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光里徜徉,震後尼泊爾深行18天



拘那含牟尼佛(Kanakmuni Buddha)誕生地,阿育王所立 石柱 為證。兩截 石柱 ,一截較長,約4、5米,僕地;一截較短,斜插土裡,地面部分約長1、52米。這兩截 石柱 上各有一組銘文。在較短的一截上銘文,是阿育王時期用巴利文(婆羅米文)刻寫的,大意是:“天愛喜見王在灌頂14年後第二次擴大了迦那迦牟尼佛(漢譯佛經又譯為拘那含佛)塔,並於灌頂20年後親自前來禮拜,並樹立此柱。”


這裡的阿育王柱本有房子遮蓋,現裸露在外。據說是剛剛拆除,準備重新修葺了。


遠處亭子里供奉的便是拘那含牟尼佛。現在準備整修,不讓過去了。

跟隨師傅念誦、禮拜!


但我們怎麼回酒店呢?租來的自行車還停在寺旁,園內道路黑壓壓一片,沒有路燈,最近的大門也不知道關閉沒有。想跟著寺院租來這輛中巴出去,但師傅已經訂好飯了,不能浪費。於是跟中巴司機師傅商量,讓他等我們吃完飯出來,帶我們出去。司機答應了,我們高興地跟著居士們去寺院食堂吃飯。
飯菜非常可口,比我們住的民宿Sunflower Traveller Lodge好太多了。餐費是隨喜的,餐廳中間有一捐款箱,按自己意願放餐費進去就可以了,就是註意不能浪費,要全部吃完;餐後自己把餐具洗乾凈。
謝了師傅和同行的居士,懷著感恩的心離開了。到寺門卻嚇了一跳,原來說好等我們的中巴已經開走。這人生地不熟且又語言不通,惴惴不安的心情真難以形容。我們討論了一番,擔心治安問題,還是原路返回比較安全。於是打開手機電筒(充電寶太太重要了),還有羅同伴恰好背包裡帶著一頭燈,便在這漆黑的夜晚,崎嶇不平的曠野土路上,騎上租來的自行車,摸索著原路騎行。大概50分鐘,淡淡的燈光在遠處亮起,是有人煙的氣息,半懸的心才安定下來;回到自行車出租點已經關門大吉了。

看檔的小孩子

世界各地的佛教徒,以其國家為代表,在 藍毗尼 園設立寺院。以長明火對開的河道為界,分為東西兩區。西區是大乘佛教寺院,東區是上座部(俗稱小乘)佛教寺院。


1\. 寺院中午有休息時間,大約在12點到13點之間。這段時間不能參觀。
2\. 儘量穿防曬排汗的衣服,真的非常曬、非常熱。
3\. 無論什麼地方,入內全部要脫鞋。從院子開始就要脫,所以襪子必不可少。
4\. 園內沒有午餐地方,帶乾糧、食水。
5\. 步行或自行車一天內不能看完園內所有寺院,需電動摩的。
這是 藍毗尼 園 (The Park of Lumbini) 里各國寺院的分佈圖,但切記不能全按圖中的遠近位置, 因為她們之間可能並沒有路。而且有些寺院名稱,在導覽圖、簡介與寺院標註幾者之間似乎有些不同,不太嚴謹。

藍毗尼 世界 和平 塔(World Peace Pagoda),由 日本 佛教徒修建




司機帶我們穿過小徑,首先來到西區大乘佛教區, 德國 寺。

Great Drigung Kagyud Lotus Stupa ( 德國 寺)


Linh Son Monastery( 法國 寺)


這家閉門了,看到有的攻略說這是 美國 寺、 荷蘭 寺,實際上是 尼泊爾 寺——World Center for Peace and Unitiy (Nepal)


Geden International Monastery( 奧地利 寺)




Royal Thai Monastery ( 泰國 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