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南極探險之旅十三日游(二)南極半島
這塊是個鯨魚骨中午11點的冰泳彙集了船上有膽有識抗凍耐寒的勇士們。我不會游泳只能看看熱鬧幫助拍照。下午登陸的地方叫做丹科島,64˚44’ S, 62˚37’ W。這個小岩石島有垂直落差200米的懸崖與大
陸的嚴重裂縫冰川的壯觀景色。曾經在1956-1959年間,這裡是個 英國
南極調查局的科考站,後來廢棄了。根據《南極條約》,廢棄的科考站就要被拆除,因此僅存現在樣子。這裡勾起了老探險隊員Jonathan的記憶,給我們講起當年他在極地科考的經歷。 科考站遺址對面有四塊基石,是當年架設信號塔的陸地上厚厚的冰蓋。看似蓬鬆的一層,實際很堅硬。我們都回到船上了,探險隊員們才收隊回來。下午最年長的探險隊員Jonathan跟我們聊起他在1973年到1976年間在南極科考的故事。沒有互聯網的年代,還要用電臺通信。科考隊員們要自己做飯縫補衣服甚至自己拔牙。極夜的時候就儘量躺在帳篷里。每天的進食非常簡易定量而且一成不變,基本都是壓縮的餅干牛肉乾麥片和乾酪。我問他怎麼保障維生素的攝取,他說會有類似善存片。國際南極條約組織出於保護南極環境的需要,1991年制定的有關南極環境保護條款中規定:狗不宜再引進南極大陸和冰架,這些區域現有的狗應在1994年4月1日前離開。1994年還可以在南極看到哈士奇最後的身影。Jonathan的父親也是從事南極科考事業,這兩本書就是記錄父子倆的南極經歷。南極的美麗吸引了這位75歲老人畢生鐘愛這裡。直到現在他還每年來這裡懷念。佩服他的執著。 Day 9 洋基港 福特角今天登陸前隊員們集體出動。
陸的嚴重裂縫冰川的壯觀景色。曾經在1956-1959年間,這裡是個 英國
南極調查局的科考站,後來廢棄了。根據《南極條約》,廢棄的科考站就要被拆除,因此僅存現在樣子。這裡勾起了老探險隊員Jonathan的記憶,給我們講起當年他在極地科考的經歷。 科考站遺址對面有四塊基石,是當年架設信號塔的陸地上厚厚的冰蓋。看似蓬鬆的一層,實際很堅硬。我們都回到船上了,探險隊員們才收隊回來。下午最年長的探險隊員Jonathan跟我們聊起他在1973年到1976年間在南極科考的故事。沒有互聯網的年代,還要用電臺通信。科考隊員們要自己做飯縫補衣服甚至自己拔牙。極夜的時候就儘量躺在帳篷里。每天的進食非常簡易定量而且一成不變,基本都是壓縮的餅干牛肉乾麥片和乾酪。我問他怎麼保障維生素的攝取,他說會有類似善存片。國際南極條約組織出於保護南極環境的需要,1991年制定的有關南極環境保護條款中規定:狗不宜再引進南極大陸和冰架,這些區域現有的狗應在1994年4月1日前離開。1994年還可以在南極看到哈士奇最後的身影。Jonathan的父親也是從事南極科考事業,這兩本書就是記錄父子倆的南極經歷。南極的美麗吸引了這位75歲老人畢生鐘愛這裡。直到現在他還每年來這裡懷念。佩服他的執著。 Day 9 洋基港 福特角今天登陸前隊員們集體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