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之南,彩虹之國——南非行走














據悉,這座 燈塔 建造於1849年,因為好望角經常有霧,而不能很好地發揮它作為 燈塔 的作用,1919年廢棄,改裝成觀景台,倒也物超所值。
在好望角憑欄而望,可以看見遠方的海天一色,也可以看見腳下的浪花飛濺,可謂氣象萬千。好望角作為 非洲 的一個標誌,是每一個 非洲 旅游愛好者必到的地方。俗話說,到 南非 不到 開普敦 ,等於沒來過 南非 ,到 開普敦 不到好望角,等於沒到 開普敦 。這就好比 中國 的 北京 , 北京 的長城,是旅游必到的聖地。
游客前去好望角大多是衝著" 非洲 最南端""兩大洋交匯處"的名號而來,可是這卻恰好是人們所犯的一個美麗誤會。 非洲 的最南端事實上是距她147公里的厄 加勒 斯角,而兩大洋的實際交匯處也在這兩大海域中間地帶上,而非就在好望角。但是這也不能成為人們遺憾的所在,因為好望角除了這些虛名外,他還是著名的自然保護區。這裡分佈著許許多多的低矮的灌木叢和一堆堆盛開的鮮艷花朵,羚羊、斑馬、鸕鶿、黑鷹等稀有動物及飛禽都在這裡幸福的生活著。











擁有如此豐富物種的這些地區,並非由於奇異的偶然而沒有任何有用植物的原種,只是因為該地植物還沒有經過連續選擇而得到改進。1836年6月3日, 達爾文 專程來到好望角,考察這裡的植物資源及物種進化情況,並拜訪了居住在這兒進行天文研究的約翰·赫歇爾,因為正是赫歇爾,作為一個天文學家,在深入的天文研究的同時,早已敏感地意識到了物種進化問題。好望角是一個走過一次便會為之著迷的地方。
人們鐘情好望角,關註好望角,同時也為好望角的未來擔憂。儘管人們對好望角提供了最嚴格的保護--這裡除觀光游覽車以外,任何汽車禁止入內;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砂一石都是自然遺產,哪怕帶走一段枯樹枝、一枚小石子都是違法的。但人們同時也看到,好望角的自然生態環境是如此脆弱,有時又不得不經受人類不經意的折騰。

雖然只是 南非 時間的晚上8點鐘,而且來這也已經是第三個晚上了,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生物鐘依然感覺沒有調整到位,仍舊是倒頭呼呼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