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香港旅行故事
我與香港的第一次相見。 ↑中環 ↑中環 ↑星巴克 ↑蓮香樓 ↑蘭芳園茶餐廳 ↑田園書屋 ↑半山扶梯 不同於以往對陌生城市的“探索”, 香港 之行對我和璐璐來說,更像是一種驗證和找尋。驗證這座城市拔地而起的樓宇、暴力與溫情共存的街頭是否符合想象,尋找這座城市在電影鏡頭中讓我們倆迷戀已久的“張叔平美學”。
沒有瘋狂購物和旅行寫真,只帶足了好奇與耐心走街串巷。 香港 太小太擠,適合“誤打誤撞式”旅行, 香港 太大太豐富,豪門恩怨、八卦傳奇與市井小民的俗世浪漫穿插上演;不論住宅還是商業區,高瘦樓宇密集到刷新三觀——整座城市遠遠望去,仿 佛山 海之間插著一萬把利劍,當我走在路上,試圖抬頭望見身旁建築的最高層,卻張大嘴巴差點兒仰翻在地。
害怕這裡人物、建築和事務的恐怖堆砌,卻也更欣賞它的成熟運作和有條不紊,空間佈局和節奏秩序交疊出了一股魔幻氣質,渾然天成的獨特街景讓 香港 成了科幻電影的最佳取景地之一。
於是,對於這座城市的最終印象,不必苦苦思索,大腦中順理成章地出現了一個詞——“ 香港 摺疊。” Vol.1中環,繁華與繁華的另一面從 澳門 出發的船上,我收到了在 香港 生活兩年多好友的短信——“今晚是Friday Night,你們一定要來蘭桂坊。”
於是三人會師之後,我們眼中的 香港 ,就從蘭桂坊一家隱秘並有 夏威夷 範兒的酒吧開始。
好友郡郡的出現,極大提升了這次旅行的質量,我們對此感激不盡。她自詡為專業地陪人員,我們稱她是 北京 / 青島 駐港招待處主任,她興緻勃勃地向我講述這座城市裡我想知道的一切,一晚上輾轉了好幾站,我們只聽得意猶未盡。 ↑蘭桂坊 ▲三人會師。
她指著街上密集熱鬧的酒吧,告訴我們她如何花了半年多時間才慢慢熟悉中環的構造,以及屬於這條街的“happy hour”文化—— 每天下午5-7點,白領精英們們會集中於這條街上,跟同事朋友喝酒談天吐苦水,九點以後,年輕愛玩的夜店咖們以及回家換裝重新歸來的白領們才正式開始了“party time”。
看著眼前分不清國籍的“酒鬼”,我第一次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多元,這裡什麼都有,就像一個大超市,語言仿佛一類商品,擺滿了貨架,而你儘管選擇最方便的那一種。至於在這條街上,顯然英文最好用。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 ▲ 站在IFC窗前向外看去。
離開蘭桂坊,從中銀大廈、IFC、立法會大樓,一直到天星碼頭,郡郡一棟建築一棟建築向我們講述它的“正史”和“野史”,以及建築背後超級富豪們的“迷信”游戲。繪聲繪色精彩至極,我佩服她的口才和博學,郡郡總是很謙虛,“你們是我最近接待的第三撥了,熟練的很呢。”
在中環,樓宇之間全部由天橋聯結,從一棟建築到另一建築全部在空中完成輾轉交換,既方便上班族的交通出勤,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避雨,而樓底建築通常有突出的屋檐,因此很多 香港 人即便雨天出門也可以不用帶傘;工作間歇,從辦公室到樓下商場買一件打折衣服簡直比去超市買菜還要方便。 ↑中環 ↑中環 當回到地面上,中環是另外一幅人生百態。 ↑中環 ↑中環 ↑中環 禮拜天的中環街頭會聚集幾百上千的菲傭,唱歌跳舞或者乾脆坐著聊天,開始不知情的我和璐璐還以為趕上了什麼了不得的集會游行。 香港 的法律規定,禮拜天是菲傭的休息日,不能工作也不可以在雇主家逗留。於是就有了我們看到的情景。
夜晚的天星碼頭,是街頭藝人的舞臺——玩花式雜耍的籃球少年,模仿國外藝人、自彈自唱的歌手、激情滿懷的舞蹈團,以及雜技和魔術表演,每場表演周圍都圍滿觀眾。聽說碼頭上經常張貼各種不同政見的標語,原本還想一探究竟,但藝人的演出每次都能 成功 拽走我們的註意力。 ▲ 籃球少年和背景板上的餘文樂,不知道究竟哪個更帥一些。
中環狹窄的陡坡上似乎每時每刻都人流如織,除了眼前步履匆匆的白領精英,我同樣也記得尖沙咀地鐵站前的兩位黑人兄弟,每天都像左右護法一樣睡在地鐵口,麻木或者習慣了,全然不顧行人的目光。
然而熙熙攘攘中,這裡也不缺少有意思的小細節。 ↑中環 ▲ 對於第一次到 香港 的游客,在 香港 複雜的街道中,這句“look right / left” 簡直貼心。 ↑中環 ▲ 與中環的“快節奏“形成有趣對應的,除了天星小輪,還有叮叮車這種緩慢又古老的交通工具。而對我們而言,叮叮車的魅力在於,坐在“四面透風“的寬敞二層,可以更自在討論趣事和沿途風景。 ↑中環 ↑天星碼頭 ▲站在天星碼頭看向對岸。曾在別人的文章里讀過一段港人自白, “從 九龍 望向 香港 ,極目儘是權力與財富的象徵,此刻,天星於我,是繁華的都市裡,僅有的帶點溫度的建築。”
第二天與郡郡分別前,她邀請我們去家中小坐,順道感受一下 香港 白領的居住環境。她們家所在的西營盤屬於西環地段,是一片非常密集繁華的住宅區。站在客廳,推開窗戶,眼前的住宅樓密不透風,又高又瘦,看上去簡直搖搖晃晃。 ↑序言書室 即便如此,郡郡仍然不斷感慨 香港 的高效與便利,“從我離開家門,到坐進辦公室,整個過程只要二十幾分鐘。”而在這段路上,她會遇見五家超市,三家水果店以及十幾家茶餐廳,這種密集下的方便,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常見到。這就是她愛這座城市的原因。
Vol.2 大隱於市:旺角西洋菜街的二樓書屋香港 既是一座要什麼有什麼的繁華之地,也是一座被貼上了“漠視文化與精神”標簽的城市,為大眾所知的作家和文化名人屈指可數,來 香港 買書的游客,通常也是直奔馮唐的禁書,或者其他禁書。
比如 我和璐璐。
提前做了功課,知道 香港 有一片大隱於市的“二樓書店”,是旅行攻略中極少提及的部分,但對於想要探索 香港 城市和文化的旅行者,這是一片充滿吸引力的地方。我們去了兩家書店,計劃之內聲名在外的“序言書屋”,和計劃之外但同樣有名的“田園書屋”。
幾乎所有二樓書店都集中於旺角的西洋菜街上,這條街很短,大概只有一百多米,但兩邊高樓上的廣告牌多到可以用“遮天蔽日”來形容……站在西洋菜街街口,望著眼前密密麻麻看不清字的招牌,我問璐璐,“……你打算怎麼找這家書店?”“導航…應該能找到吧……”
跟著導航走到指定地點,我向左轉一圈,她向右轉一圈,的確看到了序言書屋巨大的藍底白字招牌。 ↑西洋菜街 踩著狹窄又陳舊的階梯,走進一部牆上粘滿廣告、極其老舊的電梯,在轟隆的運作聲中前往我們要找的書店……這段逼仄的空間有點似曾相識,好像在電影里見過幾回,也可能因為一路從繁華的中環趕來,對比之下有點時空錯亂。
仿佛突然解密了一段新場景,令人興奮。
↑西洋菜街 ↑西洋菜街
沒有瘋狂購物和旅行寫真,只帶足了好奇與耐心走街串巷。 香港 太小太擠,適合“誤打誤撞式”旅行, 香港 太大太豐富,豪門恩怨、八卦傳奇與市井小民的俗世浪漫穿插上演;不論住宅還是商業區,高瘦樓宇密集到刷新三觀——整座城市遠遠望去,仿 佛山 海之間插著一萬把利劍,當我走在路上,試圖抬頭望見身旁建築的最高層,卻張大嘴巴差點兒仰翻在地。
害怕這裡人物、建築和事務的恐怖堆砌,卻也更欣賞它的成熟運作和有條不紊,空間佈局和節奏秩序交疊出了一股魔幻氣質,渾然天成的獨特街景讓 香港 成了科幻電影的最佳取景地之一。
於是,對於這座城市的最終印象,不必苦苦思索,大腦中順理成章地出現了一個詞——“ 香港 摺疊。” Vol.1中環,繁華與繁華的另一面從 澳門 出發的船上,我收到了在 香港 生活兩年多好友的短信——“今晚是Friday Night,你們一定要來蘭桂坊。”
於是三人會師之後,我們眼中的 香港 ,就從蘭桂坊一家隱秘並有 夏威夷 範兒的酒吧開始。
好友郡郡的出現,極大提升了這次旅行的質量,我們對此感激不盡。她自詡為專業地陪人員,我們稱她是 北京 / 青島 駐港招待處主任,她興緻勃勃地向我講述這座城市裡我想知道的一切,一晚上輾轉了好幾站,我們只聽得意猶未盡。 ↑蘭桂坊 ▲三人會師。
她指著街上密集熱鬧的酒吧,告訴我們她如何花了半年多時間才慢慢熟悉中環的構造,以及屬於這條街的“happy hour”文化—— 每天下午5-7點,白領精英們們會集中於這條街上,跟同事朋友喝酒談天吐苦水,九點以後,年輕愛玩的夜店咖們以及回家換裝重新歸來的白領們才正式開始了“party time”。
看著眼前分不清國籍的“酒鬼”,我第一次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多元,這裡什麼都有,就像一個大超市,語言仿佛一類商品,擺滿了貨架,而你儘管選擇最方便的那一種。至於在這條街上,顯然英文最好用。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 ▲ 站在IFC窗前向外看去。
離開蘭桂坊,從中銀大廈、IFC、立法會大樓,一直到天星碼頭,郡郡一棟建築一棟建築向我們講述它的“正史”和“野史”,以及建築背後超級富豪們的“迷信”游戲。繪聲繪色精彩至極,我佩服她的口才和博學,郡郡總是很謙虛,“你們是我最近接待的第三撥了,熟練的很呢。”
在中環,樓宇之間全部由天橋聯結,從一棟建築到另一建築全部在空中完成輾轉交換,既方便上班族的交通出勤,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避雨,而樓底建築通常有突出的屋檐,因此很多 香港 人即便雨天出門也可以不用帶傘;工作間歇,從辦公室到樓下商場買一件打折衣服簡直比去超市買菜還要方便。 ↑中環 ↑中環 當回到地面上,中環是另外一幅人生百態。 ↑中環 ↑中環 ↑中環 禮拜天的中環街頭會聚集幾百上千的菲傭,唱歌跳舞或者乾脆坐著聊天,開始不知情的我和璐璐還以為趕上了什麼了不得的集會游行。 香港 的法律規定,禮拜天是菲傭的休息日,不能工作也不可以在雇主家逗留。於是就有了我們看到的情景。
夜晚的天星碼頭,是街頭藝人的舞臺——玩花式雜耍的籃球少年,模仿國外藝人、自彈自唱的歌手、激情滿懷的舞蹈團,以及雜技和魔術表演,每場表演周圍都圍滿觀眾。聽說碼頭上經常張貼各種不同政見的標語,原本還想一探究竟,但藝人的演出每次都能 成功 拽走我們的註意力。 ▲ 籃球少年和背景板上的餘文樂,不知道究竟哪個更帥一些。
中環狹窄的陡坡上似乎每時每刻都人流如織,除了眼前步履匆匆的白領精英,我同樣也記得尖沙咀地鐵站前的兩位黑人兄弟,每天都像左右護法一樣睡在地鐵口,麻木或者習慣了,全然不顧行人的目光。
然而熙熙攘攘中,這裡也不缺少有意思的小細節。 ↑中環 ▲ 對於第一次到 香港 的游客,在 香港 複雜的街道中,這句“look right / left” 簡直貼心。 ↑中環 ▲ 與中環的“快節奏“形成有趣對應的,除了天星小輪,還有叮叮車這種緩慢又古老的交通工具。而對我們而言,叮叮車的魅力在於,坐在“四面透風“的寬敞二層,可以更自在討論趣事和沿途風景。 ↑中環 ↑天星碼頭 ▲站在天星碼頭看向對岸。曾在別人的文章里讀過一段港人自白, “從 九龍 望向 香港 ,極目儘是權力與財富的象徵,此刻,天星於我,是繁華的都市裡,僅有的帶點溫度的建築。”
第二天與郡郡分別前,她邀請我們去家中小坐,順道感受一下 香港 白領的居住環境。她們家所在的西營盤屬於西環地段,是一片非常密集繁華的住宅區。站在客廳,推開窗戶,眼前的住宅樓密不透風,又高又瘦,看上去簡直搖搖晃晃。 ↑序言書室 即便如此,郡郡仍然不斷感慨 香港 的高效與便利,“從我離開家門,到坐進辦公室,整個過程只要二十幾分鐘。”而在這段路上,她會遇見五家超市,三家水果店以及十幾家茶餐廳,這種密集下的方便,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常見到。這就是她愛這座城市的原因。
Vol.2 大隱於市:旺角西洋菜街的二樓書屋香港 既是一座要什麼有什麼的繁華之地,也是一座被貼上了“漠視文化與精神”標簽的城市,為大眾所知的作家和文化名人屈指可數,來 香港 買書的游客,通常也是直奔馮唐的禁書,或者其他禁書。
比如 我和璐璐。
提前做了功課,知道 香港 有一片大隱於市的“二樓書店”,是旅行攻略中極少提及的部分,但對於想要探索 香港 城市和文化的旅行者,這是一片充滿吸引力的地方。我們去了兩家書店,計劃之內聲名在外的“序言書屋”,和計劃之外但同樣有名的“田園書屋”。
幾乎所有二樓書店都集中於旺角的西洋菜街上,這條街很短,大概只有一百多米,但兩邊高樓上的廣告牌多到可以用“遮天蔽日”來形容……站在西洋菜街街口,望著眼前密密麻麻看不清字的招牌,我問璐璐,“……你打算怎麼找這家書店?”“導航…應該能找到吧……”
跟著導航走到指定地點,我向左轉一圈,她向右轉一圈,的確看到了序言書屋巨大的藍底白字招牌。 ↑西洋菜街 踩著狹窄又陳舊的階梯,走進一部牆上粘滿廣告、極其老舊的電梯,在轟隆的運作聲中前往我們要找的書店……這段逼仄的空間有點似曾相識,好像在電影里見過幾回,也可能因為一路從繁華的中環趕來,對比之下有點時空錯亂。
仿佛突然解密了一段新場景,令人興奮。
↑西洋菜街 ↑西洋菜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