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の出境第一簽!關西四月天

四百多年前決定豐臣氏命運的關原之戰,傳說豐臣秀吉正室寧寧傾向德川家康,家康大勝,從此德川權傾朝野而豐臣一落千丈,15年後豐臣更是被滅族, 高臺 寺則為寧寧出家之地,面對如此傳奇的歷史,皮皮爸爸把大家帶到了建仁寺。
●建仁寺
對不起,第一次聽說名字的時候忍不住笑了 ......
建仁寺是“ 京都 最古老的禪寺“,寺院由榮西禪師創建於 鐮倉 時代的建仁二年(1202年)”,榮西禪師可能很多人不懂,但一休和尚應該都知道,一休是 日本 禪宗臨濟宗高僧,而 日本 禪宗臨濟宗正是由榮西所創。也就是說,榮西是一休的祖師爺。
門口,很明確寫著臨濟宗。
大門的布簾上赫然畫著五七桐,上面加了兩道杠,看手冊叫二引,但是一直不知道其具體含義。


相對來說,名聲最大的清水寺那是一個嘈雜 。

坐在方丈大殿,面前是開闊的大雄苑(機器貓同學請你坐下 )。




(寺院的廣告畫說:寺里有兩大寶貝,一個是 大名 鼎鼎的風神雷神屏風,另外一個是法堂的雙龍圖,定為國寶的只是前者)

值得一提的是,建仁寺是旅日期間唯一見到的栽種牡丹的景點,法堂外圍了一圈牡丹花!這很 洛陽 !很 中國 !


□代表地,○代表水,△代表火,不過這個角度是拍不出這三個形狀啦,得俯拍才行。



背後是風神雷神屏風的臨摹作品(原作在宗務本院,禁止拍照)。
潮音庭實在太美,好想在楓葉盡染之時再來一次啊




●各種小路
行走東山區,需要打交道的不單單是寺院神社,更多的是各種小路。
知名的小路很多,三年阪二年阪、花見小路、石塀小路、寧寧之道等等,其實很多不知名的小路並不輸她們,在一定程度上,這裡的小路甚至比景點更有 日本 風情。
從八阪神社到建仁寺還好,一路人不多,從建仁寺出來,花見小路就在眼前,便開啟了小路的人從眾模式;然後往南坐標清水寺,途中會經過各種阪/阪:八阪之塔、二年阪三年阪、清水阪......這時根本不需要打開地圖,跟著人潮走,就能走到清水寺。
東大路通上,隨便一個岔路口過去的巷子都是和風滿滿




一條路過去全是日式風格的餐館。



拐過一條小道,就看到了傳說中的八阪之塔。經常看到網上貼一張八阪之塔的圖片然後署名清水寺,其實八阪之塔是法觀寺的寶塔,跟清水寺無關。只是當你看到八阪之塔的時候,說明離清水寺也不遠了

可惜了 宇治 抹茶的名聲啊




雖然是最多人的地方之一,但是卻是皮皮爸拍的次數最多的一個地方,分別在下午、暮色初臨以及黑夜降臨三個時間點,因為皮皮爸始終相信:景色拍不好?那是因為你蹲的時間不夠久。(請喝雞湯 )
......
不過最後發現,當相機太渣的時候,蹲得再久也沒用!(雞湯有毒系列)
下午時分,第一次到達二年阪,人多到懷疑人生。而且二年阪往 高臺 寺的末段在修整,大大影響了拍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