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游記!蒲甘的佛塔。曼德勒的烏本橋,千人僧飯。
前面寫過我的這次 緬甸 行主要是為了祭拜遠征軍,以及到訪當年戰爭的遺跡。由於時間充裕,也簡單逛了逛 緬甸 的幾處網紅景點。 蒲甘 的佛塔, 曼德勒 的烏本橋和千人僧飯。下麵先上圖吧。
↑蒲甘 蒲甘 入住了老 蒲甘 的Thande酒店,如果預算充足極端推薦,酒店就在 伊洛 瓦底江江邊,在這裡可以欣賞美麗的 蒲甘 的日落。酒店出門就是佛塔,游覽方便。這座酒店是為 英國 的 威爾士 王子1922年來訪 蒲甘 所建,而這位王子就是後來的 英國 國王愛德華八世——就是那位著名的不愛 江山 愛美人的情聖國王 。
↑蒲甘 蒲甘 曾擁有448.6萬多多座佛台,後經歷了歷代的破壞,目前僅存2217座,欣賞佛塔最好的方式是日出時分搭乘熱氣球,可惜本次我的時間不確定性太大,沒能提前預定熱氣球,留下了遺憾。不過也為日後再游 蒲甘 準備了藉口
↑烏本橋 著名的 緬甸 網紅景點烏本橋,也是 緬甸 的情人橋。不要問我為什麼和別人拍的不一樣,我也想問,水呢?水呢?
↑馬哈伽納揚僧院 Inwa古城馬哈伽納揚僧院的千人僧飯,看小和尚吃飯。
蒲甘
↑蒲甘 游覽 蒲甘 ,必須先知道當年的 蒲甘 王朝。公元849年,披因比亞建立 蒲甘 王國。公元1044年,阿奴律陀即位為國王;當時 緬甸 地區列國爭霸, 蒲甘 王國很落後,民眾信奉大乘佛教的支派 阿裡 教派(英文:Ali)。阿奴律陀有心拯 興國 家,積極向外發展。1057年阿奴律陀興兵南征,攻真臘、羅斛、滅直通國。占領直通國後,阿奴律陀把小乘佛教傳入 蒲甘 王國,並立為國教。1271年,忽必烈在 中國 北方建立元朝。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多次遣使到 蒲甘 國招降, 蒲甘 國王不理會。1287年,元兵自 雲南 地區進攻 蒲甘 國, 蒲甘 城破, 蒲甘 國成為元朝的藩屬,那羅梯訶波帝失去王位,他之後的 蒲甘 國王都是元朝傀儡。隨後 蒲甘 王朝開始衰敗,陷入分裂。後世 緬甸 所屬王朝,或臣服於暹羅,或臣服於中原元,明政權。
1975年7月, 蒲甘 地區發生6.8級地震,80%的佛塔遭到不同程度破壞,事後 緬甸 政府進行了修複。現政府執政後,又對 蒲甘 地區的佛塔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據 緬甸 考古調查局1973年登記共有2217座佛教建築物。
實話實說本人對宗教興趣並不大,佛台各異,應該建於不同時代,而且 緬甸 習俗進入佛塔需要脫鞋這個本人不太能接受。所以僅僅走馬觀花的逛了幾個小時,拍了一些照片。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蒲甘 烏本橋烏本橋建於1851年,長1200米,全橋完全由柚木鉚合而成,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長的柚木結構橋。 [1] 橋柱與橋柱之間相距3米遠,橋柱有1000多根。整座橋相接處沒有使用一顆鐵釘,全靠鬥榫。這座橋已經歷經150年的風風雨雨,但是依然結實。在當地,這座橋有個好聽的別名——“情人橋”。橋是有長度,但是愛情是沒有長度。
烏本橋被被 緬甸 本地人稱為“愛情橋”。當初建橋時,橋頭橋尾和橋中共建了六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陽躲雨。在 緬甸 人看來,六座亭子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我查了一下資料,六和精神本是僧團生活的準則,即戒和同修(戒律面前平等),身和同住(行為上互不侵犯),口和無諍(言語上和諧),意和同悅(精神上志同道合),見和同解(在思想上有共識),利和同均(經濟上均衡分配)。
深受佛教思想影響的 緬甸 人相戀時,會趕來烏本橋,立誓永葆這六種和睦互敬的精神。
對沒錯,我拍出來的烏本橋就是下麵這樣的,也許是季節不對,反正這的沒有水 ,另外途中遇到了不知道是 緬甸 的什麼領導人,導致橋上水泄不通。
↑烏本橋
↑烏本橋
↑烏本橋
↑烏本橋




蒲甘

1975年7月, 蒲甘 地區發生6.8級地震,80%的佛塔遭到不同程度破壞,事後 緬甸 政府進行了修複。現政府執政後,又對 蒲甘 地區的佛塔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據 緬甸 考古調查局1973年登記共有2217座佛教建築物。
實話實說本人對宗教興趣並不大,佛台各異,應該建於不同時代,而且 緬甸 習俗進入佛塔需要脫鞋這個本人不太能接受。所以僅僅走馬觀花的逛了幾個小時,拍了一些照片。




















烏本橋被被 緬甸 本地人稱為“愛情橋”。當初建橋時,橋頭橋尾和橋中共建了六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陽躲雨。在 緬甸 人看來,六座亭子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我查了一下資料,六和精神本是僧團生活的準則,即戒和同修(戒律面前平等),身和同住(行為上互不侵犯),口和無諍(言語上和諧),意和同悅(精神上志同道合),見和同解(在思想上有共識),利和同均(經濟上均衡分配)。
深受佛教思想影響的 緬甸 人相戀時,會趕來烏本橋,立誓永葆這六種和睦互敬的精神。
對沒錯,我拍出來的烏本橋就是下麵這樣的,也許是季節不對,反正這的沒有水 ,另外途中遇到了不知道是 緬甸 的什麼領導人,導致橋上水泄不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