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香港旅行故事
同樣位於西營盤的【周記點心】是我們偶然發現的的一家餐廳,距離十字冰室不遠。奶黃流沙西多士是必選點心,賣相十分驚艷,香脆金黃的麵包片(多士)切開之後,有濃濃的蛋黃醬流出來,超級有食欲;芝麻蝦多士和XO醬蘿蔔糕是我們第一次吃,味道雖然不如奶黃流沙西多士那麼驚艷,但清淡可口,也是推薦菜。 ▲ 奶黃流沙西多士。 ▲ XO醬蘿蔔糕。 ▲ 芝麻蝦多士。
一連了吃幾天的粵菜點心,再喜歡口味也還是要換一換。美食家問我還想吃啥,我回答 “想吃肉。” “太好了!走,咱吃拉麵去吧!” “……”
於是,眾多外來食品中美食家選擇了離家不遠的一蘭拉麵。
一蘭拉麵尖沙咀店藏在 重慶 大廈後的一條小巷子里,隱蔽在地下不怎麼好找。不過由於實在太有名了,當看到排隊的人群,八成就是。對於一蘭拉麵,沒什麼特別介紹,“量身定製”的拉麵、溏心蛋和抹茶杏仁豆腐一樣也別錯過就對了。 ▲ 抹茶杏仁豆腐,杏仁味兒非常重。
同時,我們還順便解決了從海港城買回來的兩塊【Lady M】蛋糕——抹茶千層和伯爵千層。這位“蛋糕界的名媛” 一直是璐璐最想拔草的項目,曾經開在大 上海 但又因為排隊隊伍太長而停業,幾乎只出現在高檔城市和區域。lady M基本只有千層蛋糕,厲害之處在於一塊蛋糕必須有不少於20層的餅皮,每張厚薄均勻,薄如紙張,並且純手工製作。品嘗起來,一層一層確是薄如蟬翼,口感也足夠細膩綿軟,至於口味,要說不好吃就太苛刻了,但是期待也不要太高就是了。
從用餐體驗來說,開在海港城的這家十分一般,沒有專門店鋪,只有一小片用餐區,逛店的人一多用餐環境就變得十分嘈雜,還是建議打包帶走,不過要快點解決才能保證口感。 ↑lady M ▲ 抹茶千層。 ↑lady M ▲伯爵千層。 Vol.4 校園: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填飽肚子,暴走繼續。
學生時代, 香港 浸會大學是我和璐璐共同的理想學校。她更喜歡這裡的電影專業,而我更嚮往這兒的新聞系。於是來到 香港 ,浸大校園是我們一定要去打卡的地方。
電影和新聞所在的傳理學院屬於浸會大學的逸夫校區,地點位於 九龍 塘,背靠 獅子 山。前往學校的路上經歷了一場可怕的暴曬,到了目的地我們倆已經蔫兒的像兩條鹹魚。但特別幸運的是,那天趕上了浸會大學的開學咨詢日,學校裡面超級熱鬧。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青春無敵。
就像每個大學的開學日一樣,密密麻麻的社團和學院宣傳單滿天飛,海報多到恨不得貼滿整個校園,一旦在某個社團或者學院面前稍作停留,立刻會有可愛的的學生圍上來“兩位同學,XX學院/社團要不要瞭解一下?”友好而期待的眼神讓老阿姨幾次三番不知所措。 ↑香港浸會大學 ▲璐璐叉著腰認真研究事兒的時候,可不敢打擾。
我們按照地圖的指引,直奔我們的目的地——傳理藝視學院。由於浸大的新聞專業在 亞洲 排名第一,這棟樓也被這裡的學生們稱作“王牌樓”。趕到的時候,各個專業的學長和學姐們正在分發學院介紹和招生簡介,那天真的挺熱,每個人看上去都是滿頭大汗的樣子,卻一臉認真的向每個過路者講解自己的專業,真的超級可愛。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浸會大學的校園其實很小,但極有秩序,人來人往卻沒有大聲喧嘩。校園裡有幾處非常安靜的角落裡,總有人在發獃,仰著臉懶洋洋的,好想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除了浸會大學,接下里的某一天在經過西營盤的時候,我們決定再去港大看看。
事實證明,再沒有做任何功課的前提下逛逛港大是十分不明智的。校園實在太大了而且沒有圍牆,一進入校園我和璐璐就完全喪志了方向感。由於港大是一座幾乎建在山坡上的學校,因此校園的高低落差也大,漫步校園也著實成為一項體力活。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 跟浸會大學的校園環境不太一樣,這裡綠化更好植物更茂密,經過幾處角落,好像熱帶雨林。港大的教學樓十分密集,盤根錯節的樹枝之間,看到一棟又一棟有著民國影子的建築,好像誤入《金粉世家》或者《色戒》片場,只是身邊少了幾位穿著 中山 裝的愛國青年,或者坐在長椅上談戀愛的男女。 ↑香港大學 ▲港大畢竟學霸雲集,抬頭就能看見戴著耳機在教學樓走廊里背誦的學生。
港大的校園更符合我心中的理想模樣——校園應該永遠是夏天的樣子。即便我不怎麼喜歡這個炎熱的季節,可偏偏記憶里學生時代最清晰的部分,都停留在夏天。從來都沒有十分篤定的夢想,對待友情也從未能盡善盡美,十幾二十歲的夏天留給我一堆沒講完的故事。不過現在明白了,遺憾並不是壞事,也開始喜歡在十分混亂的年紀里十分真誠的自己。
故事若沒講完,那就算了吧。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 Vol.5 沒有旺角黑夜,卻有日月星街香港 的旅行大部分按照預期有條不紊的進行,景點的樣子基本符合想象。而當旅途過半,即便是摯愛的城市也會有些疲憊,但也畢竟是我摯愛的城市,不管功課做得多麼詳實。也會有不經意冒出來的見面禮,日月星街是第一個。
日月星街,這個名字可真好聽。
日月星,是指三條小而清凈的巷子(名字來源於《三字經》中的“三光者,日月星”)。這裡隱藏著不少格調與味道都不錯的餐館與咖啡館,國外或本土獨立設計師開的小眾品牌店。不同於繁華熱鬧的中環,這裡似乎24小時都是靜謐的。
除了很多家閉門不開的店鋪,這裡的每家店我都很喜歡,想為它們拍一張照片。
一連了吃幾天的粵菜點心,再喜歡口味也還是要換一換。美食家問我還想吃啥,我回答 “想吃肉。” “太好了!走,咱吃拉麵去吧!” “……”
於是,眾多外來食品中美食家選擇了離家不遠的一蘭拉麵。
一蘭拉麵尖沙咀店藏在 重慶 大廈後的一條小巷子里,隱蔽在地下不怎麼好找。不過由於實在太有名了,當看到排隊的人群,八成就是。對於一蘭拉麵,沒什麼特別介紹,“量身定製”的拉麵、溏心蛋和抹茶杏仁豆腐一樣也別錯過就對了。 ▲ 抹茶杏仁豆腐,杏仁味兒非常重。
同時,我們還順便解決了從海港城買回來的兩塊【Lady M】蛋糕——抹茶千層和伯爵千層。這位“蛋糕界的名媛” 一直是璐璐最想拔草的項目,曾經開在大 上海 但又因為排隊隊伍太長而停業,幾乎只出現在高檔城市和區域。lady M基本只有千層蛋糕,厲害之處在於一塊蛋糕必須有不少於20層的餅皮,每張厚薄均勻,薄如紙張,並且純手工製作。品嘗起來,一層一層確是薄如蟬翼,口感也足夠細膩綿軟,至於口味,要說不好吃就太苛刻了,但是期待也不要太高就是了。
從用餐體驗來說,開在海港城的這家十分一般,沒有專門店鋪,只有一小片用餐區,逛店的人一多用餐環境就變得十分嘈雜,還是建議打包帶走,不過要快點解決才能保證口感。 ↑lady M ▲ 抹茶千層。 ↑lady M ▲伯爵千層。 Vol.4 校園: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填飽肚子,暴走繼續。
學生時代, 香港 浸會大學是我和璐璐共同的理想學校。她更喜歡這裡的電影專業,而我更嚮往這兒的新聞系。於是來到 香港 ,浸大校園是我們一定要去打卡的地方。
電影和新聞所在的傳理學院屬於浸會大學的逸夫校區,地點位於 九龍 塘,背靠 獅子 山。前往學校的路上經歷了一場可怕的暴曬,到了目的地我們倆已經蔫兒的像兩條鹹魚。但特別幸運的是,那天趕上了浸會大學的開學咨詢日,學校裡面超級熱鬧。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青春無敵。
就像每個大學的開學日一樣,密密麻麻的社團和學院宣傳單滿天飛,海報多到恨不得貼滿整個校園,一旦在某個社團或者學院面前稍作停留,立刻會有可愛的的學生圍上來“兩位同學,XX學院/社團要不要瞭解一下?”友好而期待的眼神讓老阿姨幾次三番不知所措。 ↑香港浸會大學 ▲璐璐叉著腰認真研究事兒的時候,可不敢打擾。
我們按照地圖的指引,直奔我們的目的地——傳理藝視學院。由於浸大的新聞專業在 亞洲 排名第一,這棟樓也被這裡的學生們稱作“王牌樓”。趕到的時候,各個專業的學長和學姐們正在分發學院介紹和招生簡介,那天真的挺熱,每個人看上去都是滿頭大汗的樣子,卻一臉認真的向每個過路者講解自己的專業,真的超級可愛。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浸會大學的校園其實很小,但極有秩序,人來人往卻沒有大聲喧嘩。校園裡有幾處非常安靜的角落裡,總有人在發獃,仰著臉懶洋洋的,好想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除了浸會大學,接下里的某一天在經過西營盤的時候,我們決定再去港大看看。
事實證明,再沒有做任何功課的前提下逛逛港大是十分不明智的。校園實在太大了而且沒有圍牆,一進入校園我和璐璐就完全喪志了方向感。由於港大是一座幾乎建在山坡上的學校,因此校園的高低落差也大,漫步校園也著實成為一項體力活。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 跟浸會大學的校園環境不太一樣,這裡綠化更好植物更茂密,經過幾處角落,好像熱帶雨林。港大的教學樓十分密集,盤根錯節的樹枝之間,看到一棟又一棟有著民國影子的建築,好像誤入《金粉世家》或者《色戒》片場,只是身邊少了幾位穿著 中山 裝的愛國青年,或者坐在長椅上談戀愛的男女。 ↑香港大學 ▲港大畢竟學霸雲集,抬頭就能看見戴著耳機在教學樓走廊里背誦的學生。
港大的校園更符合我心中的理想模樣——校園應該永遠是夏天的樣子。即便我不怎麼喜歡這個炎熱的季節,可偏偏記憶里學生時代最清晰的部分,都停留在夏天。從來都沒有十分篤定的夢想,對待友情也從未能盡善盡美,十幾二十歲的夏天留給我一堆沒講完的故事。不過現在明白了,遺憾並不是壞事,也開始喜歡在十分混亂的年紀里十分真誠的自己。
故事若沒講完,那就算了吧。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 Vol.5 沒有旺角黑夜,卻有日月星街香港 的旅行大部分按照預期有條不紊的進行,景點的樣子基本符合想象。而當旅途過半,即便是摯愛的城市也會有些疲憊,但也畢竟是我摯愛的城市,不管功課做得多麼詳實。也會有不經意冒出來的見面禮,日月星街是第一個。
日月星街,這個名字可真好聽。
日月星,是指三條小而清凈的巷子(名字來源於《三字經》中的“三光者,日月星”)。這裡隱藏著不少格調與味道都不錯的餐館與咖啡館,國外或本土獨立設計師開的小眾品牌店。不同於繁華熱鬧的中環,這裡似乎24小時都是靜謐的。
除了很多家閉門不開的店鋪,這裡的每家店我都很喜歡,想為它們拍一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