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比夫婦行走軼事·Cambodia丨一眼千年,行走在古老的高棉
↑巴戎寺 ↑巴戎寺 如果你是一個內心 平和 美好的人,那我一定建議你在巴戎寺找一塊蔭涼的地方,在乘涼的間隙用心去聽周遭的聲音,仿佛每一塊石頭都在述說著千年前的那些故事。
如果你是一個逗 比如 我的人,不妨躲開團隊游大軍,在人少的地方抬頭自拍裝文藝,低頭思考轉圈圈,當然動作不要太怪異,上了頭條新聞就不太好了。 ↑巴戎寺 ↑巴戎寺 天藍得剛剛好,陽光投在佛像微笑的臉上,為它們本就 平和 的面容鍍上一層金光。難怪蔣勛先生在講解巴戎寺的時候反覆地說,巴戎寺的200多面佛像是吳哥藝術的奇跡,不同的光線照耀下,它們的表情仿佛也在變化,有時看起來是閉眼安詳的微笑,有時看起來又仿佛睜眼淡然的微笑。
從來不曾想到,來到 吳哥窟 參觀的第一座寺廟就如此精彩,對之後的每一處目的地也就充滿了期待。 ↑巴戎寺 ↑巴戎寺 ↑巴戎寺 ↑巴芳寺 【巴方寺】
英文名稱:Baphuon
認養國家: 法國
地理位置:巴戎寺 西北 方200米(同屬於當時通王城的中心)
建造者:烏迭蒂耶跋摩二世
建造時間:11世紀
特殊意義:供奉 印度 教濕婆神的地方
特色:1)世界上最大的、圖樣最複雜的立體建築之一;2)寺廟頂層有一座卧佛,需要發揮一定的想象力才能看出。
出了巴戎寺,沿著 西北 方走200米,便是巴方寺了。巴方寺是一座典型的 須彌山 寺,整個建築呈現金字塔的形狀。與巴戎寺的完善修複現狀不同,巴方寺前的廣場上零零散散放著上千塊石頭,顯得略為破敗與孤獨。 ↑巴芳寺 ↑巴芳寺 ↑巴芳寺 如果走近觀看這些地上散落的石頭,你會發現每一塊石頭上都有編號。巴方寺是由 法國 人領養並負責修繕工作的,當時的 法國 專家將所有石頭編號並擺放在草地上,紅色高棉時期, 柬埔寨 人趕走了絕大多數的外國學者,修繕工作就此停擺。該時期結束時, 法國 學者們再回到巴方寺進行修複時,由於當時檔案資料的損毀,再也無法找到這些石塊應有的位置,所以它們也就這樣被遺棄在這裡了。 ↑巴芳寺 ↑巴芳寺 ↑巴芳寺 ↑巴芳寺 穿過長長的引橋,就可以進入巴方寺的內部了。這引橋很寬,接近兩米高,風哥這個熊孩子說鋪一張紅毯就可以當作 柬埔寨 式星光大道了,我只能表示呵呵。 ↑巴芳寺 和游客眾多的巴戎寺相比,巴方寺顯得空曠又安靜,進入巴方寺需要先爬一段陡峭的階梯,爬上寺廟的第一層即可俯瞰周遭的樹林和門前的引橋。 ↑巴芳寺 ↑巴芳寺 這座古樸的寺廟是烏迭蒂耶跋摩二世為供奉濕婆神所修,15世紀後期才改造成佛教寺廟,最初的巴方寺在史料中記載其中心有一座高聳入雲的銅塔,後因不知名的原因銅塔被拆除,只留下空空蕩盪的平臺。 ↑巴芳寺 ↑巴芳寺 ↑巴戎寺 ↑巴芳寺 我們在巴方寺最大的感受就是:曬。巴戎寺的迴廊可供游客乘涼,怕熱的人還可以藏進寺廟裡躲躲太陽。巴方寺則是一層一層的平臺,完全暴露在陽光下,塗了厚厚的防曬霜的我都感覺皮要曬脫了。放眼望去,沒有撐太陽傘的只有當地人和歐美人,巴方寺成為我這次旅行曬成碳的開始,說多了真的都是淚。 ↑巴芳寺 ↑巴芳寺 要想俯瞰整個巴方寺,需要登上它的第三階平臺,臺階陡峭到令人驚嘆,好在兩邊還有扶手,我反正是爬得要跪了。據說巴方寺的臺階是整個 吳哥窟 寺廟群里最陡的一段,和它相比,後面一天我們游覽的小吳哥寺廟裡的臺階也不過如此。
我望著這麼高的臺階一直嘆氣,身旁兩個歐美大白妹子看著我唉聲嘆氣的樣子還不停地笑我,等她們開始爬的時候也是各種哀嘆,所以嘴炮功夫一時強,誰爬階梯誰喊娘,手動呵呵一下。 ↑巴芳寺 ↑巴芳寺 登上第三層,就可以觀賞到巴方寺鼎鼎有名的卧佛了。不過這座卧佛不像其他地方的卧佛那樣明顯,需要一定的想象力才能觀察出佛頭和佛身在哪裡。 ↑巴芳寺 和游覽巴戎寺時的恬靜心境完全不同,巴方寺讓我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一方面是憂傷這裡曾經如此宏偉,如今卻只剩下殘骸,另一方面則是憂傷我曬得發紅髮黑的皮膚,以及被汗水濕透的衣裳。 ↑巴芳寺 ↑巴芳寺 從高高的平臺上爬下來,大家的腳都在顫抖,我感嘆著自己的微信步數一定暴增,要知道我可是曾經創下某個周末微信步數只有32步的女人,樹懶附體的我能實現30步到20000步的飛躍,還得感謝美麗的、熱騰騰的、神秘的 吳哥窟 。 ↑巴芳寺
如果你是一個逗 比如 我的人,不妨躲開團隊游大軍,在人少的地方抬頭自拍裝文藝,低頭思考轉圈圈,當然動作不要太怪異,上了頭條新聞就不太好了。 ↑巴戎寺 ↑巴戎寺 天藍得剛剛好,陽光投在佛像微笑的臉上,為它們本就 平和 的面容鍍上一層金光。難怪蔣勛先生在講解巴戎寺的時候反覆地說,巴戎寺的200多面佛像是吳哥藝術的奇跡,不同的光線照耀下,它們的表情仿佛也在變化,有時看起來是閉眼安詳的微笑,有時看起來又仿佛睜眼淡然的微笑。
從來不曾想到,來到 吳哥窟 參觀的第一座寺廟就如此精彩,對之後的每一處目的地也就充滿了期待。 ↑巴戎寺 ↑巴戎寺 ↑巴戎寺 ↑巴芳寺 【巴方寺】
英文名稱:Baphuon
認養國家: 法國
地理位置:巴戎寺 西北 方200米(同屬於當時通王城的中心)
建造者:烏迭蒂耶跋摩二世
建造時間:11世紀
特殊意義:供奉 印度 教濕婆神的地方
特色:1)世界上最大的、圖樣最複雜的立體建築之一;2)寺廟頂層有一座卧佛,需要發揮一定的想象力才能看出。
出了巴戎寺,沿著 西北 方走200米,便是巴方寺了。巴方寺是一座典型的 須彌山 寺,整個建築呈現金字塔的形狀。與巴戎寺的完善修複現狀不同,巴方寺前的廣場上零零散散放著上千塊石頭,顯得略為破敗與孤獨。 ↑巴芳寺 ↑巴芳寺 ↑巴芳寺 如果走近觀看這些地上散落的石頭,你會發現每一塊石頭上都有編號。巴方寺是由 法國 人領養並負責修繕工作的,當時的 法國 專家將所有石頭編號並擺放在草地上,紅色高棉時期, 柬埔寨 人趕走了絕大多數的外國學者,修繕工作就此停擺。該時期結束時, 法國 學者們再回到巴方寺進行修複時,由於當時檔案資料的損毀,再也無法找到這些石塊應有的位置,所以它們也就這樣被遺棄在這裡了。 ↑巴芳寺 ↑巴芳寺 ↑巴芳寺 ↑巴芳寺 穿過長長的引橋,就可以進入巴方寺的內部了。這引橋很寬,接近兩米高,風哥這個熊孩子說鋪一張紅毯就可以當作 柬埔寨 式星光大道了,我只能表示呵呵。 ↑巴芳寺 和游客眾多的巴戎寺相比,巴方寺顯得空曠又安靜,進入巴方寺需要先爬一段陡峭的階梯,爬上寺廟的第一層即可俯瞰周遭的樹林和門前的引橋。 ↑巴芳寺 ↑巴芳寺 這座古樸的寺廟是烏迭蒂耶跋摩二世為供奉濕婆神所修,15世紀後期才改造成佛教寺廟,最初的巴方寺在史料中記載其中心有一座高聳入雲的銅塔,後因不知名的原因銅塔被拆除,只留下空空蕩盪的平臺。 ↑巴芳寺 ↑巴芳寺 ↑巴戎寺 ↑巴芳寺 我們在巴方寺最大的感受就是:曬。巴戎寺的迴廊可供游客乘涼,怕熱的人還可以藏進寺廟裡躲躲太陽。巴方寺則是一層一層的平臺,完全暴露在陽光下,塗了厚厚的防曬霜的我都感覺皮要曬脫了。放眼望去,沒有撐太陽傘的只有當地人和歐美人,巴方寺成為我這次旅行曬成碳的開始,說多了真的都是淚。 ↑巴芳寺 ↑巴芳寺 要想俯瞰整個巴方寺,需要登上它的第三階平臺,臺階陡峭到令人驚嘆,好在兩邊還有扶手,我反正是爬得要跪了。據說巴方寺的臺階是整個 吳哥窟 寺廟群里最陡的一段,和它相比,後面一天我們游覽的小吳哥寺廟裡的臺階也不過如此。
我望著這麼高的臺階一直嘆氣,身旁兩個歐美大白妹子看著我唉聲嘆氣的樣子還不停地笑我,等她們開始爬的時候也是各種哀嘆,所以嘴炮功夫一時強,誰爬階梯誰喊娘,手動呵呵一下。 ↑巴芳寺 ↑巴芳寺 登上第三層,就可以觀賞到巴方寺鼎鼎有名的卧佛了。不過這座卧佛不像其他地方的卧佛那樣明顯,需要一定的想象力才能觀察出佛頭和佛身在哪裡。 ↑巴芳寺 和游覽巴戎寺時的恬靜心境完全不同,巴方寺讓我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一方面是憂傷這裡曾經如此宏偉,如今卻只剩下殘骸,另一方面則是憂傷我曬得發紅髮黑的皮膚,以及被汗水濕透的衣裳。 ↑巴芳寺 ↑巴芳寺 從高高的平臺上爬下來,大家的腳都在顫抖,我感嘆著自己的微信步數一定暴增,要知道我可是曾經創下某個周末微信步數只有32步的女人,樹懶附體的我能實現30步到20000步的飛躍,還得感謝美麗的、熱騰騰的、神秘的 吳哥窟 。 ↑巴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