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山海間 | 二十億光年的孤獨
↑城崎海岸 那是一股融著複雜情感的淚,奪眶而出。
那是孤獨的吊橋,孤獨的礁石,孤獨的月亮,還有被月光籠罩的我的面龐。總會覺得世界會偶爾和自己一樣,有著某種孤獨之感。或說,陪伴在身邊的人多只是一種表象?在內心深處,始終是很容易就變得孤獨,把自己隨意扔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演獨角戲。此時此刻的我,達到峰值,那刻突然多希望有人能將處於那般處境的我解救出來。
無法回望那個漆黑的入口。忽然,身旁的森林中有一位人走出,只能藉著依稀的月光,看得出是一位老人。他與我寒暄,饒有興緻的看著我相機里的畫面,之後便離開。我感覺是抓住救命稻草般跟著他走出入口,他是準備騎著自行車離開。
我鼓起勇氣,夾雜著日語和英語向他詢問這裡是否可以電召計程車。老人家思索了一會,說這裡計程車很少,只能走到車站去。內心想著:“就這樣罷”,便是收拾好腳架準備道謝後離開。這時老人從自行車上下來,問我“可以的話要不要一起走去車站,他家的方向也是在那邊。”“當然可以,真是萬分謝謝!”突然地他像是以一位引路人的出現。 ↑城崎海岸 在固有且刻板的印象中,很多人只覺 日本 人是冷漠的,而此時我與這位老人是陌生人,或許是冥冥之中吧。一路上,幸運的老人雖然已有七十歲,但與他交流卻不受語言的限制。
我驚訝得知老人年輕時曾到過 中國 ,那是八十年代,他能清晰說出 廣州 、 上海 、 蘇州 的名字,我說我在 北京 上學,他說那時 中國 滿大街都是自行車,我們聊有關於中日文化,歷史淵源……相比來時的路途,因為這位老人的出現讓時間變得格外之快。
回到車站,分別之際我向老人提出可否自拍一張以留作紀念,他欣然接受。我是幸運的,從前是很少相信命中註定這類事,但就是這樣讓我不得不開始相信,世上有某種被稱之為“緣”的東西存在。生命中總會有一些人,他們也許只是出現一剎那,一起喝酒的,一起旅行的,一起念過書……因為各種原因,後來很少聯絡,慢慢的就淡出了彼此的朋友圈。但畢竟是陪伴在人生的某一刻出現過,不必覺得可惜,只覺幸運足以。
十五的滿月依舊在海面上,回到房間還在回想剛剛發生的一切。太累的緣故,抱著電腦就沉沉睡去。 ↑城崎海岸 三毛說:“人之所以悲傷,是因為我們留不住歲月;而更無法面對的是有一日青春,就這樣消逝過去。”或許當有一天,我們停止了夢想,是不是連夢都不會做了。而在這漫長的人生中,我們為何悲傷?
醒來時已是十點,醒來時手上還緊緊抱著電腦。昨晚強忍困意在修圖時就保持這樣的姿勢,睡著了。窗外的陽光撒入房間,屋內空調散髮出的冷氣,強行驅散困意。
↑熱海市 ↑熱海市 ↑伊豆市 旅行時的心態和日常生活有所不同,例如果斷力與執行力倒是強了許多。但旅行若是強行是將這種力氣用在打卡景點上會讓人心神俱疲的罷。
純打卡式的旅行方式是在當時和我父親去 上海 時體現到極致。將幾個著名的景點標記出來,便是想著走完所有的景點。結果是完全沒有留下什麼深刻印象,只是簡單幾張游客照。
懷著太強的目的性,最後的結果大多可能是見到景物本身後,感到落差,要麼是覺得好像就這樣,能真正驚艷到人的的實在不多。真正在意旅行本身和路途上發生的故事,或許才是最為寶貴的回憶吧。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同 鐮倉 很像,有一條鐵路沿著 伊東 海岸而建。
坐在車廂中,從高處遠眺一望無垠的海洋,時而穿行於山林中,耀眼的陽光透過樹林的間隙再撒入車廂。森林、海洋和房屋的動態畫面和相對靜止,和諧之美。
海岸的火山岩堆積,一側是群山,一側是海洋,行進的列車成為兩者的分界線。一路往南,第一站是伊豆多賀。伊豆多賀站是位於高地,充滿時代氣息的車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從車站往東走,走過無數個階梯、下坡即可到達長濱海岸。其實特意選擇這一站下車的原因是昨日在電車上看到這一站的海邊有一塊凸出向海的長橋。從高處山上走下山去,游人如織,在海灘上游玩。遺憾的是本想在岸堤拍照,後來發現已有安全線隔離開來。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風扇吱呀的吹著,仍是告訴著人們仍是夏天。
寫到此段,季節已變換至秋天,而這是銀杏葉片告訴我的。喜歡在乘坐電車時用紙筆記錄下當時的所想,帶給我內心靈感的感觸。或許是寫下的幾個關鍵詞,但那卻是旅行中被我視作最珍貴的東西。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列車上空空如也,伊豆半島從北往南的 東海 岸遠比我想象中要長得多。
窗外是海和聳立的岩石。從車窗中偶然地發現,這漫長的海岸線,被深深地吸引。
從車窗向外看去,伊豆的每個城鎮沒有較大的規模,散去了的人潮和車流。
說來也是遺憾,本是一路向南前往下田的白濱海岸,但是到達下田時已經錯過前往白濱海岸的末班車,便是在車站附近簡單逛了一逛。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伊豆市 ↑下田 ↑下田 ↑下田
那是孤獨的吊橋,孤獨的礁石,孤獨的月亮,還有被月光籠罩的我的面龐。總會覺得世界會偶爾和自己一樣,有著某種孤獨之感。或說,陪伴在身邊的人多只是一種表象?在內心深處,始終是很容易就變得孤獨,把自己隨意扔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演獨角戲。此時此刻的我,達到峰值,那刻突然多希望有人能將處於那般處境的我解救出來。
無法回望那個漆黑的入口。忽然,身旁的森林中有一位人走出,只能藉著依稀的月光,看得出是一位老人。他與我寒暄,饒有興緻的看著我相機里的畫面,之後便離開。我感覺是抓住救命稻草般跟著他走出入口,他是準備騎著自行車離開。
我鼓起勇氣,夾雜著日語和英語向他詢問這裡是否可以電召計程車。老人家思索了一會,說這裡計程車很少,只能走到車站去。內心想著:“就這樣罷”,便是收拾好腳架準備道謝後離開。這時老人從自行車上下來,問我“可以的話要不要一起走去車站,他家的方向也是在那邊。”“當然可以,真是萬分謝謝!”突然地他像是以一位引路人的出現。 ↑城崎海岸 在固有且刻板的印象中,很多人只覺 日本 人是冷漠的,而此時我與這位老人是陌生人,或許是冥冥之中吧。一路上,幸運的老人雖然已有七十歲,但與他交流卻不受語言的限制。
我驚訝得知老人年輕時曾到過 中國 ,那是八十年代,他能清晰說出 廣州 、 上海 、 蘇州 的名字,我說我在 北京 上學,他說那時 中國 滿大街都是自行車,我們聊有關於中日文化,歷史淵源……相比來時的路途,因為這位老人的出現讓時間變得格外之快。
回到車站,分別之際我向老人提出可否自拍一張以留作紀念,他欣然接受。我是幸運的,從前是很少相信命中註定這類事,但就是這樣讓我不得不開始相信,世上有某種被稱之為“緣”的東西存在。生命中總會有一些人,他們也許只是出現一剎那,一起喝酒的,一起旅行的,一起念過書……因為各種原因,後來很少聯絡,慢慢的就淡出了彼此的朋友圈。但畢竟是陪伴在人生的某一刻出現過,不必覺得可惜,只覺幸運足以。
十五的滿月依舊在海面上,回到房間還在回想剛剛發生的一切。太累的緣故,抱著電腦就沉沉睡去。 ↑城崎海岸 三毛說:“人之所以悲傷,是因為我們留不住歲月;而更無法面對的是有一日青春,就這樣消逝過去。”或許當有一天,我們停止了夢想,是不是連夢都不會做了。而在這漫長的人生中,我們為何悲傷?
醒來時已是十點,醒來時手上還緊緊抱著電腦。昨晚強忍困意在修圖時就保持這樣的姿勢,睡著了。窗外的陽光撒入房間,屋內空調散髮出的冷氣,強行驅散困意。
↑熱海市 ↑熱海市 ↑伊豆市 旅行時的心態和日常生活有所不同,例如果斷力與執行力倒是強了許多。但旅行若是強行是將這種力氣用在打卡景點上會讓人心神俱疲的罷。
純打卡式的旅行方式是在當時和我父親去 上海 時體現到極致。將幾個著名的景點標記出來,便是想著走完所有的景點。結果是完全沒有留下什麼深刻印象,只是簡單幾張游客照。
懷著太強的目的性,最後的結果大多可能是見到景物本身後,感到落差,要麼是覺得好像就這樣,能真正驚艷到人的的實在不多。真正在意旅行本身和路途上發生的故事,或許才是最為寶貴的回憶吧。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同 鐮倉 很像,有一條鐵路沿著 伊東 海岸而建。
坐在車廂中,從高處遠眺一望無垠的海洋,時而穿行於山林中,耀眼的陽光透過樹林的間隙再撒入車廂。森林、海洋和房屋的動態畫面和相對靜止,和諧之美。
海岸的火山岩堆積,一側是群山,一側是海洋,行進的列車成為兩者的分界線。一路往南,第一站是伊豆多賀。伊豆多賀站是位於高地,充滿時代氣息的車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從車站往東走,走過無數個階梯、下坡即可到達長濱海岸。其實特意選擇這一站下車的原因是昨日在電車上看到這一站的海邊有一塊凸出向海的長橋。從高處山上走下山去,游人如織,在海灘上游玩。遺憾的是本想在岸堤拍照,後來發現已有安全線隔離開來。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風扇吱呀的吹著,仍是告訴著人們仍是夏天。
寫到此段,季節已變換至秋天,而這是銀杏葉片告訴我的。喜歡在乘坐電車時用紙筆記錄下當時的所想,帶給我內心靈感的感觸。或許是寫下的幾個關鍵詞,但那卻是旅行中被我視作最珍貴的東西。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列車上空空如也,伊豆半島從北往南的 東海 岸遠比我想象中要長得多。
窗外是海和聳立的岩石。從車窗中偶然地發現,這漫長的海岸線,被深深地吸引。
從車窗向外看去,伊豆的每個城鎮沒有較大的規模,散去了的人潮和車流。
說來也是遺憾,本是一路向南前往下田的白濱海岸,但是到達下田時已經錯過前往白濱海岸的末班車,便是在車站附近簡單逛了一逛。 ↑JR伊豆多賀站 ↑JR伊豆多賀站 ↑伊豆市 ↑下田 ↑下田 ↑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