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游輪」萊茵河的浪漫盛宴,帶著“大家”出發!
草地是最溫馨的場地,帶著家人,乘著好陽光,享受一個暖洋洋的下午,是多麼滿足的時光。 科隆 隨處可以看到汪星人,品種多樣。大家都喜歡帶著自己的汪出來踏踏青,戲戲水,瞧著汪那爽歪歪的樣。 橋下一個龐大的家族在拍婚紗照,這樣的婚禮大合影還是第一次見,看起來是一個很大的家族,帶著大家開始自己的小家。 廣場上總會有氣泡藝人,他們畫出一個個氣泡,讓人們玩耍,孩子們在奔跑跳躍。熊孩子,你跑得太快,煞不住車了,這是一臉撞上氣泡了嗎? 如果說芝士火鍋是 瑞士 的國家名片,那麼啤酒、香腸和豬肘就是 德國 三寶了。來 德國 ,不品嘗這三寶就等於枉來。跟隨著禮賓的腳步,我們來到一家正宗的 德國 餐廳,就餐前,禮賓再三提醒我們:千萬別吃餐前麵包。當時的我們也沒完全領會她的意思,還是吃了一些麵包充饑。 當端出主菜時,我們都被這樣的豪氣大料所震驚,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氣,禮賓偷笑道:看看今天誰能光盤啊....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無一人勝出,大家吃了太多肉,反應都有些遲鈍了。不過還是要說一下,這家的豬肘相當不錯,口感很鬆軟又入味,怕膩的話可以吃口配套的酸菜解膩。
飯後沿著河道消化一下,可以看到 科隆 最古老的霍亨索倫橋,最有特色的莫過於橋上的那些象徵著愛情的掛鎖,甚至還有球鞋,這應該是球迷掛的吧,是要與球隊一生一世嗎? ↑霍亨索倫橋 ↑霍亨索倫橋 火車通過橋梁時的轟轟聲與河水的平靜形成鮮明對比,我們就這樣在岸邊靜靜的等著時間的流逝。本想在最經典的角度給大橋和教堂來張夜景照,然而維京游輪晚上10點多要開船,等不及天黑的我們只能早早收工。
↑霍亨索倫橋 趕在最後的時刻,回到維京游輪,在甲板上,可以遙望到 科隆 大教堂,它開始在夜色中大放異彩,白色的燈光照耀著教堂外牆,璀璨奪目,仿佛換了一身華麗的外衣,煥然一新,無比聖潔。 ↑科隆大教堂 荷蘭 ▏風會告訴你一切離開 德國 ,維京游輪一路向著海的方向行駛,當看到沿途時不時出現的風車時,也預示著我們已經進入了此行的最後一國—— 荷蘭 。 作為“風車之國”的 荷蘭 ,一年四季都跟著風在打轉,藉著這常年的風力,這給缺乏水力和動力資源的地方,既提供風能,也排出了大量的積水。風車的外形,總能聯想到童話世界,筆直的扇葉在空中舞動,看似在隨風轉動,卻又靜靜的一圈又一圈的在原地旋轉。 鹿特丹 郊外的小孩提防是 荷蘭 風車最為集中的地方之一,而維京游輪也會在這一站停留半天,讓我們有充分的時間去感受 荷蘭 風車的魅力。 小孩堤防這個名字如果不解釋其中原委,根本無法與風車聯繫在一起。小孩堤防源於 荷蘭 那年遭受可怕的水災,大部分的地區從此淹沒,當人在災區的堤防尋找幸存者時,發現一個搖籃里有隻貓,它為了保持搖籃平衡不進水而來回跳動,就為了保護搖籃里的一個小孩。小孩幸存了,這是一份幸運,所以也希望這份幸運能夠帶給這片土地。
走進風車村,仿佛進入一個與外界隔離的小世界,這個世界里有風,水面的微波是平靜的,整齊的風車陣在草地中特別醒目。
↑小孩堤防風車村 本準備讓無人機在整個風車村飛一圈,然而剛飛上去2分鐘就被景區里的工作人員制止了,所以只能呈現出這麼一段僅僅5秒的視頻。提醒一下準備去 歐洲 的盆友們,使用航拍機一定要謹慎,我們此行飛了兩次都被攔下, 歐洲 的大部分地方都已禁飛。 從一個合適的角度,可以一眼囊括所有風車。這裡一共有19座風車,每到7-8月份,能同時看見19座風車一起轉動。風力轉換的動力,並不是為了發電,而是為了將低於海平面低窪地區的積水排出,藉由風力原理推動轉輪讓水排出,讓地表不至被水淹沒,保護了早期居民生活。可以這麼說,有了風車,才有了 荷蘭 。雖然隨著科技進步,風車的排水工作如今已經淘汰,但這樣壯觀的風車村卻留存下來提供給游客觀賞,並且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小孩堤防風車村 因為不是七八月,大部分風車並沒有轉動,即使就這麼靜靜的佇立在草叢中,仍能使整幅畫面生動起來,風車的靜止也是一種美。 ↑小孩堤防風車村 ↑小孩堤防風車村 漫步在畫中,天是蔚藍的,草是碧綠的,天氣剛剛好,清風拂面,都是稻草的氣息,這條並不長的風車觀光道,腳下的每一步都值得珍惜。 ↑小孩堤防風車村 ↑小孩堤防風車村 隨處可見的白鴿在空中乘風滑行,這裡的風足以讓它們不用揮動翅膀就可以遨游在空中。不過風大就會吹飛帽子,時刻護著帽子的我,表示內心很恐慌。 ↑小孩堤防風車村 小孩堤防有兩條小道,一條是自行車道,一條是人行道,所以自行車才是游覽這裡的主流交通工具,在景區入口就有租賃自行車的地方。 本來與媽媽早早就想好,要在風車的小道上,騎著車拍小清新的照片,結果一到現場,才發現這裡的自行車段位都好高!因為 荷蘭 人的平均身高是全 歐洲 最高的,所以這裡並沒有我們哈比星人能駕馭的自行車,默默的走開,留下遠去的憂傷背影..... ↑小孩堤防風車村 除了步行和騎車,乘坐游船也是這裡很受歡迎的一種觀光方式,這樣的游歷方式倒也輕鬆,從這一灣清水中划過,隨風漂流,一排排的風車從眼前掠過,想必會跟岸上的視角截然不同。 ↑小孩堤防風車村 ↑小孩堤防風車村 19座風車中,只有一座風車內部是可以進入參觀的,這也是整個景區唯一收門票的地方。這座風車內部被很好的保存下來,展現了巧妙的內部齒輪構造。它描述著當時的生活狀態,居住在這裡的一家人,生活起居的用品,歷歷在目,從掛在牆上的照片來看,這是守候這片土地的幸福一家。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無一人勝出,大家吃了太多肉,反應都有些遲鈍了。不過還是要說一下,這家的豬肘相當不錯,口感很鬆軟又入味,怕膩的話可以吃口配套的酸菜解膩。
飯後沿著河道消化一下,可以看到 科隆 最古老的霍亨索倫橋,最有特色的莫過於橋上的那些象徵著愛情的掛鎖,甚至還有球鞋,這應該是球迷掛的吧,是要與球隊一生一世嗎? ↑霍亨索倫橋 ↑霍亨索倫橋 火車通過橋梁時的轟轟聲與河水的平靜形成鮮明對比,我們就這樣在岸邊靜靜的等著時間的流逝。本想在最經典的角度給大橋和教堂來張夜景照,然而維京游輪晚上10點多要開船,等不及天黑的我們只能早早收工。
↑霍亨索倫橋 趕在最後的時刻,回到維京游輪,在甲板上,可以遙望到 科隆 大教堂,它開始在夜色中大放異彩,白色的燈光照耀著教堂外牆,璀璨奪目,仿佛換了一身華麗的外衣,煥然一新,無比聖潔。 ↑科隆大教堂 荷蘭 ▏風會告訴你一切離開 德國 ,維京游輪一路向著海的方向行駛,當看到沿途時不時出現的風車時,也預示著我們已經進入了此行的最後一國—— 荷蘭 。 作為“風車之國”的 荷蘭 ,一年四季都跟著風在打轉,藉著這常年的風力,這給缺乏水力和動力資源的地方,既提供風能,也排出了大量的積水。風車的外形,總能聯想到童話世界,筆直的扇葉在空中舞動,看似在隨風轉動,卻又靜靜的一圈又一圈的在原地旋轉。 鹿特丹 郊外的小孩提防是 荷蘭 風車最為集中的地方之一,而維京游輪也會在這一站停留半天,讓我們有充分的時間去感受 荷蘭 風車的魅力。 小孩堤防這個名字如果不解釋其中原委,根本無法與風車聯繫在一起。小孩堤防源於 荷蘭 那年遭受可怕的水災,大部分的地區從此淹沒,當人在災區的堤防尋找幸存者時,發現一個搖籃里有隻貓,它為了保持搖籃平衡不進水而來回跳動,就為了保護搖籃里的一個小孩。小孩幸存了,這是一份幸運,所以也希望這份幸運能夠帶給這片土地。
走進風車村,仿佛進入一個與外界隔離的小世界,這個世界里有風,水面的微波是平靜的,整齊的風車陣在草地中特別醒目。
↑小孩堤防風車村 本準備讓無人機在整個風車村飛一圈,然而剛飛上去2分鐘就被景區里的工作人員制止了,所以只能呈現出這麼一段僅僅5秒的視頻。提醒一下準備去 歐洲 的盆友們,使用航拍機一定要謹慎,我們此行飛了兩次都被攔下, 歐洲 的大部分地方都已禁飛。 從一個合適的角度,可以一眼囊括所有風車。這裡一共有19座風車,每到7-8月份,能同時看見19座風車一起轉動。風力轉換的動力,並不是為了發電,而是為了將低於海平面低窪地區的積水排出,藉由風力原理推動轉輪讓水排出,讓地表不至被水淹沒,保護了早期居民生活。可以這麼說,有了風車,才有了 荷蘭 。雖然隨著科技進步,風車的排水工作如今已經淘汰,但這樣壯觀的風車村卻留存下來提供給游客觀賞,並且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小孩堤防風車村 因為不是七八月,大部分風車並沒有轉動,即使就這麼靜靜的佇立在草叢中,仍能使整幅畫面生動起來,風車的靜止也是一種美。 ↑小孩堤防風車村 ↑小孩堤防風車村 漫步在畫中,天是蔚藍的,草是碧綠的,天氣剛剛好,清風拂面,都是稻草的氣息,這條並不長的風車觀光道,腳下的每一步都值得珍惜。 ↑小孩堤防風車村 ↑小孩堤防風車村 隨處可見的白鴿在空中乘風滑行,這裡的風足以讓它們不用揮動翅膀就可以遨游在空中。不過風大就會吹飛帽子,時刻護著帽子的我,表示內心很恐慌。 ↑小孩堤防風車村 小孩堤防有兩條小道,一條是自行車道,一條是人行道,所以自行車才是游覽這裡的主流交通工具,在景區入口就有租賃自行車的地方。 本來與媽媽早早就想好,要在風車的小道上,騎著車拍小清新的照片,結果一到現場,才發現這裡的自行車段位都好高!因為 荷蘭 人的平均身高是全 歐洲 最高的,所以這裡並沒有我們哈比星人能駕馭的自行車,默默的走開,留下遠去的憂傷背影..... ↑小孩堤防風車村 除了步行和騎車,乘坐游船也是這裡很受歡迎的一種觀光方式,這樣的游歷方式倒也輕鬆,從這一灣清水中划過,隨風漂流,一排排的風車從眼前掠過,想必會跟岸上的視角截然不同。 ↑小孩堤防風車村 ↑小孩堤防風車村 19座風車中,只有一座風車內部是可以進入參觀的,這也是整個景區唯一收門票的地方。這座風車內部被很好的保存下來,展現了巧妙的內部齒輪構造。它描述著當時的生活狀態,居住在這裡的一家人,生活起居的用品,歷歷在目,從掛在牆上的照片來看,這是守候這片土地的幸福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