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那邊的尼泊爾
去 尼泊爾 ,源起朋友的釆風照片,9月17日上午,我們離 杭州 ,經 昆明 ,飛抵這充滿神秘的友好鄰邦,開始九天的難忘旅程。 第一天(2018.9.17)
杭州 → 昆明 → 加德滿都
塵埃里的加德滿都蕭山 、 昆明 、 加德滿都 ,這一天我們忙於轉機。下午3.00,飛機抵達 加德滿都 上空,因雨雲過厚,盤旋近半小時才著陸,心裡感嘆,旅行不僅有美麗遠方,或許還有未知風險。 下了機,驚異 尼泊爾 首都機場之小,僅國內70年代車站規模,通關處極其簡陋,人工手寫慢如蝸牛。出機場,驚異司機將行李捆於車頂招搖過市,形同“大蓬車”。更驚異馬路不鋪柏油、不建排水系統,以至揚塵弊日,車馬混行,大批摩托車鑽行在車流間,頭上蜘網般的電線,使街道顯得凌亂。 行前,知道 尼泊爾 是最窮的國家之一,但它的現狀仍超乎想象,這是首都嗎?我自問。歷史上,當我們的祖先忙於春秋爭霸時,古老的 尼泊爾 已經建立國家,併在 加德滿都 河谷一帶定居,而眼前的落後,只能感慨光陰的毫不留情。 晚上,在泰米爾街的餐館,品嘗了濃重咖喱味的 尼泊爾 餐,我們住國五星的上一輛巴士去郊外的果卡納森林酒店。這個缺電的都城,四野幽暗,路面坎坷,12公里路程,“大蓬車”竟顛簸一小時。這些不期而遇,若非親歷,怕一定不會相信。 好在酒店夠檔次,沖個澡,連上WiFi傳照片、發微信、很快消除疲憊,也忘了時間,等發現已凌晨一點,才急忙關燈呼呼。
第二天(2018.9.18)
加德滿都 →博達哈大佛塔→ 巴德崗 杜巴廣場
盪心滌志的大佛塔一早去了博達哈大佛塔,這個由五座喇嘛廟、店鋪,環繞巨型白色佛塔構成的建築群。 這座高38米,周長100米的世界最大圓佛塔,位於市中心以東,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 尼泊爾 最具特色的藏傳佛塔,也是中尼商人,翻越喜馬拉雅雪山通商的必經之地 。他們出發前祈求神靈護佑,返回後進寺還願。塔中藏有迦什葉佛的舍利,所以,每逢藏歷新年,便有大批信徒從 西藏 趕來參加祭典。 博達哈大佛塔莊嚴肅穆,巨形白色穹頂氣度非凡。方形塔上的四方佛眼,深邃靜穆,洞穿人心,強烈的敬畏感,蕩滌著我們小小凡心。大佛塔前,身著絳紅伽娑的僧人焚香膜拜,一生只洗兩次澡的苦行僧,佇立陽光下受戒,一大群鴿子圍著他,像是守護這份虔誠。信眾如我者,繞塔轉經輪為家人祈禱,無形之檀香,沁入這寧靜的空間和人心裡。 一群身著校服的中學生,聚在聖潔的大佛塔前合影,帥氣的校長見到我們拍照,友好的樹起了大姆指。
即將返程時,大門裡進來一對中年盲人,他們肩負沉囊,男前女後,“滴滴答答”敲著盲杖,摸索著前去朝拜。聲聲盲杖,直擊人心,自愧不如。 殘夢裡的杜巴廣場下午繼續東行6公里,抵達古城 巴德崗 地界,尼語中的“稻米之城”, 尼泊爾 的文化之都。
這裡曾是兩朝國都,鼎盛期有規模龐大的王宮與神廟群。淺絳色的紅磚、幾近黑色的精細木雕,被光陰之劍,刺得滿目蒼夷。而我們游覽的杜巴廣場,就是馬拉王朝500年皇宮所在——我眼裡拆去圍牆的故宮。 金門 、55窗宮、五層塔、皇帝浴池,巴特 薩拉 女神廟……我們如饑餓的魚兒,游弋在古老宮殿和廟宇間,盡享人類文明的精神食糧。 走累了,坐在55窗宮外的臺階上休息。時光變遷,人去樓空。這55扇花窗里,那些曾經驚艷爭寵的嬪妃、不可一世的皇權,如今都杳無蹤影,誰,都是光陰的匆匆過客。 如今,杜巴廣場被低矮破舊的民居簇擁,早沒了禁地威嚴,更沒圍牆保護,卻與百姓活在一起,多了親近感。許多額點紅色蒂卡的當地人,坐在王宮外的廓沿上,聽風觀雨,皇宮就是後花園。 他們目光安祥,臉露微笑,見你註示,他們會雙手合十說:“那摩斯戴”(你好)表示友好,源自內心的精神滿足,讓 尼泊爾 人無憂而快樂。一個黑瘦的老太,拿著我們贈予的食物笑著離開;兩個十幾歲的男孩,給了他們盧比還要更多。 忽然聯想起 吳哥窟 前,同樣索要人民幣的孩子,不由得哀從心起——貧窮可怕,但不勞而獲,終究更沒希望。
第三天(2018.9.19)
加德滿都 → 博卡拉 → 費瓦湖
漫漫車程都是歌
當 加德滿都 的孩子們,穿著校服,背起書包,或徒步或校車,去上學的時候,我們新換的大巴已迎著“山地王國”的 朝陽 ,行駛在去 博卡拉 的 盤山 公路上。 這條名為 普里 特維的公路,全長200多公里,1973年,由我國援建而成,是 尼泊爾 境內最好的公路。也正是公路的開通,才使隱身喜馬拉雅河谷的 博卡拉 ,迅速發展成享有“東方 瑞士 ”美譽的著名旅游城市。
尼泊爾 地勢東高南低。從 加德滿都 去 博卡拉 ,400多米海拔落差,讓人感覺車一直在下行。公路右側,翠蘇里 河源 自雪山的 白水 ,蜿蜒相隨一路西行。 歌德曾經說過:“人之所以喜歡旅行,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的種種樂趣。”7小時漫長車程中,沿途的山林、村落、寺廟、路人,都動漫似的印入腦海。
那些裝飾花哨的大貨車,那個有脆香熏魚和咖喱土豆的中餐,那個跺腳要吃棒冰的小男孩,那個中午才起床梳頭的女店主,那個12元人民幣一支的棒冰,以及山道狹隘處司機的互讓、超車後伸手致謝的手勢,至今記憶猶新。
尼泊爾 ,看似混亂實則有序的交通,與國內相比更多了 禮讓 ,少了戾氣,顯得很和諧。
雪山下的美麗湖泊
杭州 → 昆明 → 加德滿都
塵埃里的加德滿都蕭山 、 昆明 、 加德滿都 ,這一天我們忙於轉機。下午3.00,飛機抵達 加德滿都 上空,因雨雲過厚,盤旋近半小時才著陸,心裡感嘆,旅行不僅有美麗遠方,或許還有未知風險。 下了機,驚異 尼泊爾 首都機場之小,僅國內70年代車站規模,通關處極其簡陋,人工手寫慢如蝸牛。出機場,驚異司機將行李捆於車頂招搖過市,形同“大蓬車”。更驚異馬路不鋪柏油、不建排水系統,以至揚塵弊日,車馬混行,大批摩托車鑽行在車流間,頭上蜘網般的電線,使街道顯得凌亂。 行前,知道 尼泊爾 是最窮的國家之一,但它的現狀仍超乎想象,這是首都嗎?我自問。歷史上,當我們的祖先忙於春秋爭霸時,古老的 尼泊爾 已經建立國家,併在 加德滿都 河谷一帶定居,而眼前的落後,只能感慨光陰的毫不留情。 晚上,在泰米爾街的餐館,品嘗了濃重咖喱味的 尼泊爾 餐,我們住國五星的上一輛巴士去郊外的果卡納森林酒店。這個缺電的都城,四野幽暗,路面坎坷,12公里路程,“大蓬車”竟顛簸一小時。這些不期而遇,若非親歷,怕一定不會相信。 好在酒店夠檔次,沖個澡,連上WiFi傳照片、發微信、很快消除疲憊,也忘了時間,等發現已凌晨一點,才急忙關燈呼呼。
第二天(2018.9.18)
加德滿都 →博達哈大佛塔→ 巴德崗 杜巴廣場
盪心滌志的大佛塔一早去了博達哈大佛塔,這個由五座喇嘛廟、店鋪,環繞巨型白色佛塔構成的建築群。 這座高38米,周長100米的世界最大圓佛塔,位於市中心以東,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 尼泊爾 最具特色的藏傳佛塔,也是中尼商人,翻越喜馬拉雅雪山通商的必經之地 。他們出發前祈求神靈護佑,返回後進寺還願。塔中藏有迦什葉佛的舍利,所以,每逢藏歷新年,便有大批信徒從 西藏 趕來參加祭典。 博達哈大佛塔莊嚴肅穆,巨形白色穹頂氣度非凡。方形塔上的四方佛眼,深邃靜穆,洞穿人心,強烈的敬畏感,蕩滌著我們小小凡心。大佛塔前,身著絳紅伽娑的僧人焚香膜拜,一生只洗兩次澡的苦行僧,佇立陽光下受戒,一大群鴿子圍著他,像是守護這份虔誠。信眾如我者,繞塔轉經輪為家人祈禱,無形之檀香,沁入這寧靜的空間和人心裡。 一群身著校服的中學生,聚在聖潔的大佛塔前合影,帥氣的校長見到我們拍照,友好的樹起了大姆指。
即將返程時,大門裡進來一對中年盲人,他們肩負沉囊,男前女後,“滴滴答答”敲著盲杖,摸索著前去朝拜。聲聲盲杖,直擊人心,自愧不如。 殘夢裡的杜巴廣場下午繼續東行6公里,抵達古城 巴德崗 地界,尼語中的“稻米之城”, 尼泊爾 的文化之都。
這裡曾是兩朝國都,鼎盛期有規模龐大的王宮與神廟群。淺絳色的紅磚、幾近黑色的精細木雕,被光陰之劍,刺得滿目蒼夷。而我們游覽的杜巴廣場,就是馬拉王朝500年皇宮所在——我眼裡拆去圍牆的故宮。 金門 、55窗宮、五層塔、皇帝浴池,巴特 薩拉 女神廟……我們如饑餓的魚兒,游弋在古老宮殿和廟宇間,盡享人類文明的精神食糧。 走累了,坐在55窗宮外的臺階上休息。時光變遷,人去樓空。這55扇花窗里,那些曾經驚艷爭寵的嬪妃、不可一世的皇權,如今都杳無蹤影,誰,都是光陰的匆匆過客。 如今,杜巴廣場被低矮破舊的民居簇擁,早沒了禁地威嚴,更沒圍牆保護,卻與百姓活在一起,多了親近感。許多額點紅色蒂卡的當地人,坐在王宮外的廓沿上,聽風觀雨,皇宮就是後花園。 他們目光安祥,臉露微笑,見你註示,他們會雙手合十說:“那摩斯戴”(你好)表示友好,源自內心的精神滿足,讓 尼泊爾 人無憂而快樂。一個黑瘦的老太,拿著我們贈予的食物笑著離開;兩個十幾歲的男孩,給了他們盧比還要更多。 忽然聯想起 吳哥窟 前,同樣索要人民幣的孩子,不由得哀從心起——貧窮可怕,但不勞而獲,終究更沒希望。
第三天(2018.9.19)
加德滿都 → 博卡拉 → 費瓦湖
漫漫車程都是歌
當 加德滿都 的孩子們,穿著校服,背起書包,或徒步或校車,去上學的時候,我們新換的大巴已迎著“山地王國”的 朝陽 ,行駛在去 博卡拉 的 盤山 公路上。 這條名為 普里 特維的公路,全長200多公里,1973年,由我國援建而成,是 尼泊爾 境內最好的公路。也正是公路的開通,才使隱身喜馬拉雅河谷的 博卡拉 ,迅速發展成享有“東方 瑞士 ”美譽的著名旅游城市。
尼泊爾 地勢東高南低。從 加德滿都 去 博卡拉 ,400多米海拔落差,讓人感覺車一直在下行。公路右側,翠蘇里 河源 自雪山的 白水 ,蜿蜒相隨一路西行。 歌德曾經說過:“人之所以喜歡旅行,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的種種樂趣。”7小時漫長車程中,沿途的山林、村落、寺廟、路人,都動漫似的印入腦海。
那些裝飾花哨的大貨車,那個有脆香熏魚和咖喱土豆的中餐,那個跺腳要吃棒冰的小男孩,那個中午才起床梳頭的女店主,那個12元人民幣一支的棒冰,以及山道狹隘處司機的互讓、超車後伸手致謝的手勢,至今記憶猶新。
尼泊爾 ,看似混亂實則有序的交通,與國內相比更多了 禮讓 ,少了戾氣,顯得很和諧。
雪山下的美麗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