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心之所向,念念不忘——自駕墨爾本



走過這段堵車的路段就來到了 阿波羅灣 (Apollo Bay),這應該算整個 大洋路 中間的位置,如果分兩天 自駕 ,會在 阿波羅灣 住上一晚,如果只有一天的話,可以在這裡短暫休息一下,午餐是炸魚薯條,這個套餐分量實在有點大,單點的那份 希腊 沙拉 ,我持保留意見。


聽說如果有兩天的行程,住在 坎貝爾港 附近,看十二門徒岩的日出或日落都會是一個好的選擇,但是行程一旦定下來了,後面的酒店和機票都難以更改,匆匆走過還是有一點遺憾呢。
十二門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位於 坎貝爾港 國家公園內,是 大洋路 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天然形成,算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這個名字還是挺有趣的,岩石的數量從來就不是十二塊啊,最初是幾塊無從知曉,有據可查的是被命名為十二門徒的時候是九塊,現在僅存七塊,當然這是根據資料得來,我自己數大大小小都算上,好像又多了幾塊的樣子,只算大的好像又不夠。總之,這個名字是來源於耶穌的十二個使徒,有點宗教神秘色彩的名字,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觀賞吧。
照片拍得再好,也不及親眼所見的十分之一,親眼所見才能領略到自然所帶來的震撼。





倫敦 斷橋(London Bridge)其實之前是叫 倫敦 橋的,岩石突出海面與陸地相連,由於海浪的侵蝕形成雙拱形,但是在1990年的時候被海浪沖斷,與陸地脫離。據說斷裂的時候還有兩個人在上面,所幸當天就被直升機搭救了上來,而且也並沒有發生愛情故事。



到達 倫敦 斷橋已是傍晚,因為要及時趕到預定好的住宿地點,就不能沿著 大洋路 走到終點瓦南布爾了,直奔 漢密爾頓 。
漢密爾頓 曾被稱為世界羊毛之都,羊毛產量在 澳大利亞 位居前列。預訂的汽車旅館是Bandicoot Motor inn,距小鎮 漢密爾頓 中心大約兩三公里。Bandicoot的意思是袋狸,起名還真是有點隨意,旅館門口有一個巨大的雕像,剛看到時還嚇了一跳。

沿途一望無際的草原,成群的牛、羊、馬,在草地上悠閑地吃草,新鮮的草已被打包成捲,從來不見人影的牧場是什麼時候把這些事情都做完了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由內陸返回距離較短,大概下午一點左右就抵達了 墨爾本 市區。雖然有酒店的具體地址,但是在市區中行駛還是避免不了迷路,導航稍微滯後一點就會錯過轉彎的路口,再想返回原路就要多繞些路了。這次預訂的是 墨爾本 南十字火車站附近的港口旅行者之家酒店(Travellodge Hotel Melbourne Docklands)終於可以稱為酒店了,四星級的標準,看起來要比汽車旅館高大上了許多,各種設施也要方便一些,最主要的還是離市區較近,步行可達。check in之後放好行李,就馬上找HERTZ的 墨爾本 downtown店 還車 了。
其實預訂的 還車 時間是第二天的上午十點,考慮到在市區內停車比較麻煩,第二天的 還車 時間也較早,還是提前還了比較省事。 還車 的政策是滿油取還,再 還車 之前要找加油站加滿油,為了找加油站在市區轉了好幾公里,還慶幸幸虧沒有第二天早起 還車 。終於找到了HERTZ,店門實在太小了,十分容易錯過。


驗車過程很快,工作人員啟動了一下,看加滿油,外觀完好就開具了一份收據,第一段 自駕 之旅也算告一段落。當然將近一個月後發現擔保的信用卡有一筆20刀左右的扣款,應該是誤入了一次收費公路,其中15刀是服務費,還是發郵件詢問才收到了電子版的發票,澳洲的效率真的很慢,要時不時查詢一下信用卡有沒有莫名其妙被扣了款,當然這是後話。
還了車一身輕鬆,不用擔心不好停車,車莫名其妙會出現劃痕,也不用擔心一不小心就違章了。 墨爾本 市內之旅就算正式開始了。
離 還車 地點不遠處就是著名的 維多利亞 女王市場(Queen Victoria Market)也叫維媽市場。開始運營於1857年,為南半球最大規模的露天市場。周一周三是不營業的,還好我是周二下午趕在下班前趕到。


選擇臨近市中心的酒店的好處就在於不用考慮交通問題,步行就可抵達。當然對於 墨爾本 的交通系統我還是做了功課的,在 墨爾本 的第三天才派上用場,這個稍後介紹。
步行回酒店的途中經過了雅拉河(Yarra River)岸邊,河邊的景色也很不錯。





步行至河對岸,也算風光旖旎。




來幾張DFO內的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