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佛塔 靜聽梵音 —曼德勒、蒲甘七日逐日之旅
小女孩臉上涂著厚厚的香木粉,好像帶了一副面具 從瑞喜宮塔出來已是中午時分,司機給我們推薦了一家 良烏 鎮上的餐廳。 良烏 距離老 蒲甘 幾公里,當地政府為保護舊城佛塔,將經濟和生活中心從舊 蒲甘 轉移到 良烏 ,也被稱為 蒲甘 新城 。與世外 桃園 一般的老 蒲甘 相比, 良烏 充滿了市井生活氣息。這裡集中了大量的餐廳、旅店、集市,是不折不扣的游客集散地。如果想清靜就住老 蒲甘 ,如果想方便, 良烏 是不錯的選擇。 餐廳生意不錯,幾乎座無虛席,大部分是過節出來游玩的當地人。選不到好的座位,只好將就在角落入座,上菜也是極慢,幾份炒飯等了足足半個小時,也難怪,遇上節日生意肯定要火一把。 吃過午飯回酒店小睡一會兒,下午接著出來看日落。看這天氣,心裡有點打鼓。 原定目的地是瑞山陀塔(許三多塔),去的路上就堵得水泄不通,遠遠看見佛塔上面已經站滿了守候日落的游客,即便到了估計也沒有位置了。跟司機商量另外找了一個附近的不知名的塔。
這裡果真人很少,只有零零星星幾個當地游客。塔不高,先從塔內的樓梯上到塔中部的平臺,但平臺位置太低,視野有限,要想看得遠,就必須爬到塔頂上。要知道上塔頂可沒有樓梯啊!只能順著陡峭的斜坡爬上去,而且塔上的磚石有些已經鬆動,稍不留神就會滑下來。即便不是粉身碎骨,一定也是七葷八素,想想都可怕😱是上啊還是不上啊?上吧,還沒邁步就已經雙腿發軟,手心冒汗。不上吧,眼看落日漸紅,飛越幾千公里就是為了一睹這短暫一瞬,豈容在我眼皮底下錯過。正在激烈的思想鬥爭之時,一個本地小哥伸出援手。有人拉一把,心裡踏實多了,不管那麼多了,閉著眼睛先上吧!人家那叫一個步伐穩健、身手敏捷,如履平地一般。哆哆嗦嗦總算上了塔頂,果然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心裡正美滋滋滴準備好生欣賞一番,那邊廂小哥不知從哪兒變出幾幅畫來向我推銷,說他是畫家,這些都是他的作品。天吶,我一手扶牆,一手拿相機,哪有多餘的手用來買東西呀!只好面露難色,連聲抱歉,小哥見我意志堅定,說服無用,轉身就不見身影了。本來指望下去時還能靠小哥繼續伸出援手,看來無望了,暫且不管吧,先看風景要緊! 十月的 緬甸 ,才剛剛結束雨季,天氣還是有些捉摸不定。剛纔還烏雲密佈,天空一片灰暗陰沉,轉眼工夫,天宮像換了幕布,藍天又露了出來。心情也頓時陰轉晴,期待日落好戲。 霞光已經把佛塔染成了金色。這座不知名的塔,沒有華麗的紋飾,也沒有繁複的設計,古舊的紅磚滿是歲月的痕跡,朴素得無法引人註目,倒是在熱鬧中自得一方清靜之處,是我喜歡的風格。相必它的主人也非顯赫富貴之人,終其一生只為造一座浮屠,為來世修福。 蒲甘 有萬千座佛塔,便有萬千種風格,萬千種姿態,每一座塔的背後都有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令後世的拜謁者浮想聯翩。它們有的高大宏偉,盡顯王者之尊;有的精美華麗,必出富貴之家。不論是九五之尊還是一介平民,建造一座佛塔都是終身的修為,必定竭盡全力,這一座座塔便是主人的化身。 佛塔不算高,視野也就不夠寬,雖然不是最佳的觀賞日落之處,但能在隱秘之處獨享這絢麗晚霞下的 塔林 ,也是妙不可言。
最高的那座塔就是許山多塔。 夕陽映在女孩兒的臉上,這畫面好美 萬丈霞光映照在 蒲甘 平原上,只有凝神靜氣才能感受這攝人心魄的恢弘氣勢。 謝謝玉小姐為我拍下的這張照片,這一刻,我看到了勇敢的自己,當我戰戰兢兢站在塔尖的時候,我確信,其實沒有什麼不可能,只要邁出去,前面必定是全新的自己。 落日謝幕,夜色降臨,我們從塔頂回到平臺。 平臺上,一群本地的年輕人點起了蠟燭,這是光明節期間最重要的節慶活動—到佛塔供奉燈火。 還要燃放煙花,放孔明燈,濃濃的節日氛圍讓我們有幸體會到 緬甸 的民俗文化。 回到酒店,到處都是燭光閃爍,還很貼心的擺出了“Welcome to Thande”的字樣,異國的中秋夜恰逢“光明節”,別有風味。不同的節日,同樣是紀念“滿月(full moon)”,文化的相通讓世界不再遙遠。 蒲甘,萬千佛塔中的光與影(二)今天依然是凌晨四點半出發,目的地:許山多塔。自從宏偉的達比紐塔禁止登塔後,許山多塔成為 蒲甘 目前允許游客登頂參觀的佛塔中觀看日出日落位置最佳的地方。50米高的塔身,360度的環形平臺,給登塔者提供了最佳的觀景視野。哪怕人再多,來 蒲甘 也必須登許三多塔看一次日出日落。
許三多塔由開國國王阿奴律陀於1057年建造,塔身呈瑪雅金字塔形。Shwesandaw的意思是“金色神聖的發舍利”,以供奉珍藏在塔內由庇古王進貢的佛發舍利為塔名。
塔的四邊各有一道階梯通向塔頂。階梯陡峭得近乎筆直,赤腳攀登,每一步都畢恭畢敬,不敢怠慢,足見拜謁者對佛的虔誠和敬畏。有了前一天攀塔的經驗,今天信心十足,不再膽怯。雖然還不到五點,登塔者已經絡繹不絕,塔身有三層平臺,每層都站滿了膚色各異的游客,為了最佳的觀景效果,我們直奔塔頂。
天光微啟,天邊還被厚厚的雲層籠罩,守候日出的人們期待中夾雜著幾分不安,這麼厚的雲層,陽光能穿透嗎?夢想中的日出勝景能否出現?變幻莫測的陽光總是在下一秒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不知不覺間,灰褐色的雲層竟然變成紫色,這種似乎只有P圖才可能實現的顏色,就那麼夢幻般的呈現在眼前。
光線在每一秒都會呈現不同的色彩,由深紫到淺紫到暗紅到橙黃,直到太陽完全升起,晨光普照大地。 遠處有著金色塔尖的便是阿南達寺,看完日出我們會去參觀。 這是被稱為“ 蒲甘 金字塔”的達瑪央吉塔,它是 蒲甘 最大的佛塔。
這裡果真人很少,只有零零星星幾個當地游客。塔不高,先從塔內的樓梯上到塔中部的平臺,但平臺位置太低,視野有限,要想看得遠,就必須爬到塔頂上。要知道上塔頂可沒有樓梯啊!只能順著陡峭的斜坡爬上去,而且塔上的磚石有些已經鬆動,稍不留神就會滑下來。即便不是粉身碎骨,一定也是七葷八素,想想都可怕😱是上啊還是不上啊?上吧,還沒邁步就已經雙腿發軟,手心冒汗。不上吧,眼看落日漸紅,飛越幾千公里就是為了一睹這短暫一瞬,豈容在我眼皮底下錯過。正在激烈的思想鬥爭之時,一個本地小哥伸出援手。有人拉一把,心裡踏實多了,不管那麼多了,閉著眼睛先上吧!人家那叫一個步伐穩健、身手敏捷,如履平地一般。哆哆嗦嗦總算上了塔頂,果然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心裡正美滋滋滴準備好生欣賞一番,那邊廂小哥不知從哪兒變出幾幅畫來向我推銷,說他是畫家,這些都是他的作品。天吶,我一手扶牆,一手拿相機,哪有多餘的手用來買東西呀!只好面露難色,連聲抱歉,小哥見我意志堅定,說服無用,轉身就不見身影了。本來指望下去時還能靠小哥繼續伸出援手,看來無望了,暫且不管吧,先看風景要緊! 十月的 緬甸 ,才剛剛結束雨季,天氣還是有些捉摸不定。剛纔還烏雲密佈,天空一片灰暗陰沉,轉眼工夫,天宮像換了幕布,藍天又露了出來。心情也頓時陰轉晴,期待日落好戲。 霞光已經把佛塔染成了金色。這座不知名的塔,沒有華麗的紋飾,也沒有繁複的設計,古舊的紅磚滿是歲月的痕跡,朴素得無法引人註目,倒是在熱鬧中自得一方清靜之處,是我喜歡的風格。相必它的主人也非顯赫富貴之人,終其一生只為造一座浮屠,為來世修福。 蒲甘 有萬千座佛塔,便有萬千種風格,萬千種姿態,每一座塔的背後都有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令後世的拜謁者浮想聯翩。它們有的高大宏偉,盡顯王者之尊;有的精美華麗,必出富貴之家。不論是九五之尊還是一介平民,建造一座佛塔都是終身的修為,必定竭盡全力,這一座座塔便是主人的化身。 佛塔不算高,視野也就不夠寬,雖然不是最佳的觀賞日落之處,但能在隱秘之處獨享這絢麗晚霞下的 塔林 ,也是妙不可言。
最高的那座塔就是許山多塔。 夕陽映在女孩兒的臉上,這畫面好美 萬丈霞光映照在 蒲甘 平原上,只有凝神靜氣才能感受這攝人心魄的恢弘氣勢。 謝謝玉小姐為我拍下的這張照片,這一刻,我看到了勇敢的自己,當我戰戰兢兢站在塔尖的時候,我確信,其實沒有什麼不可能,只要邁出去,前面必定是全新的自己。 落日謝幕,夜色降臨,我們從塔頂回到平臺。 平臺上,一群本地的年輕人點起了蠟燭,這是光明節期間最重要的節慶活動—到佛塔供奉燈火。 還要燃放煙花,放孔明燈,濃濃的節日氛圍讓我們有幸體會到 緬甸 的民俗文化。 回到酒店,到處都是燭光閃爍,還很貼心的擺出了“Welcome to Thande”的字樣,異國的中秋夜恰逢“光明節”,別有風味。不同的節日,同樣是紀念“滿月(full moon)”,文化的相通讓世界不再遙遠。 蒲甘,萬千佛塔中的光與影(二)今天依然是凌晨四點半出發,目的地:許山多塔。自從宏偉的達比紐塔禁止登塔後,許山多塔成為 蒲甘 目前允許游客登頂參觀的佛塔中觀看日出日落位置最佳的地方。50米高的塔身,360度的環形平臺,給登塔者提供了最佳的觀景視野。哪怕人再多,來 蒲甘 也必須登許三多塔看一次日出日落。
許三多塔由開國國王阿奴律陀於1057年建造,塔身呈瑪雅金字塔形。Shwesandaw的意思是“金色神聖的發舍利”,以供奉珍藏在塔內由庇古王進貢的佛發舍利為塔名。
塔的四邊各有一道階梯通向塔頂。階梯陡峭得近乎筆直,赤腳攀登,每一步都畢恭畢敬,不敢怠慢,足見拜謁者對佛的虔誠和敬畏。有了前一天攀塔的經驗,今天信心十足,不再膽怯。雖然還不到五點,登塔者已經絡繹不絕,塔身有三層平臺,每層都站滿了膚色各異的游客,為了最佳的觀景效果,我們直奔塔頂。
天光微啟,天邊還被厚厚的雲層籠罩,守候日出的人們期待中夾雜著幾分不安,這麼厚的雲層,陽光能穿透嗎?夢想中的日出勝景能否出現?變幻莫測的陽光總是在下一秒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不知不覺間,灰褐色的雲層竟然變成紫色,這種似乎只有P圖才可能實現的顏色,就那麼夢幻般的呈現在眼前。
光線在每一秒都會呈現不同的色彩,由深紫到淺紫到暗紅到橙黃,直到太陽完全升起,晨光普照大地。 遠處有著金色塔尖的便是阿南達寺,看完日出我們會去參觀。 這是被稱為“ 蒲甘 金字塔”的達瑪央吉塔,它是 蒲甘 最大的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