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之二:在突尼斯的9天、47張面孔與其他
↑蘇塞 41-43 ↑蘇塞 ▲這迷離的眼神,不羈的髮型,可以當個十八線模特出道了。 ↑蘇塞 ↑蘇塞 ↑蘇塞 44-45:本來在看他們總統換屆,後來跟Chourouk(左)和Rüyalar(右)聊了一會,就被帶走了。 ↑蘇塞 ▲Rüyalar是一名在讀的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對我的相機甚感興趣,甚至問我,如果下次再來 突尼斯 ,能不能幫她代購一臺。 ↑蘇塞 ↑蘇塞 ▲Chourouk學的是會計之類的專業,我回國後不就,還幫她錄了一條祝她男朋友生日快樂的視頻。 ↑藍白小鎮 46-47:臨走前一天晚上,
從Sidi Bou Saïd沿小路下到碼頭,
遇到了坐在路邊的Samah Boughanmi(男生),
Samah只會講阿拉伯語,
Sama覺得我可能迷路了,
Samah想帶我回到山上但是我表示認路,
Samah聽不懂感覺我可能是個傻子,
Samah快急死了哈哈。
這時候Amira Makkeoui(右一)和她的小伙伴們出現了,
Amira英語不錯,幫我們做了一下翻譯,
Samah終於在她們的幫助下把我帶回了山上! 3城——突尼斯國很不幸,在飛往 突尼斯城 的航班上,
我被分到了中間的位置,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十分耀眼,
靠窗的阿姨把所有的窗板都拉了下來,
所以全程我只能看著背板上的飛行線路揣測外面的景色
——小亞細亞、 伯羅奔尼撒 、亞平寧、 西西里 、 突尼斯 。
終於在飛機快要著陸的時候,
窗板被打開了,
陽光一瀉而入,
風塵之下,
是純白的城,
J'y suis, Tunisie!
↑突尼斯-迦太基國際機場 ↑突尼斯-迦太基國際機場 在 伊斯坦布爾 機場睡了一夜真的是累壞了,
到了旅店第一件事居然是倒頭就睡,
後來覺得這樣真的是浪費了一個大好的上午。
房間的窗戶能看到布爾吉巴大街上的那座教堂,
有三角梅的觸角從窗戶伸進來,
陽光下的綠葉和紅花閃閃發光,
一群群燕子在外面盤旋著,
嘰嘰喳喳,
生機勃勃。
↑突尼斯城 大概是因為正值暮春,
夏天的味道已經悄然而至,
而常開的三角梅依然還到處爭艷,
茉莉和冬青含蓄地躲在葉片中,
通過擦身而過的芬芳敘述它們的存在。
大概是不甘寂寞吧,
就連狗尾草都是紫色的品種。
自從第一次踏出國門,
就覺得烏鴉這種鳥類真的是生命力頑強,
幾乎每個我去過的國家都遍佈烏鴉,
那黑色的嘲哳雖不至於討厭,
但總讓人無法喜愛。
而在 突尼斯 ,
全然不見它們的身影,
取而代之的是滿天的燕子,
是的,秦楚齊趙燕魏韓的燕。
啊,那一大群一大群的燕子,
在頭頂盤旋、嘰喳,
不知疲倦。
總是擔心它們會在我頭上拉屎,
而且,儘管有這麼多的燕子,
突尼斯 的蚊子還是很凶猛的。
Sidi Bou Saïd是 突尼斯城 的最著名景點,
因為號稱世界上三大藍白小鎮之一,
其實吧,
整個 突尼斯 大都是這個風格,
白牆,
藍門和藍窗。
儘管 法國 人曾經殖民了這個國家很長一段時間,
使得 突尼斯 和 蘇塞 兩市市中心遍佈法式建築,
但它們依舊是白的。
似乎阿拉伯人對白色情有獨鐘,
像 以色列 、 巴勒斯坦 地區和 卡塔爾 都是以白色調的建築為主,
我猜大概是白色比較不吸熱吧。
不過,到了撒哈拉地區,
建築就是以沙色為底色、充滿伊斯蘭風格圖案。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1: 突尼斯 的 突尼斯城
不知道為什麼,
Tunisia被翻譯成 突尼斯 ,
Tunis也被翻譯成 突尼斯 ,
按照發音應該是突尼西亞會跟好一點吧。
關於 突尼斯城 的記憶很混亂了,
城市的斷界有很多,
雖然地處 非洲 大陸,
但你在這裡幾乎看不到黑人。
本人很黑,
朋友們得知我要去 非洲 的喜訊之後紛紛祝賀我:
“你終於要成為當地最白的人了!”
我只是笑笑:
“ 北非 是阿拉伯人的地盤,可能我還是最黑的,呵呵。”
不過Africa這個詞的來源卻的的確確可以追溯到 突尼斯 ,
公元前146年,
羅馬 摧毀了 迦太基 ,
其毀滅程度遠超過 耶路撒冷 ,
自那時起,
遠 迦太基 的土地變成了阿非利加省,
阿非利加,
也就是Africa。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La Maison de Charles de Gaulle,曾經是全球最大的戴高樂博物館,後來政府把這裡關了,改成了公寓,有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樣子了。 ↑布爾吉巴大街 ▲文藝復興風格的浮雕,一家劇院。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布爾吉巴大街和 巴塞羅那 廣場是 法國 殖民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記,
麥地那則是阿拉伯人的遺產,
所謂 迦太基 的廢墟大抵都是 羅馬 的傑作,
而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腓尼基人——或者說 迦太基 人——的痕跡,
幾乎已經消失殆盡了。
現在在這座城市裡,
你看得到劇院,
看得到咖啡館,
看得到酒吧和拎著啤酒在街邊徘徊的穿著時尚的青年男女,
這不是你所熟知的清規戒律森嚴的穆斯林國家,
這是 突尼斯 。 ↑突尼斯城 ▲Tram就像這座城市的血脈,日夜流淌。 ↑突尼斯城 ▲校車。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 突尼斯 音樂學院。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法 蘭西 門,其實就是一個門立在那,後面就是 突尼斯 麥地那。
從Sidi Bou Saïd沿小路下到碼頭,
遇到了坐在路邊的Samah Boughanmi(男生),
Samah只會講阿拉伯語,
Sama覺得我可能迷路了,
Samah想帶我回到山上但是我表示認路,
Samah聽不懂感覺我可能是個傻子,
Samah快急死了哈哈。
這時候Amira Makkeoui(右一)和她的小伙伴們出現了,
Amira英語不錯,幫我們做了一下翻譯,
Samah終於在她們的幫助下把我帶回了山上! 3城——突尼斯國很不幸,在飛往 突尼斯城 的航班上,
我被分到了中間的位置,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十分耀眼,
靠窗的阿姨把所有的窗板都拉了下來,
所以全程我只能看著背板上的飛行線路揣測外面的景色
——小亞細亞、 伯羅奔尼撒 、亞平寧、 西西里 、 突尼斯 。
終於在飛機快要著陸的時候,
窗板被打開了,
陽光一瀉而入,
風塵之下,
是純白的城,
J'y suis, Tunisie!
↑突尼斯-迦太基國際機場 ↑突尼斯-迦太基國際機場 在 伊斯坦布爾 機場睡了一夜真的是累壞了,
到了旅店第一件事居然是倒頭就睡,
後來覺得這樣真的是浪費了一個大好的上午。
房間的窗戶能看到布爾吉巴大街上的那座教堂,
有三角梅的觸角從窗戶伸進來,
陽光下的綠葉和紅花閃閃發光,
一群群燕子在外面盤旋著,
嘰嘰喳喳,
生機勃勃。
↑突尼斯城 大概是因為正值暮春,
夏天的味道已經悄然而至,
而常開的三角梅依然還到處爭艷,
茉莉和冬青含蓄地躲在葉片中,
通過擦身而過的芬芳敘述它們的存在。
大概是不甘寂寞吧,
就連狗尾草都是紫色的品種。
自從第一次踏出國門,
就覺得烏鴉這種鳥類真的是生命力頑強,
幾乎每個我去過的國家都遍佈烏鴉,
那黑色的嘲哳雖不至於討厭,
但總讓人無法喜愛。
而在 突尼斯 ,
全然不見它們的身影,
取而代之的是滿天的燕子,
是的,秦楚齊趙燕魏韓的燕。
啊,那一大群一大群的燕子,
在頭頂盤旋、嘰喳,
不知疲倦。
總是擔心它們會在我頭上拉屎,
而且,儘管有這麼多的燕子,
突尼斯 的蚊子還是很凶猛的。
Sidi Bou Saïd是 突尼斯城 的最著名景點,
因為號稱世界上三大藍白小鎮之一,
其實吧,
整個 突尼斯 大都是這個風格,
白牆,
藍門和藍窗。
儘管 法國 人曾經殖民了這個國家很長一段時間,
使得 突尼斯 和 蘇塞 兩市市中心遍佈法式建築,
但它們依舊是白的。
似乎阿拉伯人對白色情有獨鐘,
像 以色列 、 巴勒斯坦 地區和 卡塔爾 都是以白色調的建築為主,
我猜大概是白色比較不吸熱吧。
不過,到了撒哈拉地區,
建築就是以沙色為底色、充滿伊斯蘭風格圖案。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1: 突尼斯 的 突尼斯城
不知道為什麼,
Tunisia被翻譯成 突尼斯 ,
Tunis也被翻譯成 突尼斯 ,
按照發音應該是突尼西亞會跟好一點吧。
關於 突尼斯城 的記憶很混亂了,
城市的斷界有很多,
雖然地處 非洲 大陸,
但你在這裡幾乎看不到黑人。
本人很黑,
朋友們得知我要去 非洲 的喜訊之後紛紛祝賀我:
“你終於要成為當地最白的人了!”
我只是笑笑:
“ 北非 是阿拉伯人的地盤,可能我還是最黑的,呵呵。”
不過Africa這個詞的來源卻的的確確可以追溯到 突尼斯 ,
公元前146年,
羅馬 摧毀了 迦太基 ,
其毀滅程度遠超過 耶路撒冷 ,
自那時起,
遠 迦太基 的土地變成了阿非利加省,
阿非利加,
也就是Africa。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La Maison de Charles de Gaulle,曾經是全球最大的戴高樂博物館,後來政府把這裡關了,改成了公寓,有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樣子了。 ↑布爾吉巴大街 ▲文藝復興風格的浮雕,一家劇院。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布爾吉巴大街和 巴塞羅那 廣場是 法國 殖民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記,
麥地那則是阿拉伯人的遺產,
所謂 迦太基 的廢墟大抵都是 羅馬 的傑作,
而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腓尼基人——或者說 迦太基 人——的痕跡,
幾乎已經消失殆盡了。
現在在這座城市裡,
你看得到劇院,
看得到咖啡館,
看得到酒吧和拎著啤酒在街邊徘徊的穿著時尚的青年男女,
這不是你所熟知的清規戒律森嚴的穆斯林國家,
這是 突尼斯 。 ↑突尼斯城 ▲Tram就像這座城市的血脈,日夜流淌。 ↑突尼斯城 ▲校車。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 突尼斯 音樂學院。 ↑突尼斯城 ↑突尼斯城 ▲法 蘭西 門,其實就是一個門立在那,後面就是 突尼斯 麥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