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英倫游學記】跟著大英博物館環游世界 (含《女史箴圖》)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埃及館】 ——羅塞塔石碑埃及 廳的正中央有個大玻璃櫃,玻璃櫃前圍滿了游客,想找個好位置拍照而不得,只能從側面拍了一張,這就是 大英 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羅塞塔
石碑了。1799年,拿破侖的軍隊在 埃及 羅塞塔 附近擴建要塞時發現了石碑。法軍戰敗, 羅塞塔 石碑於1802年運抵 英國 ,以 喬治 三世的名義捐贈給了
大英 博物館。此後的兩百多年期間, 羅塞塔 石碑只在一戰時離開過 大英 博物館一次,是為了保護石碑將其轉移至地下。
石碑因出土於 埃及 羅塞塔 的郊外而得名,上面刻著公元前196年 埃及 國王托勒密五世的詔書。石碑最上面的古 埃及
象形文字,是用於祭司法令的聖書體,在公元四世紀之後,該字體被廢棄就失傳了。石碑上一共三種文字,象形文字下麵刻著民間使用的的 埃及 草書
(又稱世俗體)、以及古 希腊 文,對照著就可以破譯那些象形文字。
羅塞塔 石碑成為解讀古 埃及 文字的一把鑰匙,各國學者躍躍欲試,紛紛想要揭開象形文字的謎團,但都沒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最後是 法國
的學者商博良,16歲就通曉拉丁文、古 希腊 文、各種古代東方文字的他, 成功 破譯了 羅塞塔 石碑的象形文字,揭開了古 埃及 神秘的面紗,挖掘出古 埃及
那段被遺忘的歷史。
↑大英博物館
——木乃伊的世界大英 博物館收藏了140具木乃伊,數量僅次於 埃及
國家博物館。拜人氣爆棚的木乃伊所賜,博物館的62和63號展廳人滿為患,展廳號稱“最大停屍房”,展出了二十多具木乃伊,博物館還貼心地打開了部分棺盒,將渾身繃帶的木乃伊展現給游客,讓游客不虛此行。我仗著周圍人多,壯著膽子多拍了幾張。
古 埃及
人認為人死後可以復生,需要原先的身體借屍還魂,因此遺體必須保存起來為來生做準備。遺體首先要用聖潔的尼羅河水清洗乾凈,然後舉行潔身儀式,就是將屍體解剖,把內臟胃、腸、肺、肝取出來裝罐,這些罐子會放在屍體的周圍。
重頭戲是對心髒的處理,心臟是靈魂寄托的場所,需要保留在遺體內,經過一番精心的處理後,會放回心髒的位置,整個處理過程務必要保證心臟完好無損,要不然法老就無法複活。接著需要對屍體進行脫水,放入防腐劑以保證屍體不腐爛,屍體脫水後面部會變形,所以需要化妝整形。最後就是包裹木乃伊了,用棕櫚油浸泡亞麻布進行包裹,一個嶄新的木乃伊就這樣誕生了。
埃及 最牛叉的不是將人做成木乃伊,而是把動物也能做成木乃伊,我們就在展廳中發現了貓咪木乃伊,它的身子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個貓腦袋,看起來又萌又驚悚。古
埃及 是出了名的愛貓敬貓,守護神貝斯特就是古 埃及 神話中貓首人身的女神,古 埃及
人做了很多貓像來表示對貝斯特的尊敬,被人供奉的神貓去世後也會被香料塗身,做成貓咪木乃伊。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