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ing for a colorful paradise【圓夢西北 找尋我的詩和遠方】
↑莫高窟 其中一個洞窟的門口,洞窟內是不允許拍照的! ↑莫高窟 離開莫高窟時,抬頭髮現這裡有很多葡萄~~ 之後我們去了達記,下午五點多才出發去鳴沙山月牙泉,即使處於高溫的氣候之下,也難料天氣突變,到達景區門口就察覺到沙漠的日落肯定看不成了,果真如此。 ↑鳴沙山 鳴沙山月牙泉景區門口 ↑鳴沙山 來一張標準游客照~ ↑鳴沙山 下午6點左右,天還是那麼亮~ ↑月牙泉 第一次見大沙漠,我以為自己會很興奮,結果可能是被天氣稍稍影響了心情,內心倒也沒有來前那種期盼特別強烈的情緒在裡頭。但當我看見月牙泉的時候,完全被眼前的神奇之景震撼住,繞著月牙泉走了一圈,每個角落都沒有錯過,離開時還念念不舍。
鳴沙山和月牙泉同屬在一個風景名勝區,它們的名字都有著特別的意義。在一些大沙漠或沙丘中,由於各種氣候和地理因素的影響,造成以石英為主的細沙粒,因風吹震動,沙滑落或相互運動,發生嗡嗡響聲的地方稱為鳴沙地;這些沙丘堆成山狀,便被稱為鳴沙山;而月牙泉的名字也很容易理解,泉形逼肖月牙,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它自漢朝起即為“ 敦煌 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澈”。泉內生長有草類、藻類等植物,還有茂密的蘆葦,四周被流沙環抱,雖遇強風而泉不為沙所掩蓋。甚至相傳道泉內生長有鐵背魚、七星草,專醫疑難雜症,食之可長生不老,故又有“藥泉”之稱,這又增添了幾分神秘。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應該是對它們更好不過的贊譽,或許這也是讓我如此震撼的原因所在吧。 ↑月牙泉 沙海明珠——月牙泉 傳奇歸傳奇,據說月牙泉里的水早已是人工水了。我們聽王師傅的兒媳說,以前月牙泉周圍都不設欄桿的,還能泡個腳或戲水,而現在月牙泉的狀況變得越來越嚴峻,水位下降、鳴沙山的移動對其造成的威脅等情況都不盡樂觀。為此, 敦煌 市也採取了相應的治理措施,推行了禁止開荒、打井、移民的“三禁”政策,通過“節水”、“補水”、“引水”等多種方式來解救月牙泉,作為游客的我們也應該註重對月牙泉的保護,不然這傳奇景觀就難以觀賞了。 ↑鳴沙山 老媽幫拍得過曝了... ↑月牙泉 一棵神奇的月泉古柳 ↑月牙泉 ↑月牙泉 亭台樓榭周圍的一些植物 ↑鳴沙山 駱駝騎行隊伍~ ↑鳴沙山 鳴沙山的溫度特別高,一般下午五六點去最佳,個人建議先進泉後玩沙,因為天黑了,月牙泉那邊黑漆漆一片什麼也看不了,就比較遺憾。如果想要在沙漠上滑沙,騎駱駝或者玩滑翔機等娛樂項目,就四點去比較適合,因為這些娛樂項目基本上都要排隊,特別是坐滑翔機!
鳴沙山的沙丘看似不高,但爬起來挺艱難的,去前務必提前準備多些水。那裡的沙子非常細膩,如果怕弄到沙子的話,可以租防沙鞋套,其實光著腳丫挺好的,感受一下鳴沙山的沙子按摩,個人覺得超級舒服喔!
來到 敦煌 ,不只是在鳴沙山月牙泉,其他景區也同樣,做好防曬補水的措施,氣候比較乾燥,去前看攻略時還看到有游客說在那流鼻血了。同時,防沙也很重要,碰巧天氣不好,遇上揚沙天氣,風沙大,讓你無法正面行走,也許還會弄得帽子直接被風沙吹到另一個沙山頭。
↑鳴沙山 ↑鳴沙山 少不了的沙漠娛樂項目 ↑鳴沙山 ↑鳴沙山 滑翔機~ ↑鳴沙山 坐滑翔機拍鳴山沙月牙泉整片景區...飛行速度比較快,拍得很渣,勿噴~~ ↑鳴沙山 ↑鳴沙山 ↑鳴沙山 ↑鳴沙山 晚上將近九點了,還沒有天黑,可見 敦煌 這邊的 日照 時間是有多長! ↑鳴沙山 再見了~鳴沙山月牙泉 ↑敦煌 ↑敦煌 去 敦煌 夜市兜了一圈便回客棧休息了,累了一天!第二天啟程去 敦煌 西線的景點了~ \-------------------------------------------------------------------------------------------------------------------------------- 出發 敦煌 西線咯~第一站也是最遠的一站,雅丹魔鬼城!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位於 敦煌 市境內,地處 新疆 、 甘肅 交界處,距 敦煌 市區約180公里,其實不算遠,但去的路很難走,雖然不影響參觀,不過多處路段進行修整,走的變道時間上延長了,來回耗時上達8到10個小時不等。自駕的話更要清楚瞭解路況,因為去時發現有翻車的情況,切勿毫無準備上陣,畢竟出門在外,安全第一。
敦煌 西線整條路線沿途都特別荒涼,那邊都是以獨特的大漠風光、形態各異的地質奇觀為主,而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地貌,“雅丹”這個詞,是地地道道的 新疆 “鄉土貨”,在維吾爾語中原意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實際上就是對雅丹地貌很形象的描述。19世紀末至此20世紀初, 瑞典 人斯文赫定和 英國 人斯坦因,赴 羅布泊 地區考察,在撰文中採用了這個詞彙。於是,“雅丹”一詞就成了世界上地理學和考古學的通用術語,即隆起的土堆,專指乾燥地區的一種特殊地貌,這就是它的名稱由來。
由於岩層產狀水平,垂直節理髮育,較鬆軟岩層在大自然疾風暴雨的漫長風化中,導致了各種雅丹風蝕地貌的形成。園內有各種各樣造型各異的風蝕谷、風蝕殘丘、風蝕柱、風蝕蘑菇、風蝕窪地、風棱石等。它們的形成和發育都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據說強勁的風如刀刻斧鑿般地把土崗雕成一些似人非人、似禽非禽的造型,“石人”、“石佛”、“石蘑菇”、“孔雀”、“寶塔”、“ 蒙古 包”等,千姿百態,維妙維肖,無奇不有。夜幕降臨之後,強勁地風發出恐怖的嘯叫,猶如千萬隻野獸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魔鬼城”也因此而得名。說實話,我更喜歡稱它為雅丹魔鬼城,雖然只是俗稱,但聽上去更傳奇與神秘。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雅丹魔鬼城的門票比較貴,它貴就貴在觀光車票的費用。來到景區首先就是購買門票,然後統一乘坐大巴車(觀光車)進入 敦煌 雅丹魔鬼城景區里,沿途大概停靠4個景點,其中第4個景點處停靠的時間最長,有條件而且有興趣的話可以在那另外花錢租景區的越野車進入景區腹地,個人覺得沒有必要。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只能遠距離觀賞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孔雀開屏?!
鳴沙山和月牙泉同屬在一個風景名勝區,它們的名字都有著特別的意義。在一些大沙漠或沙丘中,由於各種氣候和地理因素的影響,造成以石英為主的細沙粒,因風吹震動,沙滑落或相互運動,發生嗡嗡響聲的地方稱為鳴沙地;這些沙丘堆成山狀,便被稱為鳴沙山;而月牙泉的名字也很容易理解,泉形逼肖月牙,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它自漢朝起即為“ 敦煌 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澈”。泉內生長有草類、藻類等植物,還有茂密的蘆葦,四周被流沙環抱,雖遇強風而泉不為沙所掩蓋。甚至相傳道泉內生長有鐵背魚、七星草,專醫疑難雜症,食之可長生不老,故又有“藥泉”之稱,這又增添了幾分神秘。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應該是對它們更好不過的贊譽,或許這也是讓我如此震撼的原因所在吧。 ↑月牙泉 沙海明珠——月牙泉 傳奇歸傳奇,據說月牙泉里的水早已是人工水了。我們聽王師傅的兒媳說,以前月牙泉周圍都不設欄桿的,還能泡個腳或戲水,而現在月牙泉的狀況變得越來越嚴峻,水位下降、鳴沙山的移動對其造成的威脅等情況都不盡樂觀。為此, 敦煌 市也採取了相應的治理措施,推行了禁止開荒、打井、移民的“三禁”政策,通過“節水”、“補水”、“引水”等多種方式來解救月牙泉,作為游客的我們也應該註重對月牙泉的保護,不然這傳奇景觀就難以觀賞了。 ↑鳴沙山 老媽幫拍得過曝了... ↑月牙泉 一棵神奇的月泉古柳 ↑月牙泉 ↑月牙泉 亭台樓榭周圍的一些植物 ↑鳴沙山 駱駝騎行隊伍~ ↑鳴沙山 鳴沙山的溫度特別高,一般下午五六點去最佳,個人建議先進泉後玩沙,因為天黑了,月牙泉那邊黑漆漆一片什麼也看不了,就比較遺憾。如果想要在沙漠上滑沙,騎駱駝或者玩滑翔機等娛樂項目,就四點去比較適合,因為這些娛樂項目基本上都要排隊,特別是坐滑翔機!
鳴沙山的沙丘看似不高,但爬起來挺艱難的,去前務必提前準備多些水。那裡的沙子非常細膩,如果怕弄到沙子的話,可以租防沙鞋套,其實光著腳丫挺好的,感受一下鳴沙山的沙子按摩,個人覺得超級舒服喔!
來到 敦煌 ,不只是在鳴沙山月牙泉,其他景區也同樣,做好防曬補水的措施,氣候比較乾燥,去前看攻略時還看到有游客說在那流鼻血了。同時,防沙也很重要,碰巧天氣不好,遇上揚沙天氣,風沙大,讓你無法正面行走,也許還會弄得帽子直接被風沙吹到另一個沙山頭。
↑鳴沙山 ↑鳴沙山 少不了的沙漠娛樂項目 ↑鳴沙山 ↑鳴沙山 滑翔機~ ↑鳴沙山 坐滑翔機拍鳴山沙月牙泉整片景區...飛行速度比較快,拍得很渣,勿噴~~ ↑鳴沙山 ↑鳴沙山 ↑鳴沙山 ↑鳴沙山 晚上將近九點了,還沒有天黑,可見 敦煌 這邊的 日照 時間是有多長! ↑鳴沙山 再見了~鳴沙山月牙泉 ↑敦煌 ↑敦煌 去 敦煌 夜市兜了一圈便回客棧休息了,累了一天!第二天啟程去 敦煌 西線的景點了~ \-------------------------------------------------------------------------------------------------------------------------------- 出發 敦煌 西線咯~第一站也是最遠的一站,雅丹魔鬼城!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位於 敦煌 市境內,地處 新疆 、 甘肅 交界處,距 敦煌 市區約180公里,其實不算遠,但去的路很難走,雖然不影響參觀,不過多處路段進行修整,走的變道時間上延長了,來回耗時上達8到10個小時不等。自駕的話更要清楚瞭解路況,因為去時發現有翻車的情況,切勿毫無準備上陣,畢竟出門在外,安全第一。
敦煌 西線整條路線沿途都特別荒涼,那邊都是以獨特的大漠風光、形態各異的地質奇觀為主,而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地貌,“雅丹”這個詞,是地地道道的 新疆 “鄉土貨”,在維吾爾語中原意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實際上就是對雅丹地貌很形象的描述。19世紀末至此20世紀初, 瑞典 人斯文赫定和 英國 人斯坦因,赴 羅布泊 地區考察,在撰文中採用了這個詞彙。於是,“雅丹”一詞就成了世界上地理學和考古學的通用術語,即隆起的土堆,專指乾燥地區的一種特殊地貌,這就是它的名稱由來。
由於岩層產狀水平,垂直節理髮育,較鬆軟岩層在大自然疾風暴雨的漫長風化中,導致了各種雅丹風蝕地貌的形成。園內有各種各樣造型各異的風蝕谷、風蝕殘丘、風蝕柱、風蝕蘑菇、風蝕窪地、風棱石等。它們的形成和發育都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據說強勁的風如刀刻斧鑿般地把土崗雕成一些似人非人、似禽非禽的造型,“石人”、“石佛”、“石蘑菇”、“孔雀”、“寶塔”、“ 蒙古 包”等,千姿百態,維妙維肖,無奇不有。夜幕降臨之後,強勁地風發出恐怖的嘯叫,猶如千萬隻野獸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魔鬼城”也因此而得名。說實話,我更喜歡稱它為雅丹魔鬼城,雖然只是俗稱,但聽上去更傳奇與神秘。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雅丹魔鬼城的門票比較貴,它貴就貴在觀光車票的費用。來到景區首先就是購買門票,然後統一乘坐大巴車(觀光車)進入 敦煌 雅丹魔鬼城景區里,沿途大概停靠4個景點,其中第4個景點處停靠的時間最長,有條件而且有興趣的話可以在那另外花錢租景區的越野車進入景區腹地,個人覺得沒有必要。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只能遠距離觀賞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孔雀開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