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拂面,同你一起去『香港』過情人節
因為城市不大,總覺街道的相似度也非常高,主幹道上永遠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只有深入小徑中,才能體會這城市裡難得的閑散氣質。
漫無目的,我甚至不知道一條一條走過的街道通往何處。無意之間發現彩色的樓梯,拉著書童奔過去。其實像這樣不知名的塗鴉景點,在 香港 有許多,它們大多隱藏在街角巷弄,卻也在不經意之間編織了發生在路上的故事。 // 油麻地警署 ↑油麻地 城市小,亦有小的好處。 比如 這一路靠著雙腳基本上走遍了廟街、旺角、尖沙咀,反而乘車是一種令人喪失耐心的交通方式。
從高樓林立的市中心到露天的菜市場,看到當地人的生活。它用一種主動侵入的方式介紹我認識這裡最包容的一面,帶我用最地道的視野去發現這些老建築里的懷舊與美感。
再 比如 ,我說想去【油麻地警署】,打眼一望書童告訴我下個街口就到。 ↑油麻地警署 我跟他並非TVB粉,可說到這樣的電影也是記得起一兩部《古惑仔》和《陀槍師姐》的橋段是取自這裡。這個建於1893年的建築凝結著港片迷們太多的回憶,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 香港 黑幫電影的拍攝聖地。 三層藍白相間的建築,傳統的圓柱門廊在一眾寡淡和擁擠的暗色系建築里格外出彩。走在警署長長的迴廊之下,電影中的場景也漸漸涌現。如今,這座建築只是作報案中心和停車場使用,新的警署地址已經遷往別處。
儘管如此,這裡依然可以看到穿著制服到處巡邏的“阿sir”,在腦海裡快速放閃那些熟悉的畫面,更不惜偷偷跟在身後小心地拍上幾張以滿足自己的電影情結。
地址:從油麻地地鐵站出,沿彌敦道,往永星里前進至眾坊街,轉 廣東 道口向左轉就可抵達。 ↑油麻地警署 ↑油麻地警署 ↑九龍公園 從油麻地警署離開,沿著廟街,走過了一段熙熙攘攘的鬧市,直到無縫銜接地過渡到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中,被一群卡通小人吸引。
我說這是一場漫畫卡通展吧,而書童堅定地認為這隻是路邊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主題公園。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人五顏六色、憨態可掬,總是讓人停不下快門。 ↑九龍公園 可愛的麥兜,一個長得不帥,頭腦平平的小朋友。和媽媽麥太太,在 香港 一個叫大角咀的地方過著並不 富裕 卻很快樂的生活。書童很喜歡麥兜小朋友,經常一廂情願用粵語講裡面的臺詞給我聽,他最喜歡的一句是:從前,有一個小孩很不聽話,後來他死了。 ↑油麻地警署 ↑九龍公園 ↑重慶大廈 位於 香港 尖沙咀的 重慶 大廈,在擁擠的 香港 鬧市中如同孤島一般。它看上去十分老舊又不夠安全,但卻是世界各地背包客的廉價落腳點,是 非洲 、 南亞 商家的重要交易場所。大大小小的廉價旅店和商鋪在這幢17層的高樓里,收容著百餘個國家不同膚色、語言和地區的住客。雖然經過翻修,卻依然看得出它的與眾不同,四周眼花繚亂的樓群、入夜霓虹亮起的街角圍樓,只有它猶如黑洞一般,似午夜夢回迂迴難達,營造出風格化的電影場景。
還記得發生在《 重慶 森林》里的故事嗎?兩段發生在市井里的愛情故事,突如其來的轉場和嘈雜的畫外音。當電影里 重慶 大廈的場景出現,金髮女郎開始奔跑,隨著喧鬧的人聲一閃而過,就像一場奇妙的幻覺。
電影中的角色開始夢囈:“我開始懷疑這個世界上,到底還有什麼是不會過期的。” 對於 香港 人來說, 重慶 大廈魚龍混雜, 非洲 人站在過道上喝著啤酒,地板上盤腿而坐望向遠方的亞裔,還有一些伺機而動的商販,他們隨時準備賣力地向你出售廉價手機、手錶和一些香煙,一旦你流露出興趣,便會請你走入另一條專屬的 通道 。
而對於研究者來說,它是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化最佳案例”的地點,這裡早已超出了簡單的文藝電影和微縮社會的概念。 ↑重慶大廈 ↑維多利亞港 ↑香港文化中心 不知不覺就走到了 香港 文化中心,起初只是見建築設計現代、立體,興奮地跑過去一通拍。後來才知道這裡是流傳的網紅拍照點。
背倚煙波浩渺的維港,緊挨著太空館和鐘樓的文化中心。其舊址是原九廣鐵路總站,雖然車站已蕩然無存,但旁邊建於1915年的鐘樓仍然保留至今。這是 香港 的“一級歷史建築”,1921年以來鐘樓每天都會準時報時。 ↑香港文化中心 因為鐘愛於這一份無盡延伸的空間感,來來回回取景多次。我們來得不巧,星光大道在整修,對游客封閉,所以只能在外延稍稍逛一下。 ↑維多利亞港 夜幕降臨,在維港吹了會冷風,惦記著要乘坐天星小輪去往對岸中環。本以為身上所剩無幾的現金不足以再支撐起這趟交通費用,做好了無功而返的打算。結果走過輪渡閘道口“叮”一聲,順利通關。後來才得知,天星小輪大概是 香港 最便宜的交通了吧,只需要2元港幣便可以享受維港的夜晚與風。
據說天星小輪作為渡運工具已有百年曆史,數年如一日,每隔數分鐘或十多分鐘便有一艘來往於 香港 島及 九龍 半島。 ↑維多利亞港 ↑維多利亞港 說起 香港 的夜景,多數人都能夠如數家珍一般說得出:維港和太 平山 頂。但是講真,維港的夜景並沒有讓我很驚艷,我不時地拿它與 新加坡 的魚尾獅公園作比較,略顯得平淡與古舊了些。
大概是因為它現代與科技感不足,鋪滿廣告的港口對岸,擁擠密集的樓距建築,好像對岸風景也近在咫尺。可是,不知為何卻能夠平復人的思緒,獲得一種本不該有的治愈。 ↑維多利亞港 窗外是璀璨的維港夜色,絳紫色的天空和墨綠色的牆面形成巧妙的映襯,好像瞬時就明白了為何會有人鐘愛這樣獨一份的復古感,而天星小輪也的確是一種令人開心的存在。
我一直對城市裡能通過游船過生活的日子充滿好感,那些步履匆匆的日常節奏在船上似乎被強行放慢了許多。從天星小輪起航,大概十幾分鐘就能夠到達另一個碼頭,下了船就又回歸到銅牆鐵壁的世界。 ↑維多利亞港 ↑中環 ↑中環 香港 的快節奏體現在樓與樓之間的廊檐,它幾乎承載著方圓數百棟高檔寫字樓的交通工具。不知你有沒有留意過在 香港 工作的人群,他們的步履速度,存在著惜時和便捷之下的高效。
車水馬 龍川 流不息,我們也馬不停蹄想要找一個晚餐的地方。經過一段長長的天橋,來到中環。點評了附近的口碑餐廳,打算直奔“九記牛腩”,這個決定真讓人後悔不迭。門前的長龍排到下一個街口,不擅長等待的人默默轉身離開,腹中早已響起令人尷尬的饑餓聲。
漫無目的,我甚至不知道一條一條走過的街道通往何處。無意之間發現彩色的樓梯,拉著書童奔過去。其實像這樣不知名的塗鴉景點,在 香港 有許多,它們大多隱藏在街角巷弄,卻也在不經意之間編織了發生在路上的故事。 // 油麻地警署 ↑油麻地 城市小,亦有小的好處。 比如 這一路靠著雙腳基本上走遍了廟街、旺角、尖沙咀,反而乘車是一種令人喪失耐心的交通方式。
從高樓林立的市中心到露天的菜市場,看到當地人的生活。它用一種主動侵入的方式介紹我認識這裡最包容的一面,帶我用最地道的視野去發現這些老建築里的懷舊與美感。
再 比如 ,我說想去【油麻地警署】,打眼一望書童告訴我下個街口就到。 ↑油麻地警署 我跟他並非TVB粉,可說到這樣的電影也是記得起一兩部《古惑仔》和《陀槍師姐》的橋段是取自這裡。這個建於1893年的建築凝結著港片迷們太多的回憶,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 香港 黑幫電影的拍攝聖地。 三層藍白相間的建築,傳統的圓柱門廊在一眾寡淡和擁擠的暗色系建築里格外出彩。走在警署長長的迴廊之下,電影中的場景也漸漸涌現。如今,這座建築只是作報案中心和停車場使用,新的警署地址已經遷往別處。
儘管如此,這裡依然可以看到穿著制服到處巡邏的“阿sir”,在腦海裡快速放閃那些熟悉的畫面,更不惜偷偷跟在身後小心地拍上幾張以滿足自己的電影情結。
地址:從油麻地地鐵站出,沿彌敦道,往永星里前進至眾坊街,轉 廣東 道口向左轉就可抵達。 ↑油麻地警署 ↑油麻地警署 ↑九龍公園 從油麻地警署離開,沿著廟街,走過了一段熙熙攘攘的鬧市,直到無縫銜接地過渡到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中,被一群卡通小人吸引。
我說這是一場漫畫卡通展吧,而書童堅定地認為這隻是路邊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主題公園。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人五顏六色、憨態可掬,總是讓人停不下快門。 ↑九龍公園 可愛的麥兜,一個長得不帥,頭腦平平的小朋友。和媽媽麥太太,在 香港 一個叫大角咀的地方過著並不 富裕 卻很快樂的生活。書童很喜歡麥兜小朋友,經常一廂情願用粵語講裡面的臺詞給我聽,他最喜歡的一句是:從前,有一個小孩很不聽話,後來他死了。 ↑油麻地警署 ↑九龍公園 ↑重慶大廈 位於 香港 尖沙咀的 重慶 大廈,在擁擠的 香港 鬧市中如同孤島一般。它看上去十分老舊又不夠安全,但卻是世界各地背包客的廉價落腳點,是 非洲 、 南亞 商家的重要交易場所。大大小小的廉價旅店和商鋪在這幢17層的高樓里,收容著百餘個國家不同膚色、語言和地區的住客。雖然經過翻修,卻依然看得出它的與眾不同,四周眼花繚亂的樓群、入夜霓虹亮起的街角圍樓,只有它猶如黑洞一般,似午夜夢回迂迴難達,營造出風格化的電影場景。
還記得發生在《 重慶 森林》里的故事嗎?兩段發生在市井里的愛情故事,突如其來的轉場和嘈雜的畫外音。當電影里 重慶 大廈的場景出現,金髮女郎開始奔跑,隨著喧鬧的人聲一閃而過,就像一場奇妙的幻覺。
電影中的角色開始夢囈:“我開始懷疑這個世界上,到底還有什麼是不會過期的。” 對於 香港 人來說, 重慶 大廈魚龍混雜, 非洲 人站在過道上喝著啤酒,地板上盤腿而坐望向遠方的亞裔,還有一些伺機而動的商販,他們隨時準備賣力地向你出售廉價手機、手錶和一些香煙,一旦你流露出興趣,便會請你走入另一條專屬的 通道 。
而對於研究者來說,它是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化最佳案例”的地點,這裡早已超出了簡單的文藝電影和微縮社會的概念。 ↑重慶大廈 ↑維多利亞港 ↑香港文化中心 不知不覺就走到了 香港 文化中心,起初只是見建築設計現代、立體,興奮地跑過去一通拍。後來才知道這裡是流傳的網紅拍照點。
背倚煙波浩渺的維港,緊挨著太空館和鐘樓的文化中心。其舊址是原九廣鐵路總站,雖然車站已蕩然無存,但旁邊建於1915年的鐘樓仍然保留至今。這是 香港 的“一級歷史建築”,1921年以來鐘樓每天都會準時報時。 ↑香港文化中心 因為鐘愛於這一份無盡延伸的空間感,來來回回取景多次。我們來得不巧,星光大道在整修,對游客封閉,所以只能在外延稍稍逛一下。 ↑維多利亞港 夜幕降臨,在維港吹了會冷風,惦記著要乘坐天星小輪去往對岸中環。本以為身上所剩無幾的現金不足以再支撐起這趟交通費用,做好了無功而返的打算。結果走過輪渡閘道口“叮”一聲,順利通關。後來才得知,天星小輪大概是 香港 最便宜的交通了吧,只需要2元港幣便可以享受維港的夜晚與風。
據說天星小輪作為渡運工具已有百年曆史,數年如一日,每隔數分鐘或十多分鐘便有一艘來往於 香港 島及 九龍 半島。 ↑維多利亞港 ↑維多利亞港 說起 香港 的夜景,多數人都能夠如數家珍一般說得出:維港和太 平山 頂。但是講真,維港的夜景並沒有讓我很驚艷,我不時地拿它與 新加坡 的魚尾獅公園作比較,略顯得平淡與古舊了些。
大概是因為它現代與科技感不足,鋪滿廣告的港口對岸,擁擠密集的樓距建築,好像對岸風景也近在咫尺。可是,不知為何卻能夠平復人的思緒,獲得一種本不該有的治愈。 ↑維多利亞港 窗外是璀璨的維港夜色,絳紫色的天空和墨綠色的牆面形成巧妙的映襯,好像瞬時就明白了為何會有人鐘愛這樣獨一份的復古感,而天星小輪也的確是一種令人開心的存在。
我一直對城市裡能通過游船過生活的日子充滿好感,那些步履匆匆的日常節奏在船上似乎被強行放慢了許多。從天星小輪起航,大概十幾分鐘就能夠到達另一個碼頭,下了船就又回歸到銅牆鐵壁的世界。 ↑維多利亞港 ↑中環 ↑中環 香港 的快節奏體現在樓與樓之間的廊檐,它幾乎承載著方圓數百棟高檔寫字樓的交通工具。不知你有沒有留意過在 香港 工作的人群,他們的步履速度,存在著惜時和便捷之下的高效。
車水馬 龍川 流不息,我們也馬不停蹄想要找一個晚餐的地方。經過一段長長的天橋,來到中環。點評了附近的口碑餐廳,打算直奔“九記牛腩”,這個決定真讓人後悔不迭。門前的長龍排到下一個街口,不擅長等待的人默默轉身離開,腹中早已響起令人尷尬的饑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