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末高雄行~~之四
旗津旗津,原本是個愛河口外的小島,後來在附近的高屏溪數百年不斷從中上游送來泥沙,沿著這個小島下方,泥沙沉澱累積再沉澱,最後終於在島後堆出一長條沙洲,從此,小島長出尾巴,沙洲逐漸的與台灣本島相連,島嶼變成了沙洲頂端的綠色小山。
據說,某個風和日麗的清晨,一個高能之人正在北岸的壽山之巔迎著海風做早餐,只見他兩顆通紅的雙眼被材煙蒸燻得涕淚直下,正當舉起衣袖想擦掉滾滾兩行淚之際,恍惚間望見遠方那座拖著長長沙洲的小山,在搖晃拍打的海浪中,宛如一支橫躺在大海中的巨型旗幟,那幾乎見不到尾的細長沙洲,不就是以島為旗的直挺旗桿嗎?他不禁脫口而出:”旗山”,從此,這座原本是個島嶼的無名小山,誕生了自己嶄新的名號。而山後頭那塊窄小的岸地,因位於旗山之後,就被稱為旗後,也就是現在旗津區的發源地。
我實在太愛旗後這個地名了,因為一眼就可以讀出這個名稱因循地理條件發展下的合理脈絡。還有像中洲,就是指位於中間的沙洲,烏松則意指這地方靠海,老榕樹的樹皮長期在鹽分的侵蝕下,色澤轉為暗沉的烏色。
我還記得我老媽的故鄉關廟新光村,以前的地名就叫做牛稠埔,意思是這地方以前有間養牛的寮屋;而 臺南 和 高雄
都有一個相同的地名”鹽埕”,也是一看就知道位於海邊,以前專門曬鹽的地方。
台灣有許多這樣有趣的老地名,讓人一看就覺得相當親切。
哎呀,扯遠了。
話說因為旗津號稱 高雄
的發源地,又有一個大大的老街稱號,好奇的我們,當然不會放棄這個尋幽探古的機會,兩人很興奮的衝上渡輪,然後,還在猜測渡輪要在港邊轉圈才要正式出發時,驚奇的事情發生了,居然靠岸了。我們獃獃地互相看著,然後笑了出來。
這就是沒做功課的後果呀!想不到鼓山到旗津這麼近,哈。
我們走過掛滿旗幟但看不出古意的老街,努力穿梭巷弄,繞到中洲,仍沒見到讓自己眼睛一亮的老建築,內心有著些許失落。直到穿過星空隧道,來到國定古蹟”旗後砲臺”,才總算稍感慰藉。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後砲臺雖然旗後地區在清朝康熙22年(西元1683年)就派駐100名水軍,但在1719年的鳳山縣志中才提到建立砲臺一座並安裝大砲六門一事。
後來應該是年久失修,直到100多年後的鴉片戰爭爆發,清廷又再度在此修建砲臺。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為了加強 海防
,由沈葆楨指派準軍統領唐定奎,聘任英籍教官哈務德,在扼守打狗港之口分別起建旗後、哨船頭和大坪頂三處砲臺。而後甲午戰爭(1894年)爆發,清廷趕緊在此配置四門英製的八吋阿姆斯壯後膛砲,可悲的是,隔年就發生彈藥爆炸悲劇,士兵約百名死亡。對於不大的炮台營區而言,這樣的傷亡數字應該就了佔大部分的建置人數了吧。反正在隔年台灣人民抵抗
日本 接收的乙未戰爭時,日軍在海外轟中了砲臺上正門的”威震天南”門額,這個已無戰鬥力的砲臺,在發射五發砲彈後,也人去台空,很快就被日軍攻佔。
之後在二次大戰期間,這裡被 日本 改建為高射砲陣地,那時,美軍也會來轟炸,直到現在,網路上還找得到當時美軍繪製的炮台位置圖呢!
台灣光復後,雖曾將此地列為軍事管制區,最後因作戰思維的改變,這裡逐漸變身為紀念歷史的古蹟之一。
身為百年以上的老建築,旗後砲臺不愧曾是軍事營區,整體結構對稱又結實,巨大厚重的紅漆鐵門掛在夯實的八字門牆上,雖沉得難以推動,卻顯得大小適當;門額上重塑的”威震天南”,只保留後面二字,以紀念當初乙未戰爭時被日艦砲轟的史實。
很慶幸的是,起建時以紅磚堆砌的兩個”囍”字,居然還完好的站在大門兩側,讓人看到就感覺欣喜。這裡常見以紅磚排列出的不同組合圖案,在牆上,在腳下的階梯,在過道的兩側,只要稍加註意,都可以發現一些活潑的變化,洩漏著當時鋪建這個基地的淮軍士兵,一定有著相當可愛的靈魂。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據說,某個風和日麗的清晨,一個高能之人正在北岸的壽山之巔迎著海風做早餐,只見他兩顆通紅的雙眼被材煙蒸燻得涕淚直下,正當舉起衣袖想擦掉滾滾兩行淚之際,恍惚間望見遠方那座拖著長長沙洲的小山,在搖晃拍打的海浪中,宛如一支橫躺在大海中的巨型旗幟,那幾乎見不到尾的細長沙洲,不就是以島為旗的直挺旗桿嗎?他不禁脫口而出:”旗山”,從此,這座原本是個島嶼的無名小山,誕生了自己嶄新的名號。而山後頭那塊窄小的岸地,因位於旗山之後,就被稱為旗後,也就是現在旗津區的發源地。
我實在太愛旗後這個地名了,因為一眼就可以讀出這個名稱因循地理條件發展下的合理脈絡。還有像中洲,就是指位於中間的沙洲,烏松則意指這地方靠海,老榕樹的樹皮長期在鹽分的侵蝕下,色澤轉為暗沉的烏色。
我還記得我老媽的故鄉關廟新光村,以前的地名就叫做牛稠埔,意思是這地方以前有間養牛的寮屋;而 臺南 和 高雄
都有一個相同的地名”鹽埕”,也是一看就知道位於海邊,以前專門曬鹽的地方。
台灣有許多這樣有趣的老地名,讓人一看就覺得相當親切。
哎呀,扯遠了。
話說因為旗津號稱 高雄
的發源地,又有一個大大的老街稱號,好奇的我們,當然不會放棄這個尋幽探古的機會,兩人很興奮的衝上渡輪,然後,還在猜測渡輪要在港邊轉圈才要正式出發時,驚奇的事情發生了,居然靠岸了。我們獃獃地互相看著,然後笑了出來。
這就是沒做功課的後果呀!想不到鼓山到旗津這麼近,哈。
我們走過掛滿旗幟但看不出古意的老街,努力穿梭巷弄,繞到中洲,仍沒見到讓自己眼睛一亮的老建築,內心有著些許失落。直到穿過星空隧道,來到國定古蹟”旗後砲臺”,才總算稍感慰藉。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津半島 旗後砲臺雖然旗後地區在清朝康熙22年(西元1683年)就派駐100名水軍,但在1719年的鳳山縣志中才提到建立砲臺一座並安裝大砲六門一事。
後來應該是年久失修,直到100多年後的鴉片戰爭爆發,清廷又再度在此修建砲臺。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為了加強 海防
,由沈葆楨指派準軍統領唐定奎,聘任英籍教官哈務德,在扼守打狗港之口分別起建旗後、哨船頭和大坪頂三處砲臺。而後甲午戰爭(1894年)爆發,清廷趕緊在此配置四門英製的八吋阿姆斯壯後膛砲,可悲的是,隔年就發生彈藥爆炸悲劇,士兵約百名死亡。對於不大的炮台營區而言,這樣的傷亡數字應該就了佔大部分的建置人數了吧。反正在隔年台灣人民抵抗
日本 接收的乙未戰爭時,日軍在海外轟中了砲臺上正門的”威震天南”門額,這個已無戰鬥力的砲臺,在發射五發砲彈後,也人去台空,很快就被日軍攻佔。
之後在二次大戰期間,這裡被 日本 改建為高射砲陣地,那時,美軍也會來轟炸,直到現在,網路上還找得到當時美軍繪製的炮台位置圖呢!
台灣光復後,雖曾將此地列為軍事管制區,最後因作戰思維的改變,這裡逐漸變身為紀念歷史的古蹟之一。
身為百年以上的老建築,旗後砲臺不愧曾是軍事營區,整體結構對稱又結實,巨大厚重的紅漆鐵門掛在夯實的八字門牆上,雖沉得難以推動,卻顯得大小適當;門額上重塑的”威震天南”,只保留後面二字,以紀念當初乙未戰爭時被日艦砲轟的史實。
很慶幸的是,起建時以紅磚堆砌的兩個”囍”字,居然還完好的站在大門兩側,讓人看到就感覺欣喜。這裡常見以紅磚排列出的不同組合圖案,在牆上,在腳下的階梯,在過道的兩側,只要稍加註意,都可以發現一些活潑的變化,洩漏著當時鋪建這個基地的淮軍士兵,一定有著相當可愛的靈魂。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
↑旗後炮台古跡故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