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吳哥,尋找佛的微笑 *(特別TIPS攻略參考)*

這是三層加高的金字塔造型,國王觀修之地。
周達觀卻記載了此宮殿的傳說:“高塔中有九頭蛇精,國王每晚必需先與之同寢,之後才能與妻妾同睡。若一晚不至,則國王必死。”
九頭蛇精若是那迦,國王與她的交媾,或是“君權神授”的象徵呢?


梁朝偉和張曼玉的《花樣年華》也曾在這兒取景。



塔布籠寺是由 印度 進行負責維修,阿三們採用了非常特別的復修辦法:維持樹木與建築的共生。
如果將樹木砍倒,建築也將倒塌,而如果任由樹木生長,最後的結果也還是建築的崩塌。
所以現在的維護方法就是儘量維持現狀,在對建築進行加固維修的同時,減緩樹木的生長,對樹木巨大的樹冠進行修剪以維持平衡,剪斷部分已經生長進入建築內部的根系,以防止其繼續生長可能對建築造成的破壞。
這種自然界的平衡之力,以第三方力量進行干預制衡的結果將會如何,唯待時間審判官的檢驗了。
步入塔布籠,滿目皆是樹與廟,彼此較量的激烈戰場。
發達粗壯的絞殺榕根須,龍爪般拽拖著長廊和石梁,巨蟒般緊緊纏縛住了佛塔和廟牆。
那些鬚根如強大的八爪魚怪,從門窗強勢鑽入,撐破穿透牆壁,卻又重新把倒塌的磚石,籠在自己懷裡,痴纏,不分你我。

發達粗壯的絞殺榕根須,龍爪般拽拖著長廊和石梁,巨蟒般緊緊纏縛住了佛塔和廟牆。
那些鬚根如強大的八爪魚怪,從門窗強勢鑽入,撐破穿透牆壁,卻又重新把倒塌的磚石,籠在自己懷裡,痴纏,不分你我。

進入寺內,走了一段之後,尋到處陰涼的塔殿,盯著正對面牆壁磚縫攀爬而出的粗圓交錯的板根,倚著青石板,莫名的身心放鬆下來。
四人各捧手機,邊啃著剛買的玉米,邊在微群里分享照片,專心致志地忙得不亦樂乎之時……
What?
哈哈哈,傳來一陣陣爽朗笑聲。
抬眼,只見兩位高個子的老外帥哥,左右瞄著我們,邊笑邊模仿玩手機的樣子,
問:“你們在做什麼呢?這麼難得才來到這裡,卻都在低頭玩手機嗎??好奇怪!”
……安靜,不想回答。(居然被誤會為手機黨了。)
他們緊追著問:聽得懂英語嗎?嗯?
……聖雅只好淡淡回答:我們在檢查相片罷了。
好奇寶寶們的心終於被滿足了,聳聳肩膀跑了。
在千年古跡前,長藤碎磚下,玩一個小時手機,不覺得這也是很難得的體驗嗎?











當時四周的廊道都在維護中,搭著密集的腳手架。原來我想這樣子,估計找不到那尊神秘的仙女了。
卻在這段地方,聽到有位游客指向中院,看,那棵樹內就藏著那位仙女呀?
立刻停下腳步,認認真真,仔細地查找了很久,找到了!



再倒回上邊幾張看看,真的是非常隱密,沒有指點,哪可能看到呢?
善妙的緣份,喜不待言。

她隱在樹內,微笑的嘴角,慈悲閉目,看到我了吧?


混合苔蘚與泥土氣息的塔布籠寺讓每個人感到它那持續生長的生命力 【比粒寺】Pre Rup 變身塔

變身塔寺是舉行皇室的火葬儀式的聖地,古代皇族在此火化變身為神之神殿。
翹首屹立的雄獅,當年真臘皇族的泱泱大氣,顯露無遺。


這裡不是巴肯山,需要急巴巴地往山上趕,好擠進一百強,方獲准登高高賞日落。
於是,坐在紅磚階上,擺好零食,開始茶話會。
有人講害怕這裡的陰森。
實則,變身,是輪迴,也是往生。
死亡不是結束 ,而代表著生命的另一個旅程的開始。
印度 教相信肉體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中轉換不同生命形式。
佛教講的人生無常。死亡當然也是無常。
而永恆也正是在這無常之中。


可能他們更喜歡冷僻之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