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博物館:看文藝復興的雙雄對決



公元452年,匈奴人阿提亞率軍進攻 羅馬 ,西 羅馬 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逃亡,教皇利奧一世毅然前往談判, 主教說服了阿提亞,接受了以 和平 方式解決危機。天空上顯現出 聖彼得 和 聖保羅 ,他們手中持劍,正在嚇退入侵者。繪畫主題就為 羅馬 教廷歌功頌德。


這是1263年發生的神跡,一位來自波西尼亞的年輕神父(畫中間,穿條紋長袍),在經過 意大利 博爾 塞納的聖女克利斯蒂納聖堂時,主持一次彌撒。天主教認為麵餅和酒是基督的聖體和血,對於這一點年輕的神父心中一直懷疑,在彌撒時他掰開麵餅(聖體),竟然看見裡面有十字形的血跡, 他用聖餐布擦掉後,血跡再次出現。四周做彌撒的信眾,見證了神跡,極為驚奇。
這塊聖餐布被保存在教堂中,1506年 尤里 烏斯御駕親征攻打 佩魯賈 ,在這個教堂做彌撒,並展示過這張聖餐布,最後教皇打勝了這場戰鬥。教皇認為這張發生神跡聖餐布是他獲勝的原因。因而讓拉斐爾畫了這幅有紀念意義的畫。




由拉斐爾和他的學生朱利諾. 羅馬 諾於1514年完成,取材於《使徒行傳The Acts of the Apostles》十二章的內容, 聖彼得 被 以色列 希律王關在監獄里,天使前來解救。
左邊第一幅是手持火炬前來巡視的監獄長正在訓斥打瞌睡的監獄衛兵。
第二幅畫是 聖彼得 正在瞌睡中,天使悄然而至,喚醒了 聖彼得
第三幅畫天使攙著 聖彼得 的手走出監獄,衛兵尚在瞌睡中

壁畫講述的故事: 發生在公元847年 羅馬 的一起火災,畫面上,利昂四世從背景大殿的陽臺畫了一個十字祈福。因為教宗的降福,大火奇跡般地熄滅了。因為這幅畫,這間屋被稱為“火災室”。





繪畫內容:公元800年12月,利奧三世得到法蘭克國王查理的支持當選教皇,他的前任阿德里安一世是在東 羅馬 帝國和法蘭克王國之間保持中立,利奧三世上任後倒向法蘭克王國。利奧三世決定為法蘭克國王查理舉行加冕儀式。但前任教皇阿德里安一世的侄子指責教皇濫用職權。作為仲裁員的主教團宣佈他們不能對教皇作出裁定,利奧作出誓言後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做決定。

繪畫內容: 9世紀阿拉伯艦隊入侵 意大利 ,來到 羅馬 港口奧斯提亞(Ostia)。 那不勒斯 國王塞爾吉烏斯一世的兒子指揮基督教艦隊,集結在 羅馬 的港口奧斯提亞迎敵,教皇利奧四世親自前往祈禱,為艦隊做彌撒。
畫中遠處是雙方艦隊混戰的場面,近景是基督教艦隊獲勝,抓獲了阿拉伯人俘虜的情況。


君士坦丁室(Sala di Costantino)是拉斐爾畫室中最後完成的一間,完成於1517-1524年之間。牆壁上共有四副壁畫,描述了基督教的勝利和異教徒的失敗,這四副壁畫分別是:
十字架的幻覺(Visionof the Cross)
米爾維安大橋戰役(Battle of Constantine against Maxentiu)
君士坦丁的洗禮(Baptism of Constantine)
羅馬 的奉獻(Donation of Rome)
君士坦丁室是教皇的接待室,也是舉行官方儀式的地方。房間取名君士坦丁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大帝。 他在公元313年頒佈《 米蘭 敕令》(Edictum Mediolanense),承認在 羅馬 帝國範圍內基督教的合法性。
君士坦丁室由拉斐爾設計,但是拉斐爾僅僅完成了草稿,他留下的工作就由其學生們完成。
下圖:“十字的出現”(The Vision of the Cross),表現的是公元312年10月28日,君士坦丁大帝在 羅馬 附近的米爾維安大橋戰役中戰勝強敵的故事。據說當時天空中出現一道十字架形狀的火焰和一句拉丁文“你將克敵制勝”,因為在這場戰役中獲勝,君士坦丁大帝得以統治了 羅馬 帝國的西半部分,因為神跡的出現,他皈依了基督教,基督教從此擺脫了受壓迫的命運,擁有了合法地位,

故事發生在台伯河上的米爾維安大橋,交戰雙方為 羅馬 帝國的君士坦丁一世和馬克森提烏斯。開戰前君士坦丁夢到上帝允諾,只要他們把十字架塗在他們的盾牌上他們就會勝利。結果,果然驗證了君士坦丁的夢。
君士坦丁贏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讓君士坦丁決心皈依基督教。這成為天主教歷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事件。

內容: 在 羅馬 聖約翰 拉特 蘭大教堂的洗禮堂,第33任教皇西爾 維斯 特一世為君士坦丁大帝做洗禮。

內容:繪畫描述了一段不真實的歷史事件(教廷編造神話絕對一流!),畫中君士坦丁大帝跪著,向第33任教皇西爾 維斯 特一世獻上金鑄 羅馬 戰士塑像,象徵將西 羅馬 帝國土地統理權贈送給了教皇。這畫的寓意是為中世紀時期 羅馬 教廷獲得大量土地統治權找根據,意思是這些土地是當時的 羅馬 皇帝君士坦丁所贈與。

1520年拉斐爾走出 梵蒂岡 ,與他的情人,一位 羅馬 麵包店的女兒纏綿了一周後,回到教廷後開始發燒,在教廷醫生錯誤的採用放血治療後不久英年早逝

雖然《 雅典 學院》是拉斐爾最具影響力的巨作,但我個人更喜歡拉斐爾的聖母畫。拉斐爾作品中近一半是聖母畫,他的聖母畫,完全顛覆了過去中世紀畫中的那種消瘦、憔悴的聖母畫,重新塑造了一種甜美、端莊、優雅、安詳的聖母像。
拉斐爾在教廷畫壁畫期間,找了許多美女來作模特兒,傳言,當時 羅馬 城能找到的漂亮美女都被他找來作過模特。他就要從中找到最漂亮美女的創作元素。大概就是這樣的原因,拉斐爾的聖母畫得實在太美了,每一幅都不同凡響。以致以後 歐洲 流傳著一句贊美女人的話:“象拉斐爾的聖母一樣。”
下圖:《弗娜麗娜》(La Fornarina),這幅被認為是達 芬奇 《蒙娜麗莎》翻版的拉斐爾名畫,就是傳說中的拉斐爾的摯愛情人。
繪畫中,弗娜麗娜手臂上的臂環上面寫著拉斐爾的名字。原畫中還有一系列有關婚禮的飾物在暗示拉斐爾與弗娜麗娜的秘密婚戀。畫中弗娜麗娜右手置於左胸之前的動作,在傳統上表示愛的“堅貞”。畫中的背景圖案,那是象徵著愛情、生育力和忠誠的植物——香桃木和溫柏樹葉。原畫據說還有新娘在婚禮上才能佩戴的珍珠別針、結婚戒指等,但這些都在拉斐爾去世後被拉斐爾的學生給抹去,似乎是在掩蓋拉斐爾的這段秘密戀情。


他死後被安葬在 羅馬 萬神殿, 萬神殿是過去供奉 希腊 諸神的地方,以後成為了成為國王的陵墓,拉斐爾被安葬在這裡,可見 羅馬 人對拉斐爾的崇敬。

這是拉斐爾之墓。
他在世時,自然女神擔心會被他所征服;
而他死時,自然女神又害怕會跟著枯萎。
"Here lies that famous Raphael by whom Nature feared to be conquered while he lived, and when he was dying, feared herself to die."

對拉斐爾的死傳聞很多,一種說法就是說他與自己的情人過度縱欲。但這些大多都沒有什麼證據,不過,許多導游大概對這類事情更喜歡津津樂道。
看完拉斐爾畫室,再走過現代宗教繪畫展示廳, 梵蒂岡 博物館就結束了。最後的壓軸戲是西斯廷教堂。

下圖:現代宗教繪畫展示廳


米開朗基羅孤身隻影、不修邊幅、脾氣暴躁的畫瘋子形象, 邋裡邋遢、陰郁古怪、脾氣像個火藥桶甚至敢跟教皇頂嘴的米開朗基羅,與眼前這位彬彬有禮、隨和謙恭的年輕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