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冬內蒙古,冰雪中的童話世界

在 滿洲里 的夜晚,沒有去看 滿洲里 的璀璨燈火,而是去現場,看中俄蒙三國美麗使者大賽決賽。中俄蒙美麗使者大賽舉辦多年,今年已經是第14屆,已經成為 滿洲里 與全國,乃至世界溝通的橋梁,也是傳遞 和平 與 友誼 、傳播三國異域文化、展現三國風情的重要窗口。
不一樣的語言,不一樣的膚色,卻是一樣的嫵媚動人,中俄蒙三國佳麗代表著不同國家、不同民族詮釋著美麗,她們身穿傳統民族服飾、燃情比基尼、魅力晚裝,展示著三國的文化與風情,傳遞著國際 和平 與 友誼 。











抵達 呼倫貝爾 ,是在寒冷刺骨的冬,在皚皚白雪之中,帶著一本《 額爾古納 河右岸》,穿越森林,穿越草原,最後,抵達傳說中的敖魯古雅。 大興安嶺 密林深處,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或許是因為早已在書中相見,剛走進,便覺得熟悉、親切。
“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本意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敖魯古雅”是鄂溫克語,意為“楊樹和樺樹林茂盛的地方”。敖魯古雅獵民是鄂溫克族最遠也是最神秘的一個支系,在森林中游牧了上千年,從遙遠的西伯利亞輾轉多處,歷經多次遷徙,300年前進入我國境內,穿行在 大興安嶺 的密林中,以馴鹿代步,靠游獵為生。
明清時期, 大興安嶺 的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被稱為“使鹿部”。自從鄂倫春族學會使用馬匹後,就不再使鹿,鄂溫克族便成為我國最後馴養、役使馴鹿的民族。




公元17世紀至19世紀初, 俄羅斯 境內勒拿河流域的部分鄂溫克人,不堪 俄羅斯 人和雅庫特人的凌迫,陸續向南遷移。最大的一次遷移中,他們從鄂羅涅克等地出發,向東南方向遷移,十幾個氏族,約800人,馴鹿馱物,經過騰底河,再經過威呂河上游,順著勒拿河,穿越東西伯利亞進入石勒喀河流域,來到 額爾古納 河與石勒喀河交匯處的 阿穆爾 河流域;之後,有4個氏族、75戶300多人,馴鹿600多頭越過 阿穆爾 河遷入清帝國 漠河 一帶的森林中游獵生活。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鄂溫克族獵民仍然保持著原始社會末期的生產、生活方式,他們吃獸肉、穿獸皮,信奉“薩滿”拜祭樹神,用樺樹皮製作生活用具,住在隨時可搬遷的“撮羅子”中。1965年,鄂溫克獵民搬遷到敖魯古雅,過著半定居半游獵的生活。
2003年,鄂溫克族獵民放下獵槍,從森林的 梭羅 子里搬出來,定居在 根河 市郊的新定居點,城市與森林的交界處。然而,離開森林,馴鹿接二連三的病倒;獵民們也不適應定居點的新生活,更不忍心見到自己的伙伴倒下,一批批的,帶著馴鹿重返森林。政府就在其居住地270公里範圍內的 大興安嶺 密林中保留著幾處較原始的獵民點,使他們依然保留原始自然的放牧生活方式,使獨特的民俗文化不流失、不消亡。
城市與森林,出走與回歸。還未走進,卻似乎理解了他們的糾葛。年輕的一代,喜歡城市的便捷,卻也忘不了森林的星空;不喜歡城市的喧囂,卻又不適應森林的孤獨。年老的獵民,回歸了森林,卻丟失了獵槍。隨著 “現代文明”的入侵,林木越來越稀疏,動物也越來越少,森林似乎已經成為他們回不去的故鄉。
幸而,馴鹿還在。在《右岸》的最後,馴鹿回來了,“我抬頭看了看月亮,覺得它就像朝我們跑來的白色馴鹿;而我再看那隻離我們越來越近的馴鹿時,覺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輪淡白的月亮……”在現實中,馴鹿,也回到了 大興安嶺 的密林深處。
原本想要去探訪阿龍山原始的獵民點,奈何深山中積雪太厚, 大興安嶺 隱匿在最漫長的冬季,無法抵達。最終來到了 根河 市郊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的鄂溫克現居點,雖然不能真正走進鄂溫克獵民的生活,甚至,沒能真正遇見一個鄂溫克獵民,穿梭在森林間,卻依舊,有了初見的印象。





只是遠遠的望了一眼現居點整齊的房子,遠遠的看了一眼鄂溫克族馴鹿文化博物館,便走進了森林中馴鹿生活的地方。打獵、遷徙,鄂溫克人的生活離不開馴鹿,看見馴鹿,也便看見了他們。
還未見到馴鹿,便已經感覺到它的存在。森林中燃燒著白煙,這是用樺樹皮、木柴、鹿糞和一種叫拉日不卡的草混合點燃,為馴鹿驅趕蚊蟲的。夏天時,馴鹿群在太陽升起時,會自動成群地從密林中返回營地,在白煙四周躲避蚊蟲。冬天,蚊蟲相對較少,白煙的實際作用不是很大,似乎多了一點象徵的意味,紀念著鄂溫克人與馴鹿數百年間的依存。
馴鹿,鄂溫克語稱“鄂倫”,是一種中型鹿,一般體長2米左右,高1米多,體重100至150公斤,屬於 北極 圈生物。馴鹿角似鹿而非鹿,頭似馬而非馬,蹄似牛而非牛,身似驢而非驢,因而俗稱“四不像”。馴鹿腿長有力,善於踏深雪行走和長途遷徙,是鄂溫克獵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也是傳說中聖誕老人的坐騎。
中國 原本沒有馴鹿,300年前,鄂溫克獵民帶著馴鹿從更北方的西伯利亞來到 大興安嶺 密林中,摸索出了一套適應 大興安嶺 氣候、食物、溫度、濕度的方法,使馴鹿在遠離 北極 苔原區的地方得以存活。被稱為“林海之舟”的馴鹿能夠在森林沼澤來去自如,曾是鄂溫克獵民在森林狩獵、遷徙時唯一的交通工具。
冬天,更多的馴鹿已經被放養,去往森林的更深處,穿越在 大興安嶺 的林海雪原中,在積雪中尋吃苔蘚。等到開春,鄂溫克獵民再翻山越嶺把它們找回來。在森林的邊緣尋覓了許久,終於見到馴鹿的身影。雖然馴鹿的形象在我的心裡閃現了多次,可當真正見到馴鹿,見到馴鹿頭頂巨大的鹿角時,依舊被一種原始與神秘的力量震撼,仿佛看見了遠古的神獸。
事實上,對於鄂溫克獵民,馴鹿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他們的吉祥物,是他們的現實圖騰,是他們的精神寄托,承載著他們關於民族的記憶。
馴鹿是這片森林的主人,在林中自由行走,覓食苔蘚。而我們,只是這片森林的闖入者,只是短時間的走進,依舊受不了森林的寒冷,完全沒有馴鹿的優雅自如。
此時,馴鹿處於發情期,時不時的便會茬架,頭上長長的鹿角,相互碰撞,卻總不見輸贏。然而,哪怕是最暴躁的時候,馴鹿依舊是溫順的,它不僅是鄂溫克獵民的伙伴,面對慕名而來的陌生人,同樣會溫柔以待,有時,還會淘氣的用鹿角表達自己的歡迎。虛驚一場後,放下心中的畏懼,慢慢靠近,觸摸馴鹿的原始與神秘。
在森林的寒冷中流連許久,想要跟深的走進馴鹿的生活,想要仔細的看看它的模樣。然而,無論停留多久,離去時,依舊不舍,不斷的回望,朝著馴鹿的方向。我想,我還會再來,在下一個秋天,駛向森林更深處,尋覓馴鹿,尋覓 中國 唯一的使鹿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