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比夫婦行走軼事·Cambodia丨一眼千年,行走在古老的高棉




很多包車司機會選擇凌晨5點才到酒店門口接人,趕到吳哥寺已經是5點半以後了。吳哥寺觀賞日出的最佳位置只有寺廟門前左邊的那個水池邊,超過5點半到達那裡只會看到里三層外三層的人、相機、三腳架,什麼日出什麼倒影什麼機位都統統靠邊站吧。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參見以下三步:
①各種撒嬌賣萌討好,總之就是拜托包車司機一定一定在4點半來酒店門口接你(酒店較遠的朋友們,這個時間更要提前嗷);
②提前一晚告知酒店前臺你的房間號碼,並告訴他你要在第二天凌晨去小吳哥看日出,前臺會根據房間的人數為你提前打包早餐,避免你看完日出飢腸轆轆;
③請務必穿長褲,帶好防蚊水和清涼油,水池邊的蚊子極其凶殘,我一條腿上20多個包完全不是吹牛的!
完成了上述三步,你離小吳哥的絕美日出就又近了一步,最後只用看天公作不作美了。正值雨季,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那麼幸運地看到日出,我們出發的前一天晚上大暴雨,酒店前臺和包車司機都建議我們第二天不用那麼執著於早起看日出了,可作為天氣毒奶的我,這時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既然來都來了,自己約的日出淋著雨跪著也要看完!

英文名稱:Angkor Wat
領養國家:世界多個國家
地理位置: 暹粒 以北6公里處
建造者:蘇利耶跋摩二世
建造時間:12世紀
特殊意義:曾為供奉毗濕奴之地,後改為佛教寺廟
特點:1)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2)東方四大奇跡之一;3) 柬埔寨 的國寶,吳哥王朝的瑰寶。
5點趕到小吳哥,司機一路哈欠,我們也是神智恍惚,到達水池邊還是一片漆黑,除了拿著長槍短炮專業級別的歐美游客和叮人不見血的蚊子大軍,四周啥也沒有。架好三腳架開始蹲點,本以為會等待很久的我們,突然發現從東方升起一片微光。
日出果然是個神奇的東西,你以為需要很久的時間,可這光和影的變化往往就在一瞬間,錯過一瞬也許就是錯過了整個過程。


是的,我想我一定是老法師吸引體質,因為在我專心致志拍日出的時候,一位穿著攝影背心的老法師默默地端著他的腳架擠到了我的旁邊。還記得我在 瀘沽湖 遇到的批評我的索尼A7連相機都算不上的老法師嗎?這位 吳哥窟 老法師與那位 瀘沽湖 老法師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1D幾乎閃瞎了我的眼,他撇了撇我那舊舊的5D2,把他的腳架往我這邊挪了挪,又挪了挪,最後乾脆對我說:誒姑娘,你過去點兒,我這兒不好拍呢。
此時的我內心活動是:我真是嗶了氪金哮天犬了!!!但看著這美得讓人窒息的日出慢慢地展現在我眼前,我告訴自己,要冷靜,要控制,要善良!


此刻的我,已經忘了蚊蟲無休止的叮咬,忘記了老法師不消停的擠兌,甚至忘記了塵世煩惱,只想這樣默默地欣賞這自然奇跡與建築奇跡的完美融合。難怪那麼多人說沒有看過小吳哥的日出,你的 柬埔寨 之旅一定是遺憾的。一眼,只此一眼,就能驚艷你的整個旅途。


這時就要祭出我們的吉祥物---小嘉和小義了,這兩隻小火車是琳琳在 臺灣 做交換生時,一位來自 嘉義 的同學送給她的禮物,從那時起,無論走到哪裡琳琳都會帶著這一對小火車。小火車陪她看遍大好河山,走遍大 江南 北,每一次的旅行因為小火車的福佑而平安又愉快,所以這次我們的高棉之旅,怎能少了它們的陪伴。沐浴在晨曦之光中的小火車,笑眯眯的小眼睛,獃獃的模樣超可愛。






看到這一片蓮葉和一汪河水,我忽然想起某次網絡上看到的段子:有一種閱讀理解,叫語文老師的理解。
例如作者寫到“我家的窗帘是藍色的”,語文老師會說你看你看這是作者內心憂郁感傷的表現;
再例如作者寫到“我家門前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語文老師會說你們看你們看這是作者對當時社會陳舊迂腐思想的無奈。
所以從小到大,我都一直不太懂,明明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怎麼到了語文老師的嘴裡就帶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感情色彩。
如果面對這一朵蓮花,我當年的語文老師們會不會引經據典,聯想到王朝的衰落,歲月的變遷,宗教的演變。LOL......









吳哥寺的兩道迴廊分別雕刻著不同的內容,第一層迴廊主要是《羅摩衍那》與《摩訶婆羅多》里的故事,第二層迴廊則是能歌善舞的仙女像。中央最高層的五座寶塔,象徵著 印度 教中眾神的住所--- 須彌山 ,通往寶塔的階梯雖然只有十幾米的高度,卻非常陡峭,很難想象沒有木製階梯,當時的人們該是用怎樣手腳並用的姿勢才能安全地登上寶塔。


有意思的是,一群歐美大白妹子穿著超短裙想要攀登寶塔,自然是被攔下來了,百般勸阻仍不願意更換著裝的情況下,工作人員只好請她們離開。大白妹子們開始吵鬧起來,一副不能理解為什麼不能穿短裙的樣子,還不停地指責工作人員太mean。在如此安靜的陵寢大吵大鬧,不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與習慣,妹子啊,不蒸饅頭爭口氣,少長身體多長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