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盡頭相遇【大洋洲捲】新西蘭南島·純凈中土之旅
↑蒂阿瑙螢火蟲洞從螢火蟲洞回到 蒂阿瑙 的碼頭時,天色已晚,從山後映出的一些微光暈染了整個天空和湖面,讓人有一種非 常寧 靜致遠的感覺。
↑蒂阿瑙螢火蟲洞 🦭米爾福德峽灣|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從 蒂阿瑙 出發,兩個多小時,120公里的米爾福德高山公路,也就是 新西蘭
94號公路,曾被《孤獨星球》譽為“世界上最漂亮”“景緻最豐富”的高山公路。我們的運氣有些不好,全程都是陰雨天氣,當從另一個層面說,這也算是多一種視覺體驗,畢竟藍天白雲的草原和森林這一路也看過不少了。在陰雨天的加持下,一些平平無奇的景色也似乎多了一些情緒渲染,有了不一樣的氛圍。
↑米爾福德峽灣進入峽灣地區後,周圍的風光突變,從高山上噴濺出來的小瀑布,瀰漫於空氣之中,成了矇矇水霧,給山澗林木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至此我才知道,原來多雨本身就是峽灣的一大氣候特色,這裡一年有
200 多天都是陰雨天氣,也恰好是這樣的天氣,才有無數瀑布奔流而下的風景。
↑米爾福德峽灣
↑米爾福德峽灣乘船游覽峽灣是來此地最不容錯過的游樂項目,在游客聚集地,多家游船公司的船隻便停泊在港口處。從這裡出海就是 塔斯曼 海,狂怒的 塔斯曼 海。
↑米爾福德峽灣游船上提供餐食,有中英文雙語解說,隔著客艙的玻璃便可以欣賞峽灣的風景,當然我更願意去甲板上面對疾風,體驗風雨交加中”世界第八大奇跡“的震撼。
↑米爾福德峽灣根據講解,才知道峽灣其實是一種地理地貌,就 和平
原、丘陵一樣。而它的形成是由成千上萬年冰川侵蝕河谷所形成的。當冰川由高山向下滑時,不僅從河谷流入,還將兩岸磨蝕得高大、陡峭,最終成為峽谷,而當冰川融化後峽谷被海水倒灌,便形成峽灣。真的不佩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
↑米爾福德峽灣米爾福峽灣最令人稱奇的,我覺得是四周的瀑布群,或細長柔美,或咆哮澎湃。在雨天的時候,雨水很難滲透到陡峭山岩上的土壤中,所以岩壁上到處都會出現大小不一的飛瀑,從山頂像帘子似的掛在峭壁懸崖上,非常壯觀。
↑米爾福德峽灣
↑米爾福德峽灣
↑米爾福德峽灣
↑米爾福德峽灣船長也會故意把船開到瀑布附近,讓游客感受水流沖頂的震撼,瀑水與海水、岩石激烈地衝擊,發出如雷的轟鳴。當然這個時候在甲板上的游客就很慘了, 比如 我。
↑米爾福德峽灣突然船長廣播讓大家望右邊看,只見幾隻海豹慵懶匍匐在岩石上,特別有趣,這就是有名的海豹角,這裡常有大量的年輕海豹聚集。
↑米爾福德峽灣從峽灣返回 蒂阿瑙 的路上,經歷了一天風吹雨大的我們看到了今天的第一縷陽光,那是被染成橘紅色的晚霞。
↑蒂阿瑙 💡努蓋特角燈塔|世界盡頭的守望者離開 蒂阿瑙 開始,我們的行程也來到了返程階段,從 南島 的西海岸一路橫穿至 東海 岸,在一路北上回到 基督城
。這一路,沒有了雪山和湖泊,只有黃色丘陵和的牧場,景色略顯單調,還好有牛羊的點綴,也多了一些生動。
↑戈爾
↑戈爾
↑戈爾
↑戈爾
↑戈爾中途我們造訪了一座叫戈爾的城市,原本它並不在我們的旅行計劃中,只是剛好行程過半,我們需要找個地方休息吃飯。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座城市並不簡單:首先,戈爾其實也是一座極富盛名的旅游小鎮,它被稱作“南部
芝加哥
”,是集藝術、鄉村音樂、二手貨、自然和簡單鄉村風情為一體的小鎮。其次,每年的春季和初夏,都會在這裡舉辦釣虹鱒魚的活動和比賽。戈爾的城市標誌也就名正言順的成為廣場上巨大的金屬虹鱒魚的雕塑。
↑戈爾
↑戈爾
↑戈爾在街上亂逛了一會兒,一座很有特色的紅磚建築吸引了我的註意,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叫”南地東部畫廊“的小型藝術館,免費參觀。畫廊里陳列很多當代藝術家的寶貴的文化遺產和作品集,頗有意思。
↑戈爾
↑戈爾
↑戈爾
↑戈爾
↑戈爾
↑戈爾在前往 但尼丁 前,我們還有一個目的地—位於 東海 岸的努蓋特角 燈塔 。這裡被譽為 新西蘭
的“海角天涯”,也是大陸的盡頭吧。如果我有一個超高倍望遠鏡,沒準可以在這裡看到 南極洲 的一隅。
1870年修建的 燈塔 至今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這片海域被岩石小島包圍,海域地形複雜,災難多發。而白色 燈塔 的出現很大程度解決了 南海
岸船隻的信號問題,直至今日它在夜晚還以每12秒鐘閃爍一次白光,照料著近三十公里以內的海面,為船隻指引方向。
↑努蓋特角燈塔在 燈塔 的左側,浩瀚的太平洋就在高崖下,海面由於陽光的不同會幻化出不同的顏色,或藍或綠,有時候像綠松石,有時候呈現幽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