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菠蘿的海“三國
多拍幾張圖片吧。紅色的 聖安娜 ! 大白天在 維爾紐斯 閑逛,也看不見幾個行人,這裡的人真少,和我們晚上的公園裡差不多,從喧鬧回歸寧靜,強烈的反差讓人驚喜。 天上飄著熱氣球,不知道是什麼活動,對應這古老的聖天使長米迦勒教堂尖頂,歷史在這裡碰撞,很有意思。 教堂的正立面。陽光下,像一幅油畫。 臨近 維爾紐斯 市政廳廣場了,這是這座古城的中心,也是古建築林立的區域。據說教堂類的建築比肩接踵,讓人目不暇接。 這是哪座教堂?實在記不清名稱了。 始建於1579年的 維爾紐斯 大學也在這裡, 聖約翰 教堂是大學的組成部分。 聖約翰 教堂的鐘樓是古城最高建築。 廣場周圍大量的小店出售著紀念品, 立陶宛 人很幽默,這些小玩意兒都是滑稽的卡通造型呢! 開始檢閱教堂:這是聖怕克拉斯瓦正教堂。 維爾紐斯 老城有三十座教堂,二十八座博物館。 老市政廳。 市政廳廣場有兩條著名的商業街,商店很多,游客也多。 聖卡西米爾教堂,建於1602年,是 維爾紐斯 第一座巴 洛克 建築風格的教堂。 廣場上還有許多這樣的咖啡座,累了就去喝一杯,感覺特棒。 和國內一樣,車輛也沒地方停,只能騎著路肩。 巴西利亞 修道院大門,門裡坐落著聖三一教堂(聖父、聖子、聖靈)。 聖靈東正教堂和修道院大門。門上的十字架和天主教的十字架明顯不同,東正教的十字是正十字,天主教的十字則略呈長方形。 聖女特蕾莎教堂。這裡的十字架和前圖完全不同。 這是古城最著名的黎明之門,1671年,天主教徒在城門上建了個小教堂,供奉聖母 瑪利亞 。當時 維爾紐斯 古城共有九座城門。 俄羅斯 人占領這裡後,拆除了八座城門,因為這個小教堂,保留了這個黎明門。小教堂里供奉的是一幅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像,因為時間長久,臉部顏色發暗,遂被人稱之為黑臉聖母。據說這幅聖母像極為靈驗,傳說很多,不一一列舉了。我們去的時候,恰好過了下午五點,而這個時候,小教堂當天就不再接待游客了,留下遺憾。 據說這個小教堂頂上的耶穌受難像是純金鑄造的。 黎明門內就是被聯合國認定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維爾紐斯 古城。 歷經幾百年戰火, 維爾紐斯 古城曾經損壞嚴重,唯獨黎明門保存下來,也許正式聖母 瑪利亞 小教堂的功勞吧,於是在 立陶宛 人的心目中,這就是一座聖門,人們走過,都會在胸前劃十字。 老城裡也不盡如人意,國家小,底子薄,許多建築也年久失修了。有些凄涼。 這是我們住宿的酒店,後面有座高爾夫球場, 立陶宛 雖然很小,但是土地資源卻大量閑置,很多土地還撂荒,無人耕種。所以賓館有一座根本無人使用的高爾夫球場,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裡的環境真好。 賓館為旅客還準備了 水上 餐廳,看起來也是閑置很久了。 水光瀲灧 紅葉如花。
由於時間關係,有個好玩的地方我們沒去。 維爾紐斯 有一個國 中國 ,叫“對岸 共和 國”,是一群酒鬼和藝術家自行創立的,他們宣稱獨立於 立陶宛 ,但在國際上卻無人承認,知道的也不多。這個 共和 國廣為人知的是夢囈式的憲法條文,還有中文版呢。
人人有權犯錯誤;
人人有權游手好閑;
狗有權成為狗;
人人有權擁有來生;
人人有權記住自己的名字;
人人有權選擇無權……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有趣的是, 立陶宛 人對此採取的是包容和大度,不予理會。也許經過幾百年的抗爭,他們才切身體會到自由和民主的重要性,於是,他們尊重各種訴求。 拉脫維亞風情其實說起 波羅的海 三國,過去還真不瞭解,只聽說蘇聯在那邊有個城市叫 裡加 ,僅此而已。直至他們獨立,才有了點印象。來之前看了點資料,知道了 裡加 其實是 拉脫維亞 這個國家的首都,而 拉脫維亞 和 烏克蘭 、 白俄羅斯 一樣,盛產美女。而且女多於男。
拉脫維亞 , 波羅的海 三國中最大的城市,人口九十多萬,位於 歐洲 東部和西部的 波羅的海 岸邊,道瓦加河口,也在 俄羅斯 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交叉點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位置。由於 裡加 獨特的風韻,也被叫做北方的 巴黎 , 裡加 老城是聯合國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有本雜誌《今日 美國 》請經常旅行的讀者投票選舉世界最美十 大城 市, 裡加 榮登榜首 裡加 之美,從我們進入這座城市後看見的一大批讓人目瞪口獃的建築說起。這些建築統稱“新藝術時期風格建築”,很拗口的稱呼。這些建築無論品質數量,都遠遠超過發源地 法國 ,據 歐洲 之首。其實,這八百多座建築算不上古建築,迄今也不過百十年曆史,但卻能讓每位游客盡享視覺盛宴。 裡加 市中心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建築物受到這種風格的影響,新藝術建築為啥在 裡加 那麼集中呢?據說那是因為1901年慶祝 裡加 建城七百年的前後, 裡加 人成批修建了不少這樣的城市地標( 中國 官員喜歡這麼說),成為 歐洲 這一時期這種建築風格當之無愧的中心。
由於時間關係,有個好玩的地方我們沒去。 維爾紐斯 有一個國 中國 ,叫“對岸 共和 國”,是一群酒鬼和藝術家自行創立的,他們宣稱獨立於 立陶宛 ,但在國際上卻無人承認,知道的也不多。這個 共和 國廣為人知的是夢囈式的憲法條文,還有中文版呢。
人人有權犯錯誤;
人人有權游手好閑;
狗有權成為狗;
人人有權擁有來生;
人人有權記住自己的名字;
人人有權選擇無權……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有趣的是, 立陶宛 人對此採取的是包容和大度,不予理會。也許經過幾百年的抗爭,他們才切身體會到自由和民主的重要性,於是,他們尊重各種訴求。 拉脫維亞風情其實說起 波羅的海 三國,過去還真不瞭解,只聽說蘇聯在那邊有個城市叫 裡加 ,僅此而已。直至他們獨立,才有了點印象。來之前看了點資料,知道了 裡加 其實是 拉脫維亞 這個國家的首都,而 拉脫維亞 和 烏克蘭 、 白俄羅斯 一樣,盛產美女。而且女多於男。
拉脫維亞 , 波羅的海 三國中最大的城市,人口九十多萬,位於 歐洲 東部和西部的 波羅的海 岸邊,道瓦加河口,也在 俄羅斯 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交叉點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位置。由於 裡加 獨特的風韻,也被叫做北方的 巴黎 , 裡加 老城是聯合國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有本雜誌《今日 美國 》請經常旅行的讀者投票選舉世界最美十 大城 市, 裡加 榮登榜首 裡加 之美,從我們進入這座城市後看見的一大批讓人目瞪口獃的建築說起。這些建築統稱“新藝術時期風格建築”,很拗口的稱呼。這些建築無論品質數量,都遠遠超過發源地 法國 ,據 歐洲 之首。其實,這八百多座建築算不上古建築,迄今也不過百十年曆史,但卻能讓每位游客盡享視覺盛宴。 裡加 市中心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建築物受到這種風格的影響,新藝術建築為啥在 裡加 那麼集中呢?據說那是因為1901年慶祝 裡加 建城七百年的前後, 裡加 人成批修建了不少這樣的城市地標( 中國 官員喜歡這麼說),成為 歐洲 這一時期這種建築風格當之無愧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