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善待兒童的北歐:2016年夏丹麥、瑞典、挪威流水賬
六月山坡的鎮館之寶是一趟從維默比車站啟程的滑道小火車,家長和孩子坐在木質車廂
里,跟隨這趟童話故事列車進入林格倫的童話世界,來到《長襪子皮皮》里的場景,還有淘氣包埃米爾把妹妹升上旗桿的模樣,變成小人的尼爾斯騎鵝旅行,為了救妹妹葬身火海後化作小蝴蝶的勇敢男孩,以及大森林里的強盜。 滑道車配備了十幾種語言的語音解說,其中包括中文,這讓我們能充分體會各組作品的人物和故事。大力自然是喜歡的不得了,我們又一次為 北歐 人對孩子玩耍的認真態度和無限創意所折服。 回 北京 後,媽媽立刻把家裡愛莎·貝斯蔻的一套書拿出來,和大力一起認真的讀完。摘一段百度內容,彌補一下自己對這位作家的無知吧:愛莎·貝斯擔任過美術老師,最早為她獲得廣泛贊譽的書是 1901 年出版的繪本《藍莓地的小漢斯》,自此直到她逝世前,貝斯蔻一直是一位高產的繪本作家。她的作品風格清新,插圖多描繪自然、動物和植物,畫風以註重細節著稱。此外,她的插畫還受到“新藝術運動”影響,通常會為畫面附上有修飾性的邊框。除了自己創作繪本,貝斯蔻還為許多作家的書繪製過插畫。時至今日,貝斯蔻仍然是 瑞典 及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繪本作家之一。 在博物館一樓海邊有一個餐廳,在這裡吃到了一種傳統的 瑞典 食品,一個餅捲著土豆肉類蔬菜等東西,價格可以接受,分量很足。關鍵是餐廳景色太美,一邊吃一邊欣賞美麗的斯京風景。 離開博物館的時候,和門口的林格倫塑像合影留念。 從兒童博物館出來,坐船來到船島Skeppsholmen上的現代藝術博物館,這裡收藏了畢加索、達利、馬蒂斯一些大師的作品,也有一些藝術新銳的作品,在藝術界有很高的名氣。但是對我這個門外漢來說,這些藝術太過現代抽象了,沒有感覺像 丹麥 美術館藏品那樣的美感。這是當代藝術博物館門前的雕塑。 正在舉辦 日本 的怪婆婆草間彌生的展覽,可是收費,沒有進去參觀。 又是一堆看不明白的現代畫。 很有設計感的一組作品,靈感可能來自森林里的蘑菇。 北歐 以設計風格簡約而著稱,從這個博物館的藏品歷史看,設計風的流行和興盛已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 這幅畫看上去像出自兒童之手,顏色與 瑞典 過期完全契合,給人清新質朴的感覺。 現代藝術博物館出來後,沿著水邊閑逛,看到三三兩兩在草坪上休息、讀書、野餐和發獃的當地人。 受累於stockholm pass的交通限制,我們在碼頭目送了兩班船開走,第三條船開過來的時候,只好掏錢另買船票。大約下午六點左右,我們坐船回到老城的 SLUSSEN站開始地鐵畫廊之旅。早就聽說 斯德哥爾摩 的地鐵是全世界聞名的藝術長廊,這次買了地鐵24小時票,就是為了地鐵巡游。 在一百多個 斯德哥爾摩 地鐵站內可以欣賞到各式風格的繪畫,壁畫,雕塑以及各式各
樣的藝術表現手法,有幾個站是在岩石中鑿開出來的,留有洞穴狀的“天花板”,洞穴繪畫是其點睛之筆。 與我們看慣精美的藝術品不同,這裡的地鐵站設計和藝術創作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原汁
原味,並不進行過度的修飾,保留了(或者故意做成?)地鐵挖掘開後洞穴的樣子,然後在上面進行繪畫等創作,但是繪畫作品也是簡單的粉刷與陳列,並不以絢爛多彩美輪美奐奪人耳目,散髮著朴實無華卻言之有物的美感,對於我等只懂得欣賞精緻華麗作品的眼睛,真的是簡約卻營養豐富一個慰藉。 0721斯德哥爾摩2全天行程:市政廳——斯堪森露天公園—— 北歐 博物館——夜火車前往北方森林。 先是從酒店步行去市政廳。市政廳是位於梅拉倫湖邊的紅磚建築,落成於1911年,每年的諾貝爾晚宴在這裡舉行。市政廳兩邊臨湖,一座高大塔樓與沿水面展開的裙房形成強烈的對比,加之裝飾性很強的縱向長條窗,整個建築猶如一艘航行中的大船,宏偉壯麗。 這裡是游客在 斯德哥爾摩 的必到之地,遇到很多旅行團,拍照打卡後我們果斷放棄了排大隊參觀,轉去下一個地方。 離開市政廳繼續坐 HOPONHOPOFF觀光巴士去斯堪森露天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是世界第一所露天博物館,1891年建成,占地30餘公頃。 露天博物館從 斯德哥爾摩 舊市區遷來15棟店鋪和手工作坊,還有從 瑞典 各地遷來的各個不同時期的83棟農舍,以及教堂、鐘樓、風車等各種建築30餘棟,營造出一種中世紀生活的實景氣氛。 這是全木結構的 瑞典 最古老的民間教堂,簡潔朴素的外形很“ 北歐 ”,與 中南 歐巴 洛克 式的繁複奢華風格形成了鮮明對比。 露天博物館大致分成城市街區、花園、農莊區、兒童動物園等幾個部分。這是城市街區里保存的 瑞典 最古老的銀行。 此外,還有露天劇場、舞蹈場、游樂場、兒童樂園、動物園、餐廳等各種設施,每逢節
假日舉辦戲劇演出、音樂會、風土舞會,還舉行各種特有的民俗慶典活動(如夏至祭典)。這是露天劇場的孩子們在現場表演兒童劇。 農莊區的入口是一個 瑞典 特色的鮮花柱,仲夏節的時候全村莊的男女老少圍坐在鮮花柱周圍,一起野餐、跳舞,慶祝夏天的到來。 北歐 有漫長的冬季,因此夏天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節慶,看樣子是和我們的春節一般隆重的節日。 鮮花柱一般位於村口的池塘邊。 牽著奶牛的工作人員身著中世紀的服裝,漫步走過鮮花住,友好地跟游客打招呼,一種穿越感油然而生。 木棍扎起的圍欄,石子鋪成的小路,一切還原成工業革命前的鄉村生活景象是博物館設計人員的用心。博物館的創建者哈茲利烏斯是一位生活在19世紀末的歷史教師,為了保存“正在消失、被工業化破壞”的“古老的 瑞典 ”,他放棄原有職業在 瑞典 各地奔走募集各種歷史文物。經過多年努力,這一別開生面的露天博物館終於在1891年誕生,這是世界上的第一個露天博物館,也是世界博物館史上的一個創舉。 一個木屋小院里身著傳統服飾的姑娘和小伙子在向小朋友演示洗衣機發明之前人們怎樣洗衣服。 訪問一戶農家,男主人在屋裡向游客介紹當時人們使用的農具和炊具。 從 斯德哥爾摩 舊市區遷來的15棟建築,構成一條古老街道,有玻璃、陶器、鞣皮、印
刷、打鐵、草藥、麵包房等作坊和店鋪、古老的銀行、商人住宅和斯坎森露天博物館創始人哈茲里烏斯的住宅。這是人氣最旺的略顯雜亂的玻璃工房。 參觀者可在這裡觀看到工作人員按傳統方式製作金屬工藝品、吹玻璃、烤麵包、做奶酪、裝訂書籍等的操作表演。這是玻璃作坊里五顏六色的花瓶。
里,跟隨這趟童話故事列車進入林格倫的童話世界,來到《長襪子皮皮》里的場景,還有淘氣包埃米爾把妹妹升上旗桿的模樣,變成小人的尼爾斯騎鵝旅行,為了救妹妹葬身火海後化作小蝴蝶的勇敢男孩,以及大森林里的強盜。 滑道車配備了十幾種語言的語音解說,其中包括中文,這讓我們能充分體會各組作品的人物和故事。大力自然是喜歡的不得了,我們又一次為 北歐 人對孩子玩耍的認真態度和無限創意所折服。 回 北京 後,媽媽立刻把家裡愛莎·貝斯蔻的一套書拿出來,和大力一起認真的讀完。摘一段百度內容,彌補一下自己對這位作家的無知吧:愛莎·貝斯擔任過美術老師,最早為她獲得廣泛贊譽的書是 1901 年出版的繪本《藍莓地的小漢斯》,自此直到她逝世前,貝斯蔻一直是一位高產的繪本作家。她的作品風格清新,插圖多描繪自然、動物和植物,畫風以註重細節著稱。此外,她的插畫還受到“新藝術運動”影響,通常會為畫面附上有修飾性的邊框。除了自己創作繪本,貝斯蔻還為許多作家的書繪製過插畫。時至今日,貝斯蔻仍然是 瑞典 及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繪本作家之一。 在博物館一樓海邊有一個餐廳,在這裡吃到了一種傳統的 瑞典 食品,一個餅捲著土豆肉類蔬菜等東西,價格可以接受,分量很足。關鍵是餐廳景色太美,一邊吃一邊欣賞美麗的斯京風景。 離開博物館的時候,和門口的林格倫塑像合影留念。 從兒童博物館出來,坐船來到船島Skeppsholmen上的現代藝術博物館,這裡收藏了畢加索、達利、馬蒂斯一些大師的作品,也有一些藝術新銳的作品,在藝術界有很高的名氣。但是對我這個門外漢來說,這些藝術太過現代抽象了,沒有感覺像 丹麥 美術館藏品那樣的美感。這是當代藝術博物館門前的雕塑。 正在舉辦 日本 的怪婆婆草間彌生的展覽,可是收費,沒有進去參觀。 又是一堆看不明白的現代畫。 很有設計感的一組作品,靈感可能來自森林里的蘑菇。 北歐 以設計風格簡約而著稱,從這個博物館的藏品歷史看,設計風的流行和興盛已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 這幅畫看上去像出自兒童之手,顏色與 瑞典 過期完全契合,給人清新質朴的感覺。 現代藝術博物館出來後,沿著水邊閑逛,看到三三兩兩在草坪上休息、讀書、野餐和發獃的當地人。 受累於stockholm pass的交通限制,我們在碼頭目送了兩班船開走,第三條船開過來的時候,只好掏錢另買船票。大約下午六點左右,我們坐船回到老城的 SLUSSEN站開始地鐵畫廊之旅。早就聽說 斯德哥爾摩 的地鐵是全世界聞名的藝術長廊,這次買了地鐵24小時票,就是為了地鐵巡游。 在一百多個 斯德哥爾摩 地鐵站內可以欣賞到各式風格的繪畫,壁畫,雕塑以及各式各
樣的藝術表現手法,有幾個站是在岩石中鑿開出來的,留有洞穴狀的“天花板”,洞穴繪畫是其點睛之筆。 與我們看慣精美的藝術品不同,這裡的地鐵站設計和藝術創作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原汁
原味,並不進行過度的修飾,保留了(或者故意做成?)地鐵挖掘開後洞穴的樣子,然後在上面進行繪畫等創作,但是繪畫作品也是簡單的粉刷與陳列,並不以絢爛多彩美輪美奐奪人耳目,散髮著朴實無華卻言之有物的美感,對於我等只懂得欣賞精緻華麗作品的眼睛,真的是簡約卻營養豐富一個慰藉。 0721斯德哥爾摩2全天行程:市政廳——斯堪森露天公園—— 北歐 博物館——夜火車前往北方森林。 先是從酒店步行去市政廳。市政廳是位於梅拉倫湖邊的紅磚建築,落成於1911年,每年的諾貝爾晚宴在這裡舉行。市政廳兩邊臨湖,一座高大塔樓與沿水面展開的裙房形成強烈的對比,加之裝飾性很強的縱向長條窗,整個建築猶如一艘航行中的大船,宏偉壯麗。 這裡是游客在 斯德哥爾摩 的必到之地,遇到很多旅行團,拍照打卡後我們果斷放棄了排大隊參觀,轉去下一個地方。 離開市政廳繼續坐 HOPONHOPOFF觀光巴士去斯堪森露天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是世界第一所露天博物館,1891年建成,占地30餘公頃。 露天博物館從 斯德哥爾摩 舊市區遷來15棟店鋪和手工作坊,還有從 瑞典 各地遷來的各個不同時期的83棟農舍,以及教堂、鐘樓、風車等各種建築30餘棟,營造出一種中世紀生活的實景氣氛。 這是全木結構的 瑞典 最古老的民間教堂,簡潔朴素的外形很“ 北歐 ”,與 中南 歐巴 洛克 式的繁複奢華風格形成了鮮明對比。 露天博物館大致分成城市街區、花園、農莊區、兒童動物園等幾個部分。這是城市街區里保存的 瑞典 最古老的銀行。 此外,還有露天劇場、舞蹈場、游樂場、兒童樂園、動物園、餐廳等各種設施,每逢節
假日舉辦戲劇演出、音樂會、風土舞會,還舉行各種特有的民俗慶典活動(如夏至祭典)。這是露天劇場的孩子們在現場表演兒童劇。 農莊區的入口是一個 瑞典 特色的鮮花柱,仲夏節的時候全村莊的男女老少圍坐在鮮花柱周圍,一起野餐、跳舞,慶祝夏天的到來。 北歐 有漫長的冬季,因此夏天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節慶,看樣子是和我們的春節一般隆重的節日。 鮮花柱一般位於村口的池塘邊。 牽著奶牛的工作人員身著中世紀的服裝,漫步走過鮮花住,友好地跟游客打招呼,一種穿越感油然而生。 木棍扎起的圍欄,石子鋪成的小路,一切還原成工業革命前的鄉村生活景象是博物館設計人員的用心。博物館的創建者哈茲利烏斯是一位生活在19世紀末的歷史教師,為了保存“正在消失、被工業化破壞”的“古老的 瑞典 ”,他放棄原有職業在 瑞典 各地奔走募集各種歷史文物。經過多年努力,這一別開生面的露天博物館終於在1891年誕生,這是世界上的第一個露天博物館,也是世界博物館史上的一個創舉。 一個木屋小院里身著傳統服飾的姑娘和小伙子在向小朋友演示洗衣機發明之前人們怎樣洗衣服。 訪問一戶農家,男主人在屋裡向游客介紹當時人們使用的農具和炊具。 從 斯德哥爾摩 舊市區遷來的15棟建築,構成一條古老街道,有玻璃、陶器、鞣皮、印
刷、打鐵、草藥、麵包房等作坊和店鋪、古老的銀行、商人住宅和斯坎森露天博物館創始人哈茲里烏斯的住宅。這是人氣最旺的略顯雜亂的玻璃工房。 參觀者可在這裡觀看到工作人員按傳統方式製作金屬工藝品、吹玻璃、烤麵包、做奶酪、裝訂書籍等的操作表演。這是玻璃作坊里五顏六色的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