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許之地的傳說與現實】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9日自駕游(海量美圖&乾貨)



古城內的構造就像人體,錯綜複雜的街巷就是密佈的血管,不看導航很容易迷路,哭牆,圓頂清真寺,聖墓教堂,東正大教堂等聖地就像器官,由各個血管所連接,千年來維繫這古城的生命。





世界的確很大,生活真的很小。








從獅門出發,一路向西,右手邊的一個不起眼的入口,裡面便是苦路的頭兩站。
★第一站★
進門右手邊便是苦路的第一站,據說是本丟·彼拉多譴責耶穌的地方。入口並不總是開放,很幸運的是我們來的時候它開著。


★第二站★
進入後左轉,便是方濟會譴責教堂Franciscan Church of the Condemnation。傳說耶穌就是在這裡背上了十字架。



繼續往下坡走,在AL-Wad st 左轉,就來到了 亞美尼亞 天主教堂救濟院Armenian Catholic Patriarchate Hospice。大門的左邊,便是苦路的第三站,門口用 羅馬 數字標記著。據說這裡是耶穌第一次跌倒的地方。



★第四站★
緊挨著第三站,在 亞美尼亞 天主教堂的入口處。據說在這個地方耶穌在圍觀人群中看到了他的母親 瑪利亞 。



★第五站★
沿著AL-Wad st一路向南來到哭牆,十字架苦路在此中斷而後向西,角落裡便是第五站。據說這裡是 羅馬 人命令古利奈人西蒙幫助耶穌背負十字架的地方。

★第六站★
沿著這條路向前,左手邊的一扇棕色大門標志著這是第6站,據說在這裡維羅妮卡用布為耶穌擦臉。

★第七站★
到了熱鬧的Souq Khan al-Zeit St, 耶穌第二次跌倒的地方,這裡有座小禮拜堂,集市的圍牆上有標誌。1世紀,這裡應該是城市的邊緣,而此處的大門可以通往鄉下,支持這個說法的事實是聖墓教堂是耶穌受難、下葬和複活的真正地點。

★第八站★
繼續走,左側的石頭和拉丁式十字標記著,據說是在這裡,耶穌告訴一些婦女要為他們自己和孩子哭泣,而不是為他哭泣。
★第九站★
科普特教堂Coptic church大門的一個立柱上,標記這裡是耶穌第三次跌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