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環島吧!十四天臺灣單車環島之旅



蘇花公路不光險,中間三個大坡對體能也有一定的要求,下麵這張圖是路過一個小溪谷拍的,可以看出左右兩邊公路的高度差。
一路上不時有車搖下車窗給我們加油,很暖心,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動力。還有個姑娘問我要不要補給,有茶葉蛋呦~ 我很納悶難道 臺灣 朋友爬坡都靠茶葉蛋??

女主人Erica是個很隨和的女生,一身Muji風打扮,相處起來讓人感覺很舒服,早餐也做得很棒。







一直待到中午才離開芭蕉院子,去 羅東 林業文化園區轉了轉,這裡原來是太 平山 林場貯存和加工木材的地方。和 花蓮 糖廠一樣後來也改造成了文化園區,裡面也保留了以前的日式建築。



從林業文化園區出來雨開始大起來,還好我們今天只要騎到跟 羅東 挨著的 宜蘭 。
晚上住在紙活兒,這是一家以剪紙為主題的民宿,房間里有很多女主人英仔的作品。也給客人準備了紙和剪刀,愛動手的我自然不會放過,於是我的第一幅剪紙作品就在這裡誕生了!
紙活兒在一棟居民樓的頂樓,這是我們住的唯一一家在樓房裡的民宿,把我們的車弄上來還費了不少功夫。有一個上下鋪,對於我們正合適。很喜歡那面滿是窗子的牆,這些窗子都是從老房子上拆下來的。





沿著台2線一路來到 臺灣 最東邊的三貂角,雨越下越大,大到需要不停用手抹去臉上的雨水才能看清前路,正宗的手動雨刮。身上還能有雨衣擋著點,鞋已經是完全濕透,都能倒出水來了。但是老天不會看到有兩個辛苦的騎行者就不下雨了,咬緊牙關看清前路繼續前行吧。
到了牡丹有兩條岔路去 九份 ,我們選了左邊那條,不過 九份 在山上,不管選哪條路都要爬坡。雖然沒有壽卡爬坡那麼長,但是坡度很陡,而且還下著雨,感覺難度不比壽卡低。
我們在 九份 住在基山街247號,是名字也是地址,是我們這趟環島之旅最後一家也是最有人情味的民宿。主人是一對很親切的夫婦,女主人靈素很熱心也很能聊,男主人阿治話少一些但正好和老婆很搭。看他們一起說話做事真的有一種溫馨的感覺。
他們會自己烤麵包給客人吃,我和孫暢自告奮勇來幫(tian)忙(luan),繼剪紙之後我的烘焙處女作也誕生了!



通常他們只是烤麵包,但是今晚阿治又加映一場戚風蛋糕,好開心




吃完蛋糕主人帶我們去夜游 九份 。 九份 建在山上,房子錯落有致, 九份 老街大概是全 臺灣 落差最大的老街了,彎彎曲曲的更像一條天梯。老街上游人如織,挺商業化的一個景點了。




夜游回來大家坐一起聊天。夫婦兩人原來在 臺北 生活,靈素當時在百貨公司當專櫃小姐,後來想換一種生活方式,就和阿治來到 九份 買下這個老房子開民宿。據靈素講這個老房子已經有100年曆史了,當時買下來的時候基本處於廢棄狀態,鄰居都很不理解,翻修房子也費了不少功夫。
等到民宿開張,因為他們不打廣告,一開始很少有人知道,也是挺艱辛,所以他們珍視每一個客人。好在阿治還同時做著二手書生意,不至於沒飯吃。後來民宿生意漸漸好了起來,但是兩人對客人的態度沒有變,這點我們也體會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