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那至今未知的大陸,究竟能窺探到什麼?
我們去年辭職,帶著兩個孩子從2018年5月10日開始自駕環游世界,至今走過了6大洲45國。最近從南極回來,正好碰到年關,索性休息幾天再出發,得以有空和大家分享一下南極的感受,第一次發文,請多指教~!
2018年12月15日,環游世界的第219天,我們二人在回家寄存了孩子之後(孩子太小,不讓上船),無比輕鬆的抵達 廣州 ,沒有手推車,沒有安全座椅,沒有紙尿褲和玩具,塞著耳機推著一個箱子就出發了。 △ 32小時飛行路線
緊接著是32個小時的飛行, 多哈 轉機1小時, 聖保羅 經停1小時,一直飛到你懷念大地,下飛機就明白什麼叫腳踏實地。 ↑布宜諾斯艾利斯 △ 布宜諾斯艾利斯 的夜景
在 阿根廷 首都 布宜諾斯艾利斯 逗留一天半之後再飛3小時,到達大陸最南端— 烏斯懷亞 。出機場就是白雲、雪山、大海,一種遼闊的通透感又迎面來襲,我先是興奮的跑去和無法用語言溝通的大巴司機合了個影,然後發了個朋友圈: ↑烏斯懷亞 ↑烏斯懷亞 ↑烏斯懷亞 ↑烏斯懷亞 △ 大陸最南端— 烏斯懷亞
↑烏斯懷亞 △ 烏斯懷亞 帝王蟹30美元/只
↑烏斯懷亞 ↑烏斯懷亞 △ 烏斯懷亞 酒店外的景色異常美
南極之旅對我來說正式開始了。
我們登上的是一條載客100人左右的船,這種大小的船簡直完美,因為再小一些的船遇到風浪會更顛簸,而暈船的感受真的很不好。再大一些的船受制於南極公約的規定,在登陸的時候只能分批前往,一次不能超過100人,登陸時間短,登陸點也少。
當地時間12月19日下午登船,前方可以收穫些什麼呢?
15名專業探險隊員,個個都是寶藏。
熱情細緻的船上服務人員。
每日不同主題的專業講座。
一個堪比星級酒店的房間。
每日驚喜的無法歸類菜系。
萌萌噠的鯨魚、企鵝、海豹、海豚……
純粹極致的自然風光。
以及,暈船。 DAY1-歡迎登船△ 每日行程,會根據天氣隨時調整
下午登船,由於是 中國 人包船,所以船方特別配了2名中文探險隊員muyi和曉航。兩位清華畢業卻放棄了朝九晚五,選擇生活在遠方的同齡人,他們做了很多細緻的額外工作,以更好的適應 中國 旅行團的要求。
上船之後熱熱鬧鬧的開了見面會、模擬了安全演習、棄船逃生,愉快的舉行了歡迎酒會、吃了晚餐,預感自己會暈船的朋友上船就吃了暈船藥,然後大家心滿意足地躺進了海洋的搖籃里。
起初我沒有吃暈船藥,清晨迷迷糊糊醒來,感受了一下海浪的涌動節奏,放鬆的跟著這個節奏起伏,似一種溫柔而蕩漾的擁抱,身隨浪擺,當時心裡美美地覺得自己找到了和大海相擁而眠的正確方式,然後有節奏的再次睡去。 ↑南極半島 △ muyi和曉航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 船上午餐隨機發揮,晚餐為正餐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 我們乘坐的船—island sky DAY2-穿越德雷克海峽第二天醒來,海浪就沒有那麼可愛了,強烈的眩暈感讓我放棄了堅持,選擇了吃藥。
華哥精神充沛的去吃了早餐,回來給我描述了一下場面,好奇心驅使我下了床。
100人的旅行團變成20人的進餐團,稀稀拉拉的在餐廳默默吃飯,四下無聲,只有邊吃邊吐的可憐人的嘆氣。
這一天都在德雷克海峽的探戈中行船,就是那個外號“殺人的西風帶”、“暴風走廊”、“魔鬼海峽”的德雷克。這裡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太平洋和大西洋握手的地方,南極大陸的乾冷與美洲大陸的濕暖交鋒的地方,年終風力幾乎都在8級以上。
有時海浪會衝上三樓甲板,但這2-3米的浪依舊是德雷克十分溫柔的撫摸,畢竟多數時候它是10米的浪,不過探險隊員包括船長也暈了。
中午更是上演了一齣孤獨的美食家之默劇,我堅持下床去了餐廳。這個時候內心無法再美好了,海浪在警告垂直而立的人,站起來能感受到四周拉扯的不平衡。一路上好幾個船員看我醉酒般逡巡在走廊里,都給我遞了嘔吐袋。
在餐桌邊坐下,和豐富的食物打了個招呼,我就迫不及待回到床上,順著海浪的走勢水平躺下,開始明白什麼叫“順勢而為”。
暈船藥的催眠效果非常好,一直嗜睡,也沒有其他副作用。而華哥是少數幾個既不吃藥也不暈船的選手。他上竄下跳見人就問“哎,你給我說說暈船是什麼感覺”,收穫了不少憤恨的眼神。
當天的兩場講座,關於海洋生物鯨魚和南極露營及皮划艇的介紹,也只有十幾個意志堅定的幸存者去聽了。 ↑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 △ 船上唾手可得處都有嘔吐袋 DAY3-初識南極在暈船藥的協助下睡了兩夜一天后,船上廣播通知大家有獎競猜,猜幾點能見到第一座冰山。同行的陳醫生“狡猾”的很,去船長室看了海圖,掌握了冰山離我們的距離,又問到了當時的行船速度,直接算出了時間。
結果山外有山,以一分鐘的差距被擊敗。
然後,迎來了第一座冰山。
大約中午11:40,廣播再次響起,船的右側出現了第一座冰山,大家興奮的跑到甲板上。正好探險隊長Hannah站在我旁邊,她說你看這個大冰山邊上的小冰山,它們在海面下是連接的。我說怎麼看出來呢,她說冰與海面交界處的顏色是深藍的,但它們正在分裂。
這座隨著海水流動從遠處飄來的孤獨的冰山,就像一個媽媽領著孩子,小冰山在大冰山後面逶迤起伏,在海浪里移動,似一個正準備獨自上路的孩子,決絕而孤勇,我仿佛能看到它們臍帶斷裂的時刻。
船繞著冰山轉了一圈,冷氣順著開門的間隙流入船艙,一種撥雲見日的快樂在人群中流動。
當天足夠幸運,下午還看到了虎鯨群和座頭鯨,虎鯨高聳出海面的背鰭如殺手的武器,這群母系且團隊作業的有組織有預謀的殺手團,只要被他們圍住基本沒有生還的可能。那一瞬間,我感覺自己像一隻可憐的海豹。
座頭鯨尾部的花紋如同人的指紋,是獨一無二的標識。探險隊的海洋哺乳動物專家講座說,有一個叫做happywhales的網站,可以上傳南極途中拍攝到的座頭鯨尾部花紋,並識別身份,然後網站會根據不同人上傳的圖片來定位這頭鯨的位置變化。對於從未上傳過的鯨,還有命名權。
南極和其他目的地都不一樣,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天氣,平常生活中我們以補充形式提及的“不可抗力”在這裡是主要力量。南極的氣候瞬息萬變,天氣決定了每一趟旅程的下船時間,登陸點,巡游範圍,所以專業的探險隊員是行程豐富度和安全度的重要保障。也因此,每一趟南極的旅程不到最後一刻都不知道會經歷什麼。
我們一路上運氣都不錯,天氣也不錯,下午還迎來了第一次登陸,地點是一個活火山口—欺騙島。在捕鯨時代,欺騙島是提煉鯨魚油的中心。捕鯨被禁止後,這裡成為了南極游客游泳的聖地。島上有一些廢棄的船、房子、十字架,巨大的生鏽的容器,踩在粗糲的火山石上,有一種置身於外星球的感覺。
而欺騙島這個名字一看就有故事,事實上看一下南極地區的命名,就能隱約看到一場19-20世紀大國之間的擴張秀和人類奔赴“未知的南方大陸“的開拓歷程。
比如 : 南喬治亞島 、彼得一世島、 亞歷山大 一世地、愛德華王子群島、 喬治 六世海峽…… ↑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 △ 旅途中的第一座冰山
2018年12月15日,環游世界的第219天,我們二人在回家寄存了孩子之後(孩子太小,不讓上船),無比輕鬆的抵達 廣州 ,沒有手推車,沒有安全座椅,沒有紙尿褲和玩具,塞著耳機推著一個箱子就出發了。 △ 32小時飛行路線
緊接著是32個小時的飛行, 多哈 轉機1小時, 聖保羅 經停1小時,一直飛到你懷念大地,下飛機就明白什麼叫腳踏實地。 ↑布宜諾斯艾利斯 △ 布宜諾斯艾利斯 的夜景
在 阿根廷 首都 布宜諾斯艾利斯 逗留一天半之後再飛3小時,到達大陸最南端— 烏斯懷亞 。出機場就是白雲、雪山、大海,一種遼闊的通透感又迎面來襲,我先是興奮的跑去和無法用語言溝通的大巴司機合了個影,然後發了個朋友圈: ↑烏斯懷亞 ↑烏斯懷亞 ↑烏斯懷亞 ↑烏斯懷亞 △ 大陸最南端— 烏斯懷亞
↑烏斯懷亞 △ 烏斯懷亞 帝王蟹30美元/只
↑烏斯懷亞 ↑烏斯懷亞 △ 烏斯懷亞 酒店外的景色異常美
南極之旅對我來說正式開始了。
我們登上的是一條載客100人左右的船,這種大小的船簡直完美,因為再小一些的船遇到風浪會更顛簸,而暈船的感受真的很不好。再大一些的船受制於南極公約的規定,在登陸的時候只能分批前往,一次不能超過100人,登陸時間短,登陸點也少。
當地時間12月19日下午登船,前方可以收穫些什麼呢?
15名專業探險隊員,個個都是寶藏。
熱情細緻的船上服務人員。
每日不同主題的專業講座。
一個堪比星級酒店的房間。
每日驚喜的無法歸類菜系。
萌萌噠的鯨魚、企鵝、海豹、海豚……
純粹極致的自然風光。
以及,暈船。 DAY1-歡迎登船△ 每日行程,會根據天氣隨時調整
下午登船,由於是 中國 人包船,所以船方特別配了2名中文探險隊員muyi和曉航。兩位清華畢業卻放棄了朝九晚五,選擇生活在遠方的同齡人,他們做了很多細緻的額外工作,以更好的適應 中國 旅行團的要求。
上船之後熱熱鬧鬧的開了見面會、模擬了安全演習、棄船逃生,愉快的舉行了歡迎酒會、吃了晚餐,預感自己會暈船的朋友上船就吃了暈船藥,然後大家心滿意足地躺進了海洋的搖籃里。
起初我沒有吃暈船藥,清晨迷迷糊糊醒來,感受了一下海浪的涌動節奏,放鬆的跟著這個節奏起伏,似一種溫柔而蕩漾的擁抱,身隨浪擺,當時心裡美美地覺得自己找到了和大海相擁而眠的正確方式,然後有節奏的再次睡去。 ↑南極半島 △ muyi和曉航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 船上午餐隨機發揮,晚餐為正餐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 我們乘坐的船—island sky DAY2-穿越德雷克海峽第二天醒來,海浪就沒有那麼可愛了,強烈的眩暈感讓我放棄了堅持,選擇了吃藥。
華哥精神充沛的去吃了早餐,回來給我描述了一下場面,好奇心驅使我下了床。
100人的旅行團變成20人的進餐團,稀稀拉拉的在餐廳默默吃飯,四下無聲,只有邊吃邊吐的可憐人的嘆氣。
這一天都在德雷克海峽的探戈中行船,就是那個外號“殺人的西風帶”、“暴風走廊”、“魔鬼海峽”的德雷克。這裡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太平洋和大西洋握手的地方,南極大陸的乾冷與美洲大陸的濕暖交鋒的地方,年終風力幾乎都在8級以上。
有時海浪會衝上三樓甲板,但這2-3米的浪依舊是德雷克十分溫柔的撫摸,畢竟多數時候它是10米的浪,不過探險隊員包括船長也暈了。
中午更是上演了一齣孤獨的美食家之默劇,我堅持下床去了餐廳。這個時候內心無法再美好了,海浪在警告垂直而立的人,站起來能感受到四周拉扯的不平衡。一路上好幾個船員看我醉酒般逡巡在走廊里,都給我遞了嘔吐袋。
在餐桌邊坐下,和豐富的食物打了個招呼,我就迫不及待回到床上,順著海浪的走勢水平躺下,開始明白什麼叫“順勢而為”。
暈船藥的催眠效果非常好,一直嗜睡,也沒有其他副作用。而華哥是少數幾個既不吃藥也不暈船的選手。他上竄下跳見人就問“哎,你給我說說暈船是什麼感覺”,收穫了不少憤恨的眼神。
當天的兩場講座,關於海洋生物鯨魚和南極露營及皮划艇的介紹,也只有十幾個意志堅定的幸存者去聽了。 ↑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 △ 船上唾手可得處都有嘔吐袋 DAY3-初識南極在暈船藥的協助下睡了兩夜一天后,船上廣播通知大家有獎競猜,猜幾點能見到第一座冰山。同行的陳醫生“狡猾”的很,去船長室看了海圖,掌握了冰山離我們的距離,又問到了當時的行船速度,直接算出了時間。
結果山外有山,以一分鐘的差距被擊敗。
然後,迎來了第一座冰山。
大約中午11:40,廣播再次響起,船的右側出現了第一座冰山,大家興奮的跑到甲板上。正好探險隊長Hannah站在我旁邊,她說你看這個大冰山邊上的小冰山,它們在海面下是連接的。我說怎麼看出來呢,她說冰與海面交界處的顏色是深藍的,但它們正在分裂。
這座隨著海水流動從遠處飄來的孤獨的冰山,就像一個媽媽領著孩子,小冰山在大冰山後面逶迤起伏,在海浪里移動,似一個正準備獨自上路的孩子,決絕而孤勇,我仿佛能看到它們臍帶斷裂的時刻。
船繞著冰山轉了一圈,冷氣順著開門的間隙流入船艙,一種撥雲見日的快樂在人群中流動。
當天足夠幸運,下午還看到了虎鯨群和座頭鯨,虎鯨高聳出海面的背鰭如殺手的武器,這群母系且團隊作業的有組織有預謀的殺手團,只要被他們圍住基本沒有生還的可能。那一瞬間,我感覺自己像一隻可憐的海豹。
座頭鯨尾部的花紋如同人的指紋,是獨一無二的標識。探險隊的海洋哺乳動物專家講座說,有一個叫做happywhales的網站,可以上傳南極途中拍攝到的座頭鯨尾部花紋,並識別身份,然後網站會根據不同人上傳的圖片來定位這頭鯨的位置變化。對於從未上傳過的鯨,還有命名權。
南極和其他目的地都不一樣,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天氣,平常生活中我們以補充形式提及的“不可抗力”在這裡是主要力量。南極的氣候瞬息萬變,天氣決定了每一趟旅程的下船時間,登陸點,巡游範圍,所以專業的探險隊員是行程豐富度和安全度的重要保障。也因此,每一趟南極的旅程不到最後一刻都不知道會經歷什麼。
我們一路上運氣都不錯,天氣也不錯,下午還迎來了第一次登陸,地點是一個活火山口—欺騙島。在捕鯨時代,欺騙島是提煉鯨魚油的中心。捕鯨被禁止後,這裡成為了南極游客游泳的聖地。島上有一些廢棄的船、房子、十字架,巨大的生鏽的容器,踩在粗糲的火山石上,有一種置身於外星球的感覺。
而欺騙島這個名字一看就有故事,事實上看一下南極地區的命名,就能隱約看到一場19-20世紀大國之間的擴張秀和人類奔赴“未知的南方大陸“的開拓歷程。
比如 : 南喬治亞島 、彼得一世島、 亞歷山大 一世地、愛德華王子群島、 喬治 六世海峽…… ↑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 △ 旅途中的第一座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