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糕之吳哥窟—與石頭對話(吳哥窟,空邦魯漁村,兩萬字,180張美圖,已完結)
有些小朋友望著我們的眼神特別執著,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不知道為什麼,我讀出了一種對外面世界的渴望。
漁村的男人在專註地工作。一個小朋友看見我,慌忙拍了拍旁邊的小伙伴。被拍的那位慌忙提起褲子,衝著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這才反應過來,被拍的那位是站在船緣邊,準備就地上廁所。不料我們的船剛好從他身邊經過。
看見了一個高腳屋,屋外貼滿了大頭貼一樣的海報,都是一家人的合照,我問哈姆那是不是照相館。他搖搖頭,回答說,那些屋子都是餐廳。工作中的小伙子,看見我們露出了靦腆的微笑。常年的捕魚撒網讓男人們練就了一身健碩的肌肉。坐在我們船後面,輔助哈姆開車的小兄弟:船開進了洞里薩湖,哈姆把我們放在湖中央的一個水上餐廳里,叫我們在這兒休息半小時。餐廳里有吃的,喝的,價格還算公道。
哈姆的好朋友開著船過來了。洞里薩湖的湖水非常平靜,以至於太陽撒到湖面上的星星一點兒都沒有被衝散,保持著圓滿的形狀。在落山的路上返程,我眼前過來的船隻被一個巨大的光環籠罩住,我能感覺到船頭的少年似乎在斜著肩膀凝望著我們,但又看不清他具體什麼模樣。漁村雖小,但一樣有醫院和寺廟。船隻上玩耍的小雞:第二只明顯營養不良。這裡的小朋友玩耍的方式很簡單,在空地上跳來跳去,年紀大點的,就爬爬桿子。沒有比這更美的角度了。忽然看到高腳屋上坐著一位三四歲的男孩,他沒有穿任何衣服,卻戴著一個無比酷炫的墨鏡。他瞧見了我們,舉起了雙手揮舞,跟我們打招呼。實在太可愛了。快下船了,我也來上個鏡好了:從船上下來,司機載著我們繼續從黃沙飛揚的小路回到主路。就在這路上,我往左手邊望去,夕 陽西
下,草原沙沙作響,那一刻,美的叫人說不出話來。任何文字都不足以形容我當時的感受。 【玩樂】《吳哥的微笑》歌舞劇柬埔寨 的春晚:《吳哥的微笑》晚上是去參觀我們提前預訂的《吳哥的微笑》大型演出。從漁村開車去劇場,也就半個小時。一進大廳,看到有幾個穿著古代衣服的工作人員,擺著姿勢供人拍照。萬萬沒想到,自助餐跟演出是分開的,必須吃完了才能去看。我們到的時候離“開場”還有十五分鐘,於是,我們直接衝進自助餐大廳,狼吞虎咽了幾口,就趕緊奔向演出場地。我個人覺得這場演出相當精彩,值得一看。第一章講的是吳哥王朝的輝煌,以及如何建立。第二章講的是眾神複活。第三章的主題是攪拌乳海。第四章講生命的祈禱。到最後,所有的演員都會穿上演出用的戲服出來謝幕,觀眾可以上前與其合影。我無論怎麼看,都覺得這畫風太有咱大
中國 春晚的特征。回到家後上網一搜,果然!這場《吳哥的微笑》是咱國內 雲南 一集團投的資,難怪最後搞了個春晚大謝幕。 @旅行第四日略帶失望的清晨日出這一日,我們租的是突突車,目的地是 吳哥窟
的小圈。我們的司機“李好”先生把我們交給了他兄弟,因為這哥倆是有客人都一起分享,你帶兩天,我帶兩天這樣。新來的司機太沉默寡言了,一路上我們就各種懷念起李好先生的好來。 今天一大早要去看小吳哥的日出,我們不得不在早上五點半就出發,跑到小吳哥前面的湖邊去蹲點兒。天色矇矇亮,小吳哥正面的湖區前已是人山人海。平日沒見到的 中國
游客,這個時候全涌了出來,我舉起相機試了試,鏡頭裡連個湖的影子都看不到,只有一堆的腦袋。 還好我家賀先生伯伯夠明智,發現我們的右手邊還有個湖,那邊人相對少一些,於是我們轉移到那邊,終於,視線里出現湖面了!我一陣歡喜。我們到的這一刻,雲層太厚,太陽公公擠啊擠啊地死活也沒突破雲層,就完成了“日出”這項工作。因此,我們看到的日出叫人大失所望,讓我想起了當年去 埃及
爬金字塔的經歷。金字 塔里 面空空如也,寶藏都被送去了 埃及 博物館。 塔里
唯一有的就是一股臭雞蛋的硫磺味。不過不管怎麼說,體驗過還是比沒體驗過的好許多,只是少了一個遺憾。 天終於亮了,我這才看見,眼前密密麻麻全是人,各國國家的都有。 【景點】吳哥寺吳哥寺:天堂的階梯與人群告別,我們往今天的第二個目的地前行。下一站是吳哥寺angkor wat。
先引用一段介紹:“吳哥寺位於" 暹粒
"以北約6公里處,長1.5公里,寬1.3公里,因占地面積比吳哥通王城城小得多,俗稱小吳哥。這是吳哥時代藝術鼎盛時期的代表建築,它創立於12世紀中期,為供奉
印度 教毗濕奴神所建,13世紀後期,變成佛教寺廟。簡單說,二世國王建立了小吳哥,柬王闍耶拔摩七世建了大吳哥。至於為什麼從 印度
教變成佛教,那是因為戰敗,讓國王對原來的宗教信仰產生了質疑,所以改信佛教。”
大早上過來也是有好處的,此刻吳哥寺里的游客還不算太多,可以安安靜靜地欣賞建築。忽然間幾隻猴子竄進了廟裡,賀伯伯跟好多游客一樣,就守著猴子不走了,一直在觀察猴子打鬥,抓癢。我硬是把賀伯伯給拉了出去,大哥,今天還有好長的路要走啊。門楣上的雕塑,中間坐的是毗濕奴:無意中在網上發現, 印度 有位著名的板球運動員dhoni,模仿了毗濕奴的樣子做廣告,把我雷暈了……毗濕奴手中的四隻手,原本握的是法輪,海螺,蓮花和仙仗,在這裡被換成了:八隻手,分別握著手機,可樂,薯片,球鞋等日用品。替毗濕奴在心裡抱怨一句:不帶這麼玩寶寶的。對我跟歡來說,在吳哥寺最大的動力就是找到那幾副著名的長廊石雕畫。縱使我已經看到過無數個與“攪拌乳海”有關的雕刻,但是當它作為一幅望不到頭的石雕作品呈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還是深深地被震撼到了。圖畫中,拔河的那根繩子,其實是 印度
神話里的龍神(Vasuki,又名蛇神)。繩子左邊是惡神,右邊是善神。正中間坐鎮的那個是毗濕奴,正下方的那個大海龜也是毗濕奴的化身,海龜的作用是用來承受住攪拌的重量。畫面的最上方有很多跳舞的仙女,她們就是從攪拌浪花中誕生的飛天仙女aspara。我的鏡頭能拍下來的只是極少的一部分畫面,再來一張側拍的照片,來看一下,拔河的隊伍到底有多壯大。西面南側的浮雕講述的是 印度 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中戰鬥的場景:東面北側講述的是毗濕奴戰勝惡魔的故事:中間那個大鳥是毗濕奴的騎座,鳥背上站著的便是毗濕奴。
下圖怎麼看,都覺得是濕婆在跳他的毀滅之舞。
漁村的男人在專註地工作。一個小朋友看見我,慌忙拍了拍旁邊的小伙伴。被拍的那位慌忙提起褲子,衝著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這才反應過來,被拍的那位是站在船緣邊,準備就地上廁所。不料我們的船剛好從他身邊經過。
看見了一個高腳屋,屋外貼滿了大頭貼一樣的海報,都是一家人的合照,我問哈姆那是不是照相館。他搖搖頭,回答說,那些屋子都是餐廳。工作中的小伙子,看見我們露出了靦腆的微笑。常年的捕魚撒網讓男人們練就了一身健碩的肌肉。坐在我們船後面,輔助哈姆開車的小兄弟:船開進了洞里薩湖,哈姆把我們放在湖中央的一個水上餐廳里,叫我們在這兒休息半小時。餐廳里有吃的,喝的,價格還算公道。
哈姆的好朋友開著船過來了。洞里薩湖的湖水非常平靜,以至於太陽撒到湖面上的星星一點兒都沒有被衝散,保持著圓滿的形狀。在落山的路上返程,我眼前過來的船隻被一個巨大的光環籠罩住,我能感覺到船頭的少年似乎在斜著肩膀凝望著我們,但又看不清他具體什麼模樣。漁村雖小,但一樣有醫院和寺廟。船隻上玩耍的小雞:第二只明顯營養不良。這裡的小朋友玩耍的方式很簡單,在空地上跳來跳去,年紀大點的,就爬爬桿子。沒有比這更美的角度了。忽然看到高腳屋上坐著一位三四歲的男孩,他沒有穿任何衣服,卻戴著一個無比酷炫的墨鏡。他瞧見了我們,舉起了雙手揮舞,跟我們打招呼。實在太可愛了。快下船了,我也來上個鏡好了:從船上下來,司機載著我們繼續從黃沙飛揚的小路回到主路。就在這路上,我往左手邊望去,夕 陽西
下,草原沙沙作響,那一刻,美的叫人說不出話來。任何文字都不足以形容我當時的感受。 【玩樂】《吳哥的微笑》歌舞劇柬埔寨 的春晚:《吳哥的微笑》晚上是去參觀我們提前預訂的《吳哥的微笑》大型演出。從漁村開車去劇場,也就半個小時。一進大廳,看到有幾個穿著古代衣服的工作人員,擺著姿勢供人拍照。萬萬沒想到,自助餐跟演出是分開的,必須吃完了才能去看。我們到的時候離“開場”還有十五分鐘,於是,我們直接衝進自助餐大廳,狼吞虎咽了幾口,就趕緊奔向演出場地。我個人覺得這場演出相當精彩,值得一看。第一章講的是吳哥王朝的輝煌,以及如何建立。第二章講的是眾神複活。第三章的主題是攪拌乳海。第四章講生命的祈禱。到最後,所有的演員都會穿上演出用的戲服出來謝幕,觀眾可以上前與其合影。我無論怎麼看,都覺得這畫風太有咱大
中國 春晚的特征。回到家後上網一搜,果然!這場《吳哥的微笑》是咱國內 雲南 一集團投的資,難怪最後搞了個春晚大謝幕。 @旅行第四日略帶失望的清晨日出這一日,我們租的是突突車,目的地是 吳哥窟
的小圈。我們的司機“李好”先生把我們交給了他兄弟,因為這哥倆是有客人都一起分享,你帶兩天,我帶兩天這樣。新來的司機太沉默寡言了,一路上我們就各種懷念起李好先生的好來。 今天一大早要去看小吳哥的日出,我們不得不在早上五點半就出發,跑到小吳哥前面的湖邊去蹲點兒。天色矇矇亮,小吳哥正面的湖區前已是人山人海。平日沒見到的 中國
游客,這個時候全涌了出來,我舉起相機試了試,鏡頭裡連個湖的影子都看不到,只有一堆的腦袋。 還好我家賀先生伯伯夠明智,發現我們的右手邊還有個湖,那邊人相對少一些,於是我們轉移到那邊,終於,視線里出現湖面了!我一陣歡喜。我們到的這一刻,雲層太厚,太陽公公擠啊擠啊地死活也沒突破雲層,就完成了“日出”這項工作。因此,我們看到的日出叫人大失所望,讓我想起了當年去 埃及
爬金字塔的經歷。金字 塔里 面空空如也,寶藏都被送去了 埃及 博物館。 塔里
唯一有的就是一股臭雞蛋的硫磺味。不過不管怎麼說,體驗過還是比沒體驗過的好許多,只是少了一個遺憾。 天終於亮了,我這才看見,眼前密密麻麻全是人,各國國家的都有。 【景點】吳哥寺吳哥寺:天堂的階梯與人群告別,我們往今天的第二個目的地前行。下一站是吳哥寺angkor wat。
先引用一段介紹:“吳哥寺位於" 暹粒
"以北約6公里處,長1.5公里,寬1.3公里,因占地面積比吳哥通王城城小得多,俗稱小吳哥。這是吳哥時代藝術鼎盛時期的代表建築,它創立於12世紀中期,為供奉
印度 教毗濕奴神所建,13世紀後期,變成佛教寺廟。簡單說,二世國王建立了小吳哥,柬王闍耶拔摩七世建了大吳哥。至於為什麼從 印度
教變成佛教,那是因為戰敗,讓國王對原來的宗教信仰產生了質疑,所以改信佛教。”
大早上過來也是有好處的,此刻吳哥寺里的游客還不算太多,可以安安靜靜地欣賞建築。忽然間幾隻猴子竄進了廟裡,賀伯伯跟好多游客一樣,就守著猴子不走了,一直在觀察猴子打鬥,抓癢。我硬是把賀伯伯給拉了出去,大哥,今天還有好長的路要走啊。門楣上的雕塑,中間坐的是毗濕奴:無意中在網上發現, 印度 有位著名的板球運動員dhoni,模仿了毗濕奴的樣子做廣告,把我雷暈了……毗濕奴手中的四隻手,原本握的是法輪,海螺,蓮花和仙仗,在這裡被換成了:八隻手,分別握著手機,可樂,薯片,球鞋等日用品。替毗濕奴在心裡抱怨一句:不帶這麼玩寶寶的。對我跟歡來說,在吳哥寺最大的動力就是找到那幾副著名的長廊石雕畫。縱使我已經看到過無數個與“攪拌乳海”有關的雕刻,但是當它作為一幅望不到頭的石雕作品呈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還是深深地被震撼到了。圖畫中,拔河的那根繩子,其實是 印度
神話里的龍神(Vasuki,又名蛇神)。繩子左邊是惡神,右邊是善神。正中間坐鎮的那個是毗濕奴,正下方的那個大海龜也是毗濕奴的化身,海龜的作用是用來承受住攪拌的重量。畫面的最上方有很多跳舞的仙女,她們就是從攪拌浪花中誕生的飛天仙女aspara。我的鏡頭能拍下來的只是極少的一部分畫面,再來一張側拍的照片,來看一下,拔河的隊伍到底有多壯大。西面南側的浮雕講述的是 印度 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中戰鬥的場景:東面北側講述的是毗濕奴戰勝惡魔的故事:中間那個大鳥是毗濕奴的騎座,鳥背上站著的便是毗濕奴。
下圖怎麼看,都覺得是濕婆在跳他的毀滅之舞。