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風物 | 偏愛京都冷門地、獨立咖啡店與在地美食收錄
還有一種祈願方式是留下自己的一撮頭髮,供奉在“發塚”里,但為什麼總感覺聽起來有點驚悚… 遠離 嵐山 熙攘的竹林,往北上的小路進發,其實很多人都止步於此,因為往北的寺院和神社,需要走一小段才能到達,而且不少都要收費,便阻隔了一部分人前往,不過當時我們也沒想太多,卻意外收穫了治愈人心的美景!
丨祇王的一場悲情舊夢 ↑祇王寺 京都 的郊外因山水滋潤,地氣潮濕,叢林中地上的青苔生長十分茂盛,著名的西芳寺,正是因為青苔滿地鋪開,終年碧綠空靈而得美名“苔寺”。然而西芳寺有嚴格的明信片預約要求,可以說是全世界最難參觀的寺院,其實如果要賞苔景,上面我去到的大原三千院、還有這 嵐山 的祇王寺,雖然規模小,景緻卻一點都不遜色。 ↑祇王寺 遠離摩肩接踵的 嵐山 街區,穿過農田,走過一段像是當地民宅的區域,便到了濃蔭遮蔽的祇王寺,寺院非常小,只一間草庵,一隅庭院,庭院內植滿楓樹,茂密蒼翠遮擋了天空,更顯幽靜。 ↑祇王寺 祇王寺內供奉是《平家物語》中的女子:祇王、祇女、刀自、佛御前。
對於祇王來說,這裡是她放下真情,治愈悲傷的地方,祇王、祇女同為刀自之女,祇王的舞姿優美,深得當時叱吒風雲的名將平 清盛 寵愛,後來出現了另一位名叫佛御前的女子, 清盛 見了一眼她的舞姿便移情別戀,祇王深感世事無常,悲憤之際與母親、妹妹同往山中出家為尼。從此,祇王寺便被喻為治愈心傷之地。 ↑祇王寺 寺院內碧綠層疊,綠得仿佛要將你吸入,茅草覆蓋的小亭子上也長滿了毛茸茸的青苔,庭院雖小,卻每一步都是值得收藏的光景。 ↑祇王寺 ↑祇王寺 ↑祇王寺 在這裡度過了餘生的祇王,放下往日舊情,清凈寡欲,也不失為一種解脫吧? ↑祇王寺 ↑祇王寺 ↑祇王寺 最最最喜愛的一瞬間,是當陰雲散開,陽光透過層疊的楓樹把影子投在苔林上,亮與暗的交錯,斑駁的光影隨著微風搖動,於是趕緊拿起相機拍下來,不一會,雲層又重新將太陽遮住了。 ↑祇王寺 ↑祇王寺 細看這厚實覆蓋著的苔草,精緻的有著自己生長的方向,與平時我見到的苔蘚全然不同,竟有讓人想把腳丫放上去的衝動。寺院還很用心的把不同種類的苔類展示出來,大致數了一下也有十種八種。 ↑祇王寺 ↑祇王寺 ↑祇王寺 離開祇王寺繼續往北,本想去化野念仏寺里的小竹林隧道,這是民宿小哥推薦給我們的,雖然規模小,但勝在人跡也少,無奈還是受颱風“飛燕”的影響,化野念仏寺的竹林受到了破壞需要維護,暫不對外開放,只能留著下一次再來了。
丨愛宕山麓下,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愛宕念佛寺 嵯峨野是古來公家游春行秋之地,自平安遷都之後,歷代天皇都會帶著親眷到這裡來游玩,建起了無數行宮寺院。而 天台 宗·愛宕念仏寺則深居於嵯峨野的盡頭, 奈良 時代由稱德天皇所創建。
順著半山而建,愛宕念仏寺深藏著1200個姿態各異表情不一的石佛,因此寺院又被稱作一千二百羅漢寺。來到這裡的游客少之又少,這個地方好像被遺忘了一般,我們兩人幾乎獨占一路風景,靜謐幽深的道路,偶有炊煙升起,一看時間,原來已經臨近傍晚。 ↑愛宕念佛寺 ↑愛宕念佛寺 在小小的入口處交了300岡門票,拾級而上便開始了一千二百尊石佛的盡興表演,整個寺廟只有零星兩三個游人,不一會兒,就剩下我們了。 ↑愛宕念佛寺 從售票處抬頭看,山坡上已聚集了數十個石佛,光是在入口已經欣賞了十來分鐘,每個石佛的表情動作都不一,有的淡然、有的歡喜、有的憂桑,歲月留下了斑白的痕跡,卻抹不掉那虔誠與怡然自得的表情。 ↑愛宕念佛寺 ↑愛宕念佛寺 順著階梯往上走,一排排表情逗趣的石佛在眼前展開,如一群天真可愛的孩童,每一石佛的背後都是雕刻者的名字,忽地覺得也許這刻我看的不止是佛像,更多像是 京都 人的人生百態吧。 ↑愛宕念佛寺 時光過隙,自然為堅守於此的他們披上了濃綠的青苔外衣,在肅穆外又添了一絲生命力的可愛。 ↑愛宕念佛寺 ↑愛宕念佛寺 這間小寺廟曾經因為香火不旺而多次瀕臨廢寺倒閉邊緣,後來在1981年,當地的主持發起了徵集羅漢像的活動,供奉參拜者親自雕刻的五百座羅漢像收集完畢,後來由於反應熱烈,又追加了七百座羅漢像。 ↑愛宕念佛寺 ↑愛宕念佛寺
丨祇王的一場悲情舊夢 ↑祇王寺 京都 的郊外因山水滋潤,地氣潮濕,叢林中地上的青苔生長十分茂盛,著名的西芳寺,正是因為青苔滿地鋪開,終年碧綠空靈而得美名“苔寺”。然而西芳寺有嚴格的明信片預約要求,可以說是全世界最難參觀的寺院,其實如果要賞苔景,上面我去到的大原三千院、還有這 嵐山 的祇王寺,雖然規模小,景緻卻一點都不遜色。 ↑祇王寺 遠離摩肩接踵的 嵐山 街區,穿過農田,走過一段像是當地民宅的區域,便到了濃蔭遮蔽的祇王寺,寺院非常小,只一間草庵,一隅庭院,庭院內植滿楓樹,茂密蒼翠遮擋了天空,更顯幽靜。 ↑祇王寺 祇王寺內供奉是《平家物語》中的女子:祇王、祇女、刀自、佛御前。
對於祇王來說,這裡是她放下真情,治愈悲傷的地方,祇王、祇女同為刀自之女,祇王的舞姿優美,深得當時叱吒風雲的名將平 清盛 寵愛,後來出現了另一位名叫佛御前的女子, 清盛 見了一眼她的舞姿便移情別戀,祇王深感世事無常,悲憤之際與母親、妹妹同往山中出家為尼。從此,祇王寺便被喻為治愈心傷之地。 ↑祇王寺 寺院內碧綠層疊,綠得仿佛要將你吸入,茅草覆蓋的小亭子上也長滿了毛茸茸的青苔,庭院雖小,卻每一步都是值得收藏的光景。 ↑祇王寺 ↑祇王寺 ↑祇王寺 在這裡度過了餘生的祇王,放下往日舊情,清凈寡欲,也不失為一種解脫吧? ↑祇王寺 ↑祇王寺 ↑祇王寺 最最最喜愛的一瞬間,是當陰雲散開,陽光透過層疊的楓樹把影子投在苔林上,亮與暗的交錯,斑駁的光影隨著微風搖動,於是趕緊拿起相機拍下來,不一會,雲層又重新將太陽遮住了。 ↑祇王寺 ↑祇王寺 細看這厚實覆蓋著的苔草,精緻的有著自己生長的方向,與平時我見到的苔蘚全然不同,竟有讓人想把腳丫放上去的衝動。寺院還很用心的把不同種類的苔類展示出來,大致數了一下也有十種八種。 ↑祇王寺 ↑祇王寺 ↑祇王寺 離開祇王寺繼續往北,本想去化野念仏寺里的小竹林隧道,這是民宿小哥推薦給我們的,雖然規模小,但勝在人跡也少,無奈還是受颱風“飛燕”的影響,化野念仏寺的竹林受到了破壞需要維護,暫不對外開放,只能留著下一次再來了。
丨愛宕山麓下,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愛宕念佛寺 嵯峨野是古來公家游春行秋之地,自平安遷都之後,歷代天皇都會帶著親眷到這裡來游玩,建起了無數行宮寺院。而 天台 宗·愛宕念仏寺則深居於嵯峨野的盡頭, 奈良 時代由稱德天皇所創建。
順著半山而建,愛宕念仏寺深藏著1200個姿態各異表情不一的石佛,因此寺院又被稱作一千二百羅漢寺。來到這裡的游客少之又少,這個地方好像被遺忘了一般,我們兩人幾乎獨占一路風景,靜謐幽深的道路,偶有炊煙升起,一看時間,原來已經臨近傍晚。 ↑愛宕念佛寺 ↑愛宕念佛寺 在小小的入口處交了300岡門票,拾級而上便開始了一千二百尊石佛的盡興表演,整個寺廟只有零星兩三個游人,不一會兒,就剩下我們了。 ↑愛宕念佛寺 從售票處抬頭看,山坡上已聚集了數十個石佛,光是在入口已經欣賞了十來分鐘,每個石佛的表情動作都不一,有的淡然、有的歡喜、有的憂桑,歲月留下了斑白的痕跡,卻抹不掉那虔誠與怡然自得的表情。 ↑愛宕念佛寺 ↑愛宕念佛寺 順著階梯往上走,一排排表情逗趣的石佛在眼前展開,如一群天真可愛的孩童,每一石佛的背後都是雕刻者的名字,忽地覺得也許這刻我看的不止是佛像,更多像是 京都 人的人生百態吧。 ↑愛宕念佛寺 時光過隙,自然為堅守於此的他們披上了濃綠的青苔外衣,在肅穆外又添了一絲生命力的可愛。 ↑愛宕念佛寺 ↑愛宕念佛寺 這間小寺廟曾經因為香火不旺而多次瀕臨廢寺倒閉邊緣,後來在1981年,當地的主持發起了徵集羅漢像的活動,供奉參拜者親自雕刻的五百座羅漢像收集完畢,後來由於反應熱烈,又追加了七百座羅漢像。 ↑愛宕念佛寺 ↑愛宕念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