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我的天方夜譚 | 關於摩洛哥的22個故事(*詳細攻略乾貨在文末*)

我的天方夜譚 | 關於摩洛哥的22個故事(*詳細攻略乾貨在文末*)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德吉瑪廣場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德吉瑪廣場 如果你問我,最喜歡 摩洛哥 的什麼味道,我會毫不猶豫回答你,薄荷茶。

作為 摩洛哥 的國茶,無論你是在酒店check in,還是去當地人家裡做客主人都會先給你奉上一杯由紅茶、方糖、新鮮薄荷葉沏成的薄荷茶。坐在 馬拉喀什 不眠廣場 邊的Cafe de France 頂樓,點上一杯20迪拉姆的薄荷茶,想坐多久就能坐多久。看著廣場上說書人、賣藝的、耍蛇人、賣水的···形形色色懷揣不同目的人匯聚在這,形成了 馬拉喀什 最具人文特色的景觀。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德吉瑪廣場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德吉瑪廣場 日暮降臨,德吉瑪廣場成了名副其實的不夜廣場。店鋪全部亮起了燈,賣銅燈的店鋪格外吸引眼球,白天的大片空地上已快速搭建好了一排排簡易食肆,類似我國的宵夜攤。

走在夜晚的德吉瑪廣場,穿行在一排排食肆攤間,你來到的是全 摩洛哥 中文最普及的區域,拉客小哥們滿嘴中文,“你好”、“吃了嗎”、“好吃好吃”、“羊肉、羊肘、羊蹄、羊腦”······

每經過一個攤,拉客小哥都會跟你打招呼,或搭著你的肩,或跟你握手,給你推薦自家美食。很多攻略里會提及,廣場上的食物偏貴,會宰人,亂開價。其實還好,我就在一家賣牛羊肉的攤檔上,以20迪拉姆的價格吃了飽飽的一頓。滿滿一大盤羊肉,一邊大口吃肉,一邊用贈送的圓餅沾上羊肉湯汁,送入口中,滿嘴幸福。正因為好吃,第二天我們又去吃了一頓。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德吉瑪廣場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德吉瑪廣場 廣場上五顏六色的烤串看起來比牛羊肉更吸引人,但味道和性價比都很一般。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德吉瑪廣場 “你好,吃了嗎?”
————吃過了,謝謝。

“我這裡好吃,好吃!”
————吃飽了。(摸肚子)

“飽了,再吃點!”
————下次,下次。

“See you later!”
————See you.

就是這樣簡單的對話,配上 新疆 羊肉串式的口音,讓你身處 摩洛哥 異鄉卻不會太寂寞。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德吉瑪廣場 吃飽喝足,拉客小哥還會繼續跟你聊天,問好不好吃。最後再跟你握手,約定明天再見。事實證明,他們每天要遇見上萬人,搭訕上萬人,因此記憶力不會太好。當我第二天再去時,他們儼然已經忘了我昨天才來過。當然,我又相當享受地被他們從頭到尾搭訕一遍,將前一天的對話又重覆了一次。

別對他們的熱情感到害怕, 摩洛哥 人天生熱情,除了工作因素外,他們是真的喜歡跟陌生人搭訕聊天。旅行的美好,不正是可以遇見不同的人,聊出不同的故事嘛···如果你真的不想吃,說一句“Later”,非常實用。

握握手,好朋友,拉客小哥們,你們還好嗎?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德吉瑪廣場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德吉瑪廣場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德吉瑪廣場 NO.5 有一個姑娘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阿裡班約瑟夫神學院 穿過 馬拉喀什 麥地那與迷宮並無二致的巷子,尋見了一不留神就會錯過的本·約瑟夫神學院大門。

一直沒弄懂, 摩洛哥 建築與 伊朗 的波斯建築同屬伊斯蘭文化體系,但看起來卻不太一樣。後來通過一部紀錄片才知道, 摩洛哥 選用的是方形瓷片作為裝飾,而波斯建築則更多選用圖案為花草的瓷片。

本·約瑟夫神學院是 摩洛哥 為數不同允許讓非穆斯林進去參觀的神學院。極具名族風情又對稱的建築,十分適合拍照。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阿裡班約瑟夫神學院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阿裡班約瑟夫神學院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阿裡班約瑟夫神學院 一個小小的神學院我們在裡面逗留了約2個小時,說好聽點,是感受建築藝術,說直白點,就是為了拍照發朋友圈。

離開神學院時,稍有點累了,便坐在神學院門口。沒想到,在我身邊玩耍的當地小女孩突然伸手拍了一下我肩膀。

要知道,通過各種游記攻略的荼毒,我們總是不敢接觸當地人,尤其是孩子,更有其是女孩子。

但當我轉頭,看見孩子無比燦爛的笑容,心都融化了。感謝同行的小伙伴幫我記錄下了這珍貴的一刻。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阿裡班約瑟夫神學院 她時不時朝我張牙舞爪地“嗷”,我也學著她的動作回敬一下。把她樂得手舞足蹈。

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清楚她的年齡,但留下的這幾張照片,足夠讓我將這個姑娘一直記在心裡。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阿裡班約瑟夫神學院 NO.6 用藝術騙人,也是騙人的藝術套路,是 摩洛哥 之行必不可少的經歷,防不勝防。

也許是前幾日的行程太過順利,真主便給我們送來了在 摩洛哥 遇上的唯一一個套路。

一日下午,穿過麥地那在前往YSL的馬 約爾 花園的路上,我們被路邊小攤上的仙人掌果實吸引。1迪拉姆1個,吃得很歡。沒想到,攤主已經開始了他的套路了。

“你們要去哪?”

答:“YSL的花園”。

“你們知道今天有一個柏柏爾人藝術家的聚會嗎?柏柏爾人藝術家每兩月會在麥地那裡聚一下,並帶來他們的作品展覽。”

聽到有展覽,我們都有點心動。“就在前面2個巷口的地方,不遠。” 攤主順手一指方向,再無多言。

買單告別後,正好時間還多,我們就順著攤主所指方嚮往前走,看能不能找到那個展覽。走著走著,身後走上來一個稍有坡腳、身型纖瘦的中年男人。問我們去哪?我們便告知去向。

“噢,那正好順路,我家就住那邊,你們跟我走吧。”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馬拉喀什老城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馬拉喀什老城 我們就這樣跟在他身後,七拐八拐的小巷曲徑通幽,確實還沒到2個街口。穿過暗巷,來到一處新式的清真寺里。他領著我們進去。並介紹:這座清真寺就是柏柏爾藝術家捐獻的,專門為盲人提供幫助。確實如此,清真寺里的當地人看起來或多或少都有些殘疾。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馬拉喀什老城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馬拉喀什老城 再往前走,他停在了一個住所門前,說到了。門口掛著各種地毯圍巾,並迎來了一個歡迎我們的店主,這時候才意識到,我被套路了。既來之,乾脆進去看看,正好想買一條頭巾進沙漠時可以圍著。

店主熱情問候我們,並讓妻子送上薄荷茶。一陣寒暄後,店主開始推銷起地攤,見我們興趣不大,又拿出圍巾。

紫藍色圍巾的圍巾足有三米長,輕薄透氣,手感也不錯。一問價格,開價300迪拉姆。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馬拉喀什老城 心裡一驚,雖不知道行情,但以210RMB買條圍巾我也是相當不願意的。便隨意開價20。店主以為是20歐,但我強調,是20迪拉姆。

一番討價還價,我們還是堅持最初的報價,並作勢要離開。店主可能知道今天這生意做不了了,就沒再多說什麼,將我們送出了小店,並口頭歡迎我們下次再來。

就這樣,彼此一臉好態度,結束了這場心知肚明的套路。幸好我們多了個心眼,記得回去的路,不然就要在麥地那裡上演迷路問路的戲碼了。見招拆招, 摩洛哥 的套路還是很容易化解的。

後來,我們在其他店鋪以40迪拉姆的價格買到了圍巾。但這還不是最低價,在艾特本哈杜村子門口,這樣的圍巾只賣20!事實證明,圍巾在佩戴之前一定要多次水洗,無論是什麼顏色,均嚴重掉色。

看著滿滿一盆子藍水,我很慶幸,當時沒有出汗,讓自己變成藍人。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馬拉喀什老城 NO.7 愛,應該是彩虹色的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馬若雷勒花園 放眼看去, 馬拉喀什 是滿眼紅褐色的房子與黃土。唯一的例外,便是離麥地那不遠的馬 約爾 花園。

馬 約爾 花園之所以出名,不僅僅是因為花園本身的小清新或者絢麗多彩,而是由於主人世界鼎鼎 大名 。第一任主人插畫師馬 約爾 用了畢生精力設計建造了它,使其成為20世紀最神秘的花園之一。第二任主人就是YSL創始人Yves Saint Laurent了,他使這座花園更加聞名於天下。

1980年,他無意中在 馬拉喀什 發現了馬 約爾 花園,立即瘋狂地鐘情於它,並與愛人Pierre Bergé共同買下了這個花園。他們竭盡全力地修複花園,還在其中建立了柏柏爾文化博物館,而且在Yves逝世之後,他的一部分骨灰便放在了這裡。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馬若雷勒花園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馬若雷勒花園 在前往 摩洛哥 之前,我看過多部關於Yves的紀錄片和電影。紀錄片《瘋狂的愛》中,Pierre親自講述了兩人相識、相愛、相虐、相守的過程。Yves離世後,Pierre將他們共同收藏的所有藝術品進行拍賣。(畫面中甚至閃過了 中國 的國寶,圓明園丟失的12生肖獸首中的鼠首、兔首。)

兩人初次見面是在時尚大師Christian Dior的葬禮上。當時年僅的20的Yves已是Dior品牌設計總監,在Dior離世後扛過了 法國 時尚不死的大旗。

然而沒幾年,出生於 阿爾及利亞 的Yves被強制服兵役。由於身體單薄,並患有心理疾病,住進了療養院。這時Dior單方面宣佈與Yves解約。

陪在Yves身邊的Pierre看中了他的才華,並鼓勵Yves創立自己的設計工作室。就這樣,Pierre在 美國 投資人的資助下,協助Yves在遠離 巴黎 時尚街區的房子里創立的之後 大名 鼎鼎的YSL。YSL品牌的第一次設計發佈就一炮而紅。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馬若雷勒花園 兩人出於對藝術品的愛好,在共同生活的幾十年裡,一起收藏了幾百件藝術作品,涵蓋了內容多元的繪畫、雕塑、文物等等。

然風風雨雨幾十年,兩人的愛情也並非一帆風順。Yves一度沉迷在毒品與肉體里,甚至與奪走了當時的時尚大魔頭的男寵。爭吵、毒品、心理疾病一度讓Pierre受不了:“即便如此,我也只是搬到在街道盡頭的酒店里,這是我能接受的與Yves最遠的距離”。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馬若雷勒花園 2008年Yves在 巴黎 離世。離世後,Pierre還時常給Yves寫信,信中全是Pierre想跟Yves分享的生活。某某一天,拍賣會進展如何;某一天,他們共同的老朋友也離世了;某一天,他住去了他們在丹吉爾的房子;某一天,他在回憶兩人與 馬拉喀什 年輕人一起做愛的情景;某一天,他們想起來 馬拉喀什 某個酒館里的 中國 老闆娘···這些信已整理出版為書籍,《給伊夫的信》。

2017年9月,Yves的伴侶Pierre 辭世。Yves 的墓碑上放上了Pierre的照片,更擺上了有心人送上的鮮花。2018年,墓碑上的字也加上了Pierre的名字。

很遺憾,Pierre沒等到2017年10月位於 馬拉喀什 的YSL博物館開業;也很遺憾,我們早到了一周,沒能進YSL博物館參觀。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馬若雷勒花園
摩洛哥自助遊攻略
↑馬若雷勒花園 愛,是沒有性別之分的。Yves和Pierre都是男人,但沒有人會懷疑他們幾十年的相愛相守不是愛。

所以,愛該是彩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