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Yozuki] 穿越千年 沐浴光影·吳哥窟,你不曾被遺忘過|還有獨家拍照tips
西門的浮雕,怎麼看都像是戰鬥的畫面,原來是《羅摩衍那》里的神話故事。右邊射箭的是羅摩王子,幫助猴王奪回王位,到位的動作與憤怒的表情惟妙惟肖,很有一種代入感 景點的出入口總能看到這樣的演奏者,他們是地雷受害者,都是身體上有殘缺的人,有的眼鏡看不見,有的缺胳膊少腿的,地雷的危害之大絕非是你能想象到的。他們不能出來工作,不能像正常人那樣生活,只有依靠演奏,來賺取微薄的經濟,可以募捐給他們一些錢,還可以買光盤,裡面是他們演奏的樂曲,當然,全憑自願的
已是中午過後,體力有些不支,天氣實在是炎熱,汗流浹背,衣服始終是濕濕的狀態, 東南亞 哪都好,就是熱起來太受罪。請heng先帶我們去吃飯。吃飯的地方有點像休息站,基本包車的游客都會被帶去那裡,隨便吃一些
晚些時候還要去看場湖上日落,趕緊吃好趕路來著 建造年代:11世紀末至12世紀初
塔門:東、南、西
看點:未被修複的廢墟之美、尋找最完整的娜迦像
門票:5美金(另付,不含在通票里) 古跡沉睡千年的樣子也許只能從崩密列看到,到處散落的大石塊,橫七豎八地躺在土路上,它們沒有被修複過,曾經倒下來是什麼模樣,如今呈現的就是什麼模樣。眼前的,除了震撼,真的想不到第二個詞
這個入口,就值得駐足好一會兒,我會去想,當年坍塌前會是什麼樣子,當“轟隆”一聲後,巨石翻滾而下,砸斷先倒下的石塊,層層疊疊地碾壓,塵土飛揚,但很快,一切又歸於平靜,不知沉睡多少年後,被人類所發現
我覺得,我們得感謝發現者和後來的人,謝謝他們保持原狀,沒有用科技去複原它 五頭娜迦,樹立在廢墟之前,屹立不倒,不得不說,稱它為神獸是有一定道理的,冥冥之中,就是有一股無窮大的神力 巨大的樹根無限蔓延,曾經一定也是小樹苗,與崩密列一同生長,古跡倒下, 大樹 年邁,最無聲的浪漫就是一起慢慢變老,成為彼此的依靠
那些塵封千年的秘密早已深埋樹底,從不向世人透露幾分,也許未知才是意義 倒塌無數的牆壁,也有保存尚好的建築,踏上棧道的左側就有這麼一座,這麼看來,好像是密封的,也沒有看見大門,窗戶很小,想必裡面一定很陰暗,不知古人拿它用來做什麼
好奇心真的是爆棚... 石頭倒下的太突然,一些還堅挺的城牆也受到擠壓,磚塊有明顯的錯位,中間的殿堂仍有坍塌的危險,許多地方被攔住,不讓靠近
只能步行在棧道上,這條棧道是04年在拍攝《虎兄虎弟》時修建的,應該是唯一的人工痕跡,棧道或高或低,一會兒走在高高的圍牆之上,得以俯瞰整個崩密列的構造,一會兒又穿梭在雨林覆蓋的亂石堆里,好奇妙的感覺,就像是在探險 當地人說,下雨後的崩密列最美,石頭上的青苔呈現一片綠幽幽,好像讓沒有生命的石頭有了生機,整個古跡被濕潤的雨林罩著,充滿了神秘感
其實,崩密列暫時無法考察出具體建於哪個年代,只能估摸著是在11世紀末時期,這一點,更增添了一絲神秘氣息 沿著棧道爬上爬下,眼看著快走出來的時候沒有出口了,會看到一個黑黑的空間,左右環顧,並沒有發現禁止進入的牌子,好奇心驅使著我要走進去看看
幽黑的空間沒有一點光線,腳下雖然是較為平整的路,可以容納2個人併排走,但是看不見摸不著,走不快。趕緊從口袋里掏出手機開著燈光,高高的天花板,兩面是厚牆,探險一般地兩人扶持著走
走到前頭一絲光線了,好在是有出口,看來真的是特意讓人進來探險才沒有封住的,出口處是一堆碎石,手腳並用地爬上來,一旁有樹枝可以藉著支撐一下
真是太有意思了! 出來後,頓時覺得豁然開朗,又明亮了起來 崩密列的碎石是允許攀爬的,只要註意好腳下踩的是否不會鬆動。像我這麼好動的當然不會錯失這樣的機會,選擇好自己喜歡的位置,趕緊占位拍照! 沿著崩密列外圍走著走著就能走回入口處,本身對於東西南北的方向感很薄弱,吳哥的古跡又常常四方形,東面、西面長得差不多,走到一個出口會覺得這不就是我進來的地方嗎?
但仔細一看,好像又不是...
方向感不好的童鞋,建議記一下進來的標誌哈
已是中午過後,體力有些不支,天氣實在是炎熱,汗流浹背,衣服始終是濕濕的狀態, 東南亞 哪都好,就是熱起來太受罪。請heng先帶我們去吃飯。吃飯的地方有點像休息站,基本包車的游客都會被帶去那裡,隨便吃一些
晚些時候還要去看場湖上日落,趕緊吃好趕路來著 建造年代:11世紀末至12世紀初
塔門:東、南、西
看點:未被修複的廢墟之美、尋找最完整的娜迦像
門票:5美金(另付,不含在通票里) 古跡沉睡千年的樣子也許只能從崩密列看到,到處散落的大石塊,橫七豎八地躺在土路上,它們沒有被修複過,曾經倒下來是什麼模樣,如今呈現的就是什麼模樣。眼前的,除了震撼,真的想不到第二個詞
這個入口,就值得駐足好一會兒,我會去想,當年坍塌前會是什麼樣子,當“轟隆”一聲後,巨石翻滾而下,砸斷先倒下的石塊,層層疊疊地碾壓,塵土飛揚,但很快,一切又歸於平靜,不知沉睡多少年後,被人類所發現
我覺得,我們得感謝發現者和後來的人,謝謝他們保持原狀,沒有用科技去複原它 五頭娜迦,樹立在廢墟之前,屹立不倒,不得不說,稱它為神獸是有一定道理的,冥冥之中,就是有一股無窮大的神力 巨大的樹根無限蔓延,曾經一定也是小樹苗,與崩密列一同生長,古跡倒下, 大樹 年邁,最無聲的浪漫就是一起慢慢變老,成為彼此的依靠
那些塵封千年的秘密早已深埋樹底,從不向世人透露幾分,也許未知才是意義 倒塌無數的牆壁,也有保存尚好的建築,踏上棧道的左側就有這麼一座,這麼看來,好像是密封的,也沒有看見大門,窗戶很小,想必裡面一定很陰暗,不知古人拿它用來做什麼
好奇心真的是爆棚... 石頭倒下的太突然,一些還堅挺的城牆也受到擠壓,磚塊有明顯的錯位,中間的殿堂仍有坍塌的危險,許多地方被攔住,不讓靠近
只能步行在棧道上,這條棧道是04年在拍攝《虎兄虎弟》時修建的,應該是唯一的人工痕跡,棧道或高或低,一會兒走在高高的圍牆之上,得以俯瞰整個崩密列的構造,一會兒又穿梭在雨林覆蓋的亂石堆里,好奇妙的感覺,就像是在探險 當地人說,下雨後的崩密列最美,石頭上的青苔呈現一片綠幽幽,好像讓沒有生命的石頭有了生機,整個古跡被濕潤的雨林罩著,充滿了神秘感
其實,崩密列暫時無法考察出具體建於哪個年代,只能估摸著是在11世紀末時期,這一點,更增添了一絲神秘氣息 沿著棧道爬上爬下,眼看著快走出來的時候沒有出口了,會看到一個黑黑的空間,左右環顧,並沒有發現禁止進入的牌子,好奇心驅使著我要走進去看看
幽黑的空間沒有一點光線,腳下雖然是較為平整的路,可以容納2個人併排走,但是看不見摸不著,走不快。趕緊從口袋里掏出手機開著燈光,高高的天花板,兩面是厚牆,探險一般地兩人扶持著走
走到前頭一絲光線了,好在是有出口,看來真的是特意讓人進來探險才沒有封住的,出口處是一堆碎石,手腳並用地爬上來,一旁有樹枝可以藉著支撐一下
真是太有意思了! 出來後,頓時覺得豁然開朗,又明亮了起來 崩密列的碎石是允許攀爬的,只要註意好腳下踩的是否不會鬆動。像我這麼好動的當然不會錯失這樣的機會,選擇好自己喜歡的位置,趕緊占位拍照! 沿著崩密列外圍走著走著就能走回入口處,本身對於東西南北的方向感很薄弱,吳哥的古跡又常常四方形,東面、西面長得差不多,走到一個出口會覺得這不就是我進來的地方嗎?
但仔細一看,好像又不是...
方向感不好的童鞋,建議記一下進來的標誌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