂建於十五至十六世紀,足足可以容納兩萬餘名信徒。有趣的是,兩座99米高的塔樓卻沒有採用傳統哥特式的大尖頂,而是被設計成更具文藝復興時代特質的大圓頂。這種風格也同時影響了隨後 德國 教堂建築的樣式。
走進教堂隔壁的新市政廳,逐級而上,古樸的內飾保留至今。乘坐電梯,來到塔尖,整座城市映入眼帘。聽說,如果天氣晴好的話,還能看到遠處的 阿爾卑斯山 呢。 正對我們的高尖頂建築就是聖彼特教堂,也是 慕尼黑 歷史最悠久的教堂了。 教堂的大廳與寧芬堡宮一樣,也採用了洛可可風格的裝潢,各種塑像與聖經故事壁畫掩映其中。或許是教堂的關係,色彩沒有王宮這樣絢麗,讓人有種肅穆靜心的感覺。當然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在這裡登上300多級臺階,從塔頂俯望整座城市。
從教堂出來後,已經差不多4點了。瑪麗安廣場上正對市政廳的地方已是人山人海了。大家都在等待每天下午5點的敲鐘錶演。 被鑲嵌在85米高塔正中的大鐘就像是一幢兩層樓的大房子。5點剛到,洪亮的鐘聲就響徹雲霄,接著表演開始了。上層的木偶們先開始他們的演出,這是一場騎士間的角鬥,下層的木偶們隨後進行了一場盛大的舞會。據說,這木偶表演差不多已經有600年的歷史了,展現了當年威廉五世結婚 大慶 典的盛大場景。這次 大慶 典也驅散了籠罩在 慕尼黑 上空鼠疫留下的陰霾,是人們重振信心, 慕尼黑 恢復元氣。因此以木偶表演的形式保留至今。
慕尼黑 的老城其實是由各個大小不一的廣場組成的。感覺上只要是一塊空地,當地人就把其稱為廣場。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廣場中,穀物廣場是很有名的。走到那裡,就看見各色攤位,有賣水果蔬菜的、有賣調料的、有賣熟菜的,也有賣小紀念品的,當然不能缺少一些小吃店。穀物廣場與我們的露天菜場很像,但是看上去乾凈許多,更不會讓我掩鼻而過。 在老城晃晃悠悠了一大圈後,我們就去取車了。手續一點都不複雜,車行在核對了信息與交待了一些必要事項後,我們拿到了一輛大白。 這車是9人座的,內部空間巨大,6個人外加6個大行李箱綽綽有餘。在國內肯定需要B駕照了,但在 德國 我們只需要C駕照就可以駕駛它了。
雖然在國內出發前自我感覺已經做足了功課,但是當我真正踩下油門的那一刻,心還是怦怦直跳,一時間各種緊張涌上心頭。首先,我從沒有駕駛過這麼大的車,剛剛開始非常不習慣,總感覺車會壓到別人的車道上去。其次,由於不熟悉路況,我需要邊看導航邊開車,生怕走錯路口,走入單向道。當然,我們更怕違反交通法規,吃到罰單。所以帶著一萬個謹慎,我們顫顫悠悠地把車開回了酒店。 第三天:探尋消失的路德維希二世慕尼黑 ——新天鵝堡——格萊瑙
吃過早飯,在賓館對面的Aldi超市採購完我們途中需要的水和小吃後,我們便暫別 慕尼黑 ,駛向迪士尼城堡的原型——新天鵝堡。
按理說100公里的路程兩個小時足矣。但可能是由於緊張,我在導航上選錯了一條路,沒有走更近的A95,反而駛向了更遠的A96,足足多了80公里的路程。
眾所周知, 德國 的高速公路除了不收費以外,還不限速。其實大多數人在高速公路上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一直高速狂飆,也就是差不多100到120公里這種速度。在 德國 高速公路上開車感覺挺簡單的,只要做到左道超車,回到右道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在超車道上慢慢悠悠地開車)。
下了高速,我們來到了鄉間小路。這絕對是驚嚇到我們了。在雙向兩車道的路段(基本都是)限速居然是100公里,經過村莊時限速是50公里。(國內貌似沒有限速100的省道的吧)基本沒有什麼紅綠燈(不僅鄉村,很多城市也是)。這要在國內,不敢想象啊。 德國 人開車雖然快,但也相當的規矩。在很多路口,我們都能遠遠的看到等待轉入主路的車輛,司機們也一定都是等到沒有車經過的時候才轉入主路,他們的路權意識很強。我們當然也是這樣。只是還是不怎麼習慣,有時看到路口有車想要入彎,我們還是會下意識地踩一下剎車,然後想起:哦!原來我們是在 德國 ,我們有路權。 路上的風景特別美。朵朵白雲映襯著遠處的高山,山間的細縫中還殘留著千年未化的積雪,有時可能會讓我們傻傻分不清哪裡是雲,哪裡是雪。山腳下,牛兒們成群結隊地在草地上悠閑地吃著屬於他們的午餐, 巴伐利亞 特色的小屋點綴在山間的草地上。一幅幅人與自然的的和諧畫面瞬時映入腦中。
風景雖美,山路還是很難開的。一路上坡下坡,一會兒急轉,一會兒又接一個急轉,對於我們城市駕車族來說還是非常有難度的。這次自駕後,感覺我們已經可以挑戰拉力賽了。 經過差不多3個小時的行駛後,我們終於 成功 看到了新天鵝堡。 這座童話般的城堡是女士和兒童們的夢想,也是不愛理政的路德 維希 二世的畢生夢想。他花費了畢生的心血建造了這座曠世建築。擁有360個房間的城堡是在原有的高天鵝城堡的基礎上重建的,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可悲的是,為此傾註畢生心血的路德 維希 二世只是在建造的時候(17年)在堡里獃了172天。沒等城堡完全完工,他便被罷拙,最後在施坦貝爾格湖投湖自盡了。
一生抑鬱的路德 維希 二世不愛 江山 愛美人。在他所愛的表姑茜茜公主遠嫁 奧地利 之後,他的感情生活一片空白,逐漸沉浸在自己的童話世界中。他的一生是悲慘的,但是卻留下了傳世的經典。 車到停車場後,我們隨著大部隊一起慢慢向山上走。不遠處有個中轉車站,坐上公共汽車變能來到遠觀城堡的最佳位置瑪麗安橋。站在橋上,近處的城堡高高地聳立在山間,周圍綠樹成蔭,配上遠處的村莊與阿爾卑斯湖,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面。 遠觀城堡之後,我們沿著山路前往城堡廣場,發現遠處的高堡似乎是鑲嵌在山水之間的明珠。 我們繼續前行,一路走到了城堡的廣場上。比較遺憾的是,由於先前售票處排隊的人太多,我們沒有來得及買票進堡參觀。只能在廣場上再看一眼這座有著哥特式尖頂的巴 洛克 風格了。 參觀完新天鵝堡後,我們繼續跟著導航前往我們的下一站—— 楚格 峰腳下的格萊瑙。從未想到的是,導航竟指引給我們一條途徑 奧地利 的路重返位於 德國 的小村莊。 這裡就是邊境。可惜沒有拍到告示牌。其實 奧地利 與 德國 與我們 重慶 和 四川 很接近,都是鄰居,面積也都相仿。在歐盟內過邊境簡單到就像過馬路一樣。除了一塊告示牌提醒我們已經過境之外,居然看不到一個收費檢查站與一名站崗放哨的士兵。
傍晚時分,我們終於抵達了格萊瑙。這是一座位於 楚格 峰下的小村莊,估計不足百戶人家。無論我們從哪個角度拍照,這座雪山永遠都會成為最佳的背景。 夕 陽西 下時,雪山也被陽光染成了金黃色,漂亮極了。 這是我們住的酒店,應該說時民宿。晚上坐在他們的院子里,喝上一瓶啤酒,望著滿天星星,期待明天的 楚格 峰之旅。 第四天:登上德國之巔楚格 峰——艾布湖——迦米施 海拔2962米的 楚格 峰,是 德國 的最高峰,也是 德國 與 奧地利 的交界處之一。它是 阿爾卑斯山 脈中 楚格 山脈的主峰,在山頂附近有兩大冰川,常年積雪,是 歐洲 著名的滑雪勝地。當然選擇在七月初登頂的我們是無緣一見萬人滑雪的勝景了。
早晨出發前,我們特意咨詢了民宿的老闆娘,如何上山才是最佳選擇。她沒有推薦在國內網站上很出名的冰川齒輪火車,而是直接坐纜車從山腳下的艾比湖到主峰。因為這樣才能在途中觀賞到壯觀的冰川美景。 坐著公交車,沒有幾站便到達了山腳下。途中看見差不多家家戶戶都在陽臺上種上了鮮花,感覺很溫馨。 在纜車站,遠眺山峰,感覺光禿禿的山體忽然間從一片綠色的海洋中伸出,直衝雲霄。真是難以描述的雄偉!後來瞭解到, 阿爾卑斯山 脈中植被豐富多樣,從山腳往上,依次有闊葉林、針葉林、矮山鬆林和草原灌木叢。
買了票,纜車很快就把我們從海拔1000米的山腳帶向主峰。膽大的人可以站在中間透過地板上的透明玻璃看下麵的千年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