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那邊的尼泊爾
我們去時,見到幾排草房間的空地上,坐著許多膚色黝黑,身著長裙的塔魯族女人。有老年女人準備著晚餐,青綠的豆夾,在雙腳夾著的柴刀刃上切成細段,去泵井壓水清洗。
有年輕女子坐石頭上奶著孩子;有中年女人穿著背心站屋外洗澡;而一群十來歲的孩子,見有外國人光臨,“呼啦”一下圍了過來。
我們忙著分給帶去的物品,並和他們合影留念。但始終不見一個男人,也許,養家糊口的“棟梁”們正為生計而奔忙。
第七天(2018.9.23)
奇特旺 → 加德滿都 →猴廟→泰米爾街
山頂的藏式古剎
早上八點,當巴士越過拉普娣河上的索橋,我們就辭別遍地蕉林的 奇特旺 ,開始返回 加德滿都 。七個小時後,即將朝拜的猴廟,又成為下一個企盼。
猴廟——一座公元前三世紀,建於 加德滿都 郊外斯瓦揚布山上的千年古剎, 尼泊爾 最古老的藏傳佛教與 印度 教共融的寺廟。
但很少有人記得它的 大名 ——斯瓦揚布衲特寺,因為拗口,而“猴廟”的別名,不僅因寺廟周圍有許多頑猴,更源於文殊 菩薩 ,當年為迎候佛祖,劈山泄湖,建城立寺的神話傳說,以至別名成了正稱。
車抵斯瓦揚布山已是下午三點,上山朝聖的人依舊絡繹不絕。上得山頂,滿眼是信眾膜拜的身影。薄涼的空氣中飄著檀香,娘娘廟前成片點燃的酥油燈,星星點點的爆著燈花。
佛佗,鐘聲,經輪,飛鴿,不容絲毫塵欲的聖潔之地。猛然抬頭,又見塔身上佛的眼睛,那份深邃,再次洞穿俗夫凡心。
山頂風大,經幡獵獵作響。憑欄鳥瞰, 加德滿都 美如畫捲——河谷間密匝的房屋,如跳躍的筆觸,溫暖而任性。
繞塔轉動經輪為家人祈福,去娘娘廟點燈捐款,保佑平安。如此這般後,我們滿足地下山。誰料想,路邊的猴群,看上了手袋里的水果,成包圍狀悄悄靠近,於是敢緊將手袋扔出老遠。
目睹著群猴紛爭,我們開心地上了巴士回城區,去最具人氣的泰米爾街用晚餐。
謎一樣的泰米爾街曾有人說,泰米爾街是貧窮國家最繁華的一面,也有人說,泰米爾街是色彩最豐富的街巷。其實,它是 尼泊爾 政府專闢的旅游區。這個 加德滿都 老城的標誌,也是旅行者趨之若鶩的聚集地,因為有他們想要的一切。
幾條迷宮般的小巷,交織起一個由高檔酒店、飯莊、商鋪、按摩院、銀行、外匯兌換點……構成的龐大的商業網。羊絨、珠寶、銅雕、木刻、軍刀、皮靴,一應俱全。
誰能想象,七十年代,這裡是僅有 加德滿都 賓館等幾家小旅店的冷闢之地,五十年後的今天,位處街區中心的 加德滿都 賓館,擴容十倍,卻一房難求 。
包容的文化,繽紛的色彩,使泰米爾街顯得十分繁華。如果說,白天近乎喧囂,那麼,晚上越發嫵媚,燈紅酒綠,紙醉金迷,霓虹下的巷道滿是曖昧,另一個世界正發生著故事。
叮噹作響的三輪車、擦身而過的摩托、玩著手機的泰米爾族青年……都勾畫出發展的痕跡,而滿街相擁而行的白人,又讓你疑是身處歐州。
許是前生有緣,我們到達與離開 尼泊爾 ,都在泰米爾街的中餐館用餐。許多次,徜徉在謎宮般的巷道里,抬頭見“ 中國 餃子”、“川菜”的招牌就很有親切感,文化總是那麼深植骨髓,無論身居何處。
尼泊爾 ,歷史上曾是 印度 的殖民地,時至今日,泰米爾街的商鋪,依舊供神,點檀香,店主額頭紅色的蒂卡,滿街掛售艷麗而寬大的印式披肩……所有的一切,都無聲地顯示著印式文化的遺痕。
我們用計算器與店主討價還價,買回自己中意的物品,而脖子和手上,套滿珠串的泰米爾人,則跟隨兜售,執著又木訥。
泰米爾街,就是個謎一般的地方——讓人喜歡,頗費猜想,令人恍惚,難辨東西,卻又總是念念不忘。
晚上十點,我們又被送至第一天入住的五星酒店——牛耳賓館。人生會有無數次重逢,賓館也是,再次踏入,賓至如歸的感覺油然而生。
尼泊爾 之旅第八天(2018.9.24)
加德滿都 → 昆明
暖心的回國航程
今天是來 尼泊爾 的第八天,也是回國的日子。航班定下午,一早起來又去泰米爾街淘寶,把行前的時間最 大化 。
下午兩點半,飛機正點起飛,升空一刻鐘後,機翼左下方雲海裡,凸現了喜瑪拉雅山脈雄奇壯美的群峰。
有人指點,有人輕喊,有人貼窗觀看,也有人起身張望、拍照,安靜的機艙,瞬間充滿激動。空姐笑而不語,或許,她們早已司空見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