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泥泊爾登山——布恩小環線四日
↑布恩山 由於海撥高差較大,以及山區早晚氣溫較低的氣候特點,常常是一日過四季,早晨還是冬裝,上午變成秋裝,正午就可能是夏裝了。從觀景臺下來不到2個小時,厚厚的冬裝就換成了夏裝。 ↑布恩山 有志登山頂,無志站山腳。登高望遠方,豪情滿胸懷。
↑布恩山 四天徒步中最華彩的篇章翻了過去,回程的環線就少了期待。第三天大多數時候,只是心無旁騖,機械地邁動兩支腳,奮力翻越起伏的山巒,剛剛征服了一座山峰,放眼前頭還有一座山,最後,甚至有一種絕望的感覺,什麼時候才是頭。天已昏黃,終於看到了Tadapani,不大的服務區已是熙熙攘攘,容不得挑選和猶豫,趕快訂下了一間房,雖然簡陋到除了兩張床就什麼也沒有,而且被褥的顏色十分可疑,不知沾染了幾多游客的汗水,但看到比我們晚十多分鐘到達的人已難覓住處,只能在昏黑的山路上繼續行走2小時或更遠才能找到住處時,才略感寬慰,畢竟在夜晚寒冷的山區,有一處遮風避雨的陋屋放平疲憊的身軀已是幸福。 ↑布恩山 住地手繪的一張徒步線路圖,我們走的僅是左邊的一小圈。 ↑布恩山 Tadapani的小商品街。 ↑布恩山 早晨6點不到,急忙跑到觀景台看魚尾峰日出,遺憾的是雲層太厚,薄霧遮掩,只有看到朦朦朧朧的魚尾峰,不過還是可以看到象魚尾一樣分叉的兩個峰頭。 ↑布恩山 旅店客人太多,我們等不得店家慢慢地做早點,只吃了幾塊餅干就上路了。
↑布恩山 穿過茂密寂靜的 大樹 杜鵑林,早晨陽光投射在樹幹上,形成斑駁陸離的光影,很驚艷。 ↑布恩山 已是最後半天的行程,在半山處濃霧隱藏了遠處的山峰,景物一片混沌,沒有行人的腳步,沒有蟲嗚鳥叫,四周安靜極了。座下來,深深吸進一口風雨欲來前濕潤的空氣,放鬆放鬆疲累的身軀,愜意地享受身心即將融化在寧靜中的奇妙感受。 ↑布恩山 山 民和 她的住房,面對鏡頭的笑友好誠摯。 ↑布恩山 山上的生活物資全靠馬幫運送。
↑布恩山 非常喜歡這種就地取材,用石塊壘建的房屋和房前屋後蓬 勃生 長的植物,返璞歸真。 ↑布恩山 下山的路對我的膝關節更是一種考驗。 ↑布恩山 著盛裝的山民走親戚赴宴。 ↑布恩山 再見,poon hill ! ↑布恩山 登山隨感一、
我喜歡爬山。
生為 雲南 人,出門即大山,經常爬山本不稀奇。
但為什麼不說是登山,說來慚愧,因為我爬山的海拔從沒有超過4700米,最高就到了 玉龍雪山 4680米的觀景台,仰望近在咫尺、海拔5596米的雪峰。
但我自詡是愛爬山的人。
我爬過一些有名的山:道教名山 青城山 ,佛教名山雞足山,世界地質公園蒼山,滇中最高峰轎子雪山。
我爬過 泰山 ,玉皇頂海拔不過1532米; 黃山 蓮花峰海拔不過1864米; 華山 南峰海拔不過2154米。
我經常在周未,隨意爬上 昆明 城郊的西山、長蟲山、寶珠山、呼 馬山 這些並不有名的山,隨隨便便海拔都在2200米以上。
但我僅僅算是喜歡爬爬山的人而已。
我崇拜 雲南 的登山牛人金飛豹,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在七大洲最高峰,南、北兩極點展示奧運旗幟的探險家。
對於真正的登山者的壯舉,我雖身不能至,但心嚮往之。
當年青的骨科醫生拿著我左膝關節的x光片,仔細研究了一會兒,鄭重地說:你不能再爬山了!他指著x光片告訴我,“你的膝關節軟骨已明顯磨損、塌陷,如果不節約著用,要不了幾年,你的關節就失靈了。”
可是,我喜歡爬山,我告訴醫生。
然後我對自己說,沒關係,在關節失靈以前,一樣可以去爬山。
很久以前,我就知道,在我國的西部有一個叫 尼泊爾 的鄰國,位於喜馬拉雅 山南 麓,北鄰 中國 西藏 自治區,與我們共享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瑪峰 ( 尼泊爾 稱薩加瑪塔峰),而且最讓人神往的是,世界10大高峰就有8個在其國境內。 尼泊爾 ,尼語就是指喜馬拉雅腳下的家園。
這是怎樣一個國度?既擁有壯麗的雪峰,又生活著對宗教虔誠信仰的民眾,充滿神秘,引人無限遐想。
拿著醫生的診斷報告單,不再猶豫、彷徨,我不想座等醫生的預言,失去追逐登山者足跡的機會。
現在就走,到泥泊爾去。
我直接撥通了航空票務公司的電話,預訂了一個月後 昆明 直飛 加德滿都 的往返機票。
“因為山在那裡!”——1924年, 英國 登山家George Mallory回答《 紐約 時報》“你為什麼要攀登珠峰”時說的一句話。
從此,登山者不需再想為什麼要去登山的理由,以及回答登山如何崇高、偉大的意義,只需或瀟灑地、或深沉地、或輕描淡寫地重覆經典語錄:
因為山在那裡。
感謝丈夫的鼓勵和支持,雖然我們不再年輕,都已過了知天命之年,我們仍然決定挑戰自我,不請背夫,不請嚮導,夫妻兩人獨立走完了四天的登山之旅。
從 尼泊爾 登山回來了,我很感謝醫生下的診斷。
如果沒有醫生的結論,我至今可能還在羡慕到過泥泊爾登山的朋友,遙想未來的一天,我也能站在安娜普爾納雪峰的前面,沐浴在雪峰反射過來的太陽光芒中,一臉沉醉。
現在,有照為證,站在那,洋溢著幸福笑臉的,是我們。
二、
登山很累,嘴的功能主要是滿足大口的喘氣,說話的功能暫時退居二線了,但大腦卻不甘寂寞,路途漫漫,一個問題盡可以在大腦里迴轉盤旋,展開否定之否定的自我博弈,這是我剋服長時間登山產生絕望感的有益嘗試。例如我對“游客與背夫”的帶有哲學意味的思辨就有點意思:
路遇一隊登山者和他們的背夫,看到一邊是洋人們悠閑自得徒手登山,一邊是民工背負沉重的行李艱難隨行,一邊是高貴的昂首挺胸,一邊是卑微的弓腰屈膝,一邊是生活富足的志得意滿,一邊是為了生存的艱苦勞作,我的第一反應是一種憤憤不平,為這種強烈的反差唏噓感嘆:同樣生而為人,為什麼西方發達國家的有錢人就獲得了廉價雇佣東 方山 區窮人的權力,世界如此不平等。上蒼為什麼一方面很厚愛泥泊爾,把它放在世界之顛,讓它擁有壯美的世界高峰,但又似乎太冷漠泥泊爾,它的人民生活清貧艱辛,不得不用原始的體力勞動換取僅是溫飽的生活。
走了一段路大腦又蹦出另外的思路:如果沒有上蒼賜予的獨特的風光,怎麼能吸引來眾多的登山者,如果沒有有錢人的閑情逸致,山民不是又少了一個謀生的方式,會更貧窮?畢竟生存才是第一重要的。
走了一程又想一想,也許平等和尊嚴的含義並不是我錶面看到的那樣,換一個角度看,有錢的人到世界屋脊挑戰身體極限,追求精神升華,可他也得請當地人幫助把裝備運送上山,背夫付出了勞動,獲取報酬,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價值交換,隨行就市,在這裡可能與資本主義的弱肉強食掛不上勾,所以談不上誰幸與請不幸,請高貴或是請卑賤,在上蒼的眼裡,也許他們的人生具有同樣的價值。
再想一想,我心中的不 平和 感慨,是不是來源我原有的對西方殖民者思維定勢和偏見?世界是我看到的這樣,但不一定是我所想到的那樣。
突然想到黑格爾說過:存在即合理。我想那麼多,純屬無事找抽。
後來再看到這樣的景象,我仿佛進入了佛的境界:看到徒手的游客我歡喜,他可能正在實現人生的夢想;看到背負沉重行李的背夫我歡喜,他付出了勞動,使自己能夠尊嚴地生活在故鄉的土地上。
呵呵,路就這樣被一點點走完了。 三、
在Poon hill山區,大約每走2-3個小時就會在風景優美的地方建有旅館,旅館的外觀都統一刷成天藍色,很漂亮。每一家旅館都是家庭性的經營方式,餐廳菜單都是基本一樣的,做出來的味道也基本相同,收費也差不多,口味雖然不好,但衛生安全是可以保障的。整個徒步區域秩序井然,公共衛生狀況良好,沒有遍地垃圾的現象,也不見戴紅袖套的管理人,特別是衛生間,不管是路旁的,店內的,設施雖然簡陋,但都打掃的乾乾凈凈,我們的旅游區與之相比,真是汗顏。
作為不發達國家,泥泊爾是怎樣做到的,百度後,查閱到這一切得益於安娜普娜管理委員會(ACAP)多年來的引導和管理,ACAP從屬於非政府組織馬亨德拉國王自然保護基金會(KMTNC),有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志願者在這裡服務,從1986年開始他們為保護安娜普娜地區的環境與可持續的社會發展在努力工作。
現在泥泊爾徒步登山已成為世界級的旅游名牌,吸引著全球的登山愛好者峰擁而至,帶動了和與之相關的旅游業發展,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旅游業典範,對國內的類似旅游區應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範例,對於熱愛環保的我來說,對這種發展模式特別點贊。
安娜普爾納山區 成功 的旅游開發說明,僅依靠修建公路,纜車吸引大量旅客速成式地觀光並不是發展旅游業的不二法門,關鍵還在於要著力規劃有特色的旅游線路和旅游服務,盡可能保持整個登山區域的原生態。這種做法才是著眼長遠的明智之舉,因為從旅游者的心理層面來講,到此登山必定要經過艱苦的幾天至十數天的跋涉,才能一睹雪峰的壯美,這種深度游的心理感受與坐汽車、纜車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觀賞到景觀的速食型旅游完全不一樣;另一方面從旅游業態來講,能讓旅游者較長時間在此逗留形成消費,拉長旅游產業鏈,增加收入,更有利於改善居民的貧困狀況,是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路上的故事 異域童真從 加德滿都 到 博卡拉 的客車,我們座了個好位子,在駕駛倉後的第一排,視線不錯,一路觀賞迎面而來的各式客貨車是一件賞心樂事。每輛車特別是貨車和短途客車,都經過主人的精心裝飾,車身塗抹得大紅大綠,塑料的花花草草幾乎掛滿前車窗,僅留下駕駛員眼前一小片窗子,儼然就是機動的大蓬車,仿佛車一停下來,就會走下載歌載舞的人群。我們的鄰座是三個男孩和他們的父親,孩子年齡在6到12歲左右。最小的孩子特別調皮,從不象他的哥哥一樣安份地座在自己的位子上,不斷在他們家的兩排座位上折騰,一會爬向前排,一會竄到後排,捅一下這個哥哥一拳,踢一下那個哥哥一腳,被兩個哥哥回擊後又嗷嗷大哭。這個孩子長得虎頭虎腦,微微下陷、黑油油的一雙大眼睛上撲閃著彎彎、長長的睫毛,很是可愛,他的兩個哥卻長的眉清目秀,行為舉止安安靜靜的。熱鬧的一家人把我們的眼光從車窗外吸引了回來,我和先生饒有趣味地看著兄弟們打鬧,看他們的父親有耐心地,好脾氣地不停地調和、安撫幾個孩子,摸摸被打孩子的頭,撫撫被踢孩子的肩,抱過哭鬧的小兒子,並不斷用手勢告誡兒子們,這是在公共交通上,不能大聲喧嘩。待打鬧消停一點後,小毛頭髮現盯著他們看的人跟他們長得不一樣,便不時地偷眼看我們,我便乘機和他打召呼,"How are you",他不說話,笑著把臉藏到了父親的懷裡,父親只好替他和我們打招呼:Nmaste。我徵得他們父親的同意,把從國內帶去的“貓多狸”(一種酸角糖,酸酸甜甜的,吃著不容易暈車反胃)分給他們幾顆,他們好奇地撕開糖衣嘗了嘗,然後開心地吃了起來,還快活地小聲地交流了幾句話。我見他們喜歡,又一人分發了幾顆給他們,這次他們全對我們報以微笑致謝。先生用用眼神和手勢逗弄著孩子們,孩子們立即活躍了起來,嘰嘰喳喳地爭相和我們說話,雖然語言不通,雞對鴨講,但彼此都開心不已,氣氛溫馨,感覺時間過得好快,他們就要在中途的一個小鎮下車了。車停靠到車站上,父親召呼孩子們下車,我先生也站起來想幫忙遞一下他們的東西,就在這時,小毛頭突然用雙手緊緊抱住了先生的雙腿,頭依偎在先生的腿上,睫毛上立馬掛上了幾顆晶瑩的淚珠,嘴內喃喃自語,戀戀不捨的,看到小毛頭純真感情的自然流露,我也不覺眼眶濕潤了。車開動了,站在車站上的小毛頭高高抬起手朝著我們揮動幾下,但又似乎不想讓我們看到他即將就要流出來的眼淚,很快把頭別了過去。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動了,這麼多年來,我們已習慣了對陌生人的小心提防和冷漠,這孩子的赤子之心,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是不是真感情,旅行後你就知道了在旅行中,友情可能升華成愛情,愛情也可能分崩離析。
我的膝關節不好,走得較慢,每天都走得很早,而且我除午飯時,基本不停下休息,所以在登山的四天里,我們和兩對年青人不時交錯相遇,每次碰面時總會聊上幾句。
一對年青人來自 馬來西亞 ,華裔,一口流利的漢語。女孩長得嬌小瘦弱,眉目清秀,手提一個小水杯,跟在背夫後面輕輕巧巧地邁著步子,男孩個頭不高,神情靦腆,背著不大的雙肩包,一般不主動和我們說話,在路上碰到幾次後,我看他們不是很親密的樣子,就八卦地打聽,是不是小戀人相攜而行啦,女孩卻 大方 地告訴我,他們只是普通朋友,結伴來登山的。然而登山四天,同行、同吃、同住,按我們這一代人的邏輯思維,男女以這種方式結伴的,不管以前是怎樣的關係,雙方也必定有良好的願望——成為神仙眷侶,四天的時間,經過了艱苦的攀登、吃過不合口味的飲食,一起住在副仄的小旅店,欣賞了壯麗的雪峰,足夠發生一段美妙的情感。可惜,我們的一箱情願的祝福沒能兌現,回到 加德滿都 後,我們與小女孩在巴德岡重蓬,驚喜相擁後,我四處張望,沒見到小伙子,忙打聽,姑娘淡淡地說,我們沒在一起玩,他和另外的朋友在一起。聽罷,我十分悵然,不知姑娘與小伙子在旅程中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使他們不能繼續攜手而行。難怪,有人說旅行是情感的試金石,如果一起旅行,結束時彼此還不感到討厭,那麼就可以考慮結為伴侶。
登山的第一天傍晚,在爬了一段長長的陡坡到了一個平臺稍事休息時,另一對正在休息的年青人看到我們自己背著背包,沒有嚮導、背夫跟從,就主動地向我們問好,並向我們表示敬意。因為他們也沒有請嚮導或背夫,共同的選擇使陌生人之間的距離感一下子就縮短了,我們很贊賞年青人無所畏懼走天下的精神,他們則很敬佩我們年過半百看世界的勇氣。高高大大,憨厚誠懇的小伙子來自 馬來西亞 ,華裔,獨自一人到泥泊爾休假,而長的小巧玲瓏,皮膚白晰,有著灣灣的眼睛和微笑的嘴角的女孩來自 深圳 ,在間隔年獨自四處旅行已經半年時間。兩人相識相遇在 博卡拉 ,男孩是計劃好來登山的,而女孩是隨心而行,並無登山的準備,在男孩的激勵下才來登山的。隨著海拔的增高,早晨的氣溫變得很涼,我看到女孩仍然穿著單薄的夏衫,關切地讓她多穿一點,以免著涼,女孩不好意思地一笑,說一路走來都是熱帶亞熱帶的國家,就沒有帶厚實的衣服。我不無擔憂地說,明早到安娜普爾納觀景點海拔近3500米,凌晨很冷的,沒衣服會凍壞的。女孩自信地說,不怕,年青,抗得住。在欣賞 日照 金山 的人群中,我們又相遇了,女孩穿著男孩大大的外套,依偎在男孩胸前,臉頰凍得紅紅的,雙眸神采飛揚,兩人儼然就是一對溫馨甜蜜的小情侶。我和老公悄悄地說,有雪山為證,這對異國青年一定會成就美好的情緣。
全文結束。
↑布恩山 四天徒步中最華彩的篇章翻了過去,回程的環線就少了期待。第三天大多數時候,只是心無旁騖,機械地邁動兩支腳,奮力翻越起伏的山巒,剛剛征服了一座山峰,放眼前頭還有一座山,最後,甚至有一種絕望的感覺,什麼時候才是頭。天已昏黃,終於看到了Tadapani,不大的服務區已是熙熙攘攘,容不得挑選和猶豫,趕快訂下了一間房,雖然簡陋到除了兩張床就什麼也沒有,而且被褥的顏色十分可疑,不知沾染了幾多游客的汗水,但看到比我們晚十多分鐘到達的人已難覓住處,只能在昏黑的山路上繼續行走2小時或更遠才能找到住處時,才略感寬慰,畢竟在夜晚寒冷的山區,有一處遮風避雨的陋屋放平疲憊的身軀已是幸福。 ↑布恩山 住地手繪的一張徒步線路圖,我們走的僅是左邊的一小圈。 ↑布恩山 Tadapani的小商品街。 ↑布恩山 早晨6點不到,急忙跑到觀景台看魚尾峰日出,遺憾的是雲層太厚,薄霧遮掩,只有看到朦朦朧朧的魚尾峰,不過還是可以看到象魚尾一樣分叉的兩個峰頭。 ↑布恩山 旅店客人太多,我們等不得店家慢慢地做早點,只吃了幾塊餅干就上路了。
↑布恩山 穿過茂密寂靜的 大樹 杜鵑林,早晨陽光投射在樹幹上,形成斑駁陸離的光影,很驚艷。 ↑布恩山 已是最後半天的行程,在半山處濃霧隱藏了遠處的山峰,景物一片混沌,沒有行人的腳步,沒有蟲嗚鳥叫,四周安靜極了。座下來,深深吸進一口風雨欲來前濕潤的空氣,放鬆放鬆疲累的身軀,愜意地享受身心即將融化在寧靜中的奇妙感受。 ↑布恩山 山 民和 她的住房,面對鏡頭的笑友好誠摯。 ↑布恩山 山上的生活物資全靠馬幫運送。
↑布恩山 非常喜歡這種就地取材,用石塊壘建的房屋和房前屋後蓬 勃生 長的植物,返璞歸真。 ↑布恩山 下山的路對我的膝關節更是一種考驗。 ↑布恩山 著盛裝的山民走親戚赴宴。 ↑布恩山 再見,poon hill ! ↑布恩山 登山隨感一、
我喜歡爬山。
生為 雲南 人,出門即大山,經常爬山本不稀奇。
但為什麼不說是登山,說來慚愧,因為我爬山的海拔從沒有超過4700米,最高就到了 玉龍雪山 4680米的觀景台,仰望近在咫尺、海拔5596米的雪峰。
但我自詡是愛爬山的人。
我爬過一些有名的山:道教名山 青城山 ,佛教名山雞足山,世界地質公園蒼山,滇中最高峰轎子雪山。
我爬過 泰山 ,玉皇頂海拔不過1532米; 黃山 蓮花峰海拔不過1864米; 華山 南峰海拔不過2154米。
我經常在周未,隨意爬上 昆明 城郊的西山、長蟲山、寶珠山、呼 馬山 這些並不有名的山,隨隨便便海拔都在2200米以上。
但我僅僅算是喜歡爬爬山的人而已。
我崇拜 雲南 的登山牛人金飛豹,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在七大洲最高峰,南、北兩極點展示奧運旗幟的探險家。
對於真正的登山者的壯舉,我雖身不能至,但心嚮往之。
當年青的骨科醫生拿著我左膝關節的x光片,仔細研究了一會兒,鄭重地說:你不能再爬山了!他指著x光片告訴我,“你的膝關節軟骨已明顯磨損、塌陷,如果不節約著用,要不了幾年,你的關節就失靈了。”
可是,我喜歡爬山,我告訴醫生。
然後我對自己說,沒關係,在關節失靈以前,一樣可以去爬山。
很久以前,我就知道,在我國的西部有一個叫 尼泊爾 的鄰國,位於喜馬拉雅 山南 麓,北鄰 中國 西藏 自治區,與我們共享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瑪峰 ( 尼泊爾 稱薩加瑪塔峰),而且最讓人神往的是,世界10大高峰就有8個在其國境內。 尼泊爾 ,尼語就是指喜馬拉雅腳下的家園。
這是怎樣一個國度?既擁有壯麗的雪峰,又生活著對宗教虔誠信仰的民眾,充滿神秘,引人無限遐想。
拿著醫生的診斷報告單,不再猶豫、彷徨,我不想座等醫生的預言,失去追逐登山者足跡的機會。
現在就走,到泥泊爾去。
我直接撥通了航空票務公司的電話,預訂了一個月後 昆明 直飛 加德滿都 的往返機票。
“因為山在那裡!”——1924年, 英國 登山家George Mallory回答《 紐約 時報》“你為什麼要攀登珠峰”時說的一句話。
從此,登山者不需再想為什麼要去登山的理由,以及回答登山如何崇高、偉大的意義,只需或瀟灑地、或深沉地、或輕描淡寫地重覆經典語錄:
因為山在那裡。
感謝丈夫的鼓勵和支持,雖然我們不再年輕,都已過了知天命之年,我們仍然決定挑戰自我,不請背夫,不請嚮導,夫妻兩人獨立走完了四天的登山之旅。
從 尼泊爾 登山回來了,我很感謝醫生下的診斷。
如果沒有醫生的結論,我至今可能還在羡慕到過泥泊爾登山的朋友,遙想未來的一天,我也能站在安娜普爾納雪峰的前面,沐浴在雪峰反射過來的太陽光芒中,一臉沉醉。
現在,有照為證,站在那,洋溢著幸福笑臉的,是我們。
二、
登山很累,嘴的功能主要是滿足大口的喘氣,說話的功能暫時退居二線了,但大腦卻不甘寂寞,路途漫漫,一個問題盡可以在大腦里迴轉盤旋,展開否定之否定的自我博弈,這是我剋服長時間登山產生絕望感的有益嘗試。例如我對“游客與背夫”的帶有哲學意味的思辨就有點意思:
路遇一隊登山者和他們的背夫,看到一邊是洋人們悠閑自得徒手登山,一邊是民工背負沉重的行李艱難隨行,一邊是高貴的昂首挺胸,一邊是卑微的弓腰屈膝,一邊是生活富足的志得意滿,一邊是為了生存的艱苦勞作,我的第一反應是一種憤憤不平,為這種強烈的反差唏噓感嘆:同樣生而為人,為什麼西方發達國家的有錢人就獲得了廉價雇佣東 方山 區窮人的權力,世界如此不平等。上蒼為什麼一方面很厚愛泥泊爾,把它放在世界之顛,讓它擁有壯美的世界高峰,但又似乎太冷漠泥泊爾,它的人民生活清貧艱辛,不得不用原始的體力勞動換取僅是溫飽的生活。
走了一段路大腦又蹦出另外的思路:如果沒有上蒼賜予的獨特的風光,怎麼能吸引來眾多的登山者,如果沒有有錢人的閑情逸致,山民不是又少了一個謀生的方式,會更貧窮?畢竟生存才是第一重要的。
走了一程又想一想,也許平等和尊嚴的含義並不是我錶面看到的那樣,換一個角度看,有錢的人到世界屋脊挑戰身體極限,追求精神升華,可他也得請當地人幫助把裝備運送上山,背夫付出了勞動,獲取報酬,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價值交換,隨行就市,在這裡可能與資本主義的弱肉強食掛不上勾,所以談不上誰幸與請不幸,請高貴或是請卑賤,在上蒼的眼裡,也許他們的人生具有同樣的價值。
再想一想,我心中的不 平和 感慨,是不是來源我原有的對西方殖民者思維定勢和偏見?世界是我看到的這樣,但不一定是我所想到的那樣。
突然想到黑格爾說過:存在即合理。我想那麼多,純屬無事找抽。
後來再看到這樣的景象,我仿佛進入了佛的境界:看到徒手的游客我歡喜,他可能正在實現人生的夢想;看到背負沉重行李的背夫我歡喜,他付出了勞動,使自己能夠尊嚴地生活在故鄉的土地上。
呵呵,路就這樣被一點點走完了。 三、
在Poon hill山區,大約每走2-3個小時就會在風景優美的地方建有旅館,旅館的外觀都統一刷成天藍色,很漂亮。每一家旅館都是家庭性的經營方式,餐廳菜單都是基本一樣的,做出來的味道也基本相同,收費也差不多,口味雖然不好,但衛生安全是可以保障的。整個徒步區域秩序井然,公共衛生狀況良好,沒有遍地垃圾的現象,也不見戴紅袖套的管理人,特別是衛生間,不管是路旁的,店內的,設施雖然簡陋,但都打掃的乾乾凈凈,我們的旅游區與之相比,真是汗顏。
作為不發達國家,泥泊爾是怎樣做到的,百度後,查閱到這一切得益於安娜普娜管理委員會(ACAP)多年來的引導和管理,ACAP從屬於非政府組織馬亨德拉國王自然保護基金會(KMTNC),有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志願者在這裡服務,從1986年開始他們為保護安娜普娜地區的環境與可持續的社會發展在努力工作。
現在泥泊爾徒步登山已成為世界級的旅游名牌,吸引著全球的登山愛好者峰擁而至,帶動了和與之相關的旅游業發展,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旅游業典範,對國內的類似旅游區應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範例,對於熱愛環保的我來說,對這種發展模式特別點贊。
安娜普爾納山區 成功 的旅游開發說明,僅依靠修建公路,纜車吸引大量旅客速成式地觀光並不是發展旅游業的不二法門,關鍵還在於要著力規劃有特色的旅游線路和旅游服務,盡可能保持整個登山區域的原生態。這種做法才是著眼長遠的明智之舉,因為從旅游者的心理層面來講,到此登山必定要經過艱苦的幾天至十數天的跋涉,才能一睹雪峰的壯美,這種深度游的心理感受與坐汽車、纜車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觀賞到景觀的速食型旅游完全不一樣;另一方面從旅游業態來講,能讓旅游者較長時間在此逗留形成消費,拉長旅游產業鏈,增加收入,更有利於改善居民的貧困狀況,是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路上的故事 異域童真從 加德滿都 到 博卡拉 的客車,我們座了個好位子,在駕駛倉後的第一排,視線不錯,一路觀賞迎面而來的各式客貨車是一件賞心樂事。每輛車特別是貨車和短途客車,都經過主人的精心裝飾,車身塗抹得大紅大綠,塑料的花花草草幾乎掛滿前車窗,僅留下駕駛員眼前一小片窗子,儼然就是機動的大蓬車,仿佛車一停下來,就會走下載歌載舞的人群。我們的鄰座是三個男孩和他們的父親,孩子年齡在6到12歲左右。最小的孩子特別調皮,從不象他的哥哥一樣安份地座在自己的位子上,不斷在他們家的兩排座位上折騰,一會爬向前排,一會竄到後排,捅一下這個哥哥一拳,踢一下那個哥哥一腳,被兩個哥哥回擊後又嗷嗷大哭。這個孩子長得虎頭虎腦,微微下陷、黑油油的一雙大眼睛上撲閃著彎彎、長長的睫毛,很是可愛,他的兩個哥卻長的眉清目秀,行為舉止安安靜靜的。熱鬧的一家人把我們的眼光從車窗外吸引了回來,我和先生饒有趣味地看著兄弟們打鬧,看他們的父親有耐心地,好脾氣地不停地調和、安撫幾個孩子,摸摸被打孩子的頭,撫撫被踢孩子的肩,抱過哭鬧的小兒子,並不斷用手勢告誡兒子們,這是在公共交通上,不能大聲喧嘩。待打鬧消停一點後,小毛頭髮現盯著他們看的人跟他們長得不一樣,便不時地偷眼看我們,我便乘機和他打召呼,"How are you",他不說話,笑著把臉藏到了父親的懷裡,父親只好替他和我們打招呼:Nmaste。我徵得他們父親的同意,把從國內帶去的“貓多狸”(一種酸角糖,酸酸甜甜的,吃著不容易暈車反胃)分給他們幾顆,他們好奇地撕開糖衣嘗了嘗,然後開心地吃了起來,還快活地小聲地交流了幾句話。我見他們喜歡,又一人分發了幾顆給他們,這次他們全對我們報以微笑致謝。先生用用眼神和手勢逗弄著孩子們,孩子們立即活躍了起來,嘰嘰喳喳地爭相和我們說話,雖然語言不通,雞對鴨講,但彼此都開心不已,氣氛溫馨,感覺時間過得好快,他們就要在中途的一個小鎮下車了。車停靠到車站上,父親召呼孩子們下車,我先生也站起來想幫忙遞一下他們的東西,就在這時,小毛頭突然用雙手緊緊抱住了先生的雙腿,頭依偎在先生的腿上,睫毛上立馬掛上了幾顆晶瑩的淚珠,嘴內喃喃自語,戀戀不捨的,看到小毛頭純真感情的自然流露,我也不覺眼眶濕潤了。車開動了,站在車站上的小毛頭高高抬起手朝著我們揮動幾下,但又似乎不想讓我們看到他即將就要流出來的眼淚,很快把頭別了過去。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動了,這麼多年來,我們已習慣了對陌生人的小心提防和冷漠,這孩子的赤子之心,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是不是真感情,旅行後你就知道了在旅行中,友情可能升華成愛情,愛情也可能分崩離析。
我的膝關節不好,走得較慢,每天都走得很早,而且我除午飯時,基本不停下休息,所以在登山的四天里,我們和兩對年青人不時交錯相遇,每次碰面時總會聊上幾句。
一對年青人來自 馬來西亞 ,華裔,一口流利的漢語。女孩長得嬌小瘦弱,眉目清秀,手提一個小水杯,跟在背夫後面輕輕巧巧地邁著步子,男孩個頭不高,神情靦腆,背著不大的雙肩包,一般不主動和我們說話,在路上碰到幾次後,我看他們不是很親密的樣子,就八卦地打聽,是不是小戀人相攜而行啦,女孩卻 大方 地告訴我,他們只是普通朋友,結伴來登山的。然而登山四天,同行、同吃、同住,按我們這一代人的邏輯思維,男女以這種方式結伴的,不管以前是怎樣的關係,雙方也必定有良好的願望——成為神仙眷侶,四天的時間,經過了艱苦的攀登、吃過不合口味的飲食,一起住在副仄的小旅店,欣賞了壯麗的雪峰,足夠發生一段美妙的情感。可惜,我們的一箱情願的祝福沒能兌現,回到 加德滿都 後,我們與小女孩在巴德岡重蓬,驚喜相擁後,我四處張望,沒見到小伙子,忙打聽,姑娘淡淡地說,我們沒在一起玩,他和另外的朋友在一起。聽罷,我十分悵然,不知姑娘與小伙子在旅程中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使他們不能繼續攜手而行。難怪,有人說旅行是情感的試金石,如果一起旅行,結束時彼此還不感到討厭,那麼就可以考慮結為伴侶。
登山的第一天傍晚,在爬了一段長長的陡坡到了一個平臺稍事休息時,另一對正在休息的年青人看到我們自己背著背包,沒有嚮導、背夫跟從,就主動地向我們問好,並向我們表示敬意。因為他們也沒有請嚮導或背夫,共同的選擇使陌生人之間的距離感一下子就縮短了,我們很贊賞年青人無所畏懼走天下的精神,他們則很敬佩我們年過半百看世界的勇氣。高高大大,憨厚誠懇的小伙子來自 馬來西亞 ,華裔,獨自一人到泥泊爾休假,而長的小巧玲瓏,皮膚白晰,有著灣灣的眼睛和微笑的嘴角的女孩來自 深圳 ,在間隔年獨自四處旅行已經半年時間。兩人相識相遇在 博卡拉 ,男孩是計劃好來登山的,而女孩是隨心而行,並無登山的準備,在男孩的激勵下才來登山的。隨著海拔的增高,早晨的氣溫變得很涼,我看到女孩仍然穿著單薄的夏衫,關切地讓她多穿一點,以免著涼,女孩不好意思地一笑,說一路走來都是熱帶亞熱帶的國家,就沒有帶厚實的衣服。我不無擔憂地說,明早到安娜普爾納觀景點海拔近3500米,凌晨很冷的,沒衣服會凍壞的。女孩自信地說,不怕,年青,抗得住。在欣賞 日照 金山 的人群中,我們又相遇了,女孩穿著男孩大大的外套,依偎在男孩胸前,臉頰凍得紅紅的,雙眸神采飛揚,兩人儼然就是一對溫馨甜蜜的小情侶。我和老公悄悄地說,有雪山為證,這對異國青年一定會成就美好的情緣。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