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意大利3:翡冷翠並不冷
下麵這幅《克利奧帕 特拉 》,也就是民間俗稱的“ 埃及 艷後”。我們所熟悉的是她與偉大的凱撒,以及後來的 安東 尼之間的愛情;可是奎多·雷尼的這幅作品,描寫的卻是這位美人生命的最後一刻:她正在抓起一條劇毒的小蛇放到自己的胸口上。她那雙美麗的雙眼,絕望地仰視天空,是在思念著凱撒, 安東 尼,讓他們在天堂等她,還是在抱怨渥大維沒能成為第三個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 羅馬 偉人,導致她只能選擇撒手人寰? 普塞克與愛神丘比特是 希腊 神話中的一個著名愛情故事。普塞克是個白雪公主般的人間美女;維納斯嫉妒她的美麗,派兒子丘比特去懲罰她;不料沒出息的兒子反而愛上了她。於是,這神人之間的愛情經歷了種種磨難,最後當然以大團圓結束。
大多數藝術作品都試圖表現這段愛情的美好和力量。記得盧浮宮裡就有一幅著名的雕塑《被愛神喚醒的普塞克》,是 意大利 著名的雕塑家 安東 尼奧.卡諾瓦所作,表現了丘比特用吻喚醒了普塞克,類似英俊王子用親吻救活了中毒的白雪公主。
然而,彼得·泰內拉尼的雕塑《被拋棄的普塞克》卻另闢蹊徑,刻畫的是一個糾結的瞬間:愛人離去,被拋棄在人間的普塞克追悔莫及。丘比特因為真實身份不能暴露,便要求普塞克答應不看他的真面目。結果一天普塞克忍不住乘丘比特熟睡時掌燈偷看了一眼,發現愛人竟然如此英俊,激動興奮之餘燈油滑落,嚴重燙傷了丘比特的翅膀;丘比特發現愛人違背諾言,傷心離去。
在十六世紀中晚期,皮蒂宮是美第奇家族招待外國貴賓和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直到十六世紀末,整個家族才搬遷進來。如今這裡還儘量保持一些當年他們生活起居的環境,給我們一種強烈的代入感。雖然是個小小公國,卻也奢華不凡。 皮蒂宮是 佛羅倫薩 最雄偉精緻的建築之一,它的設計者布魯奈萊斯基是十五世紀佛羅倫撒乃至整個 意大利 最為著名的建築師,他還設計並建造了聖母百花大教堂。宮殿背後是毗鄰阿諾河的博博利山丘,山丘上的園林組成這座建築的後身屏障。 美第奇家族前後貢獻過兩位 法國 王后,而且都是在 法國 歷史上大大有名,長期干預朝政的政治人物。前面一位 凱瑟琳 ·美第奇是從美第奇宮走向 法國 ,而後面一位瑪麗·美第奇就是從皮蒂宮走出去的。
凱瑟琳 是在1533年加入 法國 王室,十四年後她的丈夫成為 法國 國王亨利二世,她成為王后。又過了十二年,丈夫過世, 凱瑟琳 成為王太后,先後輔佐三個兒子國王(佛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外國國王的起名好奇怪啊)!而接下來繼位的國王,波旁王朝的第一位王者亨利四世,則是她的女婿。 風雲際會,時來運轉,亨利四世獲得 法國 王位。幾年後,他與前一位美第奇家族的女性—— 凱瑟琳 ·美第奇的女兒離婚,卻迎娶了另一位美第奇家族的成員——瑪麗·德·美第奇,這便是美第奇家族的第二位 法國 王后。
十年後,亨利四世遇刺身亡,瑪麗便以攝政身份輔佐年輕的兒子路易十三。我們熟知的波旁王朝的那些路易X都是她的後代!
瑪麗的能力和運氣似乎都不如前一位美第奇王后。她偏愛小兒子,與路易十三關係不和,再加上站在國王一邊的首相、紅衣主教黎塞留,使得她在朝政中處於劣勢。先被安置到河對岸的 盧森堡 宮,後被流放到 盧瓦爾河谷 。與 凱瑟琳 相似,她也當了三十年的王太后,可她幾乎一直處於流亡狀態,直到近七十歲上鬱郁而終於異國他鄉。 從1547年 凱瑟琳 成為亨利二世的王后,到1642年瑪麗客死他鄉,這一百年的 法國 宮廷里,始終有著美第奇家族的影子!這是非常離奇的一段歷史。 美第奇宮:佛羅倫薩的興衰走出波 波里 花園,沿著皮蒂宮門前的圭恰迪尼大街筆直往北走。再次穿過韋奇奧橋,經過烏菲茨美術館,領主廣場,聖母百花大教堂,就來到了美第奇宮。看上去這條路很長,其實從皮蒂宮——美第奇家族的這個家走到那個家,也不過十五分鐘。
美第奇宮,坐落在拉爾加大街上,位於聖母百花大教堂與聖馬可修道院之間,距離這兩個教堂都很近,步行也只有五分鐘。這裡從十五世紀到十六世紀前期是美第奇家族的官邸。嚴格地說,此地不能稱“宮”,因為那時 佛羅倫薩 是 共和 國,美第奇家族的幾代首領,只在早期做過執政官(當時稱為“正義旗手”),其他大部分時候都在幕後操控,類似如今企業的實際控制人。即使死後落葬,也是按照傑出公民的身份,而不是王公貴族的身份。 從十五世紀初到十八世紀初,美第奇家族斷斷續續統治 佛羅倫薩 達三百年;期間前一半時間住在美第奇宮,後一半時間住在皮蒂宮,中間大概有二三十年暫住韋奇奧宮。
一個封建朝代,往往總是在初創和發展時期才有英雄,才有盛世;到了後期,雖然還在統治,可子孫不肖,已經百孔千瘡,即將分崩離析。所以,美第奇家的英雄,無論是國父科西莫,還是號稱“高貴的洛倫佐”,他們的豐功偉績,都是在十五世紀所書寫的;也就是說,他們都是從這個地方——美第奇宮,走出去的。 在進入現代社會之前,在 歐洲 主要是兩類勢力左右國家和地區的政局。一類是王公貴族,如英法各國的國王,各地的貴族領主;另一類是高級神職人員,如教皇及紅衣主教。可是,美第奇家族的崛起很另類,因為他們什麼都不是,只是商人,他們的主營業務是銀行。到了老科西莫的父親喬凡尼一輩,美第奇家的銀行已是 佛羅倫薩 的老大,同時還是 羅馬 教皇的開戶行,財大氣粗,雄踞一方。正是憑藉其“散財童子” 的競爭優勢, 佛羅倫薩 人民才願意讓這個家族來掌控權力,因為他們確實能造福於民。
美第奇家族最著名的兩位,一位是科西莫·美第奇,他實際統治 佛羅倫薩 達三十年(1434-64),把這座城市(這個 共和 國)帶進了輝煌,成為 意大利 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城邦;他死後被 佛羅倫薩 尊為“國父”。另一位是洛倫佐·美第奇(史稱“高貴的洛倫佐”),他是科西莫的孫子,他不僅繼續控制這座城市二十多年(1469-92),而且創造了巨大的藝術繁榮,把文藝復興推向鼎盛。這祖孫倆對 佛羅倫薩 乃至 歐洲 的貢獻是空前的;他們統治的六十年,對於 佛羅倫薩 來講,其歷史地位相當於清初的“康乾盛世”。 美第奇宮,不僅是權力的宮殿,也是藝術的殿堂。美第奇家族之所以能流芳百世,不僅因為他們對 佛羅倫薩 持續三百年的統治,更由於這個家族對藝術和科學發展的貢獻。沒有這個家族的首領們對藝術的喜好和傾力支持,文藝復興的蓓蕾能否開出如此燦爛的花朵,結出如此豐碩的果實,真就不好說了。
就在這座美第奇宮裡,就在“高貴的洛倫佐”時代,洛倫佐不僅深得市民擁戴,而且本人也才華橫溢,大力鼓勵和推動藝術創作,收藏了許多藝術精品。至少有三位最傑出的藝術家,是在美第奇宮裡度過了他們的早期成長階段。他們是:波提切利、達· 芬奇 和米開朗基羅。這些藝術家不僅是高貴的洛倫佐的親密朋友,而且就生活在他的家裡,一起吃飯,一起討論藝術。即使在今天,這種權力與藝術的親密關係也是令人難以想象的。 費 迪南 多二世,也是一位家族首領,獲得公爵封號。 凱瑟琳 ·德·美第奇是“高貴的洛倫佐”的孫女,14歲時嫁給了 法國 國王佛朗索瓦一世的兒子亨利。佛朗索瓦一世酷愛文藝復興時期的 意大利 藝術,正是他,修建了充滿文藝復興風格的 楓丹白露 宮;正是他,把晚年的達· 芬奇 像佛祖般地恭請到 法國 ;所以,他迎娶文藝復興的保護神——美第奇家族的女孩做兒媳,或許也有這層文化認同的因素。
在 佛羅倫薩 ,已經很難看到與 凱瑟琳 有關的遺跡;可是在 法國 卻能看到。一個是盧浮宮旁的杜勒里花園,另一個是 盧瓦爾河谷 的舍農索城堡。 在十六世紀上半期, 巴黎 還不是今天的時尚之都。雖然 法國 的王室貴族頭銜讓 歐洲 人羡慕,可是時尚的文化藝術卻來自於 意大利 ,尤其是 佛羅倫薩 和 威尼斯 。 凱瑟琳 嫁入 法國 王室,沒有帶來 法國 人期待的巨額財富,卻帶來了 佛羅倫薩 時尚的服裝、美食、香水、首飾,引領著 巴黎 的時尚潮流。緊挨著盧浮宮的那座杜勒里宮和杜勒里花園,就是在她主持下建造的。
不僅促進了 巴黎 的時尚文化,更重要的是,她還當了十二年的王后,並以王太后身份,“垂簾聽政”了三十年。 走出美第奇宮左拐,不遠處就是聖馬可廣場。
南北向的拉爾加大街,南端是聖母百花大教堂,北端就是聖馬可修道院和聖馬可廣場,而美第奇宮在大街的中央。
說到聖馬可廣場,人們首先想到的是 威尼斯 的盛況;聖馬可大教堂和聖馬可廣場是那裡的地標。 佛羅倫薩 的聖馬可,遠沒有 威尼斯 的氣勢和豪華;不過,這裡是美第奇家族最早贊助建立起來的宗教中心,有著七百多年曆史。
大多數藝術作品都試圖表現這段愛情的美好和力量。記得盧浮宮裡就有一幅著名的雕塑《被愛神喚醒的普塞克》,是 意大利 著名的雕塑家 安東 尼奧.卡諾瓦所作,表現了丘比特用吻喚醒了普塞克,類似英俊王子用親吻救活了中毒的白雪公主。
然而,彼得·泰內拉尼的雕塑《被拋棄的普塞克》卻另闢蹊徑,刻畫的是一個糾結的瞬間:愛人離去,被拋棄在人間的普塞克追悔莫及。丘比特因為真實身份不能暴露,便要求普塞克答應不看他的真面目。結果一天普塞克忍不住乘丘比特熟睡時掌燈偷看了一眼,發現愛人竟然如此英俊,激動興奮之餘燈油滑落,嚴重燙傷了丘比特的翅膀;丘比特發現愛人違背諾言,傷心離去。
在十六世紀中晚期,皮蒂宮是美第奇家族招待外國貴賓和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直到十六世紀末,整個家族才搬遷進來。如今這裡還儘量保持一些當年他們生活起居的環境,給我們一種強烈的代入感。雖然是個小小公國,卻也奢華不凡。 皮蒂宮是 佛羅倫薩 最雄偉精緻的建築之一,它的設計者布魯奈萊斯基是十五世紀佛羅倫撒乃至整個 意大利 最為著名的建築師,他還設計並建造了聖母百花大教堂。宮殿背後是毗鄰阿諾河的博博利山丘,山丘上的園林組成這座建築的後身屏障。 美第奇家族前後貢獻過兩位 法國 王后,而且都是在 法國 歷史上大大有名,長期干預朝政的政治人物。前面一位 凱瑟琳 ·美第奇是從美第奇宮走向 法國 ,而後面一位瑪麗·美第奇就是從皮蒂宮走出去的。
凱瑟琳 是在1533年加入 法國 王室,十四年後她的丈夫成為 法國 國王亨利二世,她成為王后。又過了十二年,丈夫過世, 凱瑟琳 成為王太后,先後輔佐三個兒子國王(佛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外國國王的起名好奇怪啊)!而接下來繼位的國王,波旁王朝的第一位王者亨利四世,則是她的女婿。 風雲際會,時來運轉,亨利四世獲得 法國 王位。幾年後,他與前一位美第奇家族的女性—— 凱瑟琳 ·美第奇的女兒離婚,卻迎娶了另一位美第奇家族的成員——瑪麗·德·美第奇,這便是美第奇家族的第二位 法國 王后。
十年後,亨利四世遇刺身亡,瑪麗便以攝政身份輔佐年輕的兒子路易十三。我們熟知的波旁王朝的那些路易X都是她的後代!
瑪麗的能力和運氣似乎都不如前一位美第奇王后。她偏愛小兒子,與路易十三關係不和,再加上站在國王一邊的首相、紅衣主教黎塞留,使得她在朝政中處於劣勢。先被安置到河對岸的 盧森堡 宮,後被流放到 盧瓦爾河谷 。與 凱瑟琳 相似,她也當了三十年的王太后,可她幾乎一直處於流亡狀態,直到近七十歲上鬱郁而終於異國他鄉。 從1547年 凱瑟琳 成為亨利二世的王后,到1642年瑪麗客死他鄉,這一百年的 法國 宮廷里,始終有著美第奇家族的影子!這是非常離奇的一段歷史。 美第奇宮:佛羅倫薩的興衰走出波 波里 花園,沿著皮蒂宮門前的圭恰迪尼大街筆直往北走。再次穿過韋奇奧橋,經過烏菲茨美術館,領主廣場,聖母百花大教堂,就來到了美第奇宮。看上去這條路很長,其實從皮蒂宮——美第奇家族的這個家走到那個家,也不過十五分鐘。
美第奇宮,坐落在拉爾加大街上,位於聖母百花大教堂與聖馬可修道院之間,距離這兩個教堂都很近,步行也只有五分鐘。這裡從十五世紀到十六世紀前期是美第奇家族的官邸。嚴格地說,此地不能稱“宮”,因為那時 佛羅倫薩 是 共和 國,美第奇家族的幾代首領,只在早期做過執政官(當時稱為“正義旗手”),其他大部分時候都在幕後操控,類似如今企業的實際控制人。即使死後落葬,也是按照傑出公民的身份,而不是王公貴族的身份。 從十五世紀初到十八世紀初,美第奇家族斷斷續續統治 佛羅倫薩 達三百年;期間前一半時間住在美第奇宮,後一半時間住在皮蒂宮,中間大概有二三十年暫住韋奇奧宮。
一個封建朝代,往往總是在初創和發展時期才有英雄,才有盛世;到了後期,雖然還在統治,可子孫不肖,已經百孔千瘡,即將分崩離析。所以,美第奇家的英雄,無論是國父科西莫,還是號稱“高貴的洛倫佐”,他們的豐功偉績,都是在十五世紀所書寫的;也就是說,他們都是從這個地方——美第奇宮,走出去的。 在進入現代社會之前,在 歐洲 主要是兩類勢力左右國家和地區的政局。一類是王公貴族,如英法各國的國王,各地的貴族領主;另一類是高級神職人員,如教皇及紅衣主教。可是,美第奇家族的崛起很另類,因為他們什麼都不是,只是商人,他們的主營業務是銀行。到了老科西莫的父親喬凡尼一輩,美第奇家的銀行已是 佛羅倫薩 的老大,同時還是 羅馬 教皇的開戶行,財大氣粗,雄踞一方。正是憑藉其“散財童子” 的競爭優勢, 佛羅倫薩 人民才願意讓這個家族來掌控權力,因為他們確實能造福於民。
美第奇家族最著名的兩位,一位是科西莫·美第奇,他實際統治 佛羅倫薩 達三十年(1434-64),把這座城市(這個 共和 國)帶進了輝煌,成為 意大利 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城邦;他死後被 佛羅倫薩 尊為“國父”。另一位是洛倫佐·美第奇(史稱“高貴的洛倫佐”),他是科西莫的孫子,他不僅繼續控制這座城市二十多年(1469-92),而且創造了巨大的藝術繁榮,把文藝復興推向鼎盛。這祖孫倆對 佛羅倫薩 乃至 歐洲 的貢獻是空前的;他們統治的六十年,對於 佛羅倫薩 來講,其歷史地位相當於清初的“康乾盛世”。 美第奇宮,不僅是權力的宮殿,也是藝術的殿堂。美第奇家族之所以能流芳百世,不僅因為他們對 佛羅倫薩 持續三百年的統治,更由於這個家族對藝術和科學發展的貢獻。沒有這個家族的首領們對藝術的喜好和傾力支持,文藝復興的蓓蕾能否開出如此燦爛的花朵,結出如此豐碩的果實,真就不好說了。
就在這座美第奇宮裡,就在“高貴的洛倫佐”時代,洛倫佐不僅深得市民擁戴,而且本人也才華橫溢,大力鼓勵和推動藝術創作,收藏了許多藝術精品。至少有三位最傑出的藝術家,是在美第奇宮裡度過了他們的早期成長階段。他們是:波提切利、達· 芬奇 和米開朗基羅。這些藝術家不僅是高貴的洛倫佐的親密朋友,而且就生活在他的家裡,一起吃飯,一起討論藝術。即使在今天,這種權力與藝術的親密關係也是令人難以想象的。 費 迪南 多二世,也是一位家族首領,獲得公爵封號。 凱瑟琳 ·德·美第奇是“高貴的洛倫佐”的孫女,14歲時嫁給了 法國 國王佛朗索瓦一世的兒子亨利。佛朗索瓦一世酷愛文藝復興時期的 意大利 藝術,正是他,修建了充滿文藝復興風格的 楓丹白露 宮;正是他,把晚年的達· 芬奇 像佛祖般地恭請到 法國 ;所以,他迎娶文藝復興的保護神——美第奇家族的女孩做兒媳,或許也有這層文化認同的因素。
在 佛羅倫薩 ,已經很難看到與 凱瑟琳 有關的遺跡;可是在 法國 卻能看到。一個是盧浮宮旁的杜勒里花園,另一個是 盧瓦爾河谷 的舍農索城堡。 在十六世紀上半期, 巴黎 還不是今天的時尚之都。雖然 法國 的王室貴族頭銜讓 歐洲 人羡慕,可是時尚的文化藝術卻來自於 意大利 ,尤其是 佛羅倫薩 和 威尼斯 。 凱瑟琳 嫁入 法國 王室,沒有帶來 法國 人期待的巨額財富,卻帶來了 佛羅倫薩 時尚的服裝、美食、香水、首飾,引領著 巴黎 的時尚潮流。緊挨著盧浮宮的那座杜勒里宮和杜勒里花園,就是在她主持下建造的。
不僅促進了 巴黎 的時尚文化,更重要的是,她還當了十二年的王后,並以王太后身份,“垂簾聽政”了三十年。 走出美第奇宮左拐,不遠處就是聖馬可廣場。
南北向的拉爾加大街,南端是聖母百花大教堂,北端就是聖馬可修道院和聖馬可廣場,而美第奇宮在大街的中央。
說到聖馬可廣場,人們首先想到的是 威尼斯 的盛況;聖馬可大教堂和聖馬可廣場是那裡的地標。 佛羅倫薩 的聖馬可,遠沒有 威尼斯 的氣勢和豪華;不過,這裡是美第奇家族最早贊助建立起來的宗教中心,有著七百多年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